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柴油污染发生在水稻两个不同生育期对产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诗豪[1](2021)在《不同耕作模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水稻氮吸收的影响》文中提出稻田免耕因具有节本增效、培肥减排等优点,近些年来已得到大规模推广,然而,长期免耕也存在氮肥损失大、水稻氮吸收低和产量不稳定的问题。厢作免耕在免耕基础上开沟分厢,增强了稻田光温资源、改善了土壤微环境等,已在我国南方地区得到大力推广,可以作为解决免耕问题的方法之一。但目前,大多数的研究往往关注于厢作免耕技术对于土壤肥力的改变以及作物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变化,对厢作免耕技术对于稻田土壤中氮素变化的影响尚不明确,忽略了耕作模式对稻田土壤硝化作用与水稻氮素吸收的内在联系。同时,虽然大多研究对于厢作免耕技术在稻田温室气体减排上有一定的关注,但却缺乏该耕作技术在水稻栽培中的生态经济综合评价。因此,研究厢作免耕技术对稻田土壤中氮素变化的影响,探寻厢作免耕技术下稻田土壤硝化作用及关键微生物与水稻氮素吸收的内在联系、通过不同评价手段对厢作免耕稻田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可为该技术的推广和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与2017-2019年在湖北省武穴市大法寺镇开展大田试验,设计不同的耕作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及功能微生物群落丰度、水稻氮素吸收、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并通过碳足迹、能量收支和经济效益手段对不同耕作模式下的稻田生态经济进行评估。具体试验处理包括:常规耕作精耕细作(CT)、常规平田免耕(FNT)和厢作免耕(RNT)。本研究从土壤氮关键微生物的角度分析,讨论了土壤硝化反硝化作用变化规律和土壤氮素变化,结合根系刺激水稻对氮的吸收,探讨了水稻氮吸收与硝化及反硝化功能微生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本研究从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出发,通过碳足迹、能量收支和净生态经济效益对不同耕作模式进行评估,阐述了不同耕作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具体结果如下:1)耕作方式显着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硝酸根(NO3-)含量和铵根(NH4+)含量。与CT处理相比,RNT与FNT处理NO3-含量分别增加了3.8%-16.6%和5.8%-19.2%,RNT与FNT之间差异不显着。相比于CT与FNT处理,RNT处理的NH4+含量分别显着增加5.6%-32.6%和3.2%-19.4%。水稻生育期土壤处于还原状态,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Eh均呈现出了RNT>FNT>CT趋势。2)耕作模式显着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有机碳(SOC)含量。免耕显着提高了土壤DOC的含量。RNT与FNT处理土壤SOC含量相比于CT处理分别增加了7.2%-11.6%和10.3%-15.0%,但RNT与FNT处理差异不显着。RNT与FNT处理相比于CT处理MBC含量分别增加了15.5%-34.9%和4.48%-23.0%;相比于FNT处理,RNT处理MBC含量显着增加了9.8%-15.4%。3)耕作模式显着影响土壤硝化作用、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关键功能微生物丰度,但对土壤反硝化作用没有影响。与FNT与CT处理相比,RNT处理土壤平均硝化作用速率分别显着增加19.4%-39.5%和6.2%-16.3%。与CT和FNT处理相比,RNT处理显着提高了总PLFAs、细菌、真菌以及放线菌群落,提高了细菌多样性指数,提高了农田土壤营养(G+/G-)和土壤通气状况(MUFA/STFA)。RNT处理AOA基因拷贝数相比于FNT与CT处理分别增加了35.1%-71.7%和26.3%-46.7%;相比于CT处理,RNT与FNT处理AOB基因拷贝数分别增加了17.4%-60.2%和9.3%-26.3%;在反硝化基因方面,FNT处理nir S基因拷贝数分别为CT与RNT处理的1.35-1.96倍和1.28-1.50倍,nir K基因拷贝数分别是CT与RNT处理的1.46-1.91倍和1.30-1.39倍。4)与CT与FNT处理相比,RNT处理显着增加了水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提高了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与CT处理相比,RNT与FNT处理水稻产量分别增产了15.5%-33.3%和7.0%-22.1%。与CT相比,RNT处理的水稻穗部干物质量显着增加了9.1%-16.6%;相比于CT与FNT处理,RNT处理的水稻穗部氮吸收量分别显着增加了8.8%-21.4%和8.2%-19.2%,RNT的总氮素积累量分别显着增加了10.0%-20.4%和4.0%-18.5%。5)耕作模式显着影响土壤CH4排放、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与CF,但对N2O排放没有影响。与CT和FNT处理相比,RNT处理分别减少了29.5%和9.9%的土壤CH4排放。与CT处理相比,FNT和RNT处理总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降低15.8%和23.1%。与CT和FNT处理相比,RNT处理降低了CF 34.3%和15.3%。相比于CT处理,RNT处理显着提高41.2%的净能量、25.0%的能量效率和26.7%的能量生产率,降低24.7%的比能。RNT处理NEEB最高,是CT和FNT处理的1.66倍和1.20倍。综上所述,三年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厢作免耕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硝化作用速率,刺激水稻根系生长,进而提高了水稻氮吸收;厢作免耕缓解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碳足迹,提高能量效率,增加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是一项低碳绿色的稻田新型耕作模式。
付娆,尚博,张国友,冯兆忠[2](2021)在《不同生育期臭氧熏蒸对水稻光合作用及生长的影响差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已有大量研究探究臭氧(O3)对水稻生长的不利影响,但O3对不同生育期水稻的影响是否相同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开顶式气室,设置两个O3处理(CF:过滤大气;NF40:环境大气+40 nmol·mol-1O3),在水稻生长的不同生育期(分蘖拔节期和抽穗灌浆期)对两种盆栽水稻(汕优63和武育粳3号)进行O3熏蒸试验。共设置3种试验处理:水稻全生育期处于CF处理(CF);分蘖拔节期O3熏蒸,其他生育期处于CF(O3-1);抽穗灌浆期O3熏蒸,其他生育期处于CF(O3-2),其中O3-1和O3-2处理的O3剂量AOT40值(试验期间小时O3浓度超过40 nmol·mol-1的累计值)相近,分别为(9.54±0.41)μmol·mol-1·h和(9.61±0.23)μmol·mol-1·h。通过测定水稻的生长及光合指标,探究O3对水稻不同生育期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CF处理,两个水稻品种在O3-2处理下降幅更大,最大羧化速率(Vcmax)和PSⅡ反应中心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的平均值显着下降43.2%和10.8%,汕优63在O3-2处理下的饱和光合速率(Asat)、气孔导度(Gs)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分别显着下降44.3%、55.2%和51.8%,武育粳3号的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PhiPS2)显着下降25.8%,但不同处理下两个品种水稻的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和氮浓度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所有指标均显示不同O3处理与品种间未达到显着的交互作用。由此可见,O3对水稻的抽穗灌浆期影响更大,且对两个水稻品种的影响相似。
施林林[3](2021)在《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形成的温光生态及利用研究》文中认为太湖稻区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温光资源相对富足,水稻是区域内最主要粮食作物。同时伴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稻米品质,尤其食味品质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一批优质食味粳稻品种被陆续选育,但如何高效利用太湖稻区温光生态条件,实现优质食味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协同已成为太湖稻区水稻生产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两种生育类型优质食味粳稻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中熟晚粳软米(南粳46和苏香粳100),迟熟中粳软米(丰粳1606和南粳9108),迟熟中粳非软米(丰粳3227和武运粳80),以播期作为温光生态的调控方法(5月10日-6月21日,每7 d播种1期),分别于2017和2018年在国家土壤质量观测相城实验站(苏州)开展田间试验,重点研究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对温光响应,探明优质食味粳稻产量与品质兼顾的温光范围,并最终提出可充分利用稻季温光的太湖稻区适宜播期。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播期对优质食味粳稻生育进程及温光生态的调控。(1)播期推迟缩短了优质食味粳稻生育期,中熟晚粳和迟熟中粳播期每推迟10d,播种-拔节期时长分别缩短3.1~3.4 d和1.9~2.5 d,拔节-抽穗期时长分别缩短2.8 d和1.2~1.6 d,抽穗-成熟期时长分别缩短0.4~1 d和0.2~0.4 d,全生育期时长分别缩短4.9~5.7 d和3.0~3.4 d。(2)播期有效调控了水稻生育期内温光分布,以全生育期为例,播期每推迟1d,日均温降低0.01~0.02℃、有效积温降低8.54~11.55℃ d、日均辐射降低0.03 MJ m-2 d-1、累积辐射降低10.16~14.00MJ m-2,日均降雨量降低0.01 mm;日较差和日照时数无显着变化趋势;相对湿度增加0.02%~0.03%。2.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对温光的响应。播期推迟显着降低了优质食味粳稻产量,且2年趋势一致。播期每推迟1d,中熟晚粳软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产量分别降低 77.4±16.8kghm-2、79.9±2.35 kghm-2和 71.1±7.59kghm-2。套索(Lasso)模型表明,有效积温是影响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的关键因子。在相对高产条件下,中熟晚粳在播种-抽穗、抽穗-成熟和全生育期的适宜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1737~1891℃ d、716~842℃和2453~2713℃ d;迟熟中粳的适宜有效积温范围分别1601~1648℃ d、722~911℃ d 和 2345~2534℃ d。3.优质食味粳稻加工和外观品质对温光的响应。抽穗-成熟期日均温是影响加工和外观品质的关键指标。抽穗-成熟期日均温每提高1℃,中熟晚粳软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糙米率分别降低0.28%~0.44%、0.60%~0.68%和0.45%~0.55%,精米率分别降低0.90%~1.75%、0.65%~0.91%和0.66%~0.85%;整精米率分别降低2.80%~2.90%、0.73%~1.19%和 0.77%~1.09%;垩白粒率分别提高 2.25%~2.95%、2.58%~2.84%和 2.77%~2.84%;垩白度分别提高 0.68%~1.09%、0.53%~0.76%和0.53%~0.63%。以国标加工Ⅰ级(GB/T 17891-2017)为标准,中熟晚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抽穗-成熟期适宜日均温范围分别为19.3~21.4℃、20.4~21.2℃和20.2~22.0℃;以国标外观Ⅲ级为标准,中熟晚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抽穗-成熟期适宜日均温范围分别为19.3~20.9℃、20.4~23.8℃和20.2~23.5℃。4.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对温光的响应。抽穗-成熟期日均温与日均辐射是影响蒸煮和食味品质的关键温光指标。抽穗-成熟期日均温每提高1℃,中熟晚粳软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0.13%、0.15%和0.12%;直链淀粉含量分别降低0.51%、0.49%和0.25%;胶稠度分别增加2.47mm、2.56mm和2.70 mm;食味值分别提高2.83、2.56和2.01。抽穗-成熟期日均辐射每提高1 MJ m-2 d-1,中熟晚粳和迟熟中粳RVA崩解值分别提高81.80 cP、49.36 cP和55.43 cP;RVA消减值分别降低126 cP、76 cP和53 cP。中熟晚粳软米、迟熟中粳非软米和迟熟中粳软米获得优质食味的适宜抽穗-成熟期日均温范围分别为21.1~23.6℃、22.4~26.6℃和23.2~26.9℃。5.稻米淀粉精细结构、脂肪酸和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对温光响应。抽穗-成熟期日均温与日均辐射是影响淀粉精细结构和脂肪酸含量的关键因子。(1)抽穗-成熟期日均温每提高1℃中等和大粒径淀粉颗粒含量分别降低1.53%和提高1.59%,ATR-FTIR 1045/1014 cm-1比值提高0.33%,相对结晶度提高0.96%,热焓值提高0.35 Jg-1,糊化温度提高 1.07℃;fa-fp、fa 和 fb1-sub1 链长分布分别降低 0.11%、0.24%、0.10%;fb1-sub2、fb2和fb3链长分布分别提高0.07%、0.11%和0.26%。(2)抽穗-成熟期日均温平均提高1℃,籽粒亚油酸、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分别提高186 μg g-1、411μg g-1、97 μgg-1和25 μg g-1。(3)日均温增加提高了主要矿质营养元素Fe和Zn含量,同时降低重金属Cd含量。第一播期处理中Fe和Zn浓度比第七播期处理分别高88.2%和64.7%,第一播期处理中Cd浓度比第七播期处理低70.2%。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播期构建7组温光生态处理,获得了太湖稻区不同温光条件下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特征,阐明了温光对产量、加工和外观、蒸煮和食味、稻米淀粉精细结构、脂肪酸和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方式,并明确了获得相对高产、优质加工(国标Ⅰ级)、优质外观(国标Ⅲ级)和优质食味品质的适宜温度范围。最后,本研究也通过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综合评分,结合太湖稻区历年气象条件与轮作模式,推导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兼顾的适宜播种期。迟熟中粳和中熟晚粳的适宜播种期分别为5月24日-5月31日和5月10日-5月31日;最佳播种期分别为5月24日和5月10日。
