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玉米根茬挖掘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的根茬处理方式是将残留在地里的玉米根茬,在播种前需要用大量的人工刨除、集运后烧掉,不仅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且污染环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壳体分为翻土腔和挖掘腔,翻土腔内设置有翻土装置,挖掘腔内设置有挖掘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挖掘装置,挖掘装置将玉米根茬从土壤中旋耕出来,能够省时省力。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玉米根茬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手把(2)、隔板(3)、翻土装置(4)和挖掘装置(5);所述壳体(1)的一端与两组手把(2)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壳体(1)分为翻土腔(6)和挖掘腔(7),所述翻土腔(6)内设置有翻土装置(4),所述挖掘腔(7)内设置有挖掘装置(5);所述挖掘装置(5)包括气缸(51)、连接杆(52)、移动板(53)、挖掘杆(54)、挖掘铲(55)和弹簧(56);所述气缸(51)穿过壳体(1)与连接杆(5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2)与移动板(53)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挖掘杆(54)分布在移动板(53)的两端,两组所述挖掘杆(5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壳体(1)铰接,所述挖掘杆(5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挖掘铲(55)固定连接,所述挖掘杆(54)的一侧与所述弹簧(5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56)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玉米根茬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手把(2)、隔板(3)、翻土装置(4)和挖掘装置(5);所述壳体(1)的一端与两组手把(2)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壳体(1)分为翻土腔(6)和挖掘腔(7),所述翻土腔(6)内设置有翻土装置(4),所述挖掘腔(7)内设置有挖掘装置(5);
所述挖掘装置(5)包括气缸(51)、连接杆(52)、移动板(53)、挖掘杆(54)、挖掘铲(55)和弹簧(56);所述气缸(51)穿过壳体(1)与连接杆(5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2)与移动板(53)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挖掘杆(54)分布在移动板(53)的两端,两组所述挖掘杆(5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壳体(1)铰接,所述挖掘杆(5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挖掘铲(55)固定连接,所述挖掘杆(54)的一侧与所述弹簧(5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56)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根茬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土装置(4)包括驱动装置(41)、转轴(42)、传动蜗轮(43)、翻土圆盘(44)和翻土刀(45);所述翻土腔(6)内设置有驱动装置(41),所述翻土腔(6)内还设置有转轴(42),所述转轴(42)与所述传动蜗轮(43)键连接,所述转轴(42)的一端与所述翻土圆盘(44)键连接,所述翻土圆盘(44)与若干组翻土刀(45)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玉米根茬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1)包括旋转电机(46)、电机保护壳(47)和传动蜗杆(48);所述旋转电机(46)与旋转电机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底座与所述电机保护壳(47)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保护壳(47)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46)与传动蜗杆(48)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传动蜗杆(48)与传动蜗轮(43)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根茬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下端设置有若干组车轮(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根茬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腔(7)的下端加工有挖掘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玉米根茬挖掘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手把(2)套设有橡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根茬挖掘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对常规能源的需求量逐步增长,现有的常规能源的短缺与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非再生矿物能源的枯竭必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因素,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但是,我国人均能源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另外,矿物能源的无节制使用,