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转动吊具,包括:一对扁担梁,其对称穿设在横向架桥机主梁的一对通风孔内,每个扁担梁的两端均突出于其穿设的一通风孔,所述扁担梁的突出段均设置有与起吊机的吊绳连接的连接装置;所述扁担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卡设装置,其均包括固定在所述扁担梁两侧的弧形块及限位块;所述弧形块的弧面贴着通风孔的孔壁;所述弧形块伸出所述通风孔并均沿着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一卡块;扁担梁的一对所述卡块将所述扁担梁卡设在对应的通风孔内,以防止扁担梁沿通风孔深度方向滑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稳定、拆装方便可重复使用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转动吊具,其用于起吊架桥机主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扁担梁,其对称穿设在横向架桥机主梁的一对通风孔内,每个扁担梁的两端均突出于其穿设的一通风孔,所述扁担梁的突出段均设置有与起吊机的吊绳连接的连接装置;所述扁担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卡设装置,其均包括固定在所述扁担梁两侧的弧形块及限位块;所述弧形块的弧面贴着通风孔的孔壁;所述弧形块伸出所述通风孔并均沿着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一卡块;扁担梁的一对所述卡块将所述扁担梁卡设在对应的通风孔内,以防止扁担梁沿通风孔深度方向滑动;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可拆卸的固定所述扁担梁的远离所述弧形块的一侧,并使得所述弧形块的弧面抵着所述通风孔孔壁一侧,所述限位块的另一端均抵着所述通风孔孔壁另一侧。
设计方案
1.一种可转动吊具,其用于起吊架桥机主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扁担梁,其对称穿设在横向架桥机主梁的一对通风孔内,每个扁担梁的两端均突出于其穿设的一通风孔,所述扁担梁的突出段均设置有与起吊机的吊绳连接的连接装置;
所述扁担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卡设装置,其均包括固定在所述扁担梁两侧的弧形块及限位块;
所述弧形块的弧面贴着通风孔的孔壁;所述弧形块伸出所述通风孔并均沿着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一卡块;扁担梁的一对所述卡块将所述扁担梁卡设在对应的通风孔内,以防止扁担梁沿通风孔深度方向滑动;
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可拆卸的固定所述扁担梁的远离所述弧形块的一侧,并使得所述弧形块的弧面抵着所述通风孔孔壁一侧,所述限位块的另一端均抵着所述通风孔孔壁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动吊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部固定件,其包括:
轴承,其内圈套设通过固定装置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扁担梁外部的中心;
一对连接杆,其一端均匀固定在所述轴承的外圈的外壁上,一对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抵着主梁的顶板和底板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转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一对夹板,其相对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轴承的内圈;
所述夹板上均设置有一对贯穿夹板的螺杆;
当所述扁担梁伸入一对夹板之间,通过两对螺杆将所述扁担梁锁紧在固定装置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转动吊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油装置,其包括:
储油箱,其固定在轴承外圈的顶部;
出油阀,其为倒U型壳体状,所述出油阀上端连通所述储油箱,所述出油阀下端垂直延伸贯穿至所述轴承的外圈与内圈之间;所述出油阀的下部包括一对相对且竖直的出油部,所述出油部相对面均设置有与出油阀内腔相通的出油孔;
顶杆,其竖直设置在一对所述出油部之间,所述顶杆包括上端与出油阀固定的弹簧、与弹簧下端固定的推杆;推杆的下端为圆弧状,推杆的上端相对设置有一对塞块;
