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体物质论文-李敬,杨媛媛,赵青余,汤超华,秦玉昌

前体物质论文-李敬,杨媛媛,赵青余,汤超华,秦玉昌

导读:本文包含了前体物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风味,肉风味前体物质,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前体物质论文文献综述

李敬,杨媛媛,赵青余,汤超华,秦玉昌[1](2019)在《肉风味前体物质与风味品质的关系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风味是重要的食用品质指标,良好的风味可引起人的食欲。肉的风味是烹调过程中风味前体物质、中间反应产物和降解产物经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的。肉风味前体物质是指鲜肉中对肉的香气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非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水溶性风味前体物质和脂质。本文综述了主要的肉风味前体物质及其与风味品质的关系,为阐释风味品质形成差异的机理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赵赟鑫,张欢,周俞辛,解修超,王艳龙[2](2019)在《前体物质对红豆杉内生真菌产紫杉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紫杉醇的结构特点和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合成机制,选取了几种前体物质,研究其对红豆杉内生真菌合成紫杉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培养的第10天,补加下列任一前体物质,使发酵液中初始浓度分别达到苯甲酸钠30.0 mg/L,酪氨酸20.0 mg/L,L-苯丙氨酸3.0 mg/L,乙酸钠3.0 g/L,均能提高紫杉醇产量。进一步采用L_(16)(4~5)正交试验分析得到,4种前体物质在培养基中的最佳组合为A_3B_3C_3D_1,即L-苯丙氨酸3.0 mg/L,酪氨酸40.0 mg/L,乙酸钠3.0 g/L,苯甲酸钠10.0 mg/L,对应发酵液中紫杉醇含量达到987.3μg/L。(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3期)

戈美玲[3](2019)在《大青山山羊肉主要风味前体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内蒙古大青山山羊肉为试验对象,通过对其不同岁龄(1.5岁、2.5岁、3.5岁)及不同部位肌肉组织(背最长肌、臂叁头肌、股二头肌)主要风味前体物质(氨基酸、还原糖、脂肪酸)进行测定,分析其对肉品滋味的影响,为后期研究大青山山羊肉的风味特征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青山山羊肌肉组织的平均水分含量在69.15~73.87%之间,灰分平均含量在1.00~1.01%之间,粗蛋白平均含量在22.08~23.44%之间,脂肪含量平均为3.67~5.77%之间;羊肉脂肪含量随着岁龄增长升高了 2.1%(p<0.05);水分含量随着岁龄的增长下降了 4.72%(p<0.05);粗蛋白和灰分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大青山山羊肌肉组织中还原糖含量在0.34~0.55%之间,在叁个岁龄间无显着性差异,1.5岁与2.5岁在叁个部位差异不显着,在3.5岁时背最长肌含量显着高于臂叁头肌与股二头肌(p<0.05);经煮制后大青山山羊背最长肌肌肉中还原糖含量减少。大青山山羊肌肉组织中必需氨基酸13.1~17.90%之间;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EA/TAA)为43.18~43.67%之间,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EA/NEAA)为77.09~78.04%之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EAA占TAA比率约为40%,EAA占NEAA 比率60%以上的蛋白质是人体氨基酸模式中质量较好的蛋白质,大青山山羊肉氨基酸比值均高于此理想模式。氨基酸含量在岁龄和部位间有显着差异,2.5岁分别低于1.5岁和3.5岁(p<0.05);其中,3.5岁背最长肌氨基酸含量相对最高;经煮制后的大青山山羊背最长肌肌肉中氨基酸含量与生肉中氨基酸含量相比无显着差异。大青山山羊肌肉组织中共检测得到34种脂肪酸,包括16种饱和脂肪酸(SFA),9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9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FA、MUFA和PUFA的含量均随着岁龄的增长而显着增加(p<0.05);叁个部位的SFA与PUFA脂肪酸含量差异不大,若以MUFA作为评价标准,可知背最长肌的肉质相对较好。通过采用电子舌测定羊肉滋味,结果表明大青山山羊肉熟肉的鲜味和咸味高于生肉,生肉的酸味和涩味高于熟肉,甜味和苦味生熟肉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薛宇航,袁馨怡,吴娅芳,李倩倩,方旭波[4](2019)在《竹节虾虾头调味料风味前体物质酶解制备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竹节虾风味前体物质,以竹节虾虾头为原料,利用酶解技术,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酶解工艺的最优条件: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3 h,酶用量690 U/g, pH 7.0,料液比1︰2 (g/mL)。此条件下水解度最高,达到27.77%。水解液虾味浓郁无杂味,其氨基酸总量为54.919 mg/mL,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0.802 mg/mL,呈味氨基酸赋予酶解液浓郁的海鲜味道,非常适合作为调味品基料使用。(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9年04期)

