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向地震动论文_游昊冉,杨笑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竖向地震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支座,断层,分量,多维,摩擦,函数,地震波。

竖向地震动论文文献综述

游昊冉,杨笑梅[1](2019)在《SV垂直入射时LowerHutt沉积盆地竖向地震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新西兰LowerHutt峡谷盆地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该盆地在SV地震波垂直入射时地表竖向地震反应特征,及其沉积土层非线性特征对地表竖向地震反应的影响。本研究依据已有的场地地质勘查地质构造资料,建立Abaqus二维显式有限元分析模型,设置黏性人工边界,特别是通过二次开发引入二维黏弹塑性本构模型成功实现了二维土体非线性特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沉积土层越深的地方,非线性特征越明显,频谱放大作用会向低频转移。在盆地边缘处有明显的边缘放大特征,尤其是盆地右边缘的竖向分量强度远超水平分量,超过抗震规范里竖向地震动取水平地震动65%的设计要求,揭示了盆地震害异常严重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9年05期)

刘成浩[2](2019)在《水平和竖向地震动相干函数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动空间变化的研究常常从地震动空间相关性的角度来描述,随着强震记录的收集,逐渐采用量化的方式来表述地震动空间相关性,常用相干函数来表示。截至目前,人们主要用地震动相干函数描述水平方向地震动,较少研究竖向地震动,以及比较水平分量相干函数和竖向分量相干函数的异同。所以,本文重点针对水平相干函数和竖向相干函数展开研究,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在震级和震源距影响因素下的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分析如下:1.选用台湾SMART-1台阵五次具有代表性的地震记录,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得到计算数据,选用各地震记录的水平方向(NS)和竖向(V)加速度记录,分别计算中心台站C00与内圈、中圈和外圈上各台站的相干函数值,然后对计算所得的相干函数值拟合,拟合时选用的相干函数模型为:Abrahamson相干函数模型和LOH相干函数模型,拟合工具选用1stOpt。2.比较了水平相干函数和竖向相干函数随频率和台站对距离的变化规律。随着频率和台站对距离的增大,水平和竖向相干函数均呈衰减趋势。但是在短距离低频率下,水平和竖向相干函数存在差异,随着频率的增大,水平和竖向相干函数曲线衰减趋势趋于一致。3.在不同震级和震源距下,比较地震动水平和竖向相干函数。震级对竖向相干函数影响较为明显,短距离时,震级越大相干函数越大,长距离时结果相反。震源距越小,水平和竖向相干函数衰减趋势越容易趋于一致。(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刘成浩[3](2019)在《水平和竖向地震动相干函数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水平和竖向地震动相干函数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SMART-1台阵第5次地震和第40次地震记录,采用水平分量和竖向分量加速度记录作为研究数据,用FORTRAN程序计算台站间相干系数,台站对间距d选择200 m、1000 m和2000 m等3种不同的距离,分别计算得到对应的相干系数。选用Abrahamson模型对不同距离d计算得到的相干系数进行拟合,比较水平和竖向分量拟合结果发现:竖向分量相干函数离散性大于水平分量。随着频率的增加,不同台站距下水平和竖向相干系数的衰减曲线均趋于一致,短距离低频率下,水平和竖向相干系数值相差较大。随着频率和台站间距的增大,水平和竖向相干系数值差距逐渐变小并趋于一致。(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徐海宁,杨云芳,黄庆业,何笑添,王炎[4](2018)在《近场竖向地震动对摩擦摆支座隔震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设置摩擦摆支座隔震装置的高速铁路减隔震桥梁为研究对象,建立整桥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场地条件选取含有明显近场效应的地震动,对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过程中主要考虑了不同强度近场竖向地震动对摩擦摆支座隔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地震烈度作用下,随着近场竖向地震动强度的提高,支座的滞回性能逐渐降低。当竖向地震动强度与水平地震动强度比值一定时,随着地震烈度的提高,支座累积耗能减少,其耗能能力降低。研究成果或可为近场区域摩擦摆支座隔震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低温建筑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徐海宁[5](2017)在《近场竖向地震动对曲面式摩擦摆支座隔震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近场地震被监测到,人们发现近场地震动的竖向加速度幅值往往超出预期,此类地震动通常也对桥梁产生更为严重的破坏。而摩擦摆滑移隔震支座的摩擦耗能与支座竖向动反力存在一定联系。因此,为保证摩擦摆隔震支座在近场地震动作用下工作阶段的安全性以及建立更加完善的摩擦摆支座隔震性能评估体系,研究近场竖向地震动对摩擦摆支座隔震性能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利用数值模拟对曲面式摩擦摆支座隔震性能与桥梁结构地震响应进行了不同地震烈度、不同强度近场竖向地震动作用下的研究。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在多遇地震烈度作用下,近场竖向地震动对结构地震反应影响不大;在设计地震烈度和罕遇地震烈度的作用下,近场竖向地震动对结构地震反应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且多数情况下,罕遇地震烈度下的结构地震响应比设计地震更为显着。(2)考虑近场竖向地震动后,随着竖向加速度峰值与水平加速度峰值比的增大,结构的墩顶位移与墩底弯矩增大并不明显,而墩底剪力多数情况下有着较为明显的提高。(3)考虑近场竖向地震动后,近场地震动对上部结构绝对加速度影响较大,且随着竖向加速度峰值与水平加速度峰值比的增大,这种影响愈加明显。(4)在摩擦摆式支座限位装置前采用缓冲装置时,不同强度的近场竖向地震动对墩底剪力的影响不大;但在无缓冲装置时,强度较大的近场竖向地震动对墩底剪力的影响稍大。说明在考虑近场竖向地震动时,采用缓冲-限位组合装置的摩擦摆支座比无缓冲装置的普通摩擦摆支座有着更好的隔震能力。(5)从多遇地震烈度到罕遇地震烈度,地震动输入的能量在增大,支座的累积能量耗散也在增加。而考虑竖向地震动后,摩擦摆支座累积耗能逐渐减少。本文计算结果表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考虑竖向地震动时支座的能量耗散最大可减少18.7%。(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期刊2017-12-12)

