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民医院黄河东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手术患儿的心理恐惧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到2105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100名手术患儿进行研究,将手术患儿平均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的患儿在手术前不给予任何的心理方面的辅导和护理,只做常规的手术前准备。护理组的手术患儿在进行常规的手术准备的同时,给予患儿心理上的辅导和护理干预,对患儿的心理、认知、情感等方面给予全面的辅导。结果护理组患儿术前的恐惧心理评分明显的升高,手术的配合程度相比护理组患儿降低。护理组的患儿的术前的心理恐惧明显的消失,手术的配合程度明显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儿心理恐惧实行心理上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消除患儿的术前恐惧心理,手术的配合程度增高,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的安全感。
关键词:手术患儿;心理恐惧;护理干预
本文选取我院的100名手术患儿进行了手术的心理护理干预,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100名手术患儿进行研究,将手术患儿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的50名手术患儿中有男性患儿30名,女性患儿20名,年龄3~14岁,平均年龄5.12±1.12岁;护理组30名手术患儿中有男性患儿29名,女性患儿21名,年龄4~15岁,平均年龄5.14±1.32岁。患儿的病种:慢性扁桃体炎、先天性心脏病、急性阑尾炎、烧伤整形、慢性中耳炎等。两组手术患儿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种上没有较大的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患儿进行常规的手术前准备,手术前不与患者的家属沟通,不对患儿进行心理上的干预,手术中不考虑患儿的心理上问题以及情绪,术后不对患儿进行任何的回访。
1.2.2护理组
(1)术前访问和巡视:手术前对患儿进行巡视和访问,主要观察患儿的病情以及病历,了解患儿的家庭以及患儿自身的情况,对患儿的家属讲述患儿病情的禁忌和术前的注意事项,要求家属注意患儿的饮食和休息,与家长沟通患儿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的必要性。对患儿进行心理上的接触,对患儿进行亲密的动作或者和蔼的态度,询问患儿的喜好年龄,拉近与患儿的距离,与患儿之间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增加对患儿的初步印象[1]。并通过与患儿的接触,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并作出相应的评估,为患儿的手术做准备。
(2)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干预:进入手术室时,对患儿进行安抚,挑逗患儿消除紧张的情绪,对年龄较大的患儿进行言语上的鼓励和引导,护理患儿要勇敢,并对患儿的行为认同和赞许。对患儿的疑问态度要亲切和蔼,并耐心的回答。患儿在进行麻醉之前,有专门的护士陪伴,挑逗患儿,吸引患儿的注意力,与患儿亲切的交谈,把话题引导患儿生活中有趣的事物中,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在麻醉的过程中,护士人员可亲切的握住患儿的手给予患儿力量和勇气,轻拍患儿的身体消除患儿的紧张恐惧情绪,并给予患儿不断的支持和鼓励。手术过程中,及时询问患儿的身体情况,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与患儿进行肢体语言的交流[2]。
(3)术后的心理干预:手术后要及时的夸赞患儿的勇敢行为,对患儿的身体回复状况以及伤口的愈合程度进行及时的访问,与家长交流沟通。
1.3疗效判定标准患儿安静的配合手术人员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没有出现情绪的波动为配合;用强迫的手段强行将患儿抱入手术室,患儿进行挣扎、哭闹视为不配合。将手术后患儿惊恐、述说手术恐惧的患儿为术后有恐惧感组;将手术后患儿的情绪恢复正常,能够进行正常的交流的为无恐惧感。手术前对患儿在平静状态下的血压、脉搏进行测量,手术后在对患儿的血压脉搏进行测量,两者进行对照后,血压和脉搏上升大于21%即为血压脉搏上升加快。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结果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有X2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对照组与护理组的患儿在术前术后的配合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心理护理干预的护理组患儿的情绪和精神以及对医护人员的配合程度明显的由于对照组患儿。护理组患儿术前与进入手术室中脉搏和血压的升高程度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儿,护理组与对照组患儿在术后恐惧感产生情况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异,既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和表2。
3讨论
综上所述,对手术患儿进行心理上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消除患儿在手术过程中的恐惧心理,利于手术的顺利展开,对患儿的术后恢复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临床上可以推广心理护理的干预方法。
参考文献:
[1]段勇.109例小儿鼾症手术患儿的护理探讨[A]..2014年河南省五官科专科护士培养及岗位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4.
[2]虞晓芬.心理干预对学龄期手术患儿焦虑心理的作用[J].健康研究,2011,(01):37-3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