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黑龙江省医院150036)
【中图分类号】R97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155-01
癫痫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以在病程中有反复发作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具体症状根据所涉及的神经元部位、范围及功能,其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行为、自主神经障碍。患者可同时以一种或数种痫性发作为其症状。
1药物
1.1传统抗癫痫药物
1.1.1苯妥英钠:能抑制细胞外钠离子的被动内流,使细胞膜隐定,阻止脑部异常放电的活动向周围正常脑组织扩散,对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和部分性发作有效,可加重失神发作和肌阵挛发作。每次口服0.1g,每日2~3次,半衰期长,达到稳态后成人可日服1次,儿童日服2次。有效血浓度为10~20μg/ml。主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毛发增多、共济失调、齿龈增生。严重副作用为剥脱性皮炎、粒细胞减少等。
1.1.2卡马西平:能增强细胞膜电位的稳定性,阻滞脑部异常电位活动向周围脑组织扩散。是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对复杂部分性发作疗效优于其他抗癫痫药物,对继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亦有较好的疗效,但可加重失神和肌阵挛发作。常用剂量每日300~1200mg,分2~4次服用。主要副作用有皮疹、胃肠道症状、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损害等。
1.1.3乙琥胺:为琥珀酰亚胺类药物,能抑制皮质的兴奋性路径,改变脑的神经递质水平及对突触传递有某些作用。仅用于单纯失神发作和肌阵挛发作。常用量每日500~1500mg口服。主要副作用为眩晕和精神症状,严重副作用为白细胞缺乏。
1.2新型抗癫痫药
1.2.1托吡酯:通过阻滞电压依赖性钠通道增强GABAA受体处GABA活性,阻滞红藻氨酸/AMPA型谷氨酸受体轻度抑制碳酸酐酶发挥作用,对单纯及复杂部分性、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尤其对Lennox-Gastaut综合征和West综合征(婴儿痉挛症)的疗效较好。从小剂量开始,在3~4周内逐渐加至治疗量。成人常规剂量为75~200mg/d,儿童3~6mg/(kg·d)。常见副作用有畏食、体重减轻、精神症状、找词困难等。
1.2.2拉莫三嗪:阻滞电压依赖性钠通道,抑制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释放。对单纯及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Lennox-Gastaut综合征有效。成人起始剂量25mg/d,随后缓慢加量,维持剂量为150~300mg/d,儿童起始剂量0.2mg/(kg·d),维持剂量2~5mg/(kg·d),经4~8周逐渐增加至治疗剂量。加量过快易出现皮疹。
2选择
主要取决于癫痫发作的类型,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伴随疾病以及抗癫痫药物潜在的副作用。传统抗癫痫药物由于其临床使用时间长、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目前仍是抗癫痫治疗的一线用药。但新型抗癫痫药物作用机制多样,没有或少有肝酶诱导作用,少有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新型抗癫痫药物的耐受性更好,作用谱更广。然而,由于新型抗癫痫药物在临床应用时间不长,对其安全性尚不完全清楚。目前,新型抗癫痫药物主要作为难治性癫痫的添加治疗及初始治疗的二线治疗。在老人、儿童、准备生育的育龄女性患者由于存在耐受性或药物间相互作用、致畸等潜在问题,故对这些特殊人群推荐首选新型抗癫痫药物。
2.1各种癫痫类型的药物选择
2.1.1特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或与失神发作合并发生时,首选丙戊酸钠,次选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继发性或性质不明的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首选卡马西平,次选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
2.1.2单纯及复杂部分性发作、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首选卡马西平,其次为丙戊酸钠、苯妥英钠。二线药物为氯硝西泮。
2.1.3失神发作首选药物为乙琥胺或丙戊酸钠,两者的疗效相当,但因丙戊酸钠的肝毒性,故乙琥胺更常选用。二线药物为乙酰唑胺和氯硝西泮。
2.1.4非典型失神小发作和失张力发作的首选药物为氯硝西泮,其次为硝西泮。丙戊酸钠和苯巴比妥在部分患者有效。
2.1.5对有中央一颞部或枕部棘波的良性儿童期癫痫,可用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其次为苯妥英钠,有的患者不需服药至青春期自愈。
2.1.6婴儿痉挛症的首选药物是ACTH,每日25~40U肌注,连用4~8周,然后改服泼尼松每日1mg/kg,2~3个月后减量,可维持1年左右,同时服用硝西泮。
2.2停药问题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和单纯部分性发作,在完全控制2~3年,失神发作完全控制半年以上,可以考虑终止治疗。复杂部分性发作很少能完全控制,多需长期或终生服药。脑电图异常无改善,一般不主张停药。正值青春期者,应维持服药至青春期后再考虑停药。停药过程必须缓慢。大发作、局限性发作减药过程不少于1年,小发作不少于6个月,如合并用药,常先减去毒性大及半衰期短的药物。若停药后复发,则应重新立即给药治疗。应监测疗效及副作用,鼓励患者遵从医嘱服药。
参考文献
[1]陈园桃.定痫方治疗癫痫病145例《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