周年兵[4](2021)在《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沿淮下游地区是江苏优质稻米供应的主产区之一。在该地区开展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影响的研究,对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茬口衔接、促进水稻生产持续优质增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试验在稻麦两熟制下,于2017-2018年在江苏淮安市选择有代表性的中熟中粳软米南粳505和南粳2728,迟熟中粳软米南粳9108和丰粳1606,迟熟中粳非软米丰粳3227和武运粳80为试验材料,设置7种不同的全生育进程温光动态处理,即7个播期处理,分别为5月10日(代号S1)、5月17日(S2)、5 月 24 日(S3)、5 月 31 日(S4)、6 月 7 日(S5)、6 月 14 日(S6)、6 月 21 日(S7)。研究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生育进程、产量、稻米品质、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以期阐明不同类型粳稻高产、优良品质形成和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温光需求,为充分利用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实现水稻高产、优质生产和氮素高效吸收利用推荐适宜栽培期。主要结果如下:不同播期下水稻生育期及温光要素的差异:(1)水稻生长季,温度指标中日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间温度和夜间温度的变化趋势相似。光照指标中,日均辐射量和平均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一致。日较差、日降雨量、累计降雨量、平均湿度、日间湿度和夜间湿度在年度间差异较大。日均温度、有效积温、日均辐射量和累积辐射量可作为温光因子的核心指标用于分析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对温光的响应。(2)随着播期的推迟,三种类型品种抽穗和成熟期均相应推迟。全生育期天数呈显着缩短的趋势,其中播种至抽穗期天数的减少是全生育期天数减少的主要原因。(3)三种类型水稻全生育期日均温度、有效积温均随着播期推迟呈下降的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日均温度随播期推迟而升高,有效积温表现为下降的趋势;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度、有效积温均随播期推迟而下降。三种类型水稻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日均辐射量和累积辐射量均随播期推迟而减少;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2年播种至抽穗期累计降雨量基本一致,但抽穗至成熟期降雨量在年度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2017年降雨量显着多于2018年。不同处理间平均相对湿度的变化与降雨量规律基本一致。温光要素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1)随着全生育期有效积温的减少,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产量降幅分别为1.25%-29.49、1.71%-35.14%和1.83%-34.06%。三种类型品种穗数随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减少分别降低0.79%-14.42%、1.51%-15.14%和 0.71%-15.58%,结实率分别降低 0.45%-8.71%、0.21%-14.51%和 0.34%-12.05%。各类型水稻通过早播在保证足够穗数的基础上,提高结实率,是优质稻米在沿淮下游地区获得高产的主要途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育阶段日均温度、有效积温等温度指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日均辐射量和累积太阳辐射量。(2)三种类型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群体茎蘖数、群体干物质重和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均随不同生育阶段有效积温减少而下降。减少营养生长期干物质积累比例、群体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控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干物质积累比例,提高生殖生长期干物质积累比例、群体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是优质粳稻积累更多生物产量的重要特征。(3)中熟中粳软米获得相对高产时,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日均温度范围为分别26.3-26.9℃、20.4-22.7℃和24.4-24.9℃,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1506.2-1572.6℃、582.9-706.3℃和2089.6-2275.9℃,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获得相对高产对不同生育阶段温度的要求一致,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平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3-26.5℃、20.4-22.0℃和24.4-24.6℃,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 1655.4-1672.1℃、577.7-663.6℃ 和 2231.3-2303.4℃。温光要素对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1)三种类型品种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和籽粒生产效率均随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减少而下降。中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成熟期S2-S7处理氮素积累量分别较S1处理分别减少1.10%-25.38%和1.55%-31.59%,籽粒氮素生产率分别降低0.49%-5.49%和0.18%-5.27%。相关分析表明,有效积温、日均温度等温度指标是影响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主要因素。(2)稳定抽穗前氮素吸收速率、氮素积累量和氮素积累比例,提高抽穗后氮素吸收速率、氮素积累量和氮素积累比例是优质粳稻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重要特征。(3)试验中氮素高效吸收利用对水稻不同生育阶段温度的需求与获得相对高产对温度的需求基本一致,中熟中粳软米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日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3-26.9℃、20.5-22.7℃ 和 24.4-25.0℃;有效积温分别为 1506.2-1572.6℃、584.8-706.3℃和2088.9-2275.9℃,迟熟中粳日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4-26.8℃、20.2-22.0℃和24.4-24.6℃;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 1664.5-1672.1℃、577.5-663.6℃ 和 2248.8-2303.4℃。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的影响:(1)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是影响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的主要因素。中熟中粳软米加工品质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而变优,S2-S7处理整精米率较S1处理提高0.13%-5.89%;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加工品质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呈变劣的趋势,S2-S7处理整精米率较S1处理分别降低0.60%-10.88%和0.58%-8.40%。(2)中熟中粳软米垩白粒率、垩白度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呈下降趋势,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垩白粒率在均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3)中熟中粳软米加工品质达国标优质粳稻加工品质2级时,抽穗至成熟期平均温度和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18.3-22.7℃ 和 488.6-706.3℃;迟熟中粳软米分别为 18.8-22.0℃和 498.1-663.6℃;迟熟中粳非软米分别为19.0-21.9℃和519.0-663.6℃。中熟中粳软米外观品质达国标优质粳稻外观品质3级时,抽穗至成熟期平均温度和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18.3-20.2℃和488.6-560.8℃;迟熟中粳软米分别为18.8-20.2℃和498.1-566.0℃;迟熟中粳非软米分别为19.0-20.7℃ 和 519.0-607.8℃。温光要素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1)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是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主要因素。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食味品质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表现为外观变差、黏度下降和硬度升高,米饭食味值分别降低了 2.17%-23.92%、1.27%-17.66%和1.02%-24.32%。(2)理化指标上,三种类型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减少而升高,胶稠度长度呈缩短的趋势,RVA谱特征值表现为崩解值下降,消减值升高。(3)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获得相对较优食味值时,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0.4-22.7℃、20.4-22.0℃ 和 20.5-21.9℃,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 582.7-706.3℃、575.4-663.6℃和 583.1-663.6℃。沿淮下游地区水稻高产、优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与利用的温光特点及适宜栽培期:温度是影响三种类型水稻高产、优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主要温光因素。中熟中粳高产、优质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协同时,播种至抽穗、抽穗至成熟和全生育期适宜平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1-27.0℃、20.3-23.0℃和24.4-25.0℃,抽穗期温度范围为24.8-29.0℃;迟熟中粳(中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播种至抽穗、抽穗至成熟和全生育期平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2-26.6℃、20.4-22.0℃和24.4-24.7℃,抽穗期温度范围为26.0-27.1℃。依据沿淮下游地区历年温光条件和耕作制度特点,综合各类型水稻产量品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对温光的需求。中熟中粳适宜播种、抽穗和成熟日期范围分别为5/16-5/24、8/20-8/26和10/14-10/18;迟熟中粳适宜和最佳播种、抽穗和成熟日期范围相同,分别为5/16-5/17、8/24-8/26和10/19-10/21。中熟中粳最佳播种、抽穗和成熟日期范围分别为5/16-17、8/20-8/22和10/14-10/16。水稻-蔬菜、水稻-油菜轮作和水稻-绿肥种植模式下,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实现产量、品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适宜播种日期范围较稻麦两熟模式早1-5d。
