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星:国际关系学科理论视域下的网络空间认知论文

宋德星:国际关系学科理论视域下的网络空间认知论文

编者按:

网络空间战略稳定概念的提出与我国的国际战略指导思想一脉相承,其主张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问题上强调应对系统性风险和维护体系稳定。相比之下,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更多地强调“网络稳定”或者“网络军事稳定”,虽然在视野上更聚焦,但缺乏系统性思维。这背后反映出长久以来中西方对战略稳定问题所采取的不同视角,西方国家对战略稳定的理解一直基于核战略稳定,始终将核武器置于核心位置。我国对于战略稳定的指导思想则超越了核战略稳定,强调“全球战略稳定”,不仅关注核战略稳定,更强调国际体系的安全、政治和经济稳定。

有关社区家长教育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并不多见。2002年,教育部和妇联在《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的具体目标中指出:“逐步建立健全中、小、幼家长学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与社会家庭教育指导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体系,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要有较大幅度扩展。”但是在具体实施措施和检查评估中,并未涉及社区家长教育的内容。由此可见,社区家长教育政策内容并不完善,缺乏强有力的队伍建设,也并没有专项的财力保障支持,考核评估及奖励都有问题。社区教育政策制定不规范直接导致的是社区教育政策执行有偏差,社区家长教育政策不能形成体系,缺乏系统性。

本期专题文章来自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中心主办的“大国关系与网络空间战略稳定”学术研讨会,共邀请五位与会嘉宾,围绕网络空间大国关系、网络武器、网络战、网络科技和网络空间治理困境等多个方面对战略稳定的影响做出分析和探讨。我们相信通过国内学界不断地努力,一定能够将“网络空间战略稳定”打造成为网络空间国际治理领域的重要理论突破。

鲁传颖

——本刊特别策划专题

大国关系与网络空间战略稳定

0 引言

第二个方面是复杂思考。国际关系学科探讨的国家关系必然是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兼具地缘空间和历史时间的思考,强调实证色彩,忌讳问题简单化。因为就国际政治而言,国际关系行为体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集中表现为国家在战略决策和政策制定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政治判断力。类比于网络空间,其同样涉及不同主体、不同行为、不同领域,横跨现实和虚拟两个维度,带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各种变量,因此对于网络空间议题的思考,也必然是复杂性的。

1 如何认知网络空间

就国际社会而言,对于网络空间的认知,概而言之主要事涉三大问题,其一是确认网络空间主要行为体问题,其二是网络权势以及权力运用问题,其三是网络空间秩序的生成、构建和维护问题。

下面就实施保安中对船舶硬件及标识的几点要求和其相关意义谈一下:(其中一、二、三、四项公约要求在2004年7月1日前完成;第五、六项2004年7月1日后第一次安全检验且在12月31日前按装和标识;第七项公约要求在2006年7月1日后第一次无线电检验前安装)。

国际关系学科主要是研究以主权国家为代表的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学科,正如美国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者汉斯·摩根索所言,国际政治像一切政治一样, 是追逐权力的斗争。网络空间作为新兴战略领域,其权力政治色彩同样十分鲜明,故而从国际关系这一学科的理论视域去思考天然带有人造虚拟属性的网络空间,能够起到一种“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第一个方面是关系思考。国际关系或者国际政治学科十分强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关系思考是国际关系学科的一种基础性思维逻辑。类比于网络空间,同样存在这样一种必不可少的关系思考,其主要包括两种关系。一种是平行关系,即就个体而言,物理现实中的个体通过各种终端平台映射到网络空间中,在数字世界相应地也就存在真实个体的多个虚拟投射;一种是交互关系,即现实世界的各种权力结构、议题矛盾、社群关系在网络空间中得以映射和呈现,同时网络空间又对现实世界的各种关系产生反作用,从而形成交互影响。网络空间的关系思考与国际关系学者对于国际关系的思考有着较高的契合度。

正是由于网络空间涉及关系思考、复杂思考和理性思考,因而其认知也就存在多维多元趋向。

如果足够小(趋于0),则该神经元处于非激活状态。这里设置一个稀疏性参数ρ,ρ为趋于零的正实数。若则该种神经元处于非激活状态。这里用Kullback-Leibler (KL)距离作为惩罚项,对隐含层进行稀疏约束:

