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蜀黍属论文_周梁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玉蜀黍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玉蜀黍,玉米,基因组,原位,摩擦,分子,关系。

玉蜀黍属论文文献综述

周梁良[1](2011)在《玉蜀黍属(Zea)tb1基因与22kD醇溶蛋白基因家族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刍草是与玉米亲缘关系最近的野生祖先,和玉米同属于玉蜀黍属,但是在外观上两者却有着巨大的差异,如何在短短一万年内将大刍草驯化成外观上截然不同的栽培玉米,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本论文选择了2个染色体位点,玉米驯化的重要基因tb1(teosinte branched1),以及典型的簇状分部的22kD醇溶蛋白基因家族,在玉米和大刍草间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从而研究玉米的驯化与进化。tb1基因编码了一个TCP家族的转录因子,它控制了玉米的分蘖数和穗形态。在玉米中,tb1基因在腋分生组织和雄蕊原基中相对大刍草有较高的表达,从而抑制了对应组织的生长发育,造成玉米和大刍草的形态差异。以往研究发现tb1基因的驯化区域位于编码区上游58-69kb处,其中58-64kb控制了穗形态而64-69kb控制了分蘖,但驯化的具体位点并不清楚。本研究结合比较基因组学和关联分析,揭示了tb1基因的驯化位点。首先,我们对玉米、高粱、水稻和二穗短柄草在tb1上游的保守非编码序列(conserved noncoding sequences, CNSs)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CNSs位于tb1上游58-72kb处,暗示该区域可能对tb1调控有重要作用。其次,我们从BAC文库中分离并测序了玉米Yu87-1、W22自交系,以及一年生大刍草和多年生大刍草的tb1区域。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一年生大刍草和玉米高度保守,而多年生大刍草和玉米则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的LTR反转座子插入造成。在上游调控区域(58-69kb),发现了两个主要差异可能与tb1驯化相关,一个为玉米tb1上游58.8kb处的LTR反转座子插入,另一个为玉米tb1上游64.5kb处的MITE类型的DNA转座子插入。随后我们在539个玉米品种和189个大刍草品种中对这两个转座因子进行了检测,发现它们的插入与玉米表型紧密关联。最后我们挑选了玉米和大刍草品种,对整个调控区域进行扩增并测序,经过序列比对排除了其它SNP或InDel作为驯化位点的可能性。由此证明,玉米tb1基因上游58.8kb处的LTR反转座子插入和64.5kb处的MITE插入,分别上调了tb1在雄蕊原基和腋分生组织中的表达,导致了tb1基因的驯化。22kD醇溶蛋白是玉米籽粒中主要的储藏蛋白,由一个基因家族编码,在玉米基因组中的分布为一个基因簇和一个单独的拷贝(fl2),是研究基因家族扩增和进化的优良模型。本实验室前期对玉米、高粱和薏苡的22kD醇溶蛋白基因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基因家族的进化历史进行了预测。本研究从一年生大刍草和二倍体多年生大刍草BAC文库中筛选22kD醇溶蛋白基因,分别得到了22和40个阳性单克隆。使用基因簇两侧标记引物对所有克隆进行鉴定,同时结合指纹图谱和DNA杂交图谱,对BAC克隆在基因簇中的覆盖情况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在一年生大刍草和多年生大刍草中都筛选到了两个22kD醇溶蛋白基因簇,基因簇的长度在200-300kb间,并且基因簇两侧都有直系同源标记CR2和CRa。对二倍体多年生大刍草中的5个BAC克隆进行初步测序,并对fl2区域进行了比较分析。在fl2区域,玉米和多年生大刍草间的同源序列仅占28%,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LTR反转座子插入以及后续的染色体重组,与tb1区域类似。本研究揭示了玉米tb1基因的驯化是由于两个转座因子的插入,说明转座因子在玉米的进化过程中不仅仅扩张了基因组,同时也对基因的表达调控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22kD醇溶蛋白基因家族的筛选鉴定,预测了基因簇的基本情况,为研究22kD醇溶蛋白基因家族在玉蜀黍属中的进化奠定了基础;首次分离测序了大刍草大片段基因组序列,并与玉米进行比较分析,丰富了我们对玉蜀黍属基因组以及基因组进化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期刊2011-08-01)