王静[5](2020)在《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面源污染是引起受纳水体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威胁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安全。但因其排放时间及频率的不确定性、排放区域的广泛性、发生机理的复杂性以及模拟与控制的困难性等特征,而难以得到有效的治理。如何科学地认识并有效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与应用问题。巢湖是我国富营养化程度最为严重的淡水湖泊之一,农业面源污染是引起其水质恶化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已严重制约了该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有效控制巢湖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技术研究并筛选出适域性的控制技术,是当前最现实和最迫切的任务。本研究以巢湖流域为研究单元,通过综合运用野外区域调研、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δ15N和δ18O)、室内化验分析和模型计算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系中各形态氮浓度及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引入稳定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识别并定量评价了各污染源对硝酸盐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污染源在源头-沟渠-河道迁移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同时,依托农业面源污染长期定位观测基地,系统研究了巢湖流域典型种植模式下农田(坡耕地及水旱轮作田)的水土及不同形态的氮磷迁移特征,明确了其迁移转化规律,深入探讨了不同农艺措施(植物篱、秸秆还田、等高垄作和优化施肥等)对农田氮磷流失的控制效应,并评价了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稳定氮氧同位素(δ15N和δ18O)的定性识别结合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的定量计算表明,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体硝酸盐主要来源于粪肥污水、化肥以及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不同水期河流氮的主要来源具有差异性。丰水期时,上游水体硝酸盐主要来源于化肥的施用(贡献率30%)和粪肥污水的排放(贡献率28%),而中下游则主要来源于粪肥污水的排放(36%)和土壤有机氮的矿化(27%);枯水期时,粪肥污水的排放是整个店埠河硝酸盐的主要污染源(上游贡献率38%,中下游则为48%)。综合而言,4类污染源贡献率分别为:大气沉降源7%~18%,土壤源24%~29%,化肥源18%~30%,粪肥污水源28%~48%。(2)巢湖典型支流店埠河水体各形态氮浓度及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异性。上游区域水体总氮(TN)、硝态氮(NO3--N)在丰水期的平均浓度(4.87 mg/L和2.73 mg/L)显着高于枯水期(3.09 mg/L和1.17 mg/L),铵态氮(NH4+-N)平均浓度则是枯水期(1.10 mg/L)较丰水期高(0.52 mg/L);中下游区域水体TN、NO3--N和NH4+-N在丰水期的平均浓度(6.62 mg/L、3.23 mg/L和1.57 mg/L)显着低于枯水期(10.52 mg/L、4.26 mg/L和3.66 mg/L)。水体无机氮主要以NO3--N形态存在,而污水则以NH4+-N为主。δ15N-NO3-值丰水期(平均值5.02‰)较枯水期(平均值6.38‰)低,而δ18O-NO3-值则是丰水期(平均值9.17‰)高于枯水期(平均值4.50‰)。(3)植物篱(PH)、植物篱+秸秆覆盖(PHS)和等高垄作(CR)3种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巢湖流域坡耕地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在当地常规顺坡耕作条件下(CK),年地表径流量及土壤侵蚀量分别为76.55 mm/a和767.10kg/(hm2.a)。与CK相比,PH、PHS和CR可分别减少24.5%、36.5%和19.7%的径流流失和31.0%、45.6%和25.4%的土壤流失,表现出显着的水土保持作用,且减沙效果大于减流效果。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坡耕地TN、PN(颗粒态氮)和NH4+-N的径流损失。CK条件下,径流TN浓度范围是0.73~22.82 mg/L,其中PN和溶解态总氮(DTN)所占TN的比例基本相当,在DTN中,以NO3--N为主,约占DTN的54.0%~63.7%,DON约占DTN的22.6%~31.3%,NH4+-N仅占12.2%~18.7%。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显着地降低径流PN的浓度,但却提高了DTN、NO3--N、DON(可溶态有机氮)的浓度,而对TN、NH4+-N的浓度无显着影响。CK条件下,氮素地表径流流失负荷为9.35 kg/(hm2.a),占当年作物施氮量的2.83%,其中PN、DTN、NO3--N、NH4+-N和DON的流失负荷分别占TN的50.3%、49.7%、28.6%、8.6%和12.5%。与CK相比,PH、PHS和CR的TN径流损失量分别降低了28.3%、40.7%和21.2%(P<0.05),PN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58.4%、71.1%和44.5%(P<0.05),NH4+-N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32.8%、48.6%和28.3%(P<0.05)。3种水土保持措施对氮素输出的控制效应主要通过减少径流量和降低颗粒态氮的浓度来实现的。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也显着减少了坡耕地TP(总磷)和PP(颗粒态磷)的径流损失。CK条件下,径流TP的浓度范围是0.61~1.22 mg/L,其中PP约占TP的71.5%~81.7%,PP是磷地表径流迁移的主要形态。在DTP(溶解态总磷)中,D-Ortho-P(溶解态正磷酸盐)所占比例较大,为87.4%~90.7%,DOP所占比例较小,仅占9.3%~12.6%。与CK相比,PHS、PH、CR3种农艺措施显着降低了径流PP和TP的浓度(P<0.05),但与此同时却不同程度的提高了DTP和D-Ortho-P的浓度,而对DOP(溶解态有机磷)的浓度无显着影响(P>0.05)。CK条件下,磷素地表径流流失负荷为706.29 g/(hm2.a),占当年作物施磷量的0.98%。PP、DTP、D-Ortho-P和DOP的流失负荷分别占TP的75.0%、25.0%、22.3%和2.8%。与CK相比,PH、PHS和CR3种水土保持措施TP的径流流失负荷分别降低了38.4%、53.8%和33.4%(P<0.05),PP的降低幅度则分别为49.0%、67.6%和41.0%(P<0.05),同时也不同程度降低了DTP、D-Ortho-P和DOP的径流损失量。与氮相似,3种水土保持措施对磷素输出的控制效应主要通过减少径流量和降低颗粒态磷的浓度来实现的。(4)肥料施用后8-10 d内是控制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水稻季氮磷流失的关键时期。连续两年的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试验研究表明,稻田施肥后(尿素、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第2天或第4天田面水的TN、DTN、NH4+-N和TP的浓度达到峰值,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下降,至8~10 d后趋于稳定,其中TN、DTN和TP浓度随时间下降的最优拟合回归方程为:Y=C0×e-kt。翻耕条件下秸秆还田能有效降低这一时期田面水较高的TN、DTN、NH4+-N和TP的浓度,有利于消减整个生育期的氮磷损失,从而能够降低氮磷流失的风险。(5)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氮磷径流损失在水稻季和旱作季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连续7季(3季水稻,2季小麦和2季油菜)的农田氮磷流失监测试验表明,水稻季氮磷径流损失风险远高于旱作季。当地常规耕作条件下(CK),水稻季径流TN和TP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73~15.33 mg/L和0.07~0.50 mg/L,旱作季则分别为2.12~4.01 mg/L和0.11~0.30 mg/L,几次高浓度的氮磷损失均发生在水稻季。氮主要以DTN的形式进行迁移,PP却是磷迁移的主要方式。NH4+-N和NO3--N所占DTN比例在水稻季的差异比较大,主要与径流-施肥时间间隔以及水稻的生育期有关,而在旱作季DTN则以NO3--N为主,NH4+-N所占比例则较小。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TN和TP径流损失量分别为3.07~7.29 kg/hm2和238.08~376.48 g/hm2,分别占施氮量的0.9%~2.2%和施磷量的0.36%~0.57%,氮磷的径流损失主要发生在水稻季。由于降雨事件的偶然性以及追肥采用表施的方式,优化施肥对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径流流失风险难以控制,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磷的损失。秸秆还田在翻耕和免耕条件下均可有效降低氮素流失负荷,使得氮素流失潜能大大减小。免耕条件下秸秆还田尽管可以减少旱作季磷的流失,但却显着增加了稻季磷的流失风险。因此,从控制水旱轮作田氮磷养分流失的角度来看,在巢湖流域,秸秆还田与翻耕相结合更能有效地降低氮磷养分的损失风险。整体而言,本研究利用稳定氮氧同位素的定性识别结合SIAR模型的定量计算,较为精确地解析了河道氮素的来源。农田氮素面源污染是河流氮素的主要污染源,从源头上采取不同的农艺措施控制污染物的产生是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关键和最有效的策略。巢湖流域的坡耕地采取植物篱结合秸秆还田,水旱轮作田采取翻耕结合秸秆还田的农艺措施对农田面源污染物具有显着地控制效应,可在研究区域及类似流域进行推广利用。
张震[6](2020)在《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及估算》文中认为水稻和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气候变暖对稻麦生产和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气候变暖具有昼夜增温不对称性,夜间增温幅度大于白天。水稻节水灌溉和小麦适时晚播是稻麦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农田管理措施。夜间增温下水稻节水灌溉和小麦适时晚播对稻麦生产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稻麦抽穗期和开花期是影响产量的关键期,也是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的重要时期。因而,实时、准确、快速监测稻麦抽穗、开花进程及估算土壤CH4、N2O排放,是稻麦生产和农田减排的重要前提。地面高光谱遥感具有高分辨率、实时、快速、无损等优点,已广泛用于作物长势监测。但是,基于地面高光谱遥感量化监测稻麦抽穗期、开花期及估算农田CH4、N2O排放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在田间条件下开展了夜间增温下水稻节水灌溉及冬小麦适时晚播试验,研究了夜间增温下水稻节水灌溉/冬小麦适时晚播对稻麦生长、农田CH4和N2O排放及冠层光谱特征等方面的影响,并基于冠层光谱构建了监测稻麦抽穗、开花进程和估算农田CH4、N2O排放的模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夜间增温降低了两种灌溉方式下水稻分蘖数、净光合速率、分蘖期后的地上生物量和叶面积指数;夜间增温对水稻株高的影响与灌溉方式及生长阶段有关。夜间增温对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因播期不同存在差异;与正常播种相比,适时晚播显着降低了两种温度(夜间增温和不增温)条件下冬小麦冬前分蘖数、株高、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分蘖-拔节期的净光合速率。(2)夜间增温对稻田土壤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因灌溉方式不同存在差异。在传统灌溉条件下,夜间增温降低了水稻土CH4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但提高了晒田后N2O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在节水灌溉条件下,夜间增温提高了水稻土CH4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但降低了水稻土N2O排放通量与累积排放量。两种温度条件下,节水灌溉处理的水稻土壤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均低于传统灌溉。夜间增温提高了两种播期下冬小麦土壤CH4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但对冬小麦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因播期而异。夜间增温显着增加了正常播种下小麦田GWP和GHGI,但未显着影响适时晚播下小麦田GWP和GHGI。(3)两种灌溉方式下,夜间增温均提高了水稻拔节期的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但降低了随后采样期的水稻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两种播期条件下,夜间增温均提高了冬小麦拔节期和孕穗期的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但降低了冬小麦抽穗期和开花期的近红外平台反射率、红边幅值和红边面积。(4)夜间增温使水稻抽穗进程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均较不增温提前;节水灌溉使水稻抽穗进程在两种温度条件下均较传统灌溉提前。新构建的光谱指数(R734-R838)/(R734+R838-2R812)为监测水稻抽穗率效果最好的光谱指数。夜间增温使冬小麦开花进程在两种播期条件下均较不增温提前;适时晚播使冬小麦开花进程在两种温度条件下均较正常播种推迟。新构建的光谱指数(R446-R472)/(R446+R472)为监测冬小麦开花率效果最好的光谱指数。(5)综合比较所有两波段光谱指数(归一化光谱指数、差值光谱指数、比值光谱指数)、三波段光谱指数(4/)(5)+6))、(4)-5))/(4)+6))、(4)-6))/(5)-6))和(4)-5))/(4)+5)-26)))和已有光谱指数在估算稻麦土壤CH4和N2O排放的模型精度,结果表明:(R1139-R960)/(R1139+R960-2R944)和(R656-R686)/(R656+R686)分别为估算水稻和小麦土壤CH4排放通量的最佳光谱指数。(R956-R456)/(R955-R456)和(R849-R850)/(R849+R1300)分别为估算水稻和小麦土壤N2O排放通量的最佳光谱指数。
