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工部位预拌混凝土使用注意事项张子邻

不同施工部位预拌混凝土使用注意事项张子邻

东莞市亨达混凝土有限公司

摘要:相同设计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使用于不同的施工部位时,对混凝土的坍落度、粗骨料粒径、凝结时间等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的要求,同时不同施工部位的混凝土施工工艺有很大差异,养护方式也应针对不同建筑部位的特性来制定,因此,正确认识每个施工部位的特性,制定不同的施工工艺和养护措施尤为重要。

关键词:施工部位;预拌混凝土;注意事项

0引言

新拌混凝土为半成品,要经过正确的浇筑、振捣、养护,达到设计龄期,方能成为合格的成品构件。虽然预拌混凝土在我市普及已经多年,但很多规模较小的施工单位和自建住宅楼业主,对预拌混凝土的认识还很片面,部分工地存在野蛮施工、工人私自加水、不淋水养护等不良行为。本文旨在提高消费者对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意识,针对不同的施工部位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从而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

1预拌混凝土使用流程与说明

1.1向混凝土公司报送混凝土使用计划

客户应在使用混凝土24小时之前以书面或短信的形式报送计划到混凝土公司调度室,500立方以上客户应提前48小时报计划,计划应注明工程名称、客户名称、施工部位、使用时间、强度等级、数量、坍落度、现场联系人电话、特殊要求等;

1.2混凝土公司将按约定时间发料,搅拌车装好料后经检验合格并携带《预拌混凝土发货单》(以下简称“发货单”)去工地,工地应提前安排好工人,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通路、通水、接电、照明等,准备好斗车、振动棒、平板振机、泵车等;

1.3混凝土到工地后,请工地相关人员检查发货单,核对发货单上的信息,核对无误后,尽快安排卸料;

1.4卸料前先用水湿润搅拌车下料斗与其它辅助工具,但不得有积水,指挥搅拌车司机快速转鼓1—3分钟后便可卸料,并在90分钟内完成卸料,自搅拌车到达工地现场开始计时,卸料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

1.5混凝土卸料过程中,请按技术要求文明施工,严禁工人私自加水;

1.6工地现场工作人员确认搅拌车卸完料后,请在发货单上签名,并留存第三联以备对账使用,工作人员签单后,指挥搅拌车到工地指定的地点洗车;

1.7混凝土浇筑入模后,根据不同施工部位的要求,做好二次振捣、收面打磨、切缝等工作,并且做好淋水养护工作,根据不同施工部位的特殊性,淋水养护7—14天,养护期间,保持构件表面湿润,达设计龄期后方能成为成品构件。

2预拌混凝土施工通病与常见问题

2.1常有工人为贪图施工方便,要求大坍落度,或私自加水,这样做对混凝土构件有百害而无一利,极易造成混凝土强度下降、开裂等隐患,路面地面易因表面浮浆过多而出现起粉、起砂,柱、剪力墙等部位易出现蜂窝、麻面、露砂、水痕等缺陷;

2.2施工单位为赶工期,时有工地在梁板混凝土刚终凝就开始堆放钢筋、模板等建材,此时混凝土强度较低,一般不足1MPa,极易造成混凝土内部破坏与构件应力裂缝;

2.3水下桩清孔不干净,泥浆浓度较高时,容易造成混凝土灌注困难、钢筋笼上浮、桩身混有泥浆等隐患,有时工人赶时间下班,不补足尾数方量,导致水下桩标高不够。水下桩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180—220mm,若工人私自加水,坍落度过大,易导致石子下沉,破桩头时,破至较深的地方才见到石子就是这种情况;

2.4有少数工地从不淋水养护或养护不及时,这种情况极易造成构件开裂与强度不足,特别是梁板结构,梁板开裂绝大部分原因就是养护不及时,因此希望广大客户重视混凝土的养护问题,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养护;