李嘉力[6](2016)在《竖向地震动场模拟及RC桥梁结构的竖向地震反应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断层地区的地震动效应含有明显的竖向地震效应。目前考虑竖向地震动效应的影响时,通常是按水平地震动的1/2-2/3进行动力分析。然而,已有近断层地区的地震动观测记录显示:竖向加速度峰值有可能超过水平向加速度峰值。同时也发现了许多桥梁的震害无法用传统的水平地震起控制作用解释。目前针对竖向地震作用对桥梁影响的研究大多仅考虑结构体系承受的激励为一致激励,而对非一致激励下桥梁动力响应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通过人工合成地震动场,初步开展了钢筋混凝土桥梁在非一致激励输入下、竖向地震动激励对其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1)合成近断层地震动场。根据反演断层破裂模型和振动特性,基于有限断层模型的混合方法,合成了某典型近断层地震过程中的叁个台站处的地面运动,并与实际地震时程记录和傅里叶振幅谱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2)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有限元模型。在OpenSees平台中,模拟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桥墩、支座、桥台等主要构件的非线性力学性能及关键动力学效应,建立了长跨桥梁叁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模型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验证。(3)竖向地震效应影响与参数分析。基于合成的不同断层距的近断层地震动场,作为非一致激励,首先,对比了考虑竖向地震作用时,一致激励与非一致激励下桥梁响应的差异;随后初步研究了不同断层距下竖向地震作用对桥梁反应的影响;此外,研究了不同竖向地震加速度峰值与水平地震加速度峰值比值(V/H)的非一致激励输入下,钢筋混泥土桥梁抗震性能的变化。(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11-01)

陈清军,渠艳龄[7](2016)在《地下车库结构竖向地震动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多维地震波作用下地下车库结构的竖向地震动效应,以上海软土场地条件下某单建式一层地下停车库为背景,利用ANSYS软件建立土—地下停车库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模拟土体的非线性,选取日本311大地震中的基岩地震波ABSH01和El Centro地震波的反演基岩波作为输入,对比分析了水平向地震动单独输入与多维地震动(水平向和竖向)输入下地下车库结构位移反应以及内力反应的差异,并探讨了不同类型地震波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考虑竖向地震动时地下车库结构的中柱轴力较单独水平向地震动作用情形增大明显,而对侧墙地震反应的影响较小;日本311大地震中的基岩ABSH01波具有明显的长周期地震波的特征,在基岩ABSH01波作用下地下车库结构的地震反应值均明显大于El Centro反演基岩波作用下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工程防震减灾新技术、新进展和新应用(下)》期刊2016-10-27)

何伟,刘鹏[8](2016)在《竖向地震动对连续刚构桥受力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断层地震动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可能会出现较大的竖向地震动,而规范对竖向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的规定没有考虑该情况,因此开展竖向地震动对连续刚构桥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一座连续刚构桥为例,研究了竖向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与水平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之比分别为0.5、1.0、1.5、2.0、和3.0等5种情况时,结构的地震响应和桥墩损伤情况。从计算结果看以看到,在竖向加速度峰值较大时,边支座出现较大上拔力,桥墩可能出现轴向拉力,桥墩损伤情况随着地震动竖向加速度峰值与水平向加速度峰值之比的增大也有增加的趋势,这在进行设计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来源于《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2016年02期)