袁珅[7](2020)在《常规稻和杂交稻在节本栽培条件下的农学表现及能量与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水稻生产面临劳动力短缺和生产成本过高等一系列挑战的重大转型时期,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收,有越来越多的农民采用节本栽培管理方式并用成本低的常规稻品种代替成本高的杂交稻品种来应对这些挑战。有研究表明在资源投入充足的高产栽培管理下,杂交稻一般比常规稻具有更高的产量。但是在节本栽培条件下,常规稻和杂交稻的产量及其他农学特性表现孰优孰劣,前人研究的较少。此外,关于我国水稻生产能量分析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常规稻和杂交稻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能量利用效率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于2014-2015年在湖北省武穴市以常规稻黄华占(HHZ)和杂交稻扬两优6号(YLY6)为供试材料,在移栽条件下,比较了在对照(当地农民习惯栽培)和五个节本栽培:减氮、节水、长秧龄、低密和综合低投入(包括全部四个单项节本栽培)处理中两个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氮素利用效率、能量平衡和经济效益。该试验旨在明确是常规稻还是杂交稻更适合于节本栽培管理,这一结果将为优化水稻生产布局,建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YLY6在6个栽培管理条件下的平均产量在2014和2015年分别比HHZ高16.9%和5.9%,差异均达显着水平。YLY6产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其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和千粒重比HHZ分别高出12.9%、24.3%和34.7%。此外,YLY6的产量在不同栽培处理和年份之间差异较小,表现出比HHZ较高的稳产性。在对照和节本栽培(5个节本栽培处理的平均)条件下,YLY6的产量分别比HHZ高11.9%和10.8%,说明杂交稻品种在节本栽培条件下仍然表现出与高产栽培条件下一致的产量优势。不同的节本栽培管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减氮和综合低投入降低了水稻产量,节水和低密处理对产量没有显着的影响,而长秧龄处理显着增加了水稻产量。与对照相比,单位面积颖花数的大幅度降低是减氮和综合低投入减产的主要原因,而长秧龄处理产量的提高是因为单位面积颖花数的增加。同时,节本栽培管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存在显着的品种间差异。具体来看,与HHZ相比,YLY6在减氮处理中相对于对照的产量降幅更低,但是其在综合低投入处理中的产量降幅更大。HHZ在长秧龄处理中相对于对照的产量增幅高于YLY6。(2)从6个栽培处理和2个年份的平均值来看,YLY6的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分别比HHZ高11.2%、6.4%、5.5%和6.0%。不同栽培处理间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主要受氮肥用量的影响,降低氮肥用量能够显着提高氮素利用效率。与对照相比,减氮处理和综合低投入的氮肥用量降低了50%,显着提高了这两个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节水和低密处理对氮素利用效率没有显着的影响,长秧龄处理仅显着提高了HHZ的氮素利用效率。(3)与对照相比,由于氮肥、灌溉、种子或/和劳动力投入的减少,节本栽培处理(除长秧龄处理外,4个节本栽培处理的平均)的能量投入降低了0.8-32.3%。能量投入在YLY6和HHZ之间没有显着差异,而YLY6的能量产出在2014和2015年分别比HHZ高20.1%和5.0%。因此,YLY6的净能量和能量利用效率均显着高于HHZ。在对照和节本栽培条件下,YLY6的能量利用效率分别比HHZ高10.5%和9.3%。与对照相比,减氮、节水和综合低投入处理均显着提高了YLY6和HHZ的能量利用效率,而长秧龄处理仅显着提高了HHZ的能量利用效率。(4)由于YLY6的种子、农药和劳动成本高于HHZ,YLY6在各个栽培处理下的平均生产成本在2014和2015年分别比HHZ高16.2%和17.3%。YLY6的农药和劳动成本高于HHZ是因为其作物群体更大导致农药用量和打药次数增加。然而,YLY6和HHZ的经济产出没有显着的差异。HHZ在2014和2015年的净收益分别比YLY6高27.2%和41.8%。HHZ在2014和2015年的产出投入比分别是1.40和1.88,分别比YLY6高10.2%和22.9%。与对照相比,节本栽培降低了生产成本(长秧龄处理除外),并提高了水稻生产的净收益和产出投入比(减氮处理除外)。在对照和节本栽培条件下,HHZ的净收益分别比YLY6高39.0%和35.9%,HHZ的产出投入比分别比YLY6高15.4%和17.5%,说明常规稻品种在节本栽培条件下仍然表现出与高产栽培条件下一致的经济效益优势。综上所述,除减氮处理外节本栽培没有显着降低水稻产量,但是节本栽培减少了资源投入并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能量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在节本栽培条件下,杂交稻的产量表现、氮素利用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仍然优于常规稻,因此从水稻高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看,杂交稻比常规稻更适合于节本栽培。但是从节本增收和提高农民种粮效益的角度出发,利用节本栽培技术种植常规稻比杂交稻更有优势。
李嘉琦[8](2020)在《基于ORYZA20000模型的沈阳地区水稻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调整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稻种植区之一,近些年来,农民施用肥料用量逐渐增多,然而过量的施入氮肥会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威胁。本研究利用ORYZA2000模型探究沈阳地区适宜的施肥措施,并基于此模型评价在未来气候条件下水稻产量的变化,并提出适应性调整方案,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对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实际田间数据对ORYZA2000水稻模型进行校准,模型模拟出9036、9035、9023、沈农263、盐丰47、铁粳12、铁粳11沈阳地区7个水稻品种的生物量以及产量,并进行水稻模型的验证。利用订正后的ORYZA2000模型探究过去沈阳地区不同施肥对水稻产量、碳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而推荐出适宜沈阳地区的施肥方案。并利用订正后的水稻模型与CMIP5未来气候模式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分析未来沈阳地区9036、9035、9023、沈农263、盐丰47、铁粳12、铁粳11七个水稻品种产量的变化,并在改变播期、改变施氮量总量和选择熟型品种三方面探究适应性策略,得出结论如下:(1)ORYZA2000水稻模型对地上总生物量模拟效果最好,大部分品种茎生物量的模拟效果比穗生物量稍差,模拟绿叶生物量效果最差,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各个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和产量,可用于沈阳地区未来水稻产量的预测。(2)通过氮肥施用量和基蘖肥(前期)与穗肥(后期)氮施用比例对水稻产量、碳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发现水稻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施氮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产量增加不明显。而氮肥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不断降低,碳效率的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品种适宜的施肥管理方案:9035、沈农263适宜的施氮量为180kg/ha,9023、盐丰47适宜的施氮量为210kg/ha,铁粳12、铁粳11的施氮量为120kg/ha,所有品种前后期适宜的施肥比例皆为4:6。(3)通过ORYZA2000水稻模型与未来气候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探究出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中熟偏晚品种(9036)呈现增产趋势,而中熟品种(9035)和中熟偏早(9023)呈减产趋势,不同熟期的水稻品种生育期均缩短。对于其他水稻品种而言,沈农263、盐丰47、铁粳12、铁粳11产量较基准年(1991-2000年)均有不同幅度的减产,并且生育期天数均缩短。水稻生育期平均将缩短23周。21世纪末期较21世纪中期水稻减产幅度更加明显、生育期缩短程度更大。(4)综合考虑播期调整、氮肥施用总量和品种熟型的优化得到两种调整策略方案:9035品种播期推迟30天,施氮量为280kg/ha;9036品种播期推迟30天,施氮量为240kg/ha。这两种策略方案都有利于未来气候条件下沈阳地区水稻产量的提高,并且两个品种相较基准期均呈现增产趋势,其中9036品种增产率高达11.09%13.88%。而其他品种经自适应调整后,未来气候条件下依旧呈现减产趋势。因此,在未来,沈阳地区适合种植的品种为比当前主栽品种偏晚熟的9035、9036。
汪泽钱[9](2019)在《播种期对水稻重金属积累分配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镉、砷、铅是动植物非必需的有毒重金属元素,容易通过土壤植物体系迁移并进入食物链,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如:长期食用镉超标大米会导致人体结缔组织损伤、生殖系统功能障碍、肾损伤甚至致癌。水稻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农田受污染的程度不断加剧,以及水稻自身对Cd、As、Pb的强富集作用,使得稻米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如何降低水稻稻米中的镉含量成为急需得到解决的重大问题。大量研究发现晚稻中的米镉含量高于早稻,中稻米镉含量最低,但其原因和机理尚不明朗。为了探明不同季别间水稻Cd、As、Pb吸收积累的差异,了解积温对水稻重金属Cd的吸收积累影响及初步探究不同播期间生理指标的差异,于2018年在湖南农业大学浏阳综合教学实验基地进行了分期播种大田试验,以两个籼型早稻品种V1株两优819、V2陆两优996为试验材料,共设置10个播种期,分别为S1(3月23日)、S2(4月7日)、S3(4月22日)、S4(5月7日)、S5(5月22日)、S6(6月6日)、S7(6月21日)、S8(7月6日)、S9(7月21日)、S10(8月5日),系统研究了不同播种期条件下水稻生长发育、产量、生理指标及重金属吸收积累的趋势;通过积温与重金属Cd含量或积累量的相关性分析,对关键生育期间的积温与植株各器官Cd含量或积累量的关系进行探讨。为重金属污染大面积治理提供技术理论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播种期对水稻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不同播种期对两个水稻品种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大体相同。两品种生育期均随着播期推迟,呈先降后升的规律。V1株两优819和V2陆两优996实际产量最高均在S8,分别为8112.08kg/hm2、8299.28kg/hm2,且都主要是因为结实率最高,有效穗数偏高。2.不同播种期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不同播种期对两个水稻品种分蘖期、拔节期总干物质量的影响基本一致,分蘖期V1最高在S9,为367.08g/m2,V2在S7最高,为392.25g/m2;拔节期V1和V2均在S7最高,分别为499.63g/m2和541.41g/m2。在抽穗期根系、茎叶干物质量在两品种一致为S9最高。而在成熟期,V1根系、茎叶干物质量均在S10最高,V2根系干物质量在S9最高、茎叶干物质量在S7最高。3.不同播种期对水稻根系活力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不同播种期S6-S8对两个水稻品种孕穗期、齐穗期的根系活力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从S6下降至S7最低,随后上升至S8。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均随着播期的推迟而下降,而在成熟期表现为S7>S6>S9。4.不同播种期对水稻重金属吸收积累影响不同播种期对水稻植株体内Cd、As、Pb含量的影响规律不一致,对Cd的吸收积累影响更为显着。在苗期,两品种的各器官Cd含量在各处理下呈相同规律,且V1根系、茎叶Cd含量在S8最高,分别为51.31mg/kg、5.55mg/kg,V2都在S6最高,分别为17.96mg/kg、1.47mgkg。在分蘖期,两品种的各器官Cd含量在各个处理下均呈现出上升、下降交替波动的趋势。V1根系、茎叶Cd含量在S8最高,分别为4.29mg/kg、0.76mg/kg,V2均在S7最高,分别为2.97mg/kg、0.48mg/kg。拔节期各器官Cd含量在各个处理下的变化规律与分蘖期相同,V1根系、茎叶Cd含量均在S7最高,分别为4.83mg/kg、0.81mg/kg,V2根系Cd含量最高在S4,为4.47mg/kg,茎叶最高在S3,为1.67mg/kg。抽穗期、成熟期各器官Cd含量在各个处理下呈先下降后上升的相同趋势,且均在S6-S7最低,S10最高,下降幅度比上升幅度低。不同播种期对水稻各器官As、Pb含量只在苗期呈现出显着差异,其他时期均影响不显着。5.积温对水稻重金属Cd的吸收积累影响在各个播种期处理下,其移栽期-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全生育期的积温的变化均是先上升后下降,且上升幅度低于下降幅度。两个品种分蘖期各器官Cd积累量与移栽期-分蘖期的积温呈正相关,如:V2的根系、茎叶与积温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004和0.0005,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461和0.7973。抽穗期-成熟期、全生育期的积温与成熟期各器官Cd含量均呈负相关,且决定系数偏高,相关程度较高,比移栽期-分蘖期的积温与分蘖期Cd积累量的相关程度更高。综上所述,适宜的播种期对水稻生长发育,获得高产,减少重金属吸收积累有积极且显着的作用。
周永进[10](2018)在《温度与氮肥对水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文中指出双季稻是我国主要的水稻种植系统,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长江中下地区的热量资源有限,该地区的双季稻生产严重地受到温度的限制。早稻种植过早、晚稻抽穗过迟都会遭遇低温的危害。在实际生产中,农民经常试图通过提早种植早稻来延长双季稻生长时间,确保晚稻安全成熟,提高双季稻周年产量。尽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生产遭遇低温冷害的次数整体上呈现减少趋势,但是区域性和阶段性的低温冷害仍时有发生。提前种植必然会增加早稻遭遇低温的可能性。低温可显着抑制水稻分蘖的发生以及叶面积的形成,降低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在实际生产当中,农民习惯在早稻生长早期增施大量的氮肥以缓解低温对水稻生长及产量造成的负面影响。然而,到目前为止这种实际生产措施仍缺少理论依据作为支撑。在大田条件下关于营养生长期低温与氮肥对早稻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研究也鲜有报道。为此,本研究于2016和2017年在湖北省武穴市开展大田试验。试验包括移栽和直播两个部分。在移栽稻中,设置2个移栽期(提前移栽和正常移栽)和2个氮肥处理(低氮和高氮);在直播稻中,设置2个播期(提前播种和正常播期)和2个氮肥处理(低氮和高氮)。在两种种植方式下探究增加基肥用量是否能够缓解低温对早稻生长及产量造成的危害,阐明高氮缓解低温危害的农学及生理机制。此外,本研究还于2017年在华中农业大学开展盆栽试验。试验设置2个温度处理(常温和低温)和2个氮肥处理(低氮和高氮),研究氮肥与温度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机理。主要的试验结果如下:(1)与正常移栽期和正常播期相比,提前移栽和提前播种导致早稻的生长温度降低,尤其是生长前期。低温对不同氮肥处理产量的影响存在差异。2016年和2017年提前移栽遭遇的低温使移栽早稻低氮处理产量分别降低20.1%和7.0%;提前播种遭遇的低温使直播早稻低氮处理产量分别降低13.2%和5.5%。相比之下,提前移栽与提前播种均没有显着地降低高氮处理的籽粒产量。从产量构成因子方面分析,移栽稻与直播稻在低温条件下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均在于单位面积颖花数的显着减少而与结实率和粒重无关。从物质积累与分配方面分析,产量的降低都主要归因于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总量的减少而与收获指数无关。