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飞虱论文_刘凡奇,万贵钧,曾路影,李春绪,潘卫东

导读:本文包含了灰飞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病毒,存活率,磁场强度,种群,扶桑,病害,敏感性。

灰飞虱论文文献综述

刘凡奇,万贵钧,曾路影,李春绪,潘卫东[1](2019)在《近零磁场下灰飞虱转录表达分析稳定性内参基因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地磁场(geomagnetic field,GMF)并不是稳定不变的,其随时间和空间时刻变化。目前,随着对动物磁生物学研究的日益深入,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技术开展的磁响应基因转录表达谱研究有力促进了磁响应通路的鉴定和磁感受机制的揭示。【目的】筛选近零磁场(near-zero magnetic field,NZMF)下短翅型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使对目的基因的定量分析更加准确。【方法】迁飞性昆虫灰飞虱采自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并在室内使用TN1叁叶期稻苗进行扩繁(温度:(25.0±1.0)℃,相对湿度:70%—90%,光周期:14L﹕10D)。采用亥姆霍兹线圈室内模拟近零磁场(NZMF;<500 nT)和地磁场(GMF;~50 000 nT),人工模拟磁场强度有效处理空间为直径30 cm的球形空间,试验过程中严格控制除磁场强度外的环境因子(温度:(25.0±1.0)℃,相对湿度:75%,光周期:14L﹕10D)并利用磁通门计每日对人工模拟磁场进行校准和监测,灰飞虱连同TN1叁叶期稻苗均置于试管中进行暴露处理,每隔两日与对照磁场中稻苗对调以避免稻苗潜在磁响应对灰飞虱的影响。利用Trizol法分别提取初羽化灰飞虱雌、雄成虫总RNA,检测各生物学重复RNA质量并调至含量一致,反转录为cDNA,利用qRT-PCR技术并结合常用内参筛选分析软件geNorm、NormFinder、BestKeeper以及在线综合分析系统RefFinder对在NZMF和GMF两种磁场强度下灰飞虱体内的内参基因稳定性进行评估筛选,其中,待评估的11个常用内参基因包括Actin1、Tubulin(α1TUB和α2TUB)、Elongation factor 1alpha(EF-1α)、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Ubiquitin(UBI)、Ribosomal protein S11(RPS11)、Ribosomal protein S15e(RPS15)、Ribosomal protein L8(RPL8)、Ribosomal protein L9(RPL9)和ADP ribosylation factor2(ARF2)。【结果】不同磁场环境(NZMF vs. GMF)下,灰飞虱短翅雌成虫EF-1α和RPL9表达稳定性在geNorm和NormFinder两种评估方法中都居于前两位,与BestKeeper软件的结果略有差异,进而利用在线工具RefFinder对以上3种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稳定性综合排序,结果表明EF-1α稳定性最好,RPL9稳定性次之;灰飞虱短翅雄成虫中,基于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 3种评估方法,α2TUB和RPL9表达稳定性中均居于前两位,而Actin1表达稳定性虽在NormFinder和BestKeeper中处于前两位,但其在geNorm中稳定性较低,最后,通过在线工具RefFinder综合分析表明,α2TUB稳定性最好,RPL9稳定性次之。【结论】明确了不同磁场强度(NZMF vs. GMF)下适用于灰飞虱短翅雌、雄成虫中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其中,若使用双内参系统,雌成虫中可使用EF-1α和RPL9搭配,雄成虫中可使用α2TUB和RPL9搭配,为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系统。此外,RPL9在灰飞虱短翅型雌、雄成虫中均可作为稳定的单一内参基因使用。研究结果确保了对灰飞虱响应磁场强度变化研究中关键目的基因转录表达的准确定量,并为今后开展磁场强度变化下的转录表达谱分析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9期)

