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实时图像融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全景融合,实时,动态,可移动
实时图像融合论文文献综述
王金宝[1](2019)在《基于图像融合的实时全景融合模型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时全景融合是通过多个摄像机组成的全景摄像机模组来获取视频流,利用图像融合的相关技术理论,实现动态的高效率的全景视频效果。不同于图像融合或全景视频直播,实时全景融合强调的是实时的、高效的、动态的、可移动的全景VR视频。视频流的本质上是由图像帧构成的,全景的融合离不开图像融合的相关处理技术。但直接采用传统的图像融合模型进行实时的全景融合会存在过程冗杂、效率低下的问题。全景视频直播是全景融合中研究的热点,在赛事直播、视频会议中有着大量的研究和应用,其通过定制专用性硬件及定景拍摄解决图像融合中摄像机外参数改变的问题,避免重复的特征匹配过程及摄像机参数的标定过程,在其相关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全景视频直播需要定制专用性的设备,通过硬件的苛刻标准来减少软件的处理过程,其通常硬件化成本极高,无法提供大众化服务,同时其摄像机固定在场景中的指定位置,不具有动态的可移动性。随着全景VR视频技术的兴起,可移动的、以软件解决方案来降低硬件成本的普适性更高的实时全景融合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图像融合的相关技术理论为基础,在实现实时的、高效的、动态的及可移动的全景VR过程中,取得了以下的一系列研究成果:1、对现有的图像融合模型和全景视频直播模型进行分析,结合单摄像头视频中的物体追踪的相关技术理论,针对现有融合模型在实时全景融合中的缺陷与不足,提出符合实时全景融合需求的新的融合模型,对融合过程中的效率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和相关数据的验证。2、在摄像机参数发生突变,导致变换矩阵失效的非理想情况下,分析现有的图像处理中图像的匹配筛选及摄像机参数的标定过程,针对实时全景融合的特殊性和需求,对原有算法进行改进,提出新的解决算法。3、兼顾线程的并发和显卡在矩阵计算中的优势,对实时全景融合系统进行初步的设计与实现,对系统进行相关的测试。(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期刊2019-06-01)
章明,高磊,王亚斌,荆晶,曹丰[2](2018)在《叁维CT血管造影与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实时融合技术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1例报道》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回顾了我科应用叁维冠脉CT血管造影(CT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图像实时融合技术指导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的患者1例。该患者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CAG示:前降支中段狭窄95%、前降支远端70%、回旋支近中段50%~90%,右冠近段弥漫狭窄最重85%,右冠中段闭塞。患者冠脉CTA明确右冠脉慢性闭塞病变特征,并预测慢性闭塞病变开通难易程度。同时,我们采用叁维CTA与CAG图像融合技术,实时指导慢性闭塞开通,并且帮助明确球囊及支架的位置。同时运用微导管、对侧造影验证叁维CTA与CAG图像融合指导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吴少迟[3](2018)在《基于FPGA的双波段红外图像融合实时处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外成像系统通过对场景内热辐射成像,具有对比度高、探测距离远、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目前常用的红外热像仪成像波段为长波红外和中波红外。对于同一场景,长波成像具有灰度级高、细节清晰的特点,中波成像则有对比度高、目标清晰的特点,将长波和中波图像的优势信息互补融合成一幅图像,提高系统的观测能力。本论文所研究的图像融合实时处理系统基于FPGA,使用Qsys搭建系统架构,增加NIOS处理器对系统进行总控,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并针对不同的图像数据流设计符合Avalon总线规范的数据流接口。研究了长波红外和中波红外的成像特点,在传统的图像融合算法基础上,针对红外长波和红外中波图像的特点将拉普拉斯金字塔融合算法改进,加入了基于梯度的自适应权值,使融合图像能够更好地保留图像的边缘信息和对比度。在彩色融合算法方面,对图像进行亮度、对比度传递后再进行TNO融合,改善了传统TNO算法中由于长波图像整体亮度高于中波图像导致的融合图像背景色调单一、对比度较低的缺点,并对该种算法完成了 FPGA实现。完整的融合系统包括图像输入输出、图像预处理、图像融合、图像后处理功能。在第一章中简要介绍了长波成像和中波成像特性、成像系统的探测器以及硬件系统;第二章介绍了常见的图像融合算法和针对双波段红外图像特点改进的图像融合算法;第叁章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软件架构和融合算法的实现;第四章介绍了系统的图像预处理和后处理算法及实现;第五章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及视频输入输出的FPGA驱动。(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方赵林,彭洁,葛春霞,秦绪佳[4](2017)在《基于改进加权算法的实时图像数据融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叁维重建、多维数据融合和信息可视化分析等领域中,针对实时视频图像数据拼接融合的过程中常出现的拼接缝隙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加权融合实时图像拼接方法.该方法将视频拼接问题转化为视频对应帧图像的融合问题,通过利用SURF算法对特征数据点进行提取与匹配,对图像使用RANSAC算法和LM算法求其几何变换矩阵,再根据变换矩阵进行图像插值拼接,对拼接线区域图像内容进行加权处理完成视频图像融合.