在低氮条件下,提前移栽和提前播种所遭遇的低温抑制了水稻生长前期的分蘖产生、叶面积增长、氮素吸收和干物质积累。虽然随着生育进程的推移,移栽期和播期对水稻生长的影响逐渐减小,但前期分蘖、叶面积、氮素吸收量和干物质积累量的显着减少最终使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总量降低。(2)氮肥在不同移栽期和不同播期下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均存在差异。在移栽稻中,2016年和2017年高氮处理在提前移栽下的产量较低氮处理分别增加21.7%和22.1%,而在正常移栽期下仅分别增加1.9%和10.2%。在直播稻中,2016年和2017年高氮处理在提前播种下的产量较低氮处理分别增加11.8%和11.7%,而增施氮肥在正常播期下对产量均无显着影响。在提前移栽和提前播种条件下,增施氮肥使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单位面积颖花数的显着增加。从物质积累与分配方面分析,产量的增加都主要归因于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总量的增加而与收获指数无关。干物质积累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增施氮肥提高了水稻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和氮素吸收量。(3)温度和氮肥对水稻叶片的光合速率均存在显着的影响。在正常温度和低温条件下,高氮处理叶片的光合速率均显着高于低氮处理。低温可显着降低两个氮肥处理叶片的光合速率,但高氮处理光合速率的降低幅度小于低氮处理。与正常温度相比,低温处理1 h后高氮处理光合速率下降32.5%,而低氮处理下降47.4%。由此可知,高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低温对水稻光合作用的抑制。与正常温度相比,在短期低温条件下高氮处理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和叶肉导度(gm)分别下降28.5%和55.1%,而低氮处理则分别下降47.6%和66.5%。高氮处理的Jmax和gm的降低幅度小是其在低温下光合速率降低幅度小于低氮处理的主要原因。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两个氮肥处理的光合速率和Jmax都逐渐降低,但高氮处理的光合速率和Jmax的降低幅度都始终小于低氮处理。综上所述,在移栽和直播方式下,增加基肥氮用量均能够缓解低温对早稻生长及籽粒产量造成的负面影响。高氮缓解低温危害的主要原因在于:在低温条件下增施氮肥能够促进植株对氮素的吸收,从而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促进分蘖的发生和叶面积的增长,进而提高成熟期干物质积累总量与单位面积颖花数,最终使产量增加。然而,大量的氮肥投入,尤其是基肥的增加,不仅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氮素利用效率,而且还易造成环境污染。通过提高基肥用量来缓解低温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影响的这种生产方式并不符合水稻绿色生产的发展趋势。
二、柴油污染发生在水稻两个不同生育期对产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柴油污染发生在水稻两个不同生育期对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耕作模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水稻氮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1.2 耕作模式对作物氮吸收的影响 |
1.2.1 土壤氮素的研究 |
1.2.2 不同耕作模式对根系的影响 |
1.3 耕作模式下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 |
1.4 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硝化与反硝化作用研究 |
1.4.1 土壤硝化及反硝化作用研究意义 |
1.4.2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硝化作用影响研究 |
1.4.3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反硝化作用影响研究 |
1.5 耕作措施对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
1.5.1 CH_4排放与耕作模式的关系 |
1.5.2 N_2O排放与耕作模式的关系 |
1.6 耕作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7 不同耕作模式的生态评估 |
1.7.1 生态系统净经济效益的评价 |
1.7.2 农业碳足迹的评价 |
1.7.3 农业能量足迹的评估 |
1.8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9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3 试验设计 |
2.4 试验指标与方法 |
2.4.1 试验前样品预处理 |
2.4.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4.3 植株指标测定 |
2.4.4 CH_4与N_2O温室气体排放的测定 |
2.4.5 碳足迹(CF)及能量收支生态评估 |
2.4.6 土壤硝化作用及反硝化作用速率测定 |
2.4.7 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的测定 |
2.4.8 土壤氮循环功能微生物群落丰度测定 |
2.5 生态经济效应计算 |
2.5.1 经济效益(EB)的计算 |
2.5.2 生态经济效益(EEB)的计算 |
2.5.3 净生态经济效益(NEEB)的计算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NH_4~+和NO_3~-的影响 |
3.2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DOC与 SOC含量的影响 |
3.3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的影响 |
3.4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MBC含量的影响 |
3.6 讨论 |
3.6.1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NH_4~+与NO_3~-的影响 |
3.6.2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Eh的影响 |
3.6.3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DOC、SOC及 MBC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4.1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硝化及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
4.2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磷脂脂肪酸含量(PLFAs)的影响 |
4.2.1 土壤总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s)变化 |
4.2.2 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细菌的磷脂脂肪酸含量 |
4.2.3 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真菌的磷脂脂肪酸含量 |
4.2.4 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放线菌的磷脂脂肪酸含量 |
4.2.5 不同耕作模式下土壤革兰氏阴/阳性菌 |
4.2.6 不同耕作模式下磷脂脂肪酸比值 |
4.2.7 土壤细菌多样性指数的评价 |
4.3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关键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的的影响 |
4.3.1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硝化作用关键功能基因丰度AOA及 AOB的影响 |
4.3.2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反硝化作用关键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硝化及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
4.4.2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4.4.3 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关键功能基因丰度与活性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产量、氮吸收的影响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根系形态的影响 |
5.1.2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根系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影响 |
5.1.3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5.1.4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氮吸收的影响 |
5.1.5 土壤硝化作用与水稻氮吸收的内在关系的分析 |
5.2 讨论 |
5.2.1 不同耕作模式对根系形态的影响 |
5.2.2 不同耕作模式对根系酶活性的影响 |
5.2.3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5.2.4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氮吸收量的影响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耕作模式下温室气体排放、碳足迹、能量收支与净生态经济效益的评估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CH_4 排放通量 |
6.1.2 CH_4 累积排放量 |
6.1.3 N_2O排放通量 |
6.1.4 N_2O累积排放量 |
6.1.5 GWP与 GHGI |
6.1.6 不同耕作模式对稻田碳足迹(CF)的影响 |
6.1.7 不同耕作模式对农业能量总支出的影响 |
6.1.8 碳足迹多元回归分析 |
6.1.9 不同耕作模式对EB、EEB和 NEEB的影响 |
6.2 讨论 |
6.2.1 耕作模式对CH_4排放的影响 |
6.2.2 耕作模式对N_2O排放的影响 |
6.2.3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GWP与 GHGI的影响 |
6.2.4 不同耕作模式对稻田碳足迹及能量足迹农业投入的影响 |
6.2.5 不同耕作模式对稻田总碳排放、碳足迹和能量足迹的影响 |
6.2.6 不同耕作模式对水稻EB、EEB和 NEEB的影响 |
6.3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项目情况 |
致谢 |
(2)不同生育期臭氧熏蒸对水稻光合作用及生长的影响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指标测定 |
1.3.1 株高和比叶重指标测定 |
1.3.2 光合特性指标测定 |
1.3.3 光合色素指标测定 |
1.3.4 叶片氮含量指标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育期臭氧熏蒸对水稻株高和比叶重的影响 |
2.2 不同生育期臭氧熏蒸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参数的影响 |
2.3 不同生育期臭氧熏蒸对水稻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2.4 不同生育期臭氧熏蒸对水稻叶片氮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3)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形成的温光生态及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水稻产量与品质对温光生态响应的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水稻产量与温光生态研究进展 |
2.2 国内外水稻品质对温光生态响应研究进展 |
3 本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4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与主要内容 |
5 技术路线图 |
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播期对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及温光生态的差异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种植制度 |
1.4 试验设计 |
1.5 田间管理 |
1.6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1.7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主要生育进程的影响 |
2.2 试验期内主要气象指标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对温光的响应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田间管理 |
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温光生态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2.2 路径分析不同温光生态下产量构成因素对实际产量的影响 |
2.3 基于正则化回归模型的关键温光生态因子解析与模型建立 |
2.4 水稻籽粒有效积温生产效率 |
2.5 水稻高产适宜温度区间 |
3 讨论 |
3.1 太湖稻区温光对水稻产量影响及关键因子解析 |
3.2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水稻产量对不同个生育阶段温光的响应机制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加工与外观品质对温光的响应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田间管理 |
1.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1.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 |
2.2 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 |
2.3 加工与外观品质和气象因子相关性、关键因子解析和响应关系 |
