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前悬转向机构论文和设计-佟钦智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一种短前悬转向机构,包括前悬支架、液压助力转向器和角传器,液压助力转向器的两端分别与前悬支架和角传器连接,角传器的两端均铰接有拉杆,拉杆的末端铰接有横摆臂,横摆臂连接有桥头,所述桥头安装有车轮,所述横摆臂通过悬架转动轴与悬架连杆连接,所述悬架连杆的顶端通过上悬架叉转动轴与上悬架叉铰接,所述悬架连杆的底端通过下悬架叉转动轴与下悬架叉铰接,所述悬架连杆还连接有液压减震杆,所述悬架连杆的顶部设有避震器,所述短前悬转向机构还包括两个连接板,一个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铰接上悬架叉和下悬架叉的左端,另一个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铰接上悬架叉和下悬架叉的右端。本实用新型故障率低、空间利用率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短前悬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悬支架、液压助力转向器和角传器,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的两端分别与前悬支架和角传器连接,所述角传器的两端均铰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末端铰接有横摆臂,所述横摆臂连接有桥头,所述桥头安装有车轮,所述横摆臂通过悬架转动轴与悬架连杆连接,所述悬架连杆的顶端通过上悬架叉转动轴与上悬架叉铰接,所述悬架连杆的底端通过下悬架叉转动轴与下悬架叉铰接,所述悬架连杆还连接有液压减震杆,所述悬架连杆的顶部设有避震器,所述短前悬转向机构还包括两个连接板,一个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铰接上悬架叉和下悬架叉的左端,另一个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铰接上悬架叉和下悬架叉的右端。

设计方案

1.一种短前悬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悬支架、液压助力转向器和角传器,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的两端分别与前悬支架和角传器连接,所述角传器的两端均铰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末端铰接有横摆臂,所述横摆臂连接有桥头,所述桥头安装有车轮,所述横摆臂通过悬架转动轴与悬架连杆连接,所述悬架连杆的顶端通过上悬架叉转动轴与上悬架叉铰接,所述悬架连杆的底端通过下悬架叉转动轴与下悬架叉铰接,所述悬架连杆还连接有液压减震杆,所述悬架连杆的顶部设有避震器,所述短前悬转向机构还包括两个连接板,一个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铰接上悬架叉和下悬架叉的左端,另一个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铰接上悬架叉和下悬架叉的右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前悬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悬支架1设有转向器第一连接块和转向器第二连接块,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的一端与转向器第一连接块连接,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的另一端与转向器第二连接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短前悬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的另一端与角传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前悬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减震杆的末端设有液压减震杆连接块,所述液压减震杆连接块与前悬支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前悬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悬架叉的两个端部均通过上悬架叉连接轴与上悬架叉固定块铰接,所述上悬架叉固定块与前悬支架固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一种短前悬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液压助力转向结构是角传器将转向管柱的扭矩通过转向传动轴传递给助力转向器,转向器通过液压结构助力后将转向力通过转向垂臂转变成前后摆动拉力,然后通过转向直拉杆传递给转向桥的横摆臂绕着转向主销摆动车桥的桥头实现转向,左右转向由于转向角度不同,需要通过转向横拉杆和梯度转向摆臂来实现。传统的转向系统故障多数出在转向垂臂断裂,转向直拉杆调整端脱落甚至断裂或者球头因为缺油损毁甚至脱出,转向梯度横拉杆受冲击断裂等缺陷。同时前悬长度大,影响车内空间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故障率低、空间利用率高的短前悬转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短前悬转向机构,包括前悬支架、液压助力转向器和角传器,液压助力转向器的两端分别与前悬支架和角传器连接,所述角传器的两端均铰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末端铰接有横摆臂,所述横摆臂连接有桥头,所述桥头安装有车轮,所述横摆臂通过悬架转动轴与悬架连杆连接,所述悬架连杆的顶端通过上悬架叉转动轴与上悬架叉铰接,所述悬架连杆的底端通过下悬架叉转动轴与下悬架叉铰接,所述悬架连杆还连接有液压减震杆,所述悬架连杆的顶部设有避震器,所述短前悬转向机构还包括两个连接板,一个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铰接上悬架叉和下悬架叉的左端,另一个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铰接上悬架叉和下悬架叉的右端。