布丽君,解华东,蒲佩,景绍红,欧秀琼[5](2019)在《鸡肉汤中滋味呈味前体物质的提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20日龄的武隆黑鸡为研究对象,以提取液总氮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无机离子含量为评价指标,评价热水抽提法、冷水抽提法、冷水-乙醇抽提法等3种方法对滋味物质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就总氮抽提率而言,冷水抽提法的总氮抽提率为17.83%,冷水-乙醇抽提法的抽提率为10.31%,而热水抽提法提取率为9.06%。就抽提液游离氨基酸的抽提效果而言,热水抽提法效果最好,抽提液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为309.15 mg/L;冷水-乙醇抽提法的效果次之,抽提液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为282.06 mg/L;冷水抽提法的抽提效果最差,抽提液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为258.02 mg/L。就无机离子抽提效果而言,热水抽提的效果最好,抽提液无机离子总含量为998.54 mg/L;冷水抽提法次之,抽提液无机离子总含量为752.69 mg/L;冷水-乙醇抽提法的效果最差为474.08 mg/L。综上所述,热水抽提法可以作为滋味呈味物质提取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9年07期)

王娟娟,周昌瑜,王冲,郑燕燕,叶可萍[6](2019)在《超声波技术在肉品加工中的应用以及对肉品风味前体物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声波加工技术属于非热加工的一种,其空化效应、热效应和机械作用在肉品加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超声波技术和超声波在肉品的杀菌、腌制、嫩化、解冻、无损检测上的应用,及其对肉类风味前体物质氨基酸、脂肪酸的影响。最后简要展望超声波技术在肉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为超声波在肉品加工中的高效应用以及增强肉的风味品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16期)

周超,陈涛,李会荣,王志强,马立霞[7](2019)在《饲喂青绿全株玉米对肥育猪肉风味前体物质及营养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饲喂青绿全株玉米对肥育猪肉风味前体物质及营养特性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杜长大叁元杂交保育仔猪32头,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单栏饲养),对照组全程饲喂标准全价日粮,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分别按生长期20%、30%、40%和肥育期40%、50%、60%比例的青绿全株玉米替代全价日粮进行饲喂,至平均约100 kg体重时,每组抽样屠宰6头,取样进行肉质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饲喂青绿全株玉米对猪肉肌苷酸和胆固醇含量具有显着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肌苷酸含量提高6.30%(P <0.05)、试验3组降低18.90%(P <0.05);试验2组、3组胆固醇含量分别降低6.95%、6.66%(P <0.05)。各试验组猪肌肉可溶性胶原蛋白(SC)、胶原蛋白溶解度(CS)差异显着,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SC提高11.32%(P <0.05),试验2组、3组有降低趋势(P> 0.05);试验1组CS提高9.16%(P <0.05),试验3组降低5.35%(P <0.05)。饲喂青绿全株玉米对猪肉中多数单体氨基酸、脂肪酸无显着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肌肉中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鲜味氨基酸(DAA)含量有降低趋势,而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均不显着(P> 0.05)。研究证明,从保持和改善肉品风味及营养特性角度,猪生长期和肥育期按20%和40%的比例饲喂青绿全株玉米较为适宜。(本文来源于《中国饲料》期刊2019年07期)

徐兴阳,王玉,徐安传,郭小波,李杰[8](2018)在《气象因子对烟叶香气前体物质及致香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烤烟成熟期主要气象指标对烟叶多酚、质体色素、致香成分的影响,为烟叶原料品质差异化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通过对来自石林、寻甸烟区2014~2015年生产的108个烟样,采用多变量相关分析将其多酚、质体色素和致香成分与对应的烤烟成熟期6项气象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烟叶多酚、质体色素和致香成分与气象因子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其中与气温、降雨量、日照、相对湿度等4项指标的相关性较强,风速次之,而与气压的相关性较小。(2)不同气象指标与不同类多酚、质体色素和致香成分的相关性是不一致的,其中多酚与降雨量呈负相关,与其余指标相关性较小;质体色素、新植二烯与降雨、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日照、气温和风速呈负相关,而醇类、酯类、有机酸类、氮杂环类则刚好与之相反;醛类、酮类与日照、风速和气温呈正相关,与湿度、降雨相关性不显着;简单酚类与气温、风速呈正相关,与降雨、日照、湿度和气压关性不显着;呋喃类与降雨、湿度、风速和气压有一定负相关性,而与气温、日照则没有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专题二:农业》期刊2018-09-27)

