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佳:人格心理学中特质与情境的争论、整合与应用论文

魏佳:人格心理学中特质与情境的争论、整合与应用论文

摘 要:人类行为是否具有跨环境一致性,是人格心理学中特质和情境争论的主要焦点。随着研究的发展,二者从分庭抗礼逐渐走向融合,并在情境心理学、CASP理论、叙事研究范式、人员选拔中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二者的交互影响,也促进了在更宽泛的框架下理解人格结构。

关键词:人格;特质;情境;叙事

人格心理学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个体行为及其背后原因的一门学科。在对行为预测的框架中,是依据个体外部情境还是内部特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随着研究的发展,更多的研究者从多角度完善着这一争论,试图为人格研究提供整合的思路。

制度掣肘与供给不足:中国知识产权学科向何处去.........................................................................朱雪忠 杨 静 10.24

一、人格特质和情境的争论

公认的特质分类起源于描述人格的自然语言,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开始从词典中筛取与人格有关的词语,并从不同的角度根据内容 (生理特质、暂时状态、社会角色、评价用语等)对词语进行分类,归纳特质,建立模型。由于词汇纷繁复杂,从Allport的根源特质,到Cattell的根源特质,再到大五人格模型的出现,尽管分类与模型不尽相同,但主张特质论的学者普遍认同:特质存在于个体内部,个体在不同特质及其维度上种类与程度的差异,决定着个体的典型行为和思想。

休闲农业就是在农业的领域进行田园景观、农业文化等方面与旅游业可以很好地联系,游客可以前来这样的休闲农业场所,可以体验农村人民的日常生活,但是在农民单薄的经济来源上做不到高级化,这就让旅游产业介入,不仅提供了资金,对开发商来说是很好的旅游场所,对于农村来说可以增加自身的收入,所以要对农业上进行更多的创新。

Ozer(2006)和 Roberts(2007)等指出人格特质测验不仅能有效预测实验室中的具体行为,还能有效预测一段时间内生活事件的结果[1]。Barrick(1991)等通过元分析的研究方法发现,人格公正性、外向性和开放性对不同种类的工作(管理、销售或习得性熟练度)绩效存在显著的相关,可以有效预测工作绩效。其中公正性可以有效预测工作总绩效,外向性可以有效预测管理与销售绩效,开放性可以有效预测习得性熟练度。Salgado(2000)也运用类似的方法对大五人格进行研究,发现大五人格中责任性和神经质与职业类型存在交互作用,是个体工作绩效是否有效的预测指标[2]。我国学者陈静(2007)依据MBTI人格测量对军校学员进行人格特质类型划分,发现MBTI-G人格特质与胜任特征模型总评指标及事业心、约束力、管理能力等8个维度的相关性显著。这表明MBTI-G人格特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军校学员的胜任力。人格特质测验在实践领域的广泛应用,证明了特质是理解人格及其行为的有效途径,人格特质确实在一生中影响并预测着人的行为。

人格特质论关注特质内一致性行为和特质间差异性行为,即个体在不同情境中行为的典型一致性,和群体间行为的典型差异性。然而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人格特质与行为绩效并不都是相关的,大多数的相关都很难高于0.3或0.4的水平,人格特质对行为的预测受到了质疑[3]。一些学者认为这与人格特质论的假设和测验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有关:

在当代,特质-情境的论争已逐渐弱化,学者们普遍认同个体行为是由特质、情境及其交互而决定的。我国学者王登峰等(2006)认为行为跨情境是否一致并不等同于人格是否一致性,因为可观察的行为只是作为人格的一部分。在实际中,个体往往需要考虑环境的要求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9]。所以,当个体侧重于满足原发的需要与动机而产生行为时,会呈现较多的行为跨情境一致性;但当个体侧重于满足不同的环境要求时,便会显现出较多的行为跨情境不一致性。我国学者郭永玉等(2015)认为特质是去情境化的人格的静态结构,说明了人格的组成因素,是描述个体间相似性的;高度情境化的动机研究说明了人格的动力部分,揭示了个体与环境交互的作用,是描述个体间差异性的;叙事揭示了人格的发展历程,是描述个体独特性的[10]。叙事范式将特质和动机范式整合,在更宽泛的框架内理解人格。

2、用于概括特质的词汇,有的跨情境性较大,如“友善的”、“宜人的”;有的跨情境性较小,如“冒失的”。

3、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对个体行为的预测效度不高。特质论预测的“某类人群发生某种行为的概率更大”,描述的是不同人群的整体差异,但对个体而言,这种行为可发生也可不发生[4]。