在进行图像融合处理时,提出了基于拼接线一侧加权融合和基于原图内容的加权融合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的拼接融合速度快、效果较好,适用于对速度和拼接效果均有要求的场景视频拼接和实时数据呈现.(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王辉[5](2017)在《基于CUDA平台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实时融合算法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图像融合技术可以融合不同信源获取的图像,使融合图像能够克服单一信源图像的局限性,保留各自的成像优势,提供更多有用信息,因此具有极大应用价值。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由于成像机理差异,图像性质迥异,两者融合难度虽大,但优势明显。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已在军事、安防、勘探、监控等领域得到应用,关于这项技术的研究也得到了更多关注。然而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在理论和应用方面依然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图像融合理论发展至今已取得突出成果,但是针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算法却很少。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技术的应用也因为实时处理能力的不足而受到制约,融合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高,融合设备计算能力难以满足实时处理要求,使得很多效果优秀的融合算法得不到应用。CUDA的出现使数据并行计算速度大幅提高,基于CUDA实现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可以大大提升实时处理性能。本文在分析研究现有融合算法基础上,综合比较融合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以及应用于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时的融合效果,选取理想的算法并提出改进方案,同时设计了一套实际应用时的融合流程。融合算法的实现以GPU为计算核心,使用CUDA运算平台实现实时融合。在研究GPU的硬件架构及CUDA编程模型后,对算法细致划分计算任务,以CUDA逐一实现并优化加速,分析加速性能。最终,在实际场景中测试系统性能,实现了效果优秀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实时融合。(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任贵文,贺行政,康荣学,李旭明[6](2017)在《基于OpenCV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实时融合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OpenCV图像处理库函数,在VS2013平台下开发了一种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系统,该方法克服了红外图像特征点不明显的缺点,通过特殊的摄像机标定技术,完成了红外与可见光摄像机的标定,进而实现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匹配融合。实验证明,该系统能达到较好的融合效果,并能保证融合的实时性。(本文来源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期刊2017年04期)
王培利,陈伟[7](2015)在《一种双路图像融合实时处理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关于双路图像融合实时处理系统的设计,介绍了融合处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系统的功能。对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分别进行了说明,硬件设计对电源设计、采集模块设计和处理模块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软件部分细致分析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设计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设计。最后对处理系统进行了测试,表明该设计满足实时处理的需求。同时,可对系统进行扩展,实现更多路图像的融合处理。(本文来源于《光电技术应用》期刊2015年02期)
刘紫燕,祁佳,冯亮[8](2014)在《数据融合方法在实时图像边缘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时图像分析处理中,边缘检测是模式识别、场景分析的基础。传统的边缘检测算子中,Sobel边缘检测算子没有Laplacian边缘检测算子检测出的边缘精细,而Laplacian边缘检测算子的抗噪能力不如Sobel边缘检测算子。文中采用了一种数据融合的边缘检测方法,先将Sobel和Laplacian算子分别对实时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再将两种算法检测出的实时边缘数据进行融合。FPGA实现结果表明,采用数据融合方法的实时图像边缘检测,得到的边缘更加精细,视觉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4年07期)