当轴承的内圈不转动使得所述推杆未受到滚珠挤压时,所述推杆的圆弧状下端突出所述轴承的外圈,一对塞块将所有的出油孔堵住;
当轴承的内圈转动使得所述推杆受到滚珠挤压时,一对塞块向上并漏出所有的出油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一对耳板,其相对固定在所述扁担梁上;
销轴,其沿着架桥机主梁的长度方向固定在一对耳板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转动吊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架桥机在水上由浮吊作为起重设备进行拼装,存在较大重量的部件或者是整件的起重吊装作业,特别是架桥机主梁吊装,重量大,体积大,因此通常采用双机抬吊或者是单起重机吊装的方法。但双机抬吊存在占用作业场地较大,吊装过程较复杂,两吊机配合操作要求高的缺点,而一般单起重机吊装时需要布置多吊点,一是使吊装平衡,二是避免使用双对称吊点减小钢丝绳长度提高施工的可操作性,或者是加工专用多层吊具满足架桥机主梁尺寸大的要求,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是吊具需专门设计且加工量加大,二是该吊具的一次性而不经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拆装方便可重复使用的可转动吊具。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可转动吊具,包括:
一对扁担梁,其对称穿设在横向架桥机主梁的一对通风孔内,每个扁担梁的两端均突出于其穿设的一通风孔,所述扁担梁的突出段均设置有与起吊机的吊绳连接的连接装置;
所述扁担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卡设装置,其均包括固定在所述扁担梁两侧的弧形块及限位块;
所述弧形块的弧面贴着通风孔的孔壁;所述弧形块伸出所述通风孔并均沿着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一卡块;扁担梁的一对所述卡块将所述扁担梁卡设在对应的通风孔内,以防止扁担梁沿通风孔深度方向滑动;
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可拆卸的固定所述扁担梁的远离所述弧形块的一侧,并使得所述弧形块的弧面抵着所述通风孔孔壁一侧,所述限位块的另一端均抵着所述通风孔孔壁另一侧。
优选地,还包括中部固定件,其包括:
轴承,其内圈套设通过固定装置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扁担梁外部的中心;
一对连接杆,其一端均匀固定在所述轴承的外圈的外壁上,一对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抵着主梁的顶板和底板的内壁。
优选地,固定装置包括:
一对夹板,其相对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轴承的内圈;
所述夹板上均设置有一对贯穿夹板的螺杆;
当所述扁担梁伸入一对夹板之间,通过两对螺杆将所述扁担梁锁紧在固定装置内。
优选地,还包括出油装置,其包括:
储油箱,其固定在轴承外圈的顶部;
出油阀,其为倒U型壳体状,所述出油阀上端连通所述储油箱,所述出油阀下端垂直延伸贯穿至所述轴承的外圈与内圈之间;所述出油阀的下部包括一对相对且竖直的出油部,所述出油部相对面均设置有与出油阀内腔相通的出油孔;
顶杆,其竖直设置在一对所述出油部之间,所述顶杆包括上端与出油阀固定的弹簧、与弹簧下端固定的推杆;推杆的下端为圆弧状,推杆的上端相对设置有一对塞块;
当轴承的内圈不转动使得所述推杆未受到滚珠挤压时,所述推杆的圆弧状下端突出所述轴承的外圈,一对塞块将所有的出油孔堵住;
当轴承的内圈转动使得所述推杆受到滚珠挤压时,一对塞块向上并漏出所有的出油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一对耳板,其相对固定在所述扁担梁上;
销轴,其沿着架桥机主梁的长度方向固定在一对耳板上。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结构稳定,制造简便,扁担梁利用刚性材质进行焊接成型,并穿插在主梁通风孔内,两端利用钢丝绳吊装形成吊点,穿插处以及扁担梁外侧中部通过限位装置进行固定,结构稳定,在进行吊装过程中不易发生脱落;
