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蓉新疆自治区巴音郭楞州和静县高级中学841300
摘要作为教师如何将赏识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对赏识教育的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赏识教育融入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1974年,美国政府决定把自由女神像进行一次翻新,这之前必须要处理掉因此而带来的原建筑垃圾,于是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处理垃圾的办法。好几个月过去了,没有人对此感兴趣。这时,有一个正在外旅行的犹太人,听到此消息,他立即终止了他的旅行,买上机票飞往纽约,看了自由女神像下面堆积如山的铜块、螺丝、木料等等,他当即与政府签了合同。这个消息很快传开,很多人尤其是他的同行们感到不可思议,这家伙真是愚蠢到了极点。在别人还在看笑话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组织工人们对垃圾进行分类了,他让人把原来的旧神像融化并浇筑成一个小的自由女神像;旧木料加工成铜像的底座;废铜、废铝加工成纽约广场的钥匙;更有,甚至把自由女神像身上的灰尘也包起来出售给花店。结果,这些废铜、废边料、灰尘都高出了原来价值的数倍甚至是数十倍卖出,而且还供不应求,最终,这对废料经过犹太人之手,摇身一变,换回了350万美金,真可谓是化腐朽为神奇!读罢这个故事,我的心头不禁为之一震:多么精明的犹太人。
由此,我想到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的赏识、转化问题。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班主任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用自身的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因此,班主任对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心理素质高的班主任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系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成功地扮演班主任心理辅导的角色。优秀的班主任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情操品质、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自我意识品质等。班主任在青少年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师生关系的好坏,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生活目标的确定、身心健康的状况都具有深远影响。如果班主任自己心理不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没有保证,为此,班主任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否则就无法承担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任。按照艾里克森的观点,不仅是青少年阶段,人生每个阶段都有“危机”和需要完成的发展任务,这些“危机”得到顺利解决,就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如果没有解决这些“危机”或没有完成该阶段的发展任务,个体的心理发展就会出现迟滞或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也是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并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教师如何将这种赏识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关键在于对赏识教育的理解和把握。
赏识教育,首先应是关心学生心灵。心理学告诉我们,后进生这“后进”虽然千差万别,但就整体而言,又有其共同特点,即普遍都有消极心理,他们或思想行为差,或学习成绩差,因而总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加上时常受同学冷落、讥笑,长期心理压抑,不思进取。其实,后进生身上并非一无是处,后进生往往隐含许多特长,他们有的擅长体育活动,有的喜欢文艺表演,也有的喜爱写作、绘画等等,教师要善于给他们展现特长的机会,突出他们某一个不被人注意的优势,以此在同学面前树立新形象,并以此作为各方面进步的扩散点。作为教师只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以这些“闪光点”作为消除他们消极心理的支撑点,就可以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挺起胸膛,扬起奋发和向上的风帆。美国总统林肯曾说过:“关键的一句话有时会影响人的一生”。在教育过程中,在与每位学生的交谈中,不失时机地赞赏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赞赏每位学生所取得的成绩;赞赏每位学生对老师的超越。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赞赏,会更加积极向上,逐渐形成勤学和乐观的优良学风。
赏识教育应是和谐与平等。赏识学生首先就应建立在师生关系和谐和地位平等的基础上。因为学生们需要的是宽容、沟通、理解和尊重。
赏识教育应是爱的延伸。赏识学生,就是爱学生。爱学生就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刻骨铭心的爱。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融入自己的生命中,无时无刻地关心他们,关注他们。
赏识教育应是优点的放大、缺点的缩小。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但是,在我们有些教师的眼里,学生优点不少,缺点更多。特别是班上调皮学生,学习不好,纪律涣散,没有礼貌,成天捣乱。批评多、抱怨多,对学生的伤害也多。然而,调皮学生也有自己的闪光点,也有自己的长处。如果我们的教师经常能注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表扬与鼓励,多发挥他们的长处,多看到他们的优点,赏识学生的优点、长处和进步,就能使他们在老师的期待中,在一种奋发的感受中走向成功。
赏识教育应是一种追求与自信的统一。赏识教育的根本在于给学生以自信,要使学生有自信,就必须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追求。只有追求自己要达到的目标,才能产生努力奋斗的动力。老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为他们设置不同的经过学生努力可以实现的奋斗目标,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实现目标的追求,始终保持自信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善于在学生的每一个进步中加以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跨越一次又一次的目标中去体验战胜自我的愉悦。
赏识教育应是认识每一个人身上蕴藏着的巨大潜能,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使这些潜能得以释放和发挥。同时,承认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接纳差异,欣赏差异,积极促进强化。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问题是教师有没有唤醒这种潜能。有个老师曾说过,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学习不行时,老师家长都一味地指责孩子,却很少想想自己做得怎样。其实每个个体都是有差异的,承认差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绝不会责怪牡丹为什么不香,梅花为什么不如牡丹大,葡萄藤上为什么不长西瓜,荷花为什么不长在陆地上……而是让它们各尽天性,发展他们的长处,于是才有了这万紫千红的世界。而我们对孩子,期望值过于单一,总希望每朵花都开成牡丹,自然觉得很多花不合格;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总想让每棵苗都快速地成为参天大树。其实这些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只能扼杀正常生长的生机,从而往往断送可能达到的辉煌。
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只要钻入泥土,就会生长出一片花,一片庄稼,一片树木,成就一个五彩的世界。多么神奇。我当初因为女儿,也种下了一颗爱的种子,然后在很多人的爱的浇灌下,成就了今日的赏识教育,为更多的孩子种下爱的种子。我们在充满感恩的同时,也为此充满自豪。因为我知道,什么都比不上孩子的心灵成长重要,终有一天,这些种子一定会在他们心里长成参天大树,把爱传给更多的人。
教育很重要,赏识很重要,爱的教育更重要,把爱的种子种在孩子心里,更是重要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