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新意念电气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的电力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得越来越完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地推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10kV配网的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kV配网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10kV配网电缆用量越来越多,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配网中的电缆故障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预防和排除。
关键词;配网故障;分析防范;措施
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电网改造工作不断深入,配电使用架空线路和杆柱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居民对环境美观的要求。社会对电力供应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电力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因此,城市配电网络发展日新月异,已经形成一个结构复杂、设备众多和满足民生要求的庞大体系。在城市电网中10kV配网电缆运行则十分重要。通过统计故障类型,分析发生各种故障的原因,提出防止10kV配电电缆故障的措施,保障城市电网电力供应质量的要求。
1.10kV电力电缆故障的分类和原因
(1)10kV电力电缆故障的分类
电缆故障的种类很多,若按故障发生的直接原因可分为两大类:①试验击穿故障;②在运行中发生的故障。若按故障性质来分,又可分为接地故障、短路故障、断线故障、闪络故障、单一接地故障、也有混合性的接地故障和断线又接地或短路的故障等,各种故障按其阻值的高低均可分为高阻和低阻故障。按故障性质原则上可分为五种类型:
接地故障
电缆一芯或数芯对地故障。其中又可分为低阻接地或高阻接地。一般接地电阻在20~100Ω以下者为低阻故障,以上者为高阻故障。因使用的故障测试仪器不同,对低阻与高阻的
划分也往往不一致。
短路故障
电缆两芯或三芯短路,或两芯、三芯短路且接地。其中也可分为低阻或高阻短路故障,其划分原则与接地故障相同。
断线故障
电缆一芯或数芯被故障电流烧断或受机械外力拉断,形成完全断线或不完全断线。
④闪络性故障
这类故障绝大多数在预防性试验中发生,并多出现在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头。试验时绝缘被击穿,形成间隙性放电,当所加电压达到某一定值时,发生击穿,当电压降至某一值时,绝缘恢复而不发生击穿。
⑤混合性故障
同时具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的故障称为混合性故障。
(2)10kV电力电缆故障产生原因
电缆故障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材料缺陷
材料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电缆制造的问题,电缆存在严重的偏心、气隙、杂质或损伤等缺陷;②电缆附件制造上的缺陷;③对绝缘材料的维护管理不善,造成电缆绝缘层受潮、脏污和老化。
安装施工质量问题
(1)电缆外护套破损:电缆敷设施工不规范,在敷设时野蛮拖拉,电缆外护套损伤或破损,引起主绝缘内部进水受潮。(2)安装施工环境恶劣:在雨天或湿度大情况下,制作电缆头时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电缆头绝缘局部受潮。(3)导体连接管压接不良:电缆中间接头导体连接管压接不良,打磨不平整,特别是在压接管口边缘处,局部有尖角、毛刺。(4)安装尺寸错误:安装没有严格按尺寸要求。
绝缘受潮
因接头盒或终端盒结构不密封或安装不良而导致进水;电缆制造不良,金属护套有小孔或裂缝;金属护套因被外物刺伤或腐蚀穿孔。
④绝缘老化变质
电缆绝缘介质内部气隙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游离使绝缘下降。过热会引起绝缘层老化变质。电缆内部气隙产生电游离造成局部过热,使绝缘层碳化。电缆过负荷是电缆过热很重要的因素。安装于电缆密集地区、电缆沟及电缆隧道等通风不良处的电缆、穿在干燥管中的电缆以及电缆与热力管道接近的部分等都会因本身过热而使绝缘层加速损坏。
⑤过电压
过电压主要是指大气过电压(雷击)和电缆内部过电压。对实际故障进行的分析表明,许多户外终端头的故障是由大气过电压引起的。过电压使电缆绝缘层击穿,形成故障,击穿点一般是存在材料缺陷。由于地下酸碱腐蚀、杂散电流的影响,使电缆铅包外皮受腐蚀出现麻点、开裂或穿孔,造成故障。电缆走廊沿线居民、饭店、宾馆、大厦等违章向电缆走廊排放污水,造成沟内条件恶劣,积水严重。电缆接头长期泡在污水中,易造成中间接头进水,最终造成绝缘击穿。
⑥中间接头设置不合理
中间接头设置太多,施工中电缆中间接头之间距离设置的太近。中间接头对于运行中的电缆来说是最薄弱的环节,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问题。中间接头长期受压变形,由于电缆敷设时的大意,许多电缆中间头被新敷设的电缆压住,长期受到重压,造成接头变形、错位,导致故障。