以上的局限促使学者们纷纷寻求影响个体行为更多的因素,情境逐渐成为人格研究的主角登上历史舞台。Mischel(1968)在《人格与评估》中提出,用特质指代人格会使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力和加工受到严重忽视,认为“特质测量无法预测行为”、“行为没有跨情境的一致性”。早在20世纪初, 冯特就使用 “情境气质”(situational temperament)解释特定的情境在个体人格和气质形成中的作用。在Shoda(1994)对宿营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追踪研究中发现,个别儿童受到成人批评时总会表现出更多攻击性行为,而在同伴嘲弄情境中却并非如此,攻击性行为与攻击性人格特质不同,行为要受环境的影响[5]。

究竟特质和情境哪一个可以更好地预测行为?也许Sarason(1975)给出了一个客观的解释。他在对以往一百多个相关实验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发现,特质和情境分别能够解释行为差异的8.7%和10.3%。换言之,情境与特质预测行为的效度都无法令人满意。

然而,人格情境论也受到质疑。同样是对宿营儿童的追踪研究,Small等(1983)却得出高水平的行为跨情境一致性。Buss(1989)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被试处于被条件控制和观察的实验中,只需完成指令而没有更多的选择权,即这种跨情境一致性是由实验情境决定的,而非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情境。

二、人格特质和情境的整合

特质与情境的争论和困境,促使学者们开始建构一个新的框架,以便更有效解释和预测个体行为。他们纷纷开始关注个体与情境的交互作用。

(一)情境心理学

情境心理学强调情境的重要性,认为个体的行为是以当下情境为条件和背景的,受到包括个体主体特征(人格倾向、当下的认知、情绪、动力等)、当下客观环境和被个人觉知和建构的主观情境。人——情境互动论是情境心理学的理论核心,它较为集中地阐述了个体与情境的交互作用,即个体实际的行为是其自身与所处情境间多种因素的函数;个体通过自身对情境的认知,主动积极的建构情境的意义。因此,个体的认知在建构意义和行为活动中更具有决定作用。

The 10—30 d low-frequency variation of winter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in Chin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Ural

(二)认知-情感人格系统理论

Mischel和Shoda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情感人格系统 (cognitive affective personalitysystem)理论(简称 CAPS理论),试图在更宽泛的框架内调和特质与情境的矛盾。CAPS理论阐述了人格、情境及其互动的关系,也十分强调个体的认知和情绪情感,将其命名为“认知-情感单元”。这种具有个体内部独特性的结构单元及网络,决定着个体对情境的建构和认识,促进或抑制情境特征对潜在行为的激活。个体在不同时间和情境里,不同的内部认知-情感单元组合会被激活,从而引发不同的行为反应。当用数据的方式将这种组合呈现时,就形成“如果……那么……”情境-行为剖面图。Cronbach(1953)将剖面图分为三个基础的水平:1、高度(elevation),个人跨情境行为的集中或平均趋势,即“倾向”,是被试间变异;2、分布(scatter),个人跨情境行为的分布或标准差,即“行为标志”,是被试内变异;3、形状(shape),个人跨情景行为的组织或方式。情境-行为剖面图能够反映出,在特定情境下不同个体行为变化的正常模式及其程度[7]。

如果说情境心理学和CAPS理论试图从关注个体内部对特质和情境进行整合的话,那么叙事心理学则显著增加了时间维度,注重在个体从过去经现在到未来的发展历程。

该理论的意义在于将人格看做一个特质、认知、情感的系统,特定认知-情感网络的激活,启动了特定的人格状态,这种状态体现了个体内部稳定的特征和变化的环境中被觉知形成的心理情境。人格系统相对稳定,但人格状态容易随情境特征的变化而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格研究从无序的、变化的外部环境以及僵硬的个体特质,转变为更丰富、灵活、能动的内在系统。

(三)叙事心理学

Marc等(2008)以CASP理论为基础,分析了113名被试在四种情境中(占有、宜人、顺从、争吵)社会交互行为的平均水平和个体差异,发现一旦在行为上撤除标准的情境影响,剩余的行为变异将归因于一致的、跨情景的个人差异(即倾向)和一致的个体内部情境的差异(即标志)。倾向和标志组成了人格功能稳定的方面。