王培[2](2011)在《玉蜀黍属物种间遗传关系的RAPD和ITS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运用RAPD分子标记和ITS序列分析对玉蜀黍属中大刍草种和玉米的遗传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136个RAPD引物对14份大刍草和玉米种质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共得到530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500条,多态性比例为84.86%,结果表明玉蜀黍属内大刍草和玉米遗传背景复杂,材料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多样性;比较物种之间的遗传相似性,结果表明大刍草与玉米种质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幅为0.585-0.809,不同地区保存的同种材料间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59-0.809,而不同种间或亚种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585-0.745,说明利用RAPD技术能较准确地揭示出玉蜀黍属各物种间的遗传关系。2.大刍草和玉米种质的RAPD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大刍草和玉米可分为两大类,即繁茂亚属和玉蜀黍亚属,繁茂亚属包括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繁茂类玉米种和尼加拉瓜类玉米种,玉蜀黍亚属包括小颖类玉米亚种、墨西哥类玉米亚种、委委特南戈类玉米亚种和玉米,该结果与Doebley和Iltis的分类观点一致。而亚属中各亚类的聚类分析结果与Wilkes分类理论相似,即其分类关系与材料的形态、特别是生长习性分类高度一致。3.大刍草和玉米以及1个摩擦禾(Tripsacum dactyloides)外类群的ITS区全序列分析表明,玉蜀黍属内各种(亚种)的整个ITS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597-605 bp,平均值为601 bp; G+C百分含量变异范围为67.0%-68.2%,平均值为67.8%;除去插入/缺失,整个ITS区共有78个变异位点,其中10个为系统发育的信息位点,分别占总碱基数的12.7%和1.6%;ITS序列遗传距离变异范围为0.17%-2.92%,平均值为1.29%,表明本研究中玉蜀黍属内各种(亚种)的ITS序列信息适用于系统学研究。4.以摩擦禾(Tripsacum dactyloides)为外类群,采用邻位相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结果与RAPD的分析结果一致,支持Doebley和Iltis将玉蜀黍属大刍草和玉米分类为繁茂亚属和玉蜀黍亚属的分类观点;结合本研究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玉蜀黍属物种ITS序列,利用邻位相接法对组合数据重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本研究中各分类单位的划分与GenBank中相应分类单位的划分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可见,ITS序列可以为玉蜀黍属物种系统发育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5.本研究首次运用分子技术对新发现的尼加拉瓜类玉米种在玉蜀黍属内的遗传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RAPD和ITS序列分析结果均表明,尼加拉瓜类玉米种属于繁茂亚属,在玉蜀黍属中尼加拉瓜类玉米种与繁茂类玉米种亲缘关系最近;同时,本研究确立了委委特南戈类玉米亚种的分类地位,研究结果不支持把委委特南戈类玉米归类为小颖类玉米亚种,而是归类在玉蜀黍亚属分支内的基部。(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1-05-01)

唐祈林,王培,卢艳丽,郑名敏,刘坚[3](2009)在《玉蜀黍属物种间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136个RAPD引物对玉蜀黍属大刍草和玉米种质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共得到5 30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 500条。遗传相似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与大刍草种质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幅为0.585~0.809,相同种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67~0.809,而种间或亚种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585~0.745,表明利用RAPD技术能准确地揭示出玉米与大刍草种间的遗传关系。聚类结果表明,玉蜀黍属内所有大刍草和玉米可分类为繁茂亚属和玉蜀黍亚属,繁茂亚属包括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繁茂类玉米种和尼加拉瓜类玉米种;玉蜀黍亚属包括小颖类玉米亚种、墨西哥类玉米亚种、委委特南戈类玉米亚种和玉米。运用RAPD技术证实在玉蜀黍属中尼加拉瓜类玉米种与繁茂类玉米种亲缘关系最近。(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韩永华,陈志坚,李冬郁,宋运淳[4](2006)在《摩擦禾与玉蜀黍属内物种间的分子显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显带是一种研究物种间共享的重复序列在染色体上分布特征的简便方法,它是通过比较基因组原位杂交进行的。本研究中,我们以摩擦禾基因组DNA为探针,对玉蜀黍属的几个种的染色体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在玉蜀黍属的几个种中都检测到了信号明显的4种带,分别为中间带(interstitialband)、着丝粒带(cen-tromericband)、端粒带(telomericband)和染色纽(knob)。通过分子显带与DAPI显带比较,阐明了供试种间保守的重复DNA序列的分布特征。(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06年02期)

唐祈林[5](2003)在《玉蜀黍属基因组构成及玉米新种质创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同其它主要禾谷类作物一样,玉米是人类驯化的作物,但又有别于其它禾谷类作物,其它禾谷类作物在自然界还保留有与之形态、结构相似的野生材料。然而早在哥伦布时代,玉米就与它亲缘关系最近的近缘种—玉蜀黍属(Zea)的基本形态表现出极大差异,至今在自然界还未发现玉米从野生到栽培的中间类型。玉米失去了其它作物具有的最基本特性,即自然繁殖后代的能力,玉米繁衍必须靠人为传播,所以玉米被认为是植物界中人类驯化“最高级”的作物。高度的驯化使得玉米的起源与进化“神秘”起来,“玉米的祖先是谁?玉米是如何进化的?”一直是生物学家特别感兴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对这种高度驯化作物起源与进化的深入了解,不仅可以揭开玉米起源与进化之“谜”,而且对诠释整个植物界驯化物种的起源与进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对玉米及其近缘种的基因组构成、系统发生规律及其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等进行研究是追溯玉米起源与进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不断发掘、创造新基因资源是遗传育种永恒的主题。玉米近缘种保存有一般栽培玉米不具有的抗逆、抗病、优质等优良特征特性,其丰富的遗传变异是玉米改良获得特异优良基因资源的天然基因库。 本研究对玉米与其近缘种的基因组构成、它们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它们间的可杂交性进行了分析;对远缘杂交创制出的一批特异种质材料如突变体、非整倍体和代换种质的遗传背景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利用单色、多色比较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玉蜀黍属的基因组构成。结果表明,玉蜀黍属种间存在着叁种非同源基因组,即A、B和C基因组。其中,二倍体种包括玉米,墨西哥玉米亚种,小颖玉米亚种,繁茂玉米亚种和二倍体多年生玉米种,它们的染色体组构成相似,染色体组公式为AABB,而四倍体多年生玉米种染色体组组成为AAAACCCC。玉蜀黍属各种间有同源的A基因组,二倍体各种间有同源的B基因组,而C基因组仅存于四倍体多年生玉米种。A、B和C叁种非同源基因组之间,A基因组与B、C基因组分化较大,B与C基因组同源性相对较高。玉米的第2、3、4、5、6号染色体属于玉蜀黍属的B基因组,第1、7、8、9、10玉米染色体属于A基因组。这些结果证实了玉蜀黍(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3-06-01)