2.4 形成较优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的温度特点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蒸煮与食味对温光的响应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田间管理 |
1.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1.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温光条件下蒸煮与食味品质 |
2.2 蒸煮与食味品质对温光的响应 |
2.3 形成较优食味品质的温度特点 |
3 讨论 |
3.1 蛋白质、直链淀粉和胶稠度对温光生态的响应 |
3.2 稻米RVA谱对温光生态的响应 |
3.3 稻米食味品质对温光生态的响应 |
3.4 优质食味水稻获得相对高食味品质的温光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淀粉精细结构对温光的响应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田间管理 |
1.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1.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米淀粉粒径大小分布 |
2.2 稻米淀粉衰减全反射比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ATR-FTIR) |
2.3 稻米淀粉X射线衍射谱分析 |
2.4 稻米淀粉热力学性质分析 |
2.5 稻米淀粉链长分布(CLDs)特征 |
2.6 温光差异与稻米淀粉生化与精细结构的关系 |
3 讨论 |
3.1 淀粉粒径大小分布 |
3.2 稻米淀粉ATR-FTIR分析 |
3.3 稻米淀粉X射线衍射谱 |
3.4 稻米淀粉热力学性质 |
3.5 稻米淀粉链长分布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脂肪酸对温光的响应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田间管理 |
1.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1.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温光条件下稻米脂肪酸总量及结构组成差异分析 |
2.2 稻米脂肪酸对抽穗-成熟期均温的响应关系 |
2.3 稻米脂肪酸对抽穗-成熟期日均辐射的响应关系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籽粒元素累积对温光的响应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地点 |
1.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田间管理 |
1.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1.6 气象数据收集与加工 |
1.7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稻米中微量元素和有毒元素对温光差异的响应比较 |
2.2 温光等气象因子对稻米元素累积的贡献 |
2.3 稻米籽粒元素间关系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综合评价及适宜播期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水稻综合评分和适宜播种期推导流程 |
1.3 基于水稻产量品质的综合评分方法 |
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之处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沿淮下游地区气候特征及水稻生产概况 |
1.2.1 沿淮下游地区气候特征 |
1.2.2 沿淮下游地区水稻生产概况 |
1.3 研究沿淮下游地区粳稻优质高产生产温光适应性及高效利用的必要性 |
1.4 研究进展 |
1.4.1 温光对产量的影响 |
1.4.2 温光对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1.4.3 温光对品质的影响 |
1.5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播期下水稻生育期进程及温光要素的差异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地点与供试品种 |
2.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2.3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2.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沿淮下游地区气象指标特征 |
2.3.2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主要生育期的影响 |
2.3.3 水稻全生育期温光动态 |
2.3.4 温光利用效率 |
2.4 讨论 |
2.4.1 生育期的差异 |
2.4.2 不同生育阶段温光要素的差异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地点 |
3.2.2 供试品种 |
3.2.3 试验设计 |
3.2.4 田间管理 |
3.2.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3.2.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2 温光要素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3.3.3 不同温光生态下水稻产量与各生育阶段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
3.3.4 相对高产的温光特点 |
3.4 讨论 |
3.4.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3.4.2 温光要素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3.4.3 水稻高产形成的温光生态特征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品种 |
4.2.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温光要素对植株含氮率和氮积累量的影响 |
4.3.2 温光要素对阶段氮素积累量和吸收速率的影响 |
4.3.3 不同温光生态下水稻氮素指标与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
4.3.4 不同温光生态下水稻氮素高效吸收与利用的温光特征 |
4.4 讨论 |
4.4.1 温光要素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4.2 水稻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温光生态特征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地点与供试品种 |
5.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5.2.3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5.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5.3.2 温光要素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5.3.3 加工品质与抽穗至成熟期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
5.3.4 外观品质与抽穗至成熟期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
5.3.5 形成较优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的温度特点 |
5.4 讨论 |
5.4.1 水稻加工与外观品质对温光的响应 |
5.4.2 形成较优加工与外观品质的温光特征及适宜播期范围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地点与供试品种 |
6.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6.2.3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6.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温光要素对食味品质的影响 |
6.3.2 温光要素对米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6.3.3 食味品质与抽穗至成熟期温光因素的相关性 |
6.3.4 形成较优食味品质的温度特点 |
6.4 讨论 |
6.4.1 不同温光条件对食味品质的影响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优质稻米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综合评价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供试品种 |
7.2.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7.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7.2.4 数据处理与统计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水稻优质高产氮高效综合评价系统的构成 |
7.3.2 判断矩阵与一致性检验 |
7.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7.3.4 综合评价结果 |
7.3.5 综合评分与不同生育阶段温光的相关性 |
7.3.6 获得相对较高综合评分的温光特点 |
7.3.7 根据沿淮下游常年温光与栽培制度推荐适宜栽培期 |
7.4 讨论 |
7.4.1 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品质的综合评价方法 |
7.4.2 产量、品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温光特征及适宜栽培期 |
7.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不同播期下优质水稻生育期与温光资源利用特征 |
8.1.2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8.1.3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8.1.4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的影响 |
8.1.5 温光要素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 |
8.2 讨论 |
8.2.1 影响沿淮下游优质水稻产量品质的主要温光要素 |
8.2.2 形成优质高产和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温度特点 |
8.2.3 沿淮下游地区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生产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适宜栽培期 |
8.3 创新点 |
8.4 本研究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农业面源污染概况 |
1.2.2 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研究 |
1.2.3 农业面源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研究进展 |
1.2.4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与策略研究进展 |
1.3 巢湖水环境研究现状 |
1.3.1 巢湖流域概况 |
1.3.2 巢湖水环境现状 |
1.3.3 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
1.4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目标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3 基于稳定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样品采集 |
3.2.4 样品分析 |
3.2.5 同位素源解析模型(SIAR)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查 |
3.3.2 店埠河潜在硝酸盐污染源氮氧同位素特征值 |
3.3.3 店埠河水体的水化学特征 |
3.3.4 店埠河硝酸盐来源的定性解析 |
3.3.5 店埠河水体硝酸盐来源的定量解析 |
3.3.6 不同污染源不同形态氮及氮氧同位素特征值沿沟渠的迁移转化特征 |
3.4 讨论 |
3.4.1 店埠河水体氮素的时空特征 |
3.4.2 利用SIAR模型定量解析面源氮素各污染源贡献率 |
3.5 小结 |
4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巢湖流域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调控效应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的采集 |
4.2.4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
4.2.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径流的防控效果 |
4.3.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土壤流失的防控效果 |
4.3.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各形态氮浓度的影响 |
4.3.4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各形态磷浓度的影响 |
4.3.5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氮磷流失的防控效果 |
4.3.6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作物产量分析 |
4.4 讨论 |
4.4.1 巢湖流域坡耕地氮磷径流流失现状 |
4.4.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控制作用 |
4.4.3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氮磷径流损失的调控作用 |
4.5 小结 |
5 保护性耕作和优化施肥对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氮磷流失的调控效应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试验方法 |
5.2.4 样品采集 |
5.2.5 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 |
5.2.6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监测期间的降雨产流情况 |