171 Therapeutic effects of Baizhu Huanglian Decoction on ulcerative colitis in rats

Sarbin(1986)通过考察包含手记、神话、回忆录等在内的理论和研究后,提出了心理学领域里一个重要的“根源隐喻”——叙事[8]。所谓叙事,就是叙述人生故事,是个体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的用符号表示的对行动的说明。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存在于特定的情境中,并且随情境变化而呈现不同的面貌。这些不同的面貌所携带的杂乱的事件和特定的情境,按照时间这条主线组织和整合,形成了一个连续的、完整的、属于个体独自的人生故事。事件和情境的重复使个体形成了惯有的行为模式,最终内化为个体人格的一部分,即特质。所以尽管个体在不同时间点上因情境不同而表现出相异的行为,但仍是这个个体,因此这些去情境化的人格特质也只是某种行为的可能性。个体人格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只能体现在生命流动的过程中,某一个时间点或某一种情境下的片段,则需在次级水平上予以分析。综上所述,叙事架起了特质与情境的桥梁。

1、用少量几个词代表的根源特质概括行为特点,丢失了大量细节的信息。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博和微信包括一些知名人士以及明星,这些人他们拥有不小数目的微博粉丝,如果请他们为景区进行一定的点评,一定会引来大批粉丝的注意力。武当山景区可以向各行各业的名人发出邀请函,邀请他们来武当山景区参观,然后采用自媒体和传统媒体联合报道的方式,扩大事件的影响力,不仅可以点燃人们的旅游激情,还可以通过名人效益提高景区的知名度。

Cater等学者通过对词汇进行分类,以“情境的物理特征”、“个体在情境中的特征”、“与情境相连的情感和行为”这几个要素,提出情境原型的概念。Van Heck予以情境原型等级评定,通过因素分析,鉴定出10个包括若干样本情境图的情境因素[6]。特定情境的手段——目的问卷、大五人格问卷便是在该情境原型分类的基础上建构和发展的。

三、人格特质和情境交互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变异成分取向

该取向是使用“刺激——反应”模式组织问卷,考察个体对情境变量的反应。这些问卷囊括一系列特定的情境,如“你有一个约会”。这种方法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行为变异的特质、情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成分比例的数据。

(二)情境模拟法

该取向是利用计算机上呈现不同的模拟情境,记录并分析个体在这些情境中相应的行为反应,通过对行为变异稳定性指标的计算,发现并确认情境中的行为识别标志,完成对行为的预测。模拟情境一般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引导想象”,即给不同个体播放讲话录音,个体需要想象自己正处于所描述的情境中,我们通过对录音讲话者性别、语气、音调等因素的控制和变化,完成不同情境的模拟。第二类是“人际互动”,相较于“引导想象”增加了视觉表象,即个体听讲话录音的同时呈现讲话者的照片,来考察个体相应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11]。

考虑如图1所示的Internet下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网络动态模型,这里制造商不仅通过传统的实体分销渠道,即制造商通过零售商卖货给消费者,还通过电子商务渠道直接销售商品给消费者,这两个渠道同时满足消费者的总体需求。这里考虑的逆向物流部分包括消费者的无缺陷退货和回收再制造。无缺陷退货可以作为新商品再次直接销售,消费者通过原销售渠道进行退货;废旧商品可通过双回收渠道进行回收,作为原材料通过再制造生产出新的商品。

(三)叙事法

人格叙事是一种“分析”取向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人生故事和生活史的研究。在人生故事的研究中,学者们或从故事内容主题和线索的角度,或从故事框架结构和组织的角度,或从叙事过程中个体超语言线索的角度,诠释个体人格。生活史是通过对个体进行深度访谈,获得包含个体早年重要的生活经历、文化社会背景和互动关系等信息。研究者通过考察个体生活史从而理解个体人格。在叙事人格测量中,主要用到主题统觉测验,测量结果的分析广泛地应用在临床和咨询心理学领域。

(四)人员选拔中的应用

现阶段,实践中的人员选拔与工作绩效预测也逐渐添加了情境的因素,注重特殊情境中特殊行为的预测。Maaike等(2002)依据个体对不同情境的应对能力将情境划分为:愉快(situations of pleasure)、逆境(situations of individual adversity)、冲突(situations of interpersonal conflict)和社会需求(situations of social demand),在不同种类和数量的以上四种情境中,大五人格能够区分应对能力强和弱的个体[12]。Reynolds等(2003)在其研究模型中解释了大五人格各维度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指出不同维度的组合和交互,决定着不同情境对个体的影响[13]。Kevin等(2004)在实验中用霍兰德模型对情境进行区分,研究大五人格和霍兰德模型对工作绩效的预测。结果显示,性别、宜人性和尽责性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14]。这些研究发现说明,在实践中最有效的工作绩效预测模型要比霍兰德和大五等人格特质测验更为复杂,它更可能是人的特点、人-环境匹配、工作环境的种类等因素间的交互。