⑦外力因素及外力破坏问题
机械开挖、人工打桩施工末经确认核对,随意作业,损坏电缆,造成接地短路故障;车辆辗压,地面沉降,造成电缆错位、扯拉、变形,导致故障发生,这类问题在埋管敷设电缆上有一定的代表性。
2.对10kV配电网电缆故障进行防范的相关措施
(1)开展相应的预防性试验
电缆运行过程中,为对其安全性提供相应的技术性保障,定期对其进行相应的预防性试验便显得至关重要,如绝缘电阻测试试验、电缆内衬层绝缘电阻测试试验、导体电阻比测试试验等。在开展预防性试验过程中:①应严格以标准化作业指导为参照,贯彻反复性与严密性的宗旨,对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形成保障;②应对试验的程度进行不断地更新与补充,如发现存在相应的缺陷或薄弱环节,则及时采取相应加固措施进行针对性处理;③根据预防性试验所取得的试验结果,对电缆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做出准确评估。
(2)强化电缆故障查找人员的专业素质
基于10kV配网电缆系统的庞大性,在直埋电缆、敷设排管、敷设电缆沟道等环节均有可能出现相应的故障,这便给故障的排查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阻力。故障测试现场的环境通常相对恶劣,且噪音度相对较高,在这样的环境下,采用单一的方法难以对故障点进行准确定位。为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对现场测试数据、波形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判断便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进行故障查找的工作人员不仅应当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当具备娴熟的故障查找经验。为提高故障的定点水平,就应对电缆故障查找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与考核,使其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由此实现故障查找效率的根本提升。
(3)对配电网结构进行科学改造
配电网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电缆线路的故障发展率有着息息相关的影响。因此,通过对配电网结构的科学设计与合理调整来降低电缆线路故障的发生率便可作为一项有效的途径进行。在配电网结构得到合理调整的情况下,输配电电缆线路的长度可得到一定减少,从而可使电缆线路的负荷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还可实现负荷的转移与互带互供,有助于从根本上降低电缆线路故障的发生率。
(4)定期对电缆线路进行巡检与测试
要使电缆线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得到根本提升,就应定期对电缆线路进行严格的巡检与测试。①应当建立起健全的电缆检查与测试制度,同时定期开展电缆巡检活动,采用红外测温仪对电缆进行有效的测温;②应当对电缆中存在的缺陷与隐患进行及时排查,如存在安全隐患则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③应当对电缆线路所带的负荷设备加强检查与试验,以对其安全性形成保障,降低故障产生时对电缆线路产生的攻击。
(5)加强硬件防护
①应当设置与地下电缆一致的地面标识,并保持其密度、高度的合理性,在其颜色与造型的设计上需保留一定的电力特色,使其便于相关人员\]进行观察;②在进行人行道及道路标识设计时,应使其具有一定的耐久性与醒目性,并将其填埋深度保持在一致的状态内,避免交叉施工现象的出现,防止对电缆造成误伤;③应对电缆因应力不同造成的损坏现象引起特别重视,在传统防护措施的基础上,另外于电缆上进行塑料布敷设等防护加装,并将警示标识设于电缆处。在硬件防护措施的影响下,电缆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对于可能出现的故障具有重要的防范意义。
结语;电缆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配网的供电可靠性,要想降低电缆故障发生频率,必须从源头上控制,即在设计、敷设、安装、验收、预试各个环节把好关;即需要采取技术性措施、管理性措施和社会性措施,建立一套高效实用的电缆管理模式,以维护10kV电缆的正常运行,提高城市电力供应质量。
参考文献;
(1)10kV配网电缆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_陈秋
(2)10kV配网电缆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_让攀
(3)10kV配网电缆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_吴锦秋
(4)10kV配网电缆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的探讨_余小强
(5)10kV配网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_林海鹏
(6)防范10kV配网电缆故障的措施研究_王金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