2.5经常会有工地反映混凝土拆模时粘模板或脱皮现象,特别是在冬季气温较低时,基础、承台、地梁以及墙柱等结构易产生此类问题,请广大客户尽量在混凝土浇筑完成24小时后拆模,若赶工期提早拆模,请先试拆一块模板,如有粘模现象应立即停止拆模,待24小时后再拆。

3各不同施工部位混凝土使用注意事项

3.1水下桩混凝土灌注注意事项

a.灌注水下桩前,应检测桩底泥浆沉淀厚度,桩底不得有泥浆沉淀,并且应将泥浆稀释至合适的浓度,否则容易造成钢筋笼上浮、灌注缓慢、桩身质量差等问题;

b.灌注前要仔细检查导管,导管内外均要清理干净,不得破损、漏水、漏气,导管连接处应放置胶垫;

c.灌注过程中,不允许长时间停滞,尽量缩短拆管与待料时间,保证灌注混凝土的连续性,报送计划方量时,应有所富余,以免等待尾料时间长,破坏了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

d.灌注过程中及时测量埋管深度,一般控制在2—6米之间,埋管太浅容易抽空导管造成断桩,埋管太深,容易造成灌注缓慢、上端面混凝土分布不均匀;

e.水下桩灌注高度必须比设计高度高出60厘米左右,以防扩孔导致砼下沉,造成标高不够;

f.挖孔桩灌注时,应抽干底部积水,不可直接浇筑,应放置可拆卸导管,通过导管分层浇筑,防止因落差太大造成混凝土离析。

3.2基础类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a.基础类部位包括基础、承台、地梁、底板等;

b.基础类部位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内是否有积水,如果有积水应清理干净,否则会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特别是地下水丰富的部位,或雨后施工;

c.地梁模板应安装牢固,以防出现胀模现象,悬空地梁稳定层必须结实,模板安装应能支撑地梁重量,以防模板下沉造成地梁断裂;

d.基础类构件应注意拆模问题,拆模过早容易造成构件粘模板或表面脱皮等现象,建议工地在混凝土浇筑24小时后拆模,或混凝土终凝4小时后拆模(混凝土终凝时间约12小时),赶时间拆模的构件可以先试拆一块模板,没有粘模板则可以继续拆;

e.大面积底板或大体积承台,淋水养护不少于14天,以防构件内部水化热过高导致构件内外温差过大而造成开裂;

f.其它普通基础类构件也应淋水养护,保持湿润7天以上。

3.3柱、剪力墙类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a.模板安装必须牢固,防止浇筑过程中出现胀模、爆模等现象;

b.模板接合处应安装紧密,防止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浆体流失出现烂角现象;

c.模板底部有较大缝隙时,应用同等级砂浆垫底,以防混凝土浆体流失造成墙柱出现“烂根”现象;

d.柱或剪力墙较高时,应分层浇筑,以防振捣不到位或胀模,在浇筑过程中注意观察模板有无变形、胀模现象;

e.柱、剪力墙部位,在保证支撑牢固的前提下,建议工地混凝土浇筑完成24小时后拆模,重要部位应适当延长拆模时间,提前拆模可能会造成粘模板、脱皮,以及表面失水过快收缩开裂等现象,施工方可以先拆除一块观察有无粘模板现象,若有粘模板现象应立即停止;

f.柱与剪力墙拆模后应注重养护,有条件的最好使用薄膜包裹,或者直接淋水养护,重要部位延迟拆模的,应提前松开模板夹具,带模养护。

3.4梁板结构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a.梁板结构一般包含楼板、地下室顶板、大型水池盖板等;

b.梁板部位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内的杂质,并且提前淋水使模板保持湿润,不得边淋水边浇筑,以防模板积水,带走混凝土浆体造成构件表面出现露砂、水痕等现象;

c.梁板浇筑前应检查模板及支撑支架是否牢固,在浇筑的过程注意观察模板是否变形;

