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贯通裂隙论文-赵国彦,李振阳,吴浩,王恩杰,刘雷磊

非贯通裂隙论文-赵国彦,李振阳,吴浩,王恩杰,刘雷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贯通裂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岩石动力学,非贯通裂隙,霍普金森压杆(SHPB),分形维数

非贯通裂隙论文文献综述

赵国彦,李振阳,吴浩,王恩杰,刘雷磊[1](2019)在《含非贯通裂隙砂岩的动力破坏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动载作用下非贯通裂隙对岩石破坏特性的影响,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含不同裂隙数量及深度非贯通裂隙砂岩进行冲击试验,并基于分形理论和能量耗散原理分析其动力破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动态峰值应力随裂隙数量及深度变化情况较复杂;峰值应变随裂隙数量增加而增加,随裂隙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动态弹性模量随裂隙数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小,随裂隙深度增加而减小;不同工况试样的破坏模式分为张应变破坏、张应变-剪切复合破坏和压碎破坏3种,且裂隙数量对破坏模式的影响较裂隙深度大;试样破坏后的分形维数、单位体积耗散能和能量吸收率均随裂隙数量及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分形维数与单位体积耗散能和能量吸收率均近似正线性关系。(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S1期)

贾平虎[2](2019)在《非贯通裂隙混凝土损伤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不同裂隙倾角、连通率对混凝土力学行为及微观损伤特性的影响,采用岩石力学及声发射配套系统,对17组相同配合比、不同裂隙倾角和连通率的混凝土进行了单轴压缩及声发射监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强度、变形破坏及内部损伤等与裂隙倾角和连通率密切相关,且均表现出各向异性的特征。相同倾角下,连通率越大,混凝土的延性和峰值当量强度越低,连通率一定时,延性和峰值当量强度呈先减后增的整体趋势;无裂隙时,声发射主要集中于峰值应力前后,表现为脆性破坏特征,大/小倾角及小连通率时,声发射表现为脆延性破坏形式,大/小倾角及大连通率时,声发射信号主要表现为"S"型的3阶段延性特征,主要集中于屈服至峰值应力阶段。基于声发射损伤模型计算得到的损伤演化过程表明:模型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且混凝土内部的损伤演化随着倾角和连通率的变化而表现各异,连通率越大时,损伤发展越平缓,越充分。(本文来源于《甘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邓正定,向帅,周尖荣,王观石,王月梅[3](2019)在《非贯通裂隙岩体损伤演化率相关性及变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含非贯通裂隙岩体是自然界中岩体的主要赋存形式,其裂隙几何特征对岩体的强度及变形均产生显着影响。应变率对岩体的损伤演化及黏滞效应也具有显着的率相关性。首先,运用模型元件的方法,将非贯通裂隙岩体动态破坏过程视为具复合损伤、静态弹性特性、动态黏滞特性的非均质点组成,对黏弹性响应的Maxwell体进行改进,将细观损伤体与裂隙损伤演化的宏观损伤体根据等效应变假设并联组成宏细观复合损伤体,构建综合考虑岩体宏细观缺陷的动态损伤模型;其次,基于断裂力学及应变能理论,对岩体宏观裂隙动态扩展的能量机制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初始裂隙应变能、裂隙动态损伤演化过程应变能、裂隙闭合应变能,得到裂隙岩体宏观动态损伤变量计算公式;最后,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同时利用模型讨论了裂隙倾角、应变率、岩石性质对岩体变形特征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爆炸与冲击》期刊2019年08期)

李宏,张丽萍,邓清海,丁永政,刘兆冰[4](2018)在《非贯通裂隙岩体的单轴压缩颗粒流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颗粒流数值模拟带预制裂隙岩样的单轴压缩破裂过程,分析2组裂隙之间的错开程度对岩样破裂过程中的裂纹扩展规律及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裂隙间不同错开程度的岩样中的破裂模式大致相同,主要产生剪切裂纹和张拉裂纹,两者相互贯通将岩样大致分成4块;颗粒位移方向的变化是内部裂纹萌生和扩展的直观响应;岩样在压裂过程中大致可分为弹性阶段、峰前裂纹的萌生及稳定扩展阶段、峰后裂纹快速扩展失稳阶段;压裂破坏过程中产生的总能量,一部分储存于颗粒内部,一部分散失,裂纹萌生之时恰是耗散能增加之时。(本文来源于《水力发电》期刊2018年11期)