王智亮,单鑫,欧阳挺,陈骊,陈锦云[9](2014)在《基于MRI的女性盆腔叁维重建与实时B超的图像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技术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逐渐得到广泛运用,在治疗中准确的靶区实时监控是安全有效治疗的保障。目前主要有磁共振导航(magnetic r-esonance guided high intensi ty focused ultrasound;MRgHIFU美国、以色列等)和超声导航(ultrasound-guided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USgHIFU中国)两大类,这两类导航方式各有利弊:MRgHIFU导航分辨率较高,但不能实时监控;USgHIFU导航则与之相反。本研究通过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对不同MRI序列源数据进行叁维重建,并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HIFU)中实时B超图像进行融合配准,将MR良好的空间分辨力和超声的实时简便结合起来,为临床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建立一种新的HIFU导航方法。方法优化HIFU术前MRI序列参数:采用3.0T GE Signa HDX超导磁共振扫描仪采集5例子宫肌瘤患者HIFU术前T1WI、T2WI、LAVA序列等MRI数据集。通过自主研发的微海叁维虚拟导航系统进行叁维重建,显示出盆腔主要脏器及HIFU术中的感兴趣区(子宫、肌瘤、内膜及子宫血管网络);并驳接入HIFU治疗系统,与HIFU术中实时B超图像进行融合,通过标志点及组织边界进行配准及矫正,完成多模态显像。结果优化MRI采集序列及参数后,成功进行叁维重建,可以清楚显示盆腔主要脏器及子宫血管网络;并从任意切面任意角度显示,勾选及隐藏任一结构;重建图像在HIFU治疗系统中与实时B超图像准确融合及配准,叁维交互式反馈调节融合图像。结论筛选合适的MRI序列,并优化其参数,通过微海叁维虚拟导航系统可实现叁维重建并与HIFU术中实时B超图像融合配准;两种显像模式相互补充,为HIFU治疗提供了更为详实的监控图像。(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06-20)
范逵,周晓波[10](2014)在《高动态场景的图像融合优化和实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由于照相机不能采集到很宽的亮度范围,过度曝光和曝光不足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对于高动态(HDR)场景。图像融合技术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由于算法大多过于复杂,难以实现高效的处理速度,只适合对静态图像做处理。针对图像融合算法进行了多种优化,并提出使用图像融合技术来解决视频中的曝光问题。方法对图像融合算法进行测试,对块融合的方法进行有效的优化来提升算法效率,并且将优化后的算法嵌入到实时监控系统中,通过曝光控制模块与融合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实时融合的视频采集系统。结果对高动态场景的测试表明,视频中的每一帧均能采集到整个场景中的所有信息,并且不会存在曝光问题。结论针对图像融合方法提出了多种优化和加速策略,并独创性地将其应用于实时视频采集中。实验结果表明,即使是高动态场景中,也可以将几乎所有信息都保留下来,不受曝光问题的干扰。(本文来源于《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实时图像融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回顾了我科应用叁维冠脉CT血管造影(CT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图像实时融合技术指导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的患者1例。该患者因"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CAG示:前降支中段狭窄95%、前降支远端70%、回旋支近中段50%~90%,右冠近段弥漫狭窄最重85%,右冠中段闭塞。患者冠脉CTA明确右冠脉慢性闭塞病变特征,并预测慢性闭塞病变开通难易程度。同时,我们采用叁维CTA与CAG图像融合技术,实时指导慢性闭塞开通,并且帮助明确球囊及支架的位置。同时运用微导管、对侧造影验证叁维CTA与CAG图像融合指导的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实时图像融合论文参考文献
[1].王金宝.基于图像融合的实时全景融合模型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19
[2].章明,高磊,王亚斌,荆晶,曹丰.叁维CT血管造影与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实时融合技术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1例报道[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8
[3].吴少迟.基于FPGA的双波段红外图像融合实时处理系统[D].南京理工大学.2018
[4].方赵林,彭洁,葛春霞,秦绪佳.基于改进加权算法的实时图像数据融合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7
[5].王辉.基于CUDA平台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实时融合算法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7
[6].任贵文,贺行政,康荣学,李旭明.基于OpenCV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实时融合系统[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7
[7].王培利,陈伟.一种双路图像融合实时处理系统的设计[J].光电技术应用.2015
[8].刘紫燕,祁佳,冯亮.数据融合方法在实时图像边缘检测中的应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4
[9].王智亮,单鑫,欧阳挺,陈骊,陈锦云.基于MRI的女性盆腔叁维重建与实时B超的图像融合[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4
[10].范逵,周晓波.高动态场景的图像融合优化和实时应用[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