5.3.2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特征 |
5.3.3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径流氮素浓度及形态分析 |
5.3.4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径流磷素浓度及形态分析 |
5.3.5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氮素径流损失负荷 |
5.3.6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条件下磷径流损失负荷 |
5.3.7 保护性耕作与优化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规律与控制关键期 |
5.4.2 保护性耕作对水旱轮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 |
5.4.3 优化施肥对水旱轮作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基于稳定氮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研究 |
6.1.2 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对坡耕地水土及养分流失的调控效应 |
6.1.3 保护性耕作和优化施肥对巢湖流域水旱轮作田养分流失的调控效应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学研究情况 |
致谢 |
(6)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及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野外增温模拟研究方法 |
1.2.2 夜间增温、水分管理及晚播对作物生长和产量影响 |
1.2.3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
1.2.4 监测作物生育期及农田温室气体的传统方法 |
1.2.5 遥感估算作物生育期、温室气体排放 |
1.3 问题提出 |
1.4 本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水稻试验 |
2.2.2 小麦试验 |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3.1 温度及生长参数 |
2.3.2 生理参数 |
2.3.3 产量 |
2.3.4 气体采集与分析 |
2.3.5 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 |
2.3.6 光谱数据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2.4.1 一阶微分光谱 |
2.4.2 红边参数 |
2.4.3 光谱指数提取 |
2.4.4 回归分析与模型评价 |
第三章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及生理影响 |
3.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夜间冠层和土壤温度的影响 |
3.1.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夜间冠层温度的影响 |
3.1.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夜间土壤温度的影响 |
3.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生育期的影响 |
3.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
3.3.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分蘖数的影响 |
3.3.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株高的影响 |
3.3.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
3.3.4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4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光合生理的影响 |
3.4.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叶片SPAD值的影响 |
3.4.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光合参数的影响 |
3.5 讨论 |
3.5.1 田间被动式增温方式及增温效应 |
3.5.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育期的影响 |
3.5.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的影响 |
3.5.4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理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N_2O排放影响 |
4.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排放的影响 |
4.1.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排放通量的影响 |
4.1.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累积排放的影响 |
4.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4.2.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
4.2.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N_2O累积排放的影响 |
4.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GWP的影响 |
4.4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产量和GHGI的影响 |
4.4.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产量的影响 |
4.4.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GHGI影响 |
4.5 讨论 |
4.5.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CH_4排放的影响 |
4.5.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4.5.3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土壤GWP和 GHGI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冠层高光谱特征影响 |
5.1 稻麦冠层原始光谱曲线特征 |
5.2 稻麦冠层一阶导数光谱特征 |
5.3 稻麦冠层光谱红边特征 |
5.4 讨论 |
5.4.1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影响 |
5.4.2 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冠层光谱红边参数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冠层光谱的水稻抽穗期及小麦开花期量化监测 |
6.1 基于冠层光谱的水稻抽穗期监测 |
6.1.1 夜间增温下节水灌溉的水稻抽穗率动态变化 |
6.1.2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水稻抽穗率估算 |
6.1.3 基于三波段光谱指数的水稻抽穗率估算 |
6.1.4 基于已有光谱指数的水稻抽穗率估算 |
6.2 基于冠层光谱的冬小麦开花期监测 |
6.2.1 夜间增温下适时晚播的冬小麦开花率动态变化 |
6.2.2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开花率估算 |
6.2.3 基于三波段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开花率估算 |
6.2.4 基于已有光谱指数的冬小麦开花率估算 |
6.3 讨论 |
6.3.1 夜间增温下节水灌溉的水稻抽穗期监测 |
6.3.2 夜间增温下适时晚播的冬小麦开花期监测 |
6.4 结论 |
第七章 基于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和N_2O排放估算 |
7.1 CH_4和N_2O排放与植株特性的相关性 |
7.2 基于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排放估算 |
7.2.1 稻麦土壤CH_4排放通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2.2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排放估算 |
7.2.3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排放估算 |
7.2.4 基于已有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CH_4排放估算 |
7.3 基于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N_2O排放估算 |
7.3.1 稻麦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2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N_2O排放估算 |
7.3.3 基于两波段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N_2O排放估算 |
7.3.4 基于已有光谱指数的稻麦土壤N_2O排放估算 |
7.4 讨论 |
7.4.1 植株与气体排放的关系 |
7.4.2 光谱指数对气体排放通量的估算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常规稻和杂交稻在节本栽培条件下的农学表现及能量与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前言 |
1.1 中国水稻生产的发展与现状 |
1.1.1 水稻生产的发展变化 |
1.1.2 水稻生产面临的挑战 |
1.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 |
1.3 栽培管理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1.3.1 氮肥管理和氮素利用效率 |
1.3.2 水分管理和水分利用效率 |
1.3.3 秧龄 |
1.3.4 移栽密度 |
1.4 能量分析和经济分析 |
1.4.1 能量投入和能量利用效率 |
1.4.2 经济成本和经济效益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生育进程 |
2.4.2 农艺性状与生长特性 |
2.4.3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4.4 氮素积累与利用效率 |
2.4.5 能量投入-产出与能量利用效率 |
2.4.6 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 |
2.5 数据处理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气象条件 |
3.2 作物生育进程 |
3.3 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3.3.1 节本栽培对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
3.3.2 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稳定性分析 |
3.3.3 常规稻和杂交稻在各处理中的日产量 |
3.3.4 节本栽培对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5 常规稻和杂交稻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4 常规稻和杂交稻干物质积累、收获指数和干物质转运特性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3.4.1 常规稻和杂交稻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特性 |
3.4.2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生物量和收获指数 |
3.4.3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干物质转运特性 |
3.4.4 干物质积累、转运以及收获指数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
3.5 常规稻和杂交稻群体特征对节本栽培的响应差异 |
3.5.1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茎蘖动态 |
3.5.2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成穗率 |
3.5.3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单茎叶面积 |
3.5.4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叶面积指数 |
3.5.5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作物生长速率 |
3.6 常规稻和杂交稻氮素积累、转运和氮素利用效率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3.6.1 常规稻和杂交稻不同时期氮素浓度和氮素积累 |
3.6.2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氮素转运特性 |
3.6.3 常规稻和杂交稻的氮素利用效率 |
3.7 不同栽培管理对能量投入和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
3.7.1 不同栽培处理的能量投入 |
3.7.2 不同栽培处理的能量产出 |
3.7.3 不同栽培处理的能量利用效率 |
3.8 不同栽培管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3.8.1 不同栽培处理的经济投入和产出 |
3.8.2 不同栽培处理的净收益 |
4.讨论 |
4.1 常规稻和杂交稻农学表现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4.2 常规稻和杂交稻氮素利用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4.3 常规稻和杂交稻能量平衡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4.4 常规稻和杂交稻经济性状对节本栽培的响应 |
4.5 研究展望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基于ORYZA20000模型的沈阳地区水稻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调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水稻氮肥管理现状 |