第三个方面是理性思考。总体上,国际关系有两类知识,第一类是日常生活中的国际关系知识,这种知识是生动的、流行的,也是情绪化的;第二类是学科理论知识与政策实践知识,这两种意义上的国际关系都强调科学的态度和政策导向,立足于理性思考。类比于网络空间,其知识亦有两种形态,一是日常生活中的网络空间知识,也是大部分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网络的接入和互动形成的知识,这种知识主要是感性层面而非严格学科专业意义上的;二是政策意义上或者技术意义上的网络空间知识,这方面的知识则是严肃的、专业化的,体现为一种充满理性思考的知识体系。

为了在评价中体现专家的主观经验,同时又以数据为本体现出客观性,本文对上述主、客观权重确定方法进行了最优化组合。

其一,网络空间主要行为体问题。众所周知,网络空间中有着非常多的行为体,但是如何界定这些行为体的权重,及其参与网络空间的基本范式,则是一个必须首先解决的基础性问题。目前就国际关系而言,主权国家依旧在通常意义上被视为国际关系的主要且最核心的行为体,其他行为体包括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则是作为一种重要补充。而在网络空间中,主要行为体是个体还是国家群体,尚无广泛接受的共识。如果个体作为最主要行为体,则网络空间的个人自由、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网络民主等议题将会是网络空间的核心议题;而将国家作为最主要行为体,网络空间主权、网络安全、网络管理权属等问题将会成为最重要的议程。因此,网络空间主要行为体界定不仅仅是一个身份界定问题,而是背后所涉及的巨大的政治话语权和议程设置权的根本问题。

2 网络空间的三个基本问题

通常而言,网络空间是相对于物理空间而存在的对应概念,且较之于物理世界的现实性,网络空间更强调虚拟性,但事实上,网络空间是真实与虚拟的杂糅融合。基于国际关系学科理论视域,本文对网络空间作如下三种契合思考。

西格列汀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刘晓玲,陈永刚,王 犇(4·245)

其二,网络空间权力问题。网络空间如果有权力,指的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传统政治学或是国际关系学科中使用的权力概念,这个问题目前也没有通用性结论,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在国际关系学科当中讨论权力时,可以将之进一步细化和分解,如分解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而在网络空间中,网络空间权力究竟由哪些部分组成,不仅如此,权力的来源、使用、合法性等等都需要更加系统地探讨和系统建构。另外,国际关系中强调权力塑造利益,在网络空间中亦是如此,故而唯有明确网络空间权力的属性和组成,才能明晰行为体在网络空间的权利和利益。最后,网络空间权力还涉及应用问题。在国际关系学科中,国家权力应用与国际博弈、大国竞争紧密相连,在网络空间同样也需要考虑行为体对于权力运用的逻辑,以及大国关系的互动问题。

第三,网络空间秩序的生成与维护问题。在谈论到网络空间秩序时,首先需要回应的是目前网络空间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现实状态问题。在国际关系学科中,一种十分流行的逻辑是从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出发,并由此来探讨国际关系秩序在当下产生的路径以及维护的方式。因此就网络空间而言,能不能有一个像“无政府”这样的概念,可以较好地概括现阶段网络空间的状态,包括权力分布、有序程度等等,并在此之上再构建相应的秩序理论。另外,对于网络空间秩序问题还应进行延展性的思考,包括应该导向什么状态,理想的网络空间秩序是什么,依靠技术、文化还是政治来进行建构等等,这些问题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在讨论了,未来可以期待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

3 网络空间治理

网络空间治理问题是目前网络空间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在国际关系学科中,治理也是经常涉及的大问题。借用国际关系理论,首先需要明确网络空间治理这一议题到底归属什么政治位阶,是高级政治领域还是低级政治领域。如果是高级政治领域,那就必然要首先解决国家在网络空间的主权边界、权力划分、安全困境、战略稳定等核心问题;如果是低级政治领域,则可以分散在技术发展、经济交流、跨境合作等平台和流程下推进。这两种界定将带来完全不同的解决路径和政策逻辑,甚至这种界定的争论本身就是国际议程设置权力的一种竞争。

在网络空间治理所属政治位阶这一根本问题达成共识或者达成某种妥协性的谅解后,网络空间治理依然任重道远,还需继续就上述三大问题,即网络空间主要行为体、网络空间权力属性与组成,以及网络空间秩序生成与维护,努力促进国际社会形成较为广泛公允的认知,如此网络空间治理才能在真正意义上的良序框架内进行。

作者简介

宋德星,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与战略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理论思想、国家大战略、中国外交和南亚印度洋问题。

标签:;  ;  ;  ;  ;  ;  ;  ;  ;  ;  

宋德星:国际关系学科理论视域下的网络空间认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