进一步的,所述前悬支架1设有转向器第一连接块和转向器第二连接块,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的一端与转向器第一连接块连接,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的另一端与转向器第二连接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助力转向器的另一端与角传器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减震杆的末端设有液压减震杆连接块,所述液压减震杆连接块与前悬支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上悬架叉的两个端部均通过上悬架叉连接轴与上悬架叉固定块铰接,所述上悬架叉固定块与前悬支架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短前悬转向机构的有益效果是:将液压助力转向器通过合理布局,放到了前转向桥的中间,角传器将扭矩通过转向传动轴传递给液压助力转向器,液压助力转向器连接横摆臂,通过两个拉杆直接作用到前桥的两个横摆臂上,从而实现桥头转向,本结构省去了垂臂,直拉杆结构,同时将转向梯度横拉杆省略,直接用两个拉杆实现梯度转向,省去了故障多发部件,可以更大程度的降低故障率。而且由于多次力量转化和传递,机械损失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本结构提高了机械传递效率,更大程度的降低机械损失。转向器位于转向桥中间,转向受力更加均衡,因而会让转向更佳轻便和可靠。同时前悬做的更短,车辆空间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 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短前悬转向机构,包括前悬支架1、液压助力转向器3和角传器4,前悬支架1设有转向器第一连接块101和转向器第二连接块102,液压助力转向器3的一端301与转向器第一连接块101连接,液压助力转向器3的另一端302与转向器第二连接块102连接。液压助力转向器3的另一端302与角传器4铰接。

角传器4的两端均铰接有拉杆5,拉杆5的末端铰接有横摆臂10,横摆臂10连接有桥头11,桥头11安装有车轮2。横摆臂10通过悬架转动轴12与悬架连杆8连接,悬架连杆8的顶端通过上悬架叉转动轴902与上悬架叉9铰接。悬架连杆8的底端通过下悬架叉转动轴702与下悬架叉7铰接。悬架连杆8还连接有液压减震杆14,液压减震杆14的末端设有液压减震杆连接块1401,液压减震杆连接块1401与前悬支架1固定。悬架连杆8的顶部设有避震器13。

短前悬转向机构还包括两个连接板6,一个连接板6的两端分别铰接上悬架叉9和下悬架叉7的左端,另一个连接板6的两端分别铰接上悬架叉9和下悬架叉7的右端。

本实用新型将液压助力转向器通过合理布局,放到了前转向桥的中间,角传器将扭矩通过转向传动轴传递给液压助力转向器,液压助力转向器连接横摆臂,通过两个拉杆直接作用到前桥的两个横摆臂上,从而实现桥头转向,本结构省去了垂臂,直拉杆结构,同时将转向梯度横拉杆省略,直接用两个拉杆实现梯度转向,省去了故障多发部件,可以更大程度的降低故障率。而且由于多次力量转化和传递,机械损失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本结构提高了机械传递效率,更大程度的降低机械损失。转向器位于转向桥中间,转向受力更加均衡,因而会让转向更佳轻便和可靠。同时前悬做的更短,车辆空间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一种短前悬转向机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5948.9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505840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B62D 5/06

专利分类号:B62D5/06;B62D7/00

范畴分类:32B;27C;27J;

申请人:牡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牡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621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乐余镇乐红路30号

发明人:佟钦智;董懂;邓海萍;位立英;蔡虹;周剑

第一发明人:佟钦智

当前权利人:牡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明志会

代理机构:32331

代理机构编号: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  

一种短前悬转向机构论文和设计-佟钦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