1.3 氮肥管理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1.4 氮肥管理情景模拟研究 |
1.5 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
1.6 气候变化对水稻产量影响的评估方法 |
1.7 适应气候变化调整策略研究 |
1.8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ORYZA2000 模型介绍及参数本地化 |
2.1 ORYZA2000 模型介绍 |
2.1.1 模型输入数据 |
2.1.2 模型参数化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设计 |
2.2.2 作物数据的测定 |
2.2.3 模型检验指标 |
2.2.4 水稻各生物量动态变化 |
2.3 ORYZA2000 模型参数本地化及模型效果分析 |
2.3.1 ORYZA2000 模型参数本地化 |
2.3.2 ORYZA2000 模型效果分析 |
2.4 小结与讨论 |
3 过去30年沈阳地区水稻施氮模式的优化 |
3.1 实验设计 |
3.1.1 氮肥情景设置 |
3.1.2 数据处理 |
3.2 不同氮肥情景对产量的影响 |
3.2.1 氮肥水平对产量的影响 |
3.2.2 前后期氮肥施用比例对产量的影响 |
3.3 不同氮肥情景对碳效率的影响 |
3.3.1 氮肥水平对碳效率的影响 |
3.4 不同氮肥情景对ANUE的影响 |
3.4.1 氮肥水平对ANUE的影响 |
3.4.2 前后期氮肥施用比例对ANUE的影响 |
3.5 不同品种适宜的氮肥管理方案 |
3.6 小结与讨论 |
4 气候情景数据的获取及评价 |
4.1 气候情景介绍 |
4.2 质量控制 |
4.2.1 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
4.2.2 降水 |
4.2.3 太阳辐射 |
4.3 多模式集合对沈阳地区21 世纪中期、末期气候变化情景预估 |
4.4 小结与讨论 |
5 未来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水稻生产的影响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稳产性指标 |
5.1.3 水稻经济系数 |
5.2 未来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水稻生产的影响 |
5.2.1 气候变化对不同熟期水稻产量和生育期的影响 |
5.2.2 气候变化对其他水稻品种产量和生育期的影响 |
5.2.3 气候变化对水稻稳产性的影响 |
5.2.4 未来气候情景下水稻产量变化的成因分析 |
5.2.5 气候变化对不同品种水稻氮肥利用率和碳效率的影响 |
5.3 小结与讨论 |
6 适应性调整的水稻生产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未来气候情景下沈阳地区水稻播期适应性调整 |
6.3 未来气候情景下沈阳地区播期后移的原因分析 |
6.4 未来气候情景下沈阳地区水稻施氮量的适应性调整 |
6.5 未来气候情景下沈阳地区适应调整后水稻产量变化情况 |
6.6 小结与讨论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播种期对水稻重金属积累分配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不同播种期对水稻生育进程的影响 |
1.1.2 不同播种期对水稻产量以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
1.1.3 不同播种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1.4 不同播种期对水稻吸收营养元素的研究进展 |
1.1.5 不同播种期对根系活力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 |
1.1.6 影响水稻重金属吸收积累的因素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4.1 记载生育期 |
2.4.2 秧苗期干物质 |
2.4.3 分蘖期干物质 |
2.4.4 拔节期干物质 |
2.4.5 抽穗期干物质 |
2.4.6 成熟期干物质 |
2.4.7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
2.4.8 土壤样品采集 |
2.4.9 重金属的测定 |
2.4.10 根系活力的测定 |
2.4.11 植株光合特性测定 |
2.4.12 气象数据获取 |
2.4.1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播种期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及干物质的影响 |
3.1.1 不同播种期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
3.1.2 不同播种期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的影响 |
3.1.3 不同播种期对水稻干物质的影响 |
3.1.4 小结 |
3.2 不同播种期对根系活力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1 不同播种期对根系活力的影响 |
3.2.2 不同播种期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3 小结 |
3.3 不同播种期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3.3.1 不同播种期对Cd含量的影响 |
3.3.2 不同播种期对As含量的影响 |
3.3.3 不同播期对Pb含量的影响 |
3.3.4 小结 |
3.4 积温与重金属含量的关系 |
3.4.1 积温 |
3.4.2 积温与Cd含量或积累量的关系 |
3.4.3 小结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不同播种期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
4.1.2 不同播种期对水稻干物质、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
4.1.3 不同播种期对根系活力、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的影响 |
4.1.4 不同播期对水稻重金属吸收积累的影响 |
4.1.5 积温对水稻重金属Cd吸收积累的影响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温度与氮肥对水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1.水稻低温冷害的研究进展 |
1.1 低温冷害的概念与类型 |
1.2 我国低温冷害的发生现状 |
1.3 水稻生长发育的临界低温 |
1.4 低温对水稻农艺性状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
1.4.1 低温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
1.4.2 低温对水稻生理特征的影响 |
2.水稻低温冷害的应对策略 |
2.1 培育和筛选耐冷性品种 |
2.2 改善栽培技术措施 |
2.2.1 调整播期 |
2.2.2 水分管理 |
2.2.3 养分管理 |
3.氮素对水稻农艺性状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
3.1 氮素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1 氮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3.1.2 氮素对水稻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
3.2 氮素对水稻生理特征的影响 |
3.2.1 水稻的氮素营养特性 |
3.2.2 氮素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
4.温度与氮肥互作对水稻农艺性状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
4.1 温度与氮肥互作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 温度与氮肥互作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 |
5.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温度与氮肥对移栽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条件 |
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3.1 气象数据 |
1.3.2 生育进程 |
1.3.3 农艺性状 |
1.3.4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1.3.5 氮素吸收量与氮素利用效率 |
1.4 数据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 气象数据 |
2.2 移栽期和氮肥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
2.3 移栽期和氮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2.4 移栽期和氮肥对水稻干物质积累量与收获指数的影响 |
2.5 移栽期和氮肥对水稻茎蘖数的影响 |
2.6 移栽期和氮肥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7 移栽期和氮肥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2.8 移栽期和氮肥对水稻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2.9 移栽期和氮肥对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讨论 |
3.1 增加基肥能够缓解低温对移栽早稻籽粒产量造成的负面影响 |
3.2 高氮缓解低温对移栽早稻负面影响的农学机制 |
3.3 高氮缓解低温对移栽早稻负面影响的生理机制 |
3.4 年份间气候条件的差异对不同移栽期之间产量差异的影响 |
3.5 华中地区早稻生产中提前移栽和高氮肥投入的合理性分析 |
4.结论 |
第二章 温度与氮肥对直播早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条件 |
1.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3.1 气象数据 |
1.3.2 生育进程 |
1.3.3 农艺性状 |
1.3.4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1.3.5 氮素吸收量与氮素利用效率 |
1.4 数据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 气象数据 |
2.2 播期与氮肥对水稻生育期的影响 |
2.3 播期与氮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2.4 播期与氮肥对水稻干物质积累量与收获指数的影响 |
2.5 播期与氮肥对水稻茎蘖数的影响 |
2.6 播期与氮肥对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2.7 播期与氮肥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2.8 播期与氮肥对水稻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
2.9 播期与氮肥对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讨论 |
3.1 增加基肥能够缓解低温对直播早稻籽粒产量造成的负面影响 |
3.2 高氮缓解低温对直播早稻负面影响的农学机制 |
3.3 高氮缓解低温对直播早稻负面影响的生理机制 |
3.4 年份间气候条件的差异对不同播期之间产量差异的影响 |
3.5 华中地区直播早稻生产中提前直播和高氮肥投入的合理性分析 |
4.结论 |
第三章 温度与氮肥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条件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3.1 气体交换参数 |
1.3.2 叶片水力导度的测定 |
1.3.3 Rubisco酶含量的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 温度与氮肥对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2.2 温度与氮肥对水稻叶片最大羧化速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磷酸丙糖利用速率的影响 |
2.3 温度与氮肥对水稻叶片Rubisco酶羧化效率和含量的影响 |
2.4 温度和氮肥对光合作用限制因素的影响 |
2.5 温度与氮肥对水稻叶片气孔导度、叶肉导度和CO_2总导度的影响 |
2.6 温度与氮肥对水稻叶片水力导度和水势的影响 |
3.讨论 |
3.1 高氮能够缓解低温对水稻光合作用的抑制 |
3.2 高氮缓解低温对水稻光合作用抑制的机理 |
4.结论 |
第四章 结语 |
1.研究总结 |
2.本研究的创新点 |
3.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柴油污染发生在水稻两个不同生育期对产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耕作模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水稻氮吸收的影响[D]. 李诗豪.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不同生育期臭氧熏蒸对水稻光合作用及生长的影响差异[J]. 付娆,尚博,张国友,冯兆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1(10)
- [3]太湖稻区优质食味粳稻产量品质形成的温光生态及利用研究[D]. 施林林. 扬州大学, 2021
- [4]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 周年兵. 扬州大学, 2021
- [5]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氮源解析及农艺控制技术研究[D]. 王静.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6]夜间增温下水分管理/播期对稻麦生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及估算[D]. 张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7]常规稻和杂交稻在节本栽培条件下的农学表现及能量与经济分析[D]. 袁珅.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8]基于ORYZA20000模型的沈阳地区水稻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调整策略研究[D]. 李嘉琦.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9]播种期对水稻重金属积累分配的影响研究[D]. 汪泽钱.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10]温度与氮肥对水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 周永进. 华中农业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