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如全球气候变暖、破坏生态圈碳平衡、引起酸雨等自然灾害,由此可见,常规能源的供应不但会日益紧张,环境的压力也不可承受,因此,为应对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开发农作物根茬及秸秆等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将是必然趋势,目前,生物质能源被认为是最有前景且污染小的可再生性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生物质资源比较丰富,全国每年可生产生物质50亿吨,其中农业生产的生物质为7亿吨,在中国农村能源消费中,生物质能约占70%,吉林农业大学土壤培肥研究所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玉米根茬产量达15.0~19.5吨,经测算,玉米秸秆的热值为15.67MJ\/kg,大约相当于标准煤的1\/2,而玉米根茬的热值要比玉米秸秆的热值更高(约高10%一20%),另外,秸秆的平均含硫量只有3.8%。远低于煤1%的平均含硫量,可见,玉米根茬产生的热值大,污染较小,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地区的根茬己不再作为烧柴之用,大量剩余在田地里的根茬不但阻碍了农业耕种的顺利进行,且造成了大量生物质能源的浪费,因此,根茬的处理己经成为农业生产中突出的问题,传统的根茬处理方式是将残留在地里的玉米根茬,在播种前需要用大量的人工刨除、集运后烧掉,不仅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且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玉米根茬挖掘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挖掘装置,通过挖掘装置将玉米根茬从土壤中旋耕出来,能够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玉米根茬挖掘装置,包括壳体、手把、隔板、翻土装置和挖掘装置;所述壳体的一端与两组手把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分为翻土腔和挖掘腔,所述翻土腔内设置有翻土装置,所述挖掘腔内设置有挖掘装置;
所述挖掘装置包括气缸、连接杆、移动板、挖掘杆、挖掘铲和弹簧;所述气缸穿过壳体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移动板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挖掘杆分布在移动板的两端,所述挖掘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挖掘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挖掘铲固定连接,所述挖掘杆的一侧与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翻土装置包括驱动装置、转轴、传动蜗轮、翻土圆盘和翻土刀;所述翻土腔内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翻土腔内还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传动蜗轮键连接,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翻土圆盘键连接,所述翻土圆盘与若干组翻土刀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旋转电机、电机保护壳和传动蜗杆;所述旋转电机与旋转电机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底座与所述电机保护壳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保护壳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与传动蜗杆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传动蜗杆与传动蜗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下端设置有若干组车轮。
进一步的,所述挖掘腔的下端加工有挖掘槽。
进一步的,两组所述手把套设有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挖掘装置,挖掘装置中的气缸能够带动连接杆的运动,进而带动移动板的运动,移动板的两侧与两组挖掘杆接触,当移动板向下移动时,能够增大两组挖掘杆之间的距离,使挖掘杆在玉米根茬之间,当移动板此时能够拉伸弹簧的长度,使两组挖掘杆从倾斜状态变为竖直状态,进而使两组挖掘杆能够挖掘更深层的玉米根茬,当移动板向上移动时,能够减小两组挖掘杆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减小挖掘铲之间的距离,能够使两组挖掘铲能够与玉米根茬接触,同时拉伸状态的弹簧由拉伸状态变为原长,进而两组挖掘杆从竖直状态变为倾斜状态,从而离开土壤,将深层玉米根茬从土壤中旋耕出来。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翻土装置,翻土装置中传动蜗轮能够带动转轴转动,进一步带动翻土圆盘转动,翻土圆盘能够带动翻土刀的转动,最终实现翻土的目的,将浅层的玉米根茎旋耕在土壤表面。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中的旋转电机能够带动传动蜗杆的转动,传动蜗杆通过与传动蜗轮的啮合能够带动传动蜗轮的转动,进一步带动翻土装置的工作,实现浅层玉米根茎的挖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翻土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壳体;2-手把;3-隔板;4-翻土装置;5-挖掘装置;6-翻土腔;7-挖掘腔;8-车轮;41-驱动装置;42-转轴;43-传动蜗轮;44-翻土圆盘;45-翻土刀;46-旋转电机;47-电机保护壳;48-传动蜗杆;51-气缸;52-连接杆;53-移动板;54-挖掘杆;55-挖掘铲;5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玉米根茬挖掘装置,包括壳体1、手把2、隔板3、翻土装置4和挖掘装置5;所述壳体1的一端与两组手把2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壳体1分为翻土腔6和挖掘腔7,所述翻土腔6内设置有翻土装置4,所述挖掘腔7内设置有挖掘装置5;通过翻土腔6中的翻土装置4进行翻土,通过翻土装置4能够将浅层的玉米根茬从土中翻出,若有深层的玉米根茬,通过挖掘腔7中的挖掘装置5将玉米根茬从泥土中挖出,防止农民进行放荒处理玉米根茬。