凌汉,李创,唐涛,刘迪,赵春青[2](2019)在《氟雷拉纳与叁种杀虫剂对灰飞虱的室内毒力及其联合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点滴法,测定了氟雷拉纳与毒死蜱、吡虫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单剂及其混剂对灰飞虱雌成虫的毒力,并通过共毒系数法评价复配药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氟雷拉纳和甲维盐对灰飞虱的毒力高,药后96 h,其LD_(50)值分别为0.382和0.201 ng/头;毒死蜱和吡虫啉对试虫的毒力低于氟雷拉纳和甲维盐,其LD_(50)值分别为1.127和1.016 ng/头。此外,氟雷拉纳与毒死蜱混配时表现出良好的增效作用,且配比为3∶2时,共毒系数最高为142;氟雷拉纳与甲维盐混配时,对灰飞虱的增效作用不显着,在配比为4∶1时,共毒系数仅为129;而氟雷拉纳与吡虫啉混配,当配比为2∶3和3∶2时对灰飞虱表现为拮抗作用,但配比为1∶4时表现为增效。以上结果说明,氟雷拉纳与毒死蜱复配对灰飞虱具有增效作用,可为研发田间有效防控该害虫的药剂组合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朴君,许春玲,朴敬爱,周益军,李硕[3](2019)在《灰飞虱内生病毒HiPV外壳蛋白VP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前期发现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可与介体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体内的Hi PV病毒(Himetobi P virus,Hi PV)互作。本研究旨在制备Hi PV外壳蛋白VP1的多克隆抗体,并评估其在Hi PV病毒检测中的可用性,以为深入研究Hi PV-RSV和Hi PV-灰飞虱的互作机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RT-PCR方法从灰飞虱成虫体内扩增Hi PV主要外壳蛋白基因VP1,然后将VP1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构建表达载体p ET-VP1。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 (DE3),经IPTG诱导、Ni2+-NTA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体。【结果】从灰飞虱体内克隆到774 bp的Hi PV外壳蛋白基因VP1,经原核表达、纯化,获得分子量约47. 5 kD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后获得VP1多克隆抗体。该抗体间接ELISA效价达1∶819 200,与Hi PV外壳蛋白VP1有特异性反应,而与灰飞虱蛋白无交叉反应。利用该多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单头灰飞虱成虫体内Hi PV的Western blot和免疫捕获RT-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Hi PV在携带和不携带RSV的灰飞虱高亲和性群体内均广泛存在。【结论】利用制备的Hi PV的VP1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检测灰飞虱体内Hi PV。本研究为Hi PV病毒的快速检测以及Hi PV-RSV互作、Hi PV-灰飞虱互作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田新新,张超,刘向东[4](2019)在《灰飞虱长、短翅型品系对高、低温的适应能力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种群存在长翅和短翅个体,其翅型分化受遗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明确经连续定向选育的灰飞虱长、短翅型品系对高、低温的适应能力差异。【方法】在室内分别长期定向筛选63和65代建立灰飞虱长、短翅型品系,并在南京田间采集灰飞虱自然种群;分别在25℃,30℃和35℃恒温条件下测定上述灰飞虱长、短翅型品系和自然种群的繁殖力、存活率和发育历期,测定若虫在5℃和-20℃下的存活率以及若虫和成虫的过冷却点,通过品系间存活率、发育历期、生殖力和过冷却点的比较分析,确定灰飞虱长、短翅型品系对高温和低温的耐受能力。【结果】在25℃,30℃和35℃下,灰飞虱自然种群雌成虫的繁殖力均显着高于室内筛选后的长、短翅型品系,而长、短翅型品系雌成虫之间的繁殖力均无显着差异;长、短翅型品系的繁殖力在25℃和30℃之间均无显着差异,但自然种群在25℃下的繁殖力显着高于30℃条件下的繁殖力; 35℃下长、短翅型品系基本无若虫产生。25℃下长翅型品系、短翅型品系和自然种群若虫的存活率无显着差异,但在30℃下,短翅型品系若虫的存活率显着低于自然种群,而与长翅型品系差异不显着; 35℃下长、短翅型品系的若虫最长只能存活到3龄,且两品系间无显着差异,而自然种群可存活到5龄。25℃下,短翅型品系若虫的发育历期显着短于自然种群,而与长翅型品系无差异;但是在30℃下,短翅型品系若虫历期显着长于长翅型品系和自然种群。长翅型品系、短翅型品系和自然种群灰飞虱3-4龄若虫在5℃低温下的存活天数