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汪曾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汪曾祺,小说,聊斋志异,文学,京派,叙述者,结构。
汪曾祺论文文献综述
张高领[1](2019)在《“外号”与“取外号”——论汪曾祺小说创作的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读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汪曾祺全集》小说卷,留心的读者会发现,自1980年《塞下人物记·乡下的阿基米德》出现"外号"二字之后,它们在汪曾祺后续小说创作中出现频率相当高。据笔者统计,共有如下25篇出现"外号":《塞下人物记》《异秉》(二)、《温暖与寂寞》《鸡毛》《徙》《皮凤叁楦房子》《王四海的黄昏》《尾巴》《故乡叁陈》《桥边小说叁篇》《小学同学》《虎二题》《护秋》《尴尬》《黄开榜的一家》《小姨娘》《狗八蛋》(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与批评》期刊2019年06期)
张守仁[2](2019)在《汪曾祺:“最后一位文人作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四十余年的文学编辑生活里,围绕文学和作品,《十月》杂志创始人之一、编辑家张守仁和作家们接触渐深,成为挚友、诤友,情谊深厚。如在与汪曾祺先生的交集中,他感受到的是一颗赤诚谐趣的纯粹文人心。1在我多年的编辑生涯中,面对有几位大家的稿子,只有(本文来源于《文学报》期刊2019-11-21)
季凤[3](2019)在《生态视域下汪曾祺文学世界里的动物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汪曾祺笔下,动物叙事不仅具有浓重的水乡特色风情,还具有深刻的人文和生态关怀;作家不仅赋予动物以生命,更将其变成极具有效性的叙事符号和丰厚诗意的象征载体。这一切,使得汪曾祺文学世界的动物叙事别具一格。(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32期)
凌云岚[4](2019)在《“夫子自道”——汪曾祺的沈从文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汪曾祺对沈从文的解读,是从1980年代初开始的。当时汪曾祺准备为沈从文要出的选集写个后记,将其主要作品系统地重读了一遍。这一重读沈从文的行为导向了两个结果:第一是汪曾祺不久后表了《沈从文和他的〈边城〉》,此后他持续对沈从文作品和为人进行解读,这一行为延续到1990年代末(以1997年的《梦见沈从文先生》为止),汪曾祺陆续发表十余篇解读沈从文的文章。第二个结果,(本文来源于《南方文坛》期刊2019年06期)
邱颖[5](2019)在《汪曾祺小说结构生成路径及特色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活法"是中国叙事学特有的文学批评方法,有关汪曾祺小说结构理论散乱,缺乏系统性,利用"活法"理论能够系统理解汪曾祺小说结构"苦心经营的随便"。依据"活法"理论分析汪曾祺小说结构,从动态的结构过程中能发现其结构的生成路径,外在生成路径为自觉融入气氛、风俗和生活逻辑,内在生成路径为无意识地融入态度情感、个性气质。最终汪曾祺小说结构呈现静态效果为多变、松散。(本文来源于《浙江万里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黄子平[6](2019)在《苦心经营的随便——汪曾祺、林斤澜论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汪曾祺和林斤澜跟文学青年一起聊小说,问起小说的结构,汪曾祺答曰:"结构的原则:随便。"啊哈,林斤澜心想我讲了一辈子的结构,岂不是白讲?就追问了一句":随便?"汪曾祺于是从容补充":苦心经营的随便。"林斤澜不再追问,显然对这个机智的、辩证的、悖论般的补充颇为满意。欲造平淡难在我看来,这正是汪、林两位短篇小说名家小说观的汇聚之处,同时也是其分驰之处。"结(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31期)
房存[7](2019)在《汪曾祺动物书写的生命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汪曾祺以“抒情的人道主义者”自居,对生命的温情体恤是他创作的核心,他以一颗儒家的博爱之心,将对人类生命的尊重普及到自然万物。他反复在小说中书写动物的灵性,在人与动物关系的探讨中,展现生命的息息相通,进而建造“人性的神庙”。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1-08)
张开[8](2019)在《汪曾祺小说中的留白》一文中研究指出留白是中国传统的书画技法,指方家在谋篇布局时出于作品结构的考量,对书法或绘画进行的空白处理。从效果上看,这种构思手法能够使作品虚实相生,并因此给鉴赏者留下意在弦外的审美体验。汪曾祺的小说创作深受留白技法影响。这既是家学渊源与个人审美选择的结果(其(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1-08)
蔡健华[9](2019)在《问题阅读 走向文本更深处——以汪曾祺《捡烂纸的老头》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问题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针对文本的语言风格、内容设置、结构安排等方面提出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常见的模式化的狭隘提炼,也并不是能在文本中直接找到答案的肤浅问题,而是带有提领价值、富有启发作用,对主题的挖掘具有基础与前提作用的、深入思考的问题。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是发现问题,深入思考。"由此可见,问题阅读,是一种有(本文来源于《中学语文》期刊2019年30期)
林一帆[10](2019)在《诗意的幻旅——略谈《虔诚的纳蕤思——谈汪曾祺的小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虔诚的纳蕤思——谈汪曾祺的小说》一文中,"纳蕤思"是唐湜基于汪曾祺40年代小说创作而提出的一种文化身份,该评文体现了论者深邃的至理、至性与至情。至理体现于他对文本细致入微的艺术分析,至性见于唐湜的艺术活动所彰显的"人"的本体与本性,而至情揭示的是唐湜与汪曾祺之间互为镜像的共情一体的关系。(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29期)
汪曾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四十余年的文学编辑生活里,围绕文学和作品,《十月》杂志创始人之一、编辑家张守仁和作家们接触渐深,成为挚友、诤友,情谊深厚。如在与汪曾祺先生的交集中,他感受到的是一颗赤诚谐趣的纯粹文人心。1在我多年的编辑生涯中,面对有几位大家的稿子,只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汪曾祺论文参考文献
[1].张高领.“外号”与“取外号”——论汪曾祺小说创作的流变[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9
[2].张守仁.汪曾祺:“最后一位文人作家”[N].文学报.2019
[3].季凤.生态视域下汪曾祺文学世界里的动物叙事[J].青年文学家.2019
[4].凌云岚.“夫子自道”——汪曾祺的沈从文解读[J].南方文坛.2019
[5].邱颖.汪曾祺小说结构生成路径及特色探析[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9
[6].黄子平.苦心经营的随便——汪曾祺、林斤澜论小说[J].名作欣赏.2019
[7].房存.汪曾祺动物书写的生命意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8].张开.汪曾祺小说中的留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9].蔡健华.问题阅读走向文本更深处——以汪曾祺《捡烂纸的老头》为例[J].中学语文.2019
[10].林一帆.诗意的幻旅——略谈《虔诚的纳蕤思——谈汪曾祺的小说》[J].长江丛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