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馨李蓉(通讯作者)
(武汉市中心医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当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抽取本科于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静脉输液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本科室常规输液操作,而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输液操作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辅助操作。具体采用FLACC量表和Wang-Baker评估笑脸量表对两组患儿进行穿刺时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静脉输液依从性及一次穿刺成功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静脉穿刺疼痛主客观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及一次穿刺的成功率,极大的缓解了患儿的疼痛感受,对稳定患儿情绪而言作用非常明显。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静脉输液;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9-0201-02
静脉输液是小儿疾病治疗及抢救的常用操作手段,然而通常小儿的体表血管浅细,且害怕打针,存在较为强烈的反应。因此很容易致使静脉输液的过程难以一针刺成功,甚至直接导致针头脱落、移位等,极大的阻碍了治疗的稳定进行。心理护理的推出和实施就很好的解决了此类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1]。为此,文章抽取本科于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需静脉输液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当中的应用价值。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抽取本科于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需静脉输液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患儿31例,女患儿29例,年龄在3~6岁间,平均年龄为(4.42±0.2)岁。而观察组中,男患儿28例,女患儿32例,年龄在3~6岁间,平均年龄为(4.35±0.26)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及病种等方面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本科室常规护理方式实施静脉穿刺,整个过程需家属进行按压四肢固定辅助输液。
观察组患儿采用心理护理辅助静脉输液的方式,具体如下步骤:(1)应当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主动和患儿做朋友,一起讲故事、看漫画等,从获得患儿良好的信任及好感。(2)在进行输液前,可为患儿及其家属热情的介绍进行治疗的环境,深入讲解为患儿输液的全部过程,尽可能的避免采用不当的方式给患儿输液造成更大的疼痛,最终极大的增强患儿治疗的勇气和信心[2]。(3)通常患儿都具有较为强的模仿意识,所以在对患儿实施注射时,应当为其树立起良好的典范,采取典型带动整体的方式,对哭闹不停的患儿尽可能的采取鼓励、暗示及认同的方式,从而有效的刺激患儿好胜心态,真正鼓励患儿坚定自身意志有效克服恐惧[3]。
1.3判定标准
(1)患儿疼痛评估,采用Wang-Baker评估笑脸量表,将患儿疼痛评分划分为0~10分,分值越高,则疼痛程度越大。(2)患儿依从性及一次穿刺成功率评定标准,依从性好的患儿基本无哭闹,能够良好的配合静脉穿刺[4]。依从性差的患儿则哭闹得非常厉害,在静脉穿此时所造成的动作也将对实际操作造成明显影响,一般需旁人协助才可完成穿刺。一次穿刺成功:具体指穿刺过程顺利,无重复、意外情况发生。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x-±s)视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应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穿刺主客观疼痛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静脉穿刺疼痛主客观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1。
3.讨论
患儿由于年龄的限制,导致其对于刺激的适应性、依从性变得非常差,很容易直接产生恐惧,进而抵抗、哭闹,直接给静脉注射造成极大的困扰。甚至情况严重时,很有可能导致反复穿刺,进而直接伤及组织和血管,这就要求在对患儿静脉穿刺时,应当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工作[5]。据研究证明,人本身的情绪和疼痛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一般消极的情绪很容易导致患儿对外部刺激变得非常敏感,而积极的情绪将帮助患儿缓解疼痛情绪,所以实施心理护理就显得很有必要。
本组抽取本科于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需静脉输液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辅助治疗。结果表明:(1)观察组患儿的静脉穿刺疼痛主客观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应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及一次穿刺的成功率,极大的缓解了患儿的疼痛感受,对稳定患儿情绪而言作用非常明显。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胥常琴.沟通技巧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638.
[2]李园园.舒适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6,14:1995-1996.
[3]郝晓东.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01:188-189.
[4]许春梅,陈雄,陈长城.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3:256-258.
[5]王晓芬,巫雨芽,邓小丽.小儿静脉输液中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28: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