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纳税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能力,房地产,税负,量能,会计法,课税,营业税。
纳税能力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金东,陶然[1](2019)在《房地产税的家庭纳税能力调查——基于一个可接受标准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房地产税纳税能力的实证研究普遍忽视了短期收支波动和主观意愿因素,利用全国30个省份130个城市的家庭调研数据研究基于可接受标准的房地产税纳税能力问题。研究发现:在同时考虑主观支付意愿和客观收入水平的标准下,房地产税纳税能力受到房产面积、房产价值的显着正影响,而受到户主体制内工作类型的显着负影响;纳税能力不足的单套房家庭比例非常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而显着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纳税能力存在不同地区和家庭间的异质性,相比而言,东部沿海地区和二叁线城市的家庭、自评阶层偏中等及收入分位居两端的家庭纳税能力较弱;从保证单套房家庭纳税能力的标准来看,首套房免税方案是短期内推出房地产税的最佳选择。研究结论对于未来房地产税职能定位与征收方案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山东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金东,高凤勤,陶然[2](2019)在《房地产税的支付意愿与纳税能力分析*—基于130个城市的家庭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130个城市城镇家庭的调研数据研究了房地产税的支付意愿与纳税能力问题。发现:其一,房地产税的支付意愿受到年龄、住房套数和地方治理关系的显着影响,相比大面积住房持有者和高价房持有者,多套房持有者更为抗拒房地产税,中年家庭和地方治理关系融洽的家庭支付意愿更强;其二,受中国偏高的房价收入比影响,在各种模拟征收方案下房地产税的纳税能力问题始终存在;其叁,尽管房地产税无法决定房价的长期走势,但在推出之后纳税能力问题可能会促使多套房持有者抛售房产,如何规避由此导致的房价短期波动风险是推出房地产税时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税务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白彦锋,贾思宇[3](2019)在《基于纳税人纳税能力视角的房地产税率测算——以北京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房地产税制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但改革过程中必须保证居民家庭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其中房地产税的税率是其税制设计的核心环节,科学合理的房地产税税率是影响纳税人纳税负担能力的关键因素。文章在对国内外房地产税的研究做了文献梳理后,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影响纳税人税款支付能力的因素,并以北京市为例对房地产税率设计做了具体的分析测算,在此基础上为深化我国房地产税改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税收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王嘉玮[4](2019)在《我国城镇家庭房地产税纳税能力测算与税式支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近年来的房地产税立法和实践的历程,各方有关房地产税的改革呼声日益高涨,从中央到民间对于房地产税改革工作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期望。但随着改革和讨论的深入,一个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纳税人是否具备房地产税的纳税能力。房地产税课税对象是居民自有住房,是过去财富的累积。一旦居民因既有财产产生的房地产税应纳税款超过其现有收入水平下所能承担的税负,无力负担房产税税款,那么任何的房地产税改革都将是无源之水,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房地产税纳税能力是一个与房地产税改革推进密切相关的问题,值得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本文在对城镇居民房地产税纳税能力进行分析时主要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本文第一部分介绍文章写作背景,界定了文中所用的关键概念,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总结了现有研究成果和尚存的研究空白,进而提出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全文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思路。该部分从量能课税原则和税式支出两方面出发,剖析了我国现有房地产税体系中有悖于量能课税原则之处,阐述了在未来房地产税改革中适用量能课税原则的必要性,指出在注重量能课税的同时还应注意兼顾房地产税的筹集收入目标,进而提出应对可能存在的不具备纳税能力的群体引入税式支出项目加以救济帮助。第叁部分提出叁种房地产税纳税能力衡量指标,设计了若干套房地产税模拟方案,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CHFS)2013 年的调查数据,测算比较不同方案下城镇家庭的纳税能力。第四部分归纳分析了上一章节测算结果中无纳税能力家庭的特征,以这些特征为变量,设计相应的税式支出项目,并评估了税式支出项目的成本和效益。本文的结论是:不同房地产税模拟方案下城镇家庭的纳税能力各不相同。但按照套数、面积或房产价值进行减免均会导致税基减损和税收收入损失过多。无论何种方案下均存在不具备纳税能力的家庭需要救助。设计税式支出项目时可参考国外的“断路器”机制,根据家庭年收入、房产税与收入比的不同,区分相应家庭享受的税式支出数额。对税收支出项目的成本-效益评估表明,采取不设置套数、面积或价值减免,同时辅以税式支出的方案能够在量能课税和税收收入目标间达成较好平衡。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采取多重指标检验了我国未来房地产税改革后城镇居民是否存在纳税能力不足的问题,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数据支撑。政策建议部分从税式支出角度分析了对纳税能力不足家庭的救济办法,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优惠措施的具体标准和操作方法,并评估了其实施的成本和效果,丰富了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5)