蒲诚[5](2018)在《非贯通裂隙岩体峰后力学特性及其本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是地下工程的世纪。随着地下工程的建设,人们发现,在围压的作用下裂隙岩体破坏后的承载力并未完全丧失,这对地下工程的的设计与开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展裂隙岩体峰后强度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采用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水泥砂浆来制作类岩石试件,通过预埋金属片的方式模拟非贯通裂隙,制作形成含不同倾角的非贯通裂隙类岩石试件。对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及叁轴压缩试验获得试件的全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对曲线峰后段的研究,分析了围压及裂隙倾角对试件峰值强度、残余强度的影响;引入峰后弹性模量和比强度的概念来定量的表示试件峰后段的塑性特征;分析比较了类岩石试件峰前阶段以及峰后阶段c、f值的变化情况。同时,在研究类岩石试件破坏模式的基础上,将类岩石试件的破坏模式分为沿预制裂隙面破坏以及不沿预制裂隙面破坏这两种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元件模型以及损伤力学的相关理论进行非贯通裂隙类岩石试件本构关系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峰值强度,残余强度对于围压的敏感度更高,并且,残余强度对围压的敏感度随围压的变化而变化;非贯通裂隙试件的残余强度随着裂隙倾角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倾角裂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非贯通裂隙试件峰后段的塑性特征,裂隙倾角为90°时,裂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试件的塑性特征,当裂隙倾角为75°时,裂隙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试件的塑性特征;试件的破坏模式随围压的变化而变化,在低围压下,试件的破坏形态以压裂破坏为主;随着围压的不断的增加,试件的破坏形态以剪切破坏为主;在高围压条件下,试件的表面没有观察到显着的破坏面的产生,试件呈现一定程度的塑性的流动破坏。(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郭豪[6](2018)在《关于“基于宏细观损伤耦合的非贯通裂隙岩体本构模型”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袁小清等的论文《基于宏细观损伤耦合的非贯通裂隙岩体本构模型》[1],(以下称为原文)于2015年10月刊发在《岩土力学》第36卷第10期上。原文对耦合损伤理论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讨论,笔者有几点疑问,故提出与作者袁小清商榷。笔者采用符号参数如无说明,则其含义与原文相同。以下是讨论的内容:(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8年05期)

袁小清,刘红岩[7](2018)在《对“基于宏细观损伤耦合的非贯通裂隙岩体本构模型”讨论的答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基于宏细观损伤耦合的非贯通裂隙岩体本构模型》~([1])一文中(以下简称原文),我们主要有两个意图:①目前所建立的损伤模型较少有同时考虑裂隙岩体宏细观损伤两种不同维度的损伤变量因子;②裂隙岩体宏观损伤变量在刻画上应尽可能将宏观裂隙几何力学特性同时考虑。鉴于上述想法,基于Lemaitre应变等效假设,推导了考虑宏细观缺陷耦合的复合损伤变量,并给出同时考虑试件尺寸、裂隙几何与力学特性的宏观损伤变量的计算公式,(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8年05期)

王宇,艾芊,王伟,李建林[8](2018)在《非贯通裂隙软岩单轴压缩强度特征及贯通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非贯通裂隙软岩单轴压缩强度特征及其贯通机制,以非贯通裂隙软岩试样为研究对象,进行单轴压缩破坏试验,得到不同裂隙排数、倾角及贯通深度条件下非贯通裂隙软岩试样的强度特征,对破坏试样的裂纹和破坏面进行分析,得到非贯通裂隙软岩试样的裂纹类型和贯通机制。不同裂隙特征参数条件下的对比研究成果表明:不同裂隙排数及贯通深度的非贯通裂隙试样均以30°倾角试样强度为最低,这与贯通裂隙试样存在差异。分析不同裂隙排数及贯通深度的非贯通裂隙试样的强度参数,发现30°倾角试样的黏聚力最低,只有完整岩样黏聚力的43.53%;而倾角相同时,不同裂隙排数的试样强度均随裂隙贯通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受荷条件下裂隙间的多次贯通使得非贯通裂隙试样呈现出局部渐进破坏特征,扩展裂纹以次生裂纹为主,翼裂纹初期发育后逐渐停止扩展。裂隙排数对试样贯通机制起主导作用,单排裂隙基本以Ⅰ型张拉破坏为主(60°倾角试样除外),而双排裂隙则以Ⅱ型剪切破坏为主。研究成果对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破裂岩体强度计算问题和破坏机制问题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李凯,刘红岩,侯思雨,李俊峰[9](2017)在《非贯通裂隙岩体单轴压缩损伤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的裂隙岩体损伤本构模型大多仅考虑了裂隙的几何特征而未能同时考虑其强度及变形参数,这显然不能很好的反应压缩荷载下裂隙岩体的力学特征。为此拟推导一个能综合考虑裂隙几何、强度及变形参数的裂隙岩体单轴压缩本构模型。首先,基于损伤力学中的损伤应变能与断裂力学中的能量释放量相关联的观点,推导出了考虑裂隙几何、强度参数的非贯通节理岩体的损伤变量计算公式;其次,考虑裂隙面法向及切向刚度等变形参数对岩体弹性模量的影响;进而建立了综合考虑节理的几何、强度及变形参数的非贯通裂隙岩体损伤本构模型,最后利用该模型讨论了裂隙倾角、半长、内摩擦角、切向刚度、法向刚度等对岩体力学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与目前的理论及实验结果比较吻合,说明综合考虑上述参数的裂隙岩体损伤本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裂隙岩体的力学特性。(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2017年增刊III》期刊2017-08-01)