玉蜀黍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运用RAPD分子标记和ITS序列分析对玉蜀黍属中大刍草种和玉米的遗传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136个RAPD引物对14份大刍草和玉米种质基因组DNA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共得到530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带4500条,多态性比例为84.86%,结果表明玉蜀黍属内大刍草和玉米遗传背景复杂,材料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多样性;比较物种之间的遗传相似性,结果表明大刍草与玉米种质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幅为0.585-0.809,不同地区保存的同种材料间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59-0.809,而不同种间或亚种间的相似性系数为0.585-0.745,说明利用RAPD技术能较准确地揭示出玉蜀黍属各物种间的遗传关系。2.大刍草和玉米种质的RAPD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大刍草和玉米可分为两大类,即繁茂亚属和玉蜀黍亚属,繁茂亚属包括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二倍体多年生类玉米种、繁茂类玉米种和尼加拉瓜类玉米种,玉蜀黍亚属包括小颖类玉米亚种、墨西哥类玉米亚种、委委特南戈类玉米亚种和玉米,该结果与Doebley和Iltis的分类观点一致。而亚属中各亚类的聚类分析结果与Wilkes分类理论相似,即其分类关系与材料的形态、特别是生长习性分类高度一致。3.大刍草和玉米以及1个摩擦禾(Tripsacum dactyloides)外类群的ITS区全序列分析表明,玉蜀黍属内各种(亚种)的整个ITS序列长度变异范围为597-605 bp,平均值为601 bp; G+C百分含量变异范围为67.0%-68.2%,平均值为67.8%;除去插入/缺失,整个ITS区共有78个变异位点,其中10个为系统发育的信息位点,分别占总碱基数的12.7%和1.6%;ITS序列遗传距离变异范围为0.17%-2.92%,平均值为1.29%,表明本研究中玉蜀黍属内各种(亚种)的ITS序列信息适用于系统学研究。4.以摩擦禾(Tripsacum dactyloides)为外类群,采用邻位相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结果与RAPD的分析结果一致,支持Doebley和Iltis将玉蜀黍属大刍草和玉米分类为繁茂亚属和玉蜀黍亚属的分类观点;结合本研究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玉蜀黍属物种ITS序列,利用邻位相接法对组合数据重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本研究中各分类单位的划分与GenBank中相应分类单位的划分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可见,ITS序列可以为玉蜀黍属物种系统发育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5.本研究首次运用分子技术对新发现的尼加拉瓜类玉米种在玉蜀黍属内的遗传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RAPD和ITS序列分析结果均表明,尼加拉瓜类玉米种属于繁茂亚属,在玉蜀黍属中尼加拉瓜类玉米种与繁茂类玉米种亲缘关系最近;同时,本研究确立了委委特南戈类玉米亚种的分类地位,研究结果不支持把委委特南戈类玉米归类为小颖类玉米亚种,而是归类在玉蜀黍亚属分支内的基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玉蜀黍属论文参考文献

[1].周梁良.玉蜀黍属(Zea)tb1基因与22kD醇溶蛋白基因家族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1

[2].王培.玉蜀黍属物种间遗传关系的RAPD和ITS序列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1

[3].唐祈林,王培,卢艳丽,郑名敏,刘坚.玉蜀黍属物种间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J].草业学报.2009

[4].韩永华,陈志坚,李冬郁,宋运淳.摩擦禾与玉蜀黍属内物种间的分子显带分析[J].玉米科学.2006

[5].唐祈林.玉蜀黍属基因组构成及玉米新种质创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1 各实验材料的比较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玉蜀黍属内玉米及其野生近缘种...基于nad1序列的玉蜀黍属内供试...)可以看出,第2类的材料与第3类的材料的...部分RAPD引物C6、C7扩增结果豌豆在土壤不同CO浓度下的生长状况

标签:;  ;  ;  ;  ;  ;  ;  

玉蜀黍属论文_周梁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