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某锡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粤西某锡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院广州510080

摘要:在粤西某锡矿区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三处综合异常,其中AP1和AP3综合异常与已知矿脉关系紧密,同时异常范围有一定延伸和扩展,结合已知矿化信息,认为矿区具有进一步找矿空间。

关键词:粤西,阳春,锡矿,地球化学特征

一、区域地质概况

工作区位于阳春凹陷盆地西部边缘西侧,位于吴川—四会NNE向构造带的阳春复向斜中段北西翼,NNE向吴川—四会断裂与EW向高州—阳春—台山断裂复合部位。

(一)地层

出露有寒武系、奥陶系、泥盆系、石炭系和第四系。岩性以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为主。

(二)构造

工作区位于吴川—四会北东向深断裂带的南西沿、阳春盆地的西部。区内经历了自加里东期以来的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以北东向为主的构造带。区内褶皱构造为由上古生界地层组成阳春复向斜,呈北东向展布,贯穿全区。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以NE向为主,其次为NW向及近NS向。区内矿床(点)往往沿褶皱两翼的断裂分布,形成了北东向矿带。矿体多数赋存于深、大断裂旁侧派生的次级断裂,表明深、大断裂是导矿的通道,其派生的次级断裂构造是贮矿空间。

(三)岩浆岩

区内火成活动甚为强烈,全区主要出露为印支期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等粒斑状结构,由黑云母、石英、斜长石等组成。

(四)区域矿产

区域上热液内生矿床、石英脉型矿床较常见。前人研究表明与印支期花岗岩有关。围岩蚀变主要有云英岩化、绢云母化、硅化、电气石化等,它们与矿化均具有一定的关系。

二、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本区元素的高背景场分布与区内的已知矿产地、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存在密切的关系:

(1)元素的高背景场分布与已知矿产地的关系

本区的W、Sn、Cu、Pb、Zn、Ag、Au等元素的高背景场主要分在石菉铜矿—锡山多金属矿田、阳春市东缘及龙仔地区,这些地区分布众多的铜、铅、锌、银、钨、锡等有色金属矿床,说明已知矿产地与元素的高背景场分布关系密切。

(2)元素的高背景场分布与地层关系

本区CuPbZnAg的高背景场主要分布在石炭系、泥盆系,Au的高背景场除与CuPbZnAg分布在石炭系、泥盆系外,其主要分布在震旦系及寒武系中,其与本区的矿产赋矿围岩相一致,反映了地层的成矿专属性。

(3)元素的高背景场分布与岩浆岩关系

本区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出露有莘逢、岗美、山口、公岭、上垌等岩体,这些岩体与WSnBiMo的高背景场分布一致,说明区域岩浆活动和本区的成矿作用关系密切。

(4)元素的高背景场分布与区域构造关系

本区的元素高背景场形态主要呈北东向,如WSnBiMo高背景场,长达数十公里,明显受北东向区域断裂构造控制;此外,多组断裂的交汇部位往往为元素的高背景场。

三、工作区地质矿产特征

本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八村群及第四系:寒武系八村群出露地层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石英片岩与绢云母片岩、炭质绢云母片岩互层,主要分布在工作区的北部和东南部;第四系主要为残坡积物和冲积物,由砾石、砂、砂土、粘土组成。主要分布在工作区中部和东南部的山谷河流及地势低洼地带。

工作区位于吴川—四会断裂变质带上。工作区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印支期的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等粒斑状结构,由黑云母、石英、斜长石等组成,分布整个工作区,出露面积约200km2,岩性为细粒—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岩石具有似斑状结构,基质为花岗岩结构。

区内围岩蚀变作用发育一般,与矿化有关的蚀变主要有云英岩化、绢云母化、硅化、电气石化等。

本区主要矿化类型为高温热液石英脉型钨锡多金属矿脉,矿化严格受断裂破碎带、石英脉及硅化带控制。矿脉局部常见尖灭再现、分枝复合及膨大缩小或呈平行细脉群等现象。

四、土壤异常评价与解释

通过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圈定了三处(AP1~AP3)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异常。

AP1综合异常位于工作区北部,主要由As、W、Sn等元素组成,其次为Cu、Mo、Au、Pb、Bi等元素,异常面积相对不大,套合程度较好,异常强度较高,主要元素异常具有三级浓度分带和明显的浓集中心。异常呈带状分布,北部未封闭。异常以As、W、Sn、Cu元素异常相互套合为特征。

异常主要分布在寒武系八村群和印支期花岗片麻岩中,寒武系地层在该综合异常范围内沿近南北向延伸,元素异常形态也受此影响明显。在异常范围内,有多组沿近南北向、北北东向延伸的石英脉型黑钨矿脉,As、W异常的套合中心大致反映了矿脉的位置,该异常为矿致异常,对寻找石英脉型钨多金属矿有良好的前景,且矿化有向北部延伸的趋势。

AP2综合异常主要由Cu、As、W、Zn、Ag、Sn、Mo等元素组成,元素组合以中高温成矿元素为主,异常面积不大,强度不高,除As元素外,其余异常元素主要为二级浓度分带,浓集中心不甚明显。高温成矿元素异常分布较零散,中低温成矿元素异常具有一定程度的套合。AuAsSb元素组合套合中心的南部为CuZnAg元素组合,反映出了该综合异常的侧向分带特征。

异常分布在工作区西部,位于印支期花岗片麻岩中。元素侧向分带反映了该综合异常遭受了较浅程度的剥蚀,但异常规模较小,强度较低,找矿潜力有限。

AP3综合异常强度高、面积大、元素异常发育齐全,整体异常沿北东向延伸,南部和东部均未封闭。主要发育Sn、As、Bi、W、Cu等元素,其次为Mo、Sb、Au、Ag等元素。主要异常元素具有三级浓度分带和明显的浓集中心。异常元素浓集中心主要呈串珠状沿北东向延伸。Sn、W元素含量峰值均大于100×10-6,认为该区段主成矿元素为Sn、W。该综合异常以高、大、全及高温成矿元素发育为特征。

异常分布在工作区的东南部的印支期花岗片麻岩中,其南东向为寒武系八村群和第四系。民窿开采地段均处于异常浓集中心地段,而且该区段矿化体主要以石英脉型的锡矿为主,认为该异常为矿致异常。通过异常分布情况,结合地质条件,认为该综合异常找矿前景较好,主攻矿种为石英脉型锡钨多金属矿,矿化可能向北东和南西向延伸。

五、找矿前景

本区的主要成矿元素为Sn、W等高温热液成矿元素,主要矿化地段均同时出现了一定范围的As、Cu元素异常,说明As、Cu元素异常对本区矿化具有良好的指示意义。AP1综合异常较好,与民窿的位置大致吻合,不同于AP3综合异常,该综合异常因石英脉型黑钨矿引起,该处找矿前景较好,且矿化有向北部延伸的趋势;AP3综合异常为测区范围内主要异常,与民窿位置大致吻合,异常由石英脉型锡矿引起,该处找矿前景很好,矿化范围有向东部和南部延伸的趋势。

作者简介:黄嘉坚、1989.02、男;广西、汉族、助理工程师、本科、地球化学勘查。

标签:;  ;  ;  

粤西某锡矿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