灌溉组织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灌溉组织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灌溉组织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制度,组织,农田水利,水资源,产权制度,农业,水利。

灌溉组织制度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周宇航[1](2016)在《我国灌溉组织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多元化发展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和生活改善带来的粮食压力,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灌溉农业生产率,作为缺水与旱灾频发的国家,灌溉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我国的灌溉组织制度形式多样,且都有其存在的必要,但自身的局限性亦十分突出。针对这一现状,通过分析我国的灌溉组织制度、灌溉组织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灌溉农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灌溉组织制度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分析了灌溉组织制度上的多元化推进机制,以推动我国灌溉农业的深入发展。(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水利》期刊2016年01期)

黄红光[2](2012)在《灌溉农业发展的制度性推进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灌溉农业是借助人工灌溉才能存续和发展的农业。我国是一个缺水和旱灾频发的国家,灌溉在农业发展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据概算,灌溉农业生产了我国75%的粮食和90%的经济作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近些年来,发生在华北、西北、西南地区的极度干旱和旱灾损失,也从教训眼前和警示未来的双重层面上,示明了继续研究和发展农田水利与灌溉农业的重大意义。本文以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全面考察了我国灌溉农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从水权制度、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和灌溉组织制度叁个方面,分析了产权和组织制度对灌溉农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推进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总量上看,我国的灌溉农业呈稳步发展之势:农田灌溉面积、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田有效实灌面积、机电排灌面积、旱涝保收面积、万亩以上灌区数量都在不断增加;我国灌溉农业的发展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其主要标志是节水灌溉也在不断发展。我国灌溉农业的发展还存在如下问题:总量不足、区域差异巨大、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等等。(2)国有水权是我国水权的最基本的产权形式,在国有水权制度下,水资源的配置一般通过行政手段来进行,导致用水粗放,浪费严重。集体水权是我国水权的又一存在形式,在集体水权制度下,灌溉水权成为“准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容易出现“搭便车”的行为。私人水权和无主人水权在现实中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为推进我国灌溉农业的更好发展,建议在以下方面对水权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推进水权可交易制度发展,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建立水权银行制度,探索水权交易新形式,补充水权交易制度;实行水权承包,完善私人水权(少量用水权)制度;加强零星水资源产权管理,消除无主人水权现象;引入市场机制,调节工农业水权转换关系。(3)我国的水利设施产权以国有产权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为主,在产权行使过程中容易产生负外部性和“公地悲剧”现象,同时未能很好地吸纳农民用水户参与产权运作与管理,降低了产权运作效率。本文建议对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做一些改革,以推进灌溉农业更好发展:水利设施的产权制度由单一形式向多元化转变;放开灌溉水利设施的建设权,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明确界定集体水利设施产权主体,解决所有权主体缺位问题。(4)我国目前的灌溉组织制度主要包括国家灌溉、农村集体灌溉、农民个人灌溉、农民合作灌溉、农民用水者协会灌溉等几种形式。其中,国家灌溉是主导形式,但也有“最后一公里”问题;集体灌溉虽然生产中需要,但正在逐年退步;农民个人灌溉灵活易行,普遍存在,但个人力量实在有限,水资源浪费较多;农民合作和协作灌溉,符合总体发展方向,但发展偏慢。本文建议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机制,发展各种组织形式的灌溉,以推动灌溉农业更好发展:大力发展国家灌溉:改造老灌区,建设新灌区;恢复发展集体灌溉:创新机制,国家参与;扶持发展合作灌溉:吸收农户参与灌溉管理;补贴发展个人灌溉:“农民抗旱,政府买单”。(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2-05-01)

张良成[3](2004)在《农田水利产权制度与灌溉组织制度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越来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形势,如何解决农用水资源短缺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传统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往往是求助于工程和技术的手段,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工程和技术的手段固然十分重要,但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制度的研究和建设也是解决水资源短缺不可或缺且越来越重要的措施。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完善,计划经济中形成的农用水资源政府供给制度与农村其他经济制度已不适应,造成农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加剧了水资源的供给不足。本文通过对我国水资源现状和传统灌溉制度的分析,以现代经济理论为基础,以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为出发点,构建出适应不同灌区的灌溉组织制度模式,并对政府在保证灌溉组织制度运行中的政策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4-06-01)

周玉玺,周霞,胡继连[4](2004)在《灌溉组织制度演进的经济学分析及其模式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传统农田灌溉组织制度缺乏对农民的节水激励,造成水资源的低效过度利用,因此必须构建新型灌溉组织制度,为农民节水、农田灌溉基础设施维护提供制度支撑,缓解农用水供求短缺的矛盾。组织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决定了组织制度的稳定性和存续性,组织制度的形成与存续取决于参与的低成本和退出的高成本。我国传统村庄制度和稳定的土地承包责任制度,为农田灌溉组织制度的设计和演进提供了现实基础。以农民谋求长期利益的理性人假设为逻辑起点,运用博弈论方法论证小规模农民自主协商的农田灌溉组织制度的形成和演进,阐释有效农田灌溉组织制度的设计条件,提出适合不同灌区的农田灌溉组织制度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本文来源于《水利发展研究》期刊2004年03期)

周玉玺,胡继连,周霞[5](2002)在《基于长期合作博弈的农村小流域灌溉组织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小流域水资源的公共池塘资源属性,长期固定、数量有限和范围可清晰界定的使用者,其策略行为的可相互观察性、行为结果的相近性和可衡量性,农民个人行为及水资源系统信息的完全性和对称性,声誉道德机制及谋求长期稳定利益的预期,使小流域水资源使用者的用水策略更接近长期合作动态博弈,使得长期自主协商灌溉组织制度的建立成为可能.本文从组织运作效率的角度比较分析了政府集权制、完全市场组织和农民自主协商叁种灌溉组织制度,结合经济自立灌排区的用水协会组织和大田庄乡黄土庄村的水利合作社实践,提出了政府指导下的农民自主开发灌溉组织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水利发展研究》期刊2002年05期)