沈佳伟,王志强,魏红一,张旸[9](2016)在《竖向地震动对设有FPS支座斜交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座设有FPS支座的斜交桥为原型,基于SAP2000建立了动力分析模型,研究了当地震波叁维输入时,不同竖向地震动对FPS支座及下部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又考虑边界碰撞因素,研究碰撞对结构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竖向地震动对FPS支座水平剪力与位移有一定影响,对下部结构的轴力和扭矩的影响很大;在SAP2000中采用Plastic(Wen)单元能很好地估计FPS支座位移值,但低估了FPS支座剪力值;当考虑碰撞效应时,支座地震响应将急剧增大;碰撞是导致上部结构旋转的首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于婧,李英民,刘小军[10](2016)在《竖向地震动对带缝RC框架抗震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竖向地震动对带施工缝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7~9度区分别设计了4层规则框架结构,并对各框架结构建立考虑施工缝影响的数值模型,进行只输入水平地震波与同时输入水平和竖向地震波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对结构的顶点最大位移、层间位移角平均值以及塑性铰分布规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竖向地震动对各烈度区带缝RC框架顶点最大水平位移的影响规律并不一致,可能使其增大或减小,主要取决于柱轴压比的变化规律。考虑竖向地震动影响会使各烈度区带缝框架的层间位移角增大,其中7度区框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超出了规范限值,9度区框架的层间位移角分布发生变化。竖向地震动会使构件端部提前出现塑性铰,并且柱端更容易出现塑性铰,梁端出铰较少。(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6年03期)

竖向地震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震动空间变化的研究常常从地震动空间相关性的角度来描述,随着强震记录的收集,逐渐采用量化的方式来表述地震动空间相关性,常用相干函数来表示。截至目前,人们主要用地震动相干函数描述水平方向地震动,较少研究竖向地震动,以及比较水平分量相干函数和竖向分量相干函数的异同。所以,本文重点针对水平相干函数和竖向相干函数展开研究,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在震级和震源距影响因素下的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分析如下:1.选用台湾SMART-1台阵五次具有代表性的地震记录,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得到计算数据,选用各地震记录的水平方向(NS)和竖向(V)加速度记录,分别计算中心台站C00与内圈、中圈和外圈上各台站的相干函数值,然后对计算所得的相干函数值拟合,拟合时选用的相干函数模型为:Abrahamson相干函数模型和LOH相干函数模型,拟合工具选用1stOpt。2.比较了水平相干函数和竖向相干函数随频率和台站对距离的变化规律。随着频率和台站对距离的增大,水平和竖向相干函数均呈衰减趋势。但是在短距离低频率下,水平和竖向相干函数存在差异,随着频率的增大,水平和竖向相干函数曲线衰减趋势趋于一致。3.在不同震级和震源距下,比较地震动水平和竖向相干函数。震级对竖向相干函数影响较为明显,短距离时,震级越大相干函数越大,长距离时结果相反。震源距越小,水平和竖向相干函数衰减趋势越容易趋于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竖向地震动论文参考文献

[1].游昊冉,杨笑梅.SV垂直入射时LowerHutt沉积盆地竖向地震动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9

[2].刘成浩.水平和竖向地震动相干函数的比较[D].苏州科技大学.2019

[3].刘成浩.水平和竖向地震动相干函数的比较[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徐海宁,杨云芳,黄庆业,何笑添,王炎.近场竖向地震动对摩擦摆支座隔震性能影响的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8

[5].徐海宁.近场竖向地震动对曲面式摩擦摆支座隔震性能影响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7

[6].李嘉力.竖向地震动场模拟及RC桥梁结构的竖向地震反应特性分析[D].天津大学.2016

[7].陈清军,渠艳龄.地下车库结构竖向地震动效应分析[C].工程防震减灾新技术、新进展和新应用(下).2016

[8].何伟,刘鹏.竖向地震动对连续刚构桥受力影响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6

[9].沈佳伟,王志强,魏红一,张旸.竖向地震动对设有FPS支座斜交桥的影响[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10].于婧,李英民,刘小军.竖向地震动对带缝RC框架抗震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J].建筑结构.2016

论文知识图

山阳新干线六甲隧道的地震破坏(1995...隧道衬砌横断面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变...衬砌模型拱顶和拱底内侧裂缝示意图不同摩擦系数下竖向地震动对墩...竖向地震动对活动支座滞回特性...竖向震动波形图

标签:;  ;  ;  ;  ;  ;  ;  

竖向地震动论文_游昊冉,杨笑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