四、小结

纵观人格研究发展的进程,人类对“自身人格是如何形成并影响生活行为”这一问题的探究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描述人类共同特点,到考虑当下个体和环境的差异,再到关注个体独特的生活内容,人格研究经历了从一般到特殊,从静态到动态,从重视环境到个体内部循环的变化,研究框架在广泛中变得越来越精细,研究内容从单一变得越来越多元。

人格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框架转变,更像是一种宏观和微观视角的相互渗透。无论是“特质”还是“情境”,大多是从宏观的视角揭示人格及其发展的趋势。在这种视角下,我们可以寻找到关于人格的某种普遍的标准和规律,是认知人格的前提。“叙事”的兴起,意味着人格研究开始将视角从宏观群体的一般规律,转向微观个体的独特发展,是一种真正的“以人为本”的人本论。例如,当一个某种特质的个体,在外在环境未改变的情况下人格改变,看似违背了人格发展的规律,而当我们从个体视角微观考察,就会了解该个体经历着自身意义的事件,固着于某个特定的人格发展阶段。当此类意义的事件重复发生,就成为精神分析框架内的 “退行”,纳入该个体人格的一部分。Taber(1975)提出,特质和情境不是谁是谁的中介的问题,而是通过情境的不断重复,将反应纳入行为的倾向,这种倾向又会形成个体对环境特殊的认知,情境的意义、行为倾向或特质是不断的建立起来的。进入这个循环的方法就在于,微观个体,尊重个体,将个体看作一个按照自身独特生命轨迹发展的、有思想有情感有行为的动力系统。

不可否认,我们在发展中也走过一些弯路,也因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无论成功的案例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值得我们总结的,都可以在未来的经营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人格研究中,宏观是微观的导向,微观补充和丰富着宏观;宏观群体人格结构,理解趋势与规律,微观个体人格发展,随机变得有序,混沌变得合理。如此一来,生命中那些看似纷繁杂乱的内容,反而使个体显得更加独特、鲜活和生动。

参考文献:

[1]Roberts B W,Kuncel N R,Shiner R.The power of personality:The comparative validity of personality traits,socioeconomic status,and cognitive ability for predicting important life outcomes[J].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7(2):313-345.

[2]任国华,刘继亮.大五人格和工作绩效相关性研究的进展[J].心理科学,2005(2):406-408.

[3]David C F.Persons'behaviors and situations:An agenda for personality psychology in the postwar era[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9(43):120-126.

[4]Pervin L A,周榕等译.人格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9-88.

[5]Shoda Y,Mischel W,Wright J C.Intra-individual stability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patterning of behavior:Incorporating psychological situations into the idiographic analysis of personalit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4(4):674-687.

[6]王亚南.情境心理学的若干问题[J].心理学动态,1996(4):99-102.

[7]修巧艳,高峰强.CAPS理论与人格心理学的整合[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9-93.

[8]马一波,郭永玉.叙事自我:特质与情境的整合[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85-388.

[9]王登峰,崔红.行为的跨情境一致性及人格与行为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6(4):543-552.

[10]郭永玉,胡小勇.特质、动机和叙事:人格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整合[J].心理科学,2015(6):1489-1494.

[11]安晶卉,张建新.人格心理学研究中新的探索[J].心理科学进展,2004(3):402-408.

[12]Maaike,Ten B,Boele D R.The Structure of Situations from a Personality Perspective[J].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2(16):81-102.

[13]Reynolds B,Karraker K.A big five model of disposition and situation interaction:why a"helpful"person may not always behavehelpfully[J].New ideas in psychology,2003(21):1-13.

[14]Kevin M K,John A S,Glenn C.Person-Environment Congruence and Personality Domains in the Prediction of Job Performance and Work Quality[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4(2):168-177.

The Argument,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raits and Situations in Personality Psychology

WEI Jia
(Mental Health Guidance Center of Shanxi Professional College of Finance,Taiyuan 030008,Shanxi)

Abstract:It is the main focus of traits and situation argument in personality psychology that whether human behavior is consistent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the two factors once separated have gradually been integrated and widely applied in situational psychology,CASP theory,narrative paradigm research and personnel selection,promot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factors as well as the understanding of personality structure in a broader framework.

Key words:Personality;trait;situation;narrative

中图分类号:G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71(2019)02-0095-05

魏佳(1984—),女,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

标签:;  ;  ;  ;  ;  ;  ;  ;  ;  ;  

魏佳:人格心理学中特质与情境的争论、整合与应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