周玉玺[6](2002)在《农田水利产权制度与灌溉组织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越来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形势,如何解决农用水资源短缺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传统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总是求助于工程和技术的手段,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工程和技术的手段固然十分重要,但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制度也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完善,传统计划经济中形成的农用水资源政府供给制度与农村其他经济制度已不适应,造成农用水资源的供给不足,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本文通过对我国水资源现状和传统灌溉制度的分析,以现代经济理论为基础,从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为出发点,构建出适应不同环境的灌溉组织制度模式,并对政府在保证灌溉组织制度运行中的政策提出了建议。 全文共分七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对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动态、研究范围和框架、数据资料来源、研究方法作了简要说明。 第二部分,我国水资源的总体供求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首先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的总体供求情况,以及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缺水严重的山东省为代表,分析了农用水资源短缺的严重性和农田灌溉的重要性。 第叁部分,水资源的基本特性。分析了影响农田水利产权制度和灌溉组织制度建立的水资源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 第四部分,农田水利产权理论分析。分析了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构建的公共池塘(共有)资源理论、外部性理论、农用水资源使用者的长期合作博弈理论和农用水资源产权制度理论,以及农用水资源的配置制度及其约束条件。 第五部分,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框架。在二、叁、四部分的分析基础上,结合我国农田水利产权制度的实践,分别从农用水资源产权制度和灌溉设施的产权制度两方面论证了我国农田水利产权制度的建设框架,并论证了农田水利产权制度的价格保证制度和利益补偿制度,以及相应的改革思路。 第六部分,农田水利灌溉组织制度模式选择。在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框架的基础上,根据灌溉组织制度的设立准则,比较分析了不同灌溉组织制度的绩效,结合不同灌区的地理环境,提出了我国灌溉组织制度的发展模式及其基本结构。 第七部分,总体结论与政策建议。围绕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和农田灌溉组织制度的有效运行,分析了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02-05-01)

灌溉组织制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灌溉农业是借助人工灌溉才能存续和发展的农业。我国是一个缺水和旱灾频发的国家,灌溉在农业发展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据概算,灌溉农业生产了我国75%的粮食和90%的经济作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近些年来,发生在华北、西北、西南地区的极度干旱和旱灾损失,也从教训眼前和警示未来的双重层面上,示明了继续研究和发展农田水利与灌溉农业的重大意义。本文以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全面考察了我国灌溉农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从水权制度、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和灌溉组织制度叁个方面,分析了产权和组织制度对灌溉农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推进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总量上看,我国的灌溉农业呈稳步发展之势:农田灌溉面积、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田有效实灌面积、机电排灌面积、旱涝保收面积、万亩以上灌区数量都在不断增加;我国灌溉农业的发展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其主要标志是节水灌溉也在不断发展。我国灌溉农业的发展还存在如下问题:总量不足、区域差异巨大、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等等。(2)国有水权是我国水权的最基本的产权形式,在国有水权制度下,水资源的配置一般通过行政手段来进行,导致用水粗放,浪费严重。集体水权是我国水权的又一存在形式,在集体水权制度下,灌溉水权成为“准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容易出现“搭便车”的行为。私人水权和无主人水权在现实中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为推进我国灌溉农业的更好发展,建议在以下方面对水权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推进水权可交易制度发展,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建立水权银行制度,探索水权交易新形式,补充水权交易制度;实行水权承包,完善私人水权(少量用水权)制度;加强零星水资源产权管理,消除无主人水权现象;引入市场机制,调节工农业水权转换关系。(3)我国的水利设施产权以国有产权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为主,在产权行使过程中容易产生负外部性和“公地悲剧”现象,同时未能很好地吸纳农民用水户参与产权运作与管理,降低了产权运作效率。本文建议对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做一些改革,以推进灌溉农业更好发展:水利设施的产权制度由单一形式向多元化转变;放开灌溉水利设施的建设权,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明确界定集体水利设施产权主体,解决所有权主体缺位问题。(4)我国目前的灌溉组织制度主要包括国家灌溉、农村集体灌溉、农民个人灌溉、农民合作灌溉、农民用水者协会灌溉等几种形式。其中,国家灌溉是主导形式,但也有“最后一公里”问题;集体灌溉虽然生产中需要,但正在逐年退步;农民个人灌溉灵活易行,普遍存在,但个人力量实在有限,水资源浪费较多;农民合作和协作灌溉,符合总体发展方向,但发展偏慢。本文建议采取多元化的发展机制,发展各种组织形式的灌溉,以推动灌溉农业更好发展:大力发展国家灌溉:改造老灌区,建设新灌区;恢复发展集体灌溉:创新机制,国家参与;扶持发展合作灌溉:吸收农户参与灌溉管理;补贴发展个人灌溉:“农民抗旱,政府买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灌溉组织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周宇航.我国灌溉组织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多元化发展策略[J].黑龙江水利.2016

[2].黄红光.灌溉农业发展的制度性推进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

[3].张良成.农田水利产权制度与灌溉组织制度探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4

[4].周玉玺,周霞,胡继连.灌溉组织制度演进的经济学分析及其模式选择[J].水利发展研究.2004

[5].周玉玺,胡继连,周霞.基于长期合作博弈的农村小流域灌溉组织制度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02

[6].周玉玺.农田水利产权制度与灌溉组织制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

标签:;  ;  ;  ;  ;  ;  ;  

灌溉组织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