袁小清[10](2016)在《非贯通裂隙岩体复合损伤本构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断裂力学主要是针对含有内部裂纹的均质材料,研究其在外荷载作用下内部裂纹的扩展规律,用断裂力学来研究岩石的破坏问题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是适合的,但它无法描述分布极不均匀的微裂纹和微裂隙等几何不连续缺陷。引入宏观损伤张量可以描述宏观裂隙对岩石造成的初始宏观缺陷,同样没有考虑岩石内部微裂隙分布的随机性。基于统计细观损伤力学的研究方法能通过用一定假设条件下的概率分布函数来描述岩样内部存在的微损伤,描述岩样内部微损伤随外部荷载变化的统计演化方程也能被确定。这种研究方法建立了描述细观损伤和宏观荷载之间的桥梁,描述完整岩石较为合适,但不能描述同时含有宏细观不同尺度缺陷裂隙岩体。本文以非贯通裂隙岩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宏细观损伤耦合建立损伤本构模型,用于裂隙岩体强度和变形的分析、预测。将宏细观损伤耦合计算方法应用到寒区节理岩体,并对寒区节理岩体的风化程度进行预测。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单轴压缩下所提出的基于宏细观缺陷耦合的复合损伤模型既能反映完整岩石的变形和强度,又能刻画非贯通裂隙的主要几何、力学特征和试件的尺寸效应。模型能比较全面地考虑非贯通裂隙岩体的宏观损伤和细观受荷行为,克服了以往宏观损伤变量需要引入传压系数和传剪系数的不足,以及利用无限大板理论进行计算带来的误差。(2)在此基础上针对常规叁轴压缩所提出的叁维损伤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裂隙岩样峰前应力应变行为。利用模型讨论了不同围压下裂隙岩体宏细观缺陷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宏细观缺陷对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围压效应。(3)针对寒区节理岩体所提出的冻融受荷复合损伤变量可以较好地反映节理岩体的冻融损伤特性。当冻融循环对节理岩体峰值应变影响较小时,由完整岩石冻融循环下的单轴抗压强度和节理岩体未冻融时的力学参数,可以对冻融循环条件下节理岩体的风化程度做出合理预测。(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6-05-01)

非贯通裂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究不同裂隙倾角、连通率对混凝土力学行为及微观损伤特性的影响,采用岩石力学及声发射配套系统,对17组相同配合比、不同裂隙倾角和连通率的混凝土进行了单轴压缩及声发射监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强度、变形破坏及内部损伤等与裂隙倾角和连通率密切相关,且均表现出各向异性的特征。相同倾角下,连通率越大,混凝土的延性和峰值当量强度越低,连通率一定时,延性和峰值当量强度呈先减后增的整体趋势;无裂隙时,声发射主要集中于峰值应力前后,表现为脆性破坏特征,大/小倾角及小连通率时,声发射表现为脆延性破坏形式,大/小倾角及大连通率时,声发射信号主要表现为"S"型的3阶段延性特征,主要集中于屈服至峰值应力阶段。基于声发射损伤模型计算得到的损伤演化过程表明:模型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且混凝土内部的损伤演化随着倾角和连通率的变化而表现各异,连通率越大时,损伤发展越平缓,越充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贯通裂隙论文参考文献

[1].赵国彦,李振阳,吴浩,王恩杰,刘雷磊.含非贯通裂隙砂岩的动力破坏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19

[2].贾平虎.非贯通裂隙混凝土损伤特性试验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19

[3].邓正定,向帅,周尖荣,王观石,王月梅.非贯通裂隙岩体损伤演化率相关性及变形特征[J].爆炸与冲击.2019

[4].李宏,张丽萍,邓清海,丁永政,刘兆冰.非贯通裂隙岩体的单轴压缩颗粒流数值模拟[J].水力发电.2018

[5].蒲诚.非贯通裂隙岩体峰后力学特性及其本构关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

[6].郭豪.关于“基于宏细观损伤耦合的非贯通裂隙岩体本构模型”的讨论[J].岩土力学.2018

[7].袁小清,刘红岩.对“基于宏细观损伤耦合的非贯通裂隙岩体本构模型”讨论的答复[J].岩土力学.2018

[8].王宇,艾芊,王伟,李建林.非贯通裂隙软岩单轴压缩强度特征及贯通机制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8

[9].李凯,刘红岩,侯思雨,李俊峰.非贯通裂隙岩体单轴压缩损伤本构模型[C].《工业建筑》2017年增刊III.2017

[10].袁小清.非贯通裂隙岩体复合损伤本构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

标签:;  ;  ;  ;  

非贯通裂隙论文-赵国彦,李振阳,吴浩,王恩杰,刘雷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