李芳浩,朱广琪,郭小旬,韩晓祥,唐秀娟[9](2018)在《风味蛋白酶酶解制备中国对虾调味料风味前体物质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对虾下脚料为原料,在碱性蛋白酶酶解基础上利用风味蛋白对中国对虾下脚料进行二次酶解,制备中国对虾调味料风味前体物质——酶解液,并考察温度、初始pH、风味蛋白酶用量等单因素对水解度的影响,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风味蛋白酶酶解工艺。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9、风味蛋白酶用量2.2%、初始pH6.4、酶解温度59℃、酶解时间3 h。在此条件下,中国对虾下脚料水解度为54.79%。酶解液中氨基酸含量为33.6862 mg/mL,其中必需氨基酸(如:苏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等)含量为27.2543 mg/mL。谷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有明显提高,极大的增强了鲜味强度。采用分步酶解法制备的酶解液具有诱人、浓郁虾风味,可作为调味基料。(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8年24期)

郭萌萌,谭志军,吴海燕,郑关超,付树林[10](2018)在《全氟羧酸及其前体物质的环境分布、毒性和生物转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全氟羧酸(perfluorocarboxylic acids,PFCAs)为具有生物富集性、多脏器毒性和潜在致癌性的一类全氟烷基物质,其在环境和生物介质中广泛存在。研究表明,PFCAs的前体物质为生物体内PFCAs污染的间接来源,因此PFCAs的前体物质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以PFCAs及其前体物质的环境分布、毒性和生物转化等方面为视角总结研究进展。水环境是PFCAs及其前体物质存在的重要媒介,膳食摄入是人体暴露于PFCAs污染的最主要途径;PFCAs及其前体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毒性,如肝脏毒性、生殖毒性、发育毒性和遗传毒性等,且部分前体物质的毒性大于其本身毒性;PFCAs前体物质的生物转化研究主要聚焦于氟调聚醇类物质(fluorotelomer alcohol,FTOHs),已清晰的虹鳟体内生物转化研究结论为8:2 FTOH的主要代谢产物为全氧辛酸(PFOA),并伴有其他PFCAs的形成。已有的研究结果为生物体内尤其是水生生物体内PFCAs的源解析、污染特征及生物转化机制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期刊2018年04期)

前体物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紫杉醇的结构特点和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合成机制,选取了几种前体物质,研究其对红豆杉内生真菌合成紫杉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培养的第10天,补加下列任一前体物质,使发酵液中初始浓度分别达到苯甲酸钠30.0 mg/L,酪氨酸20.0 mg/L,L-苯丙氨酸3.0 mg/L,乙酸钠3.0 g/L,均能提高紫杉醇产量。进一步采用L_(16)(4~5)正交试验分析得到,4种前体物质在培养基中的最佳组合为A_3B_3C_3D_1,即L-苯丙氨酸3.0 mg/L,酪氨酸40.0 mg/L,乙酸钠3.0 g/L,苯甲酸钠10.0 mg/L,对应发酵液中紫杉醇含量达到987.3μg/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前体物质论文参考文献

[1].李敬,杨媛媛,赵青余,汤超华,秦玉昌.肉风味前体物质与风味品质的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杂志.2019

[2].赵赟鑫,张欢,周俞辛,解修超,王艳龙.前体物质对红豆杉内生真菌产紫杉醇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

[3].戈美玲.大青山山羊肉主要风味前体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4].薛宇航,袁馨怡,吴娅芳,李倩倩,方旭波.竹节虾虾头调味料风味前体物质酶解制备工艺[J].食品工业.2019

[5].布丽君,解华东,蒲佩,景绍红,欧秀琼.鸡肉汤中滋味呈味前体物质的提取方法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9

[6].王娟娟,周昌瑜,王冲,郑燕燕,叶可萍.超声波技术在肉品加工中的应用以及对肉品风味前体物质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9

[7].周超,陈涛,李会荣,王志强,马立霞.饲喂青绿全株玉米对肥育猪肉风味前体物质及营养特性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9

[8].徐兴阳,王玉,徐安传,郭小波,李杰.气象因子对烟叶香气前体物质及致香成分的影响[C].第八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专题二:农业.2018

[9].李芳浩,朱广琪,郭小旬,韩晓祥,唐秀娟.风味蛋白酶酶解制备中国对虾调味料风味前体物质工艺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18

[10].郭萌萌,谭志军,吴海燕,郑关超,付树林.全氟羧酸及其前体物质的环境分布、毒性和生物转化研究进展[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8

标签:;  ;  ;  

前体物质论文-李敬,杨媛媛,赵青余,汤超华,秦玉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