2、转动时受力均衡,在直线吊装过程中,扁担梁会保持与主梁的受力垂直,当出现转动、倾斜吊装时,扁担梁会相对于通风孔形成转动,保持受力始终垂直与主梁接触部分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吊装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吊装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中部固定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出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主梁吊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扁担梁与与钢丝绳形成吊装的立体结构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扁担梁,2、耳板,3、销孔,4、弧形块,5、限位块,6、中部固定件,7、出油装置,8、出油阀,9、轴承,10、主梁,11、连接杆,12、夹板13、出油部,14、塞块,15、推杆,16、弹簧,17、出油孔,18、通风孔,19、销轴,20、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转动吊点,其用于起吊架桥机主梁10,包括:
一对扁担梁1,其对称穿设在横向架桥机主梁10的一对通风孔18内,每个扁担梁1的两端均突出于其穿设的一通风孔18,所述扁担梁1的突出段均设置有与起吊机的吊绳连接的连接装置;
所述扁担梁1的两端均设置有卡设装置,其均包括固定在所述扁担梁1两侧的弧形块4及限位块5;
所述弧形块4的弧面贴着通风孔18的孔壁;所述弧形块4伸出所述通风孔18并均沿着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一卡块20;扁担梁1的一对所述卡块20将所述扁担梁1卡设在对应的通风孔18内,以防止扁担梁1沿通风孔18深度方向滑动;
所述限位块5的一端可拆卸的固定所述扁担梁1的远离所述弧形块4的一侧,并使得所述弧形块4的弧面抵着所述通风孔18孔壁一侧,所述限位块5的另一端均抵着所述通风孔18孔壁另一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扁担梁1穿设于主梁10通风孔18内形成可转动吊点以使在吊装过程中其吊点的受力始终垂直于主梁10,以保证其主梁10在吊装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和稳定;扁担梁1两端伸出通风孔18的突出段设置有卡块20以限制扁担梁1沿主梁10通风孔18深度方向滑动,卡块20包括设置在扁担梁1与通风孔18接触的部位且位于架桥机主梁10两侧通风孔18内壁的弧形块4以及该弧形块4沿径向向通风孔18外壁贴合延伸出的卡块20,该弧形块4与扁担梁进行焊接固定,当主梁10发生转动时其相对于扁担梁1发生转动摩擦,而作为直接与主梁10内壁接触的弧形块4,其弧面与主梁10通风孔18接触部分的弧面形状相一致,从而在转动时尽量减小扁担梁1与通风孔18内壁转动时的产生的转动摩擦力;卡块20卡设在两侧通风孔18外侧壁上形成向内限位,以避免扁担梁1在特殊情况下沿通风孔18深度方向滑动,进而减小其更多的受力因素导致的吊装问题;
扁担梁1的直径设置应当以能够承受吊装主梁10重量为基准,其直径不宜过大,扁担梁1需要人工装卸,插接过程中需从主梁10一侧通风孔18推至另一侧通风孔18,横向推力会使扁担梁1与通风孔18产生较大摩擦力,不利于快速推进,拆卸时也会因为摩擦力影响拆卸工序,所以,扁担梁1直径设置在保证其径向吊装承受力的同时应小于通风孔18直径二分之一为最佳,同时,也为了保证扁担梁1与通风孔18充分接触形成转动,在扁担梁1与通风孔18之间设置限位块5进行填充,该限位块5为竖向设置的立脚,其一端顶住扁担梁1底部形成支撑且为可拆卸连接,另一端竖直立在通风孔18内壁上,设置限位块5的目的在于:在前期的装设和后期的拆卸都能快速将扁担梁1完整填充以及抽出主梁10通风孔18,同时限位块5底部与主梁10内壁的接触点和弧形块4的支撑点相垂直,当主梁10相对该两点形成转动时尽量减少主梁10通风孔18内壁与扁担梁1内壁的接触,从而减少摩擦力,限位块5与扁担梁1为可拆卸连接,优选为螺栓连接,拆卸时可松动螺栓进行拆卸,实用方便,简单可控,吊装前应注意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所述弧形块4伸出所述通风孔18并均沿着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一卡块,以图1为例解,弧形块向上延伸形成一对卡块。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中部固定件6,其包括:
轴承9,其内圈套设通过固定装置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扁担梁1外部的中心;
一对连接杆11,其一端均匀固定在所述轴承9的外圈的外壁上,一对所述连接杆11的另一端分别抵着主梁的顶板和底板的内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主梁10体积重量超大时,达到25吨以上,吊装过程中会因为风力以及吊装角度问题导致主梁10吊点发生拉力和扭力,仅依靠扁担梁1两侧的卡块作为限制扁担梁1沿深度方向滑动的限位装置比较单薄,所以在主梁10内部设置中部固定件6来进一步稳固扁担梁1在通风孔18内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吊装的顺利进行。