d.浇筑过程中,必须使用振动棒与平板振动机振捣,不得漏振与过振,漏振易造成构件密实度不够而引起渗水现象,特别是梁与板交界处,在混凝土初凝前1小时左右应进行二次振捣;过振即过度振捣,易造成泌水、浮浆较多、混凝土离析等现象;

e.梁板的养护尤为重要,为防止梁板出现收缩裂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进行抹面压光与淋水养护,抹面压光后,要及时淋水,用喷淋的方式,水花尽量小而密,以不冲破混凝土表面为准,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按我市气温条件,冬天浇筑完5小时左右便可淋水,夏天浇筑完3小时左右便可淋水,淋水养护保持7天以上,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有条件的最好覆盖薄膜或土工布;

f.梁板的拆模时间要视设计强度、跨度、环境温度来决定,一般不少于14天,工地可对构件进行回弹检测,或根据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确定混凝土强度,再决定拆模时间。

3.5路面、地面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a.路面基础部位必须夯实、平整,以防混凝土终凝后因受力不均造成断裂;

b.浇筑混凝土前,路面稳定层一定要用水湿透,以防稳定层吸水,导致混凝土失水过快造成开裂;

c.路面、地面部位应尽早切缝,一般混凝土终凝4小时后即可切缝,路面混凝土一般终凝时间8—10小时,泵送路面混凝土一般终凝时间10—12小时,切缝深度4—6公分,间距4—5米,特别是一次性连续浇筑方量较多的路面或地面,一定要尽早切缝,并且淋水养护要同时进行,否则极易造成路面横向断裂;

d.针对工人贪图施工方便,要求大坍落度、多浆少石、私自加水等现象,容易造成表层强度不足,导致起粉起砂的隐患,建议施工现场备好水泥,待混凝土初凝之前,洒抹水泥粉,用打磨机打磨,待混凝土终凝前再用打磨机打磨收光,可保证路面表观良好;

e.路面最好的养护方法是蓄水养护,或者覆盖麻包袋、土工布等,无以上条件时,可以洒水养护,保持表面湿润,持续7天以上。

3.6地下室保护层、楼板加厚、地面加厚等部位施工注意事项

a.保护层、加厚层等部位一般比较薄,约5公分左右,普通混凝土难以施工,建议工地使用细石混凝土,3公分以下建议使用砂浆;

b.此类部位一般用于大面积基础、梁板、地面等结构的表层,容易出现空鼓、起粉、起砂、开裂等质量问题;

c.构件浇筑前,先清理、清洁板面,用水泥浆涂抹均匀,待水泥浆硬化后,再浇筑混凝土,增加新旧混凝土间的粘接力;

d.为减少开裂的可能,建议铺设铁丝网,不切缝的部位一定要铺设铁丝网或铺设钢筋;

e.混凝土浇筑后压面收光至关重要,待混凝土初凝时先进行第一次收面,若表面浮浆较多或泌水时,应洒水泥粉以增加构件表面强度与耐磨度,待表面干爽后再进行收面,应多次收面,混凝土终凝前用磨浆机打磨收光;

f.构件最后一次打磨收光4小时间内应淋水养护,露天部位应在2小时内淋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持续7天以上。

结语

预拌混凝土成型后质量,包括强度、抗渗性能、结构完整性和构件外观等诸多因素。因此,在使用预拌混凝土过程中,规范施工工艺尤为重要,清理施工环境、按规范浇筑振捣、把握拆模时间、加强养护措施等每一个环节都要监管好。有不规范施工的情况时,要及时制止,混凝土公司技术员要积极主动与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沟通,两方相互配合,方能保证混凝土达到良好的耐久性。

参考文献:

[1]黄荣辉.预拌混凝土生产、施工800问[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34—135.

[2]王根松,陈拴发.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与改造[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89—192.

标签:;  ;  ;  

不同施工部位预拌混凝土使用注意事项张子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