王凌智[5](2019)在《应将“税金”或“税费”写入《会计法》——基于企业会计人员纳税能力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有关经济收支业务,需要办理会计手续实施会计核算,而要准确、及时、全面实施会计核算业务,会计人员就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企业(包括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纳税工作方面的能力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财务会计人员不具备一定的纳税专业能力,是不能胜任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从企业会计人员专业能力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规定的会计核算内容,就存在着核算内容没有将"纳税核算"单独列示的问题,这使得企(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会计》期刊2019年01期)
张平,侯一麟[6](2016)在《房地产税的纳税能力、税负分布及再分配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房地产税讨论经年,其税制要素设计的理论基础及开征后的社会经济效应,仍缺乏实证分析。本文以纳税能力理论为基础,构建衡量房地产税缴纳能力的指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测算不同地区家庭的房地产税缴纳能力、可行的地区间差异化有效税率及几种减免方案下税负在不同收入家庭间的分布,继而模拟把该税收入用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再分配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和家庭的房地产税支付能力差异悬殊,突出了房地产税的地方税特征。税负分布和再分配效应测算显示,该税调节财富差距的效应明显。在诸方案下,高收入家庭均承担总税负一半以上。"人均价值减免"在纵向公平、调节分配及税政实施叁个维度均优于"首套减免"和"人均面积减免"。(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期刊2016年12期)
李国锋,刘黎明[7](2015)在《个税起征点改革对纳税能力的影响:基于居民收入分布的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个税起征点变动对纳税能力的影响机理。本文基于2005~2012年我国居民收入分组数据,采用构建的收入分布纳税能力测算积分模型和PLS路径模型,估算了我国居民个人所得税纳税能力和个税起征点改革对纳税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2005年以来我国居民平均收入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收入分布呈厚尾分布特征,其标准差呈弱平的倒"U"形变化趋势。2006年和2008年两次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并没有改变纳税能力的增长态势,却影响着税务部门的征缴行为,税收努力指数的波动表明,税制改革与征纳税人预期行为的强关联关系,2011年的个税起征点改革对纳税能力有较大影响;PLS路径模型估计显示,居民收入的增长对纳税能力影响最大,个税起征点改革则是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影响征缴行为来间接地影响纳税能力。(本文来源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期刊2015年08期)
廉清[8](2015)在《10年数据显示:北京重点税源纳税能力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2005年~2014年10年间,北京市地税局所辖年纳税额百万元以上企业(以下简称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数据研究,可以发现重点税源企业税收发展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规模不断壮大 税收贡献稳定 2014年,北京市税务登记户为136万户,(本文来源于《中国税务报》期刊2015-05-04)
吴彬[9](2012)在《销售不动产营业税纳税能力估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营业税是我国税制中重要的税种之一,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为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发挥了积极作用。销售不动产这一税目在营业税整体收入中占比较高,对其所作的纳税能力估算研究对营业税整体收入能力估算、加强营业税征收管理及改进和健全我国税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主要从找准销售不动产的税基入手,加以合理调整,依此得出应纳税额,然后再与实际入库税收加以比对后确定收入能力估算的最终结果。(本文来源于《税收经济研究》期刊2012年04期)
屈丽丽[10](2011)在《个税民意聚焦:收入≠纳税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国人大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正在不断刷新人大立法网上征求意见数的新纪录。全国人大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管理系统的网页显示正在从叁方面征求民意:3000元的个税起征点、七级个人所得税税率以及征税税款上缴时限。(本文来源于《中国经营报》期刊2011-05-16)
纳税能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份的130个城市城镇家庭的调研数据研究了房地产税的支付意愿与纳税能力问题。发现:其一,房地产税的支付意愿受到年龄、住房套数和地方治理关系的显着影响,相比大面积住房持有者和高价房持有者,多套房持有者更为抗拒房地产税,中年家庭和地方治理关系融洽的家庭支付意愿更强;其二,受中国偏高的房价收入比影响,在各种模拟征收方案下房地产税的纳税能力问题始终存在;其叁,尽管房地产税无法决定房价的长期走势,但在推出之后纳税能力问题可能会促使多套房持有者抛售房产,如何规避由此导致的房价短期波动风险是推出房地产税时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纳税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刘金东,陶然.房地产税的家庭纳税能力调查——基于一个可接受标准的视角[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9
[2].刘金东,高凤勤,陶然.房地产税的支付意愿与纳税能力分析*—基于130个城市的家庭调查[J].税务研究.2019
[3].白彦锋,贾思宇.基于纳税人纳税能力视角的房地产税率测算——以北京市为例[J].税收经济研究.2019
[4].王嘉玮.我国城镇家庭房地产税纳税能力测算与税式支出设计[D].山东大学.2019
[5].王凌智.应将“税金”或“税费”写入《会计法》——基于企业会计人员纳税能力的视角[J].中国农业会计.2019
[6].张平,侯一麟.房地产税的纳税能力、税负分布及再分配效应[J].经济研究.2016
[7].李国锋,刘黎明.个税起征点改革对纳税能力的影响:基于居民收入分布的估算[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
[8].廉清.10年数据显示:北京重点税源纳税能力强[N].中国税务报.2015
[9].吴彬.销售不动产营业税纳税能力估算研究[J].税收经济研究.2012
[10].屈丽丽.个税民意聚焦:收入≠纳税能力[N].中国经营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