由于扁担梁1会在吊装过程中发生转动,所以其相对于中部固定件6也为转动连接,在主梁10内设置一两端开口与通风孔18相对应的轴承9,位于主梁10截面的中垂线位置,主梁10与轴承9的内圈固定,轴承9沿周向方向设置一对互相垂直的连接杆11,其一端均焊接在轴承9外圈的外壁上,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在主梁10内壁上,使用完毕后可拆卸二次使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一对夹板12,其相对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轴承9的内圈;
所述夹板12上均设置有一对贯穿夹板12的螺杆;
当所述扁担梁1伸入一对夹板12之间,通过两对螺杆将所述扁担梁1锁紧在固定装置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轴承9内设置一对夹板12,当扁担梁1穿过轴承9时利用夹板12对其进行夹紧固定,两夹板12之间的距离设置要大于扁担梁1的截面直径,方便在插接的时候顺利将扁担梁1插进去,然后通过设置在夹板12两侧的螺杆进行扭紧固定。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出油装置7,其包括:
储油箱,其固定在轴承9外圈的顶部;
出油阀8,其为倒U型壳体状,所述出油阀8上端连通所述储油箱,所述出油阀8下端垂直延伸贯穿至所述轴承9的外圈与内圈之间;所述出油阀8的下部包括一对相对且竖直的出油部13,所述出油部13相对面均设置有与出油阀8内腔相通的出油孔17;
顶杆,其竖直设置在一对所述出油部13之间,所述顶杆包括上端与出油阀8固定的弹簧16、与弹簧16下端固定的推杆15;推杆15的下端为圆弧状,推杆15的上端相对设置有一对塞块14;
当轴承9的内圈不转动使得所述推杆15未受到滚珠挤压时,所述推杆15的圆弧状下端突出所述轴承9的外圈,一对塞块14将所有的出油孔17堵住;
当轴承9的内圈转动使得所述推杆15受到滚珠挤压时,一对塞块14向上并露出所有的出油孔1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出油装置7作为轴承9润滑所用,出油装置7包括设置在轴承9顶部的储油箱,储油箱出油口开口竖直朝下,可自动出油进入出油阀8,出油阀8竖直向下贯穿至轴承9外圈,与轴承9外圈内壁平齐,出油阀8底部密封,润滑油流入储存在密封处,一对出油部13相对内侧壁上设置出油孔17,润滑油通过出油孔17流出进入轴承9,出油孔17设计时应考虑将其孔径设置在使润滑油始终缓慢溢出的状态,否则容易造成浪费,同时,静止状态下,通过贴合设置在出油部13外侧壁位于出油孔17出油位置的塞块14将出油孔17堵住,形成密封;在一对出油部13之间竖直设置一根弹簧16,弹簧16一端竖直固定在倒U型出油阀8底部中央,弹簧16另一端连接一根竖直的推杆15,推杆15两侧固定连接塞块14,推杆15下端为圆弧状并伸入到轴承9外圈内,处于两相邻滚珠之间,当轴承9内圈转动带动滚珠转动时,两相邻滚珠挤压底部为弧形的推杆15,推杆15会向上形成推力作用于弹簧16上,弹簧16收缩,同时与推杆15固定的塞块14也会随之上移,露出出油孔17,润滑油从出油孔17溢出流入轴承9内圈,在经过滚珠不断滚动达到润滑目的。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一对耳板2,其相对固定在所述扁担梁1上;
销轴19,其沿着架桥机主梁10的长度方向固定在一对耳板2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扁担梁1两侧的耳板2用于吊装钢丝绳形成吊点,耳板2中央内陷形成销孔3,销孔3内穿接钢丝绳,在利用销轴19插入销孔3内对其进行固定。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9237.4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583398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B66C 1/22
专利分类号:B66C1/22;B66C13/08
范畴分类:32F;32G;
申请人: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支路27号
发明人:覃熊宝;赵询;郑德强;余勇;洪东昕;刘少华;宋海洋;臧宴民;彭勇;方磊
第一发明人:覃熊宝
当前权利人: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莹
代理机构:1136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