所述挖掘装置5包括气缸51、连接杆52、移动板53、挖掘杆54、挖掘铲55和弹簧56;所述气缸51穿过壳体1与连接杆5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2与移动板53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挖掘杆54分布在移动板53的两端,所述挖掘杆5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壳体1铰接,所述挖掘杆5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挖掘铲55固定连接,所述挖掘杆54的一侧与所述弹簧5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56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通过驱动气缸51,气缸51通过与连接杆52固定连接能够带动连接杆52的向下移动,连接杆52通过与移动板53焊接能够带动移动板53进行向下移动,移动板53的两侧与两组挖掘杆54接触,当移动板53向下运动时,移动板53能够将两组挖掘杆54之间的距离变大,挖掘杆54通过与弹簧56焊接能够使弹簧56处于拉伸状态,使两组挖掘杆54从倾斜状态变为竖直状态,进而使两组挖掘杆54能够挖掘更深层的玉米根茬,挖掘杆54通过与挖掘铲55固定连接能够增大两组挖掘铲55之间的距离,使两组挖掘铲55在玉米根茬的两侧,气缸51伸缩,由东莞市鹏烨机械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SC80号气缸51通过与连接杆52固定连接能够带动连接杆52向上运动,连接杆52通过与移动板53焊接能够带动移动板53向上运动,移动板53的两侧与两组挖掘杆54接触,当移动板53向上运动时,此时两组挖掘杆54失去移动板53的支撑,进一步减小挖掘铲55之间的距离,能够使两组挖掘铲55能够与玉米根茬接触,同时拉伸状态的弹簧56由拉伸状态变为原长,进而两组挖掘杆54从竖直状态变为倾斜状态,从而离开土壤,将深层玉米根茬从土壤中旋耕出来。
具体的,所述翻土装置4包括驱动装置41、转轴42、传动蜗轮43、翻土圆盘44和翻土刀45;所述翻土腔6内设置有驱动装置41,所述翻土腔6内还设置有转轴42,所述转轴42与所述传动蜗轮43键连接,所述转轴43的一端与所述翻土圆盘44键连接,所述翻土圆盘44与若干组翻土刀45固定连接;通过驱动装置41能够带动传动蜗轮43进行转动,传动蜗轮43通过与转轴42键连接能够带动转轴42的转动,转轴42通过与翻土圆盘44键连接能够带动翻土圆盘44的旋转,翻土圆盘44通过与若干组翻土刀45焊接能够达到翻土的目的,进而能够将浅层的玉米根茎旋耕在表面。
具体的,所述驱动装置41包括旋转电机46、电机保护壳47和传动蜗杆48;所述旋转电机46与旋转电机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底座与所述电机保护壳47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保护壳47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46与传动蜗杆48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传动蜗杆48与传动蜗轮43啮合;通过驱动旋转电机46,旋转电机46与传动蜗杆48通过联轴器连接能够带动传动蜗杆48的转动,传动蜗杆48通过与传动蜗轮43啮合能够带动传动蜗轮43的转动,进而带动翻土装置4的运转。
具体的,所述壳体1下端设置有若干组车轮8;车轮8能够对装置起到固定作用,
具体的,所述挖掘腔7的下端加工有挖掘槽;方便挖掘腔7中的挖掘装置5进行挖掘玉米根茬。
具体的,两组所述手把2套设有橡胶;能够增加手与手把2之间的摩擦力。
本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首先,通过手握手把,以万向轮为支撑点,推动整个装置至所需位置,通过翻土腔6中的翻土装置4进行翻土,通过翻土装置4能够将浅层的玉米根茬从土中翻出,若有深层的玉米根茬,通过挖掘腔7中的挖掘装置5将玉米根茬从泥土中挖出,防止农民进行放荒处理玉米根茬,通过驱动由山东盛华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YCT型号的旋转电机46,旋转电机46与传动蜗杆48通过联轴器连接能够带动传动蜗杆48的转动,传动蜗杆48通过与传动蜗轮43啮合能够带动传动蜗轮43的转动,传动蜗轮43通过与转轴42键连接能够带动转轴42的转动,转轴42通过与翻土圆盘44键连接能够带动翻土圆盘44的旋转,翻土圆盘44通过与若干组翻土刀45焊接能够达到翻土的目的,进而能够将浅层的玉米根茎旋耕在表面,当遇到埋土较深的玉米根茎时,通过驱动气缸51,气缸51通过与连接杆52固定连接能够带动连接杆52的向下移动,连接杆52通过与移动板53焊接能够带动移动板53进行向下移动,移动板53的两侧与两组挖掘杆54接触,当移动板53向下运动时,移动板53能够将两组挖掘杆54之间的距离变大,挖掘杆54通过与弹簧56焊接能够使弹簧56处于拉伸状态,使两组挖掘杆54从倾斜状态变为竖直状态,进而使两组挖掘杆54能够挖掘更深层的玉米根茬,挖掘杆54通过与挖掘铲55固定连接能够增大两组挖掘铲55之间的距离,使两组挖掘铲55在玉米根茬的两侧,气缸51伸缩,气缸51通过与连接杆52固定连接能够带动连接杆52向上运动,连接杆52通过与移动板53焊接能够带动移动板53向上运动,移动板53的两侧与两组挖掘杆54接触,当移动板53向上运动时,此时两组挖掘杆54失去移动板53的支撑,进一步减小挖掘铲55之间的距离,能够使两组挖掘铲55能够与玉米根茬接触,同时拉伸状态的弹簧56由拉伸状态变为原长,进而两组挖掘杆54从竖直状态变为倾斜状态,从而离开土壤,将深层玉米根茬从土壤中旋耕出来。
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3618.9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23(黑龙江)
授权编号:CN209402979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A01B 43/00
专利分类号:A01B43/00
范畴分类:12A;
申请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第一申请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申请人地址:1610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新明大街83号
发明人:樊景胜
第一发明人:樊景胜
当前权利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代理人:桑林艳
代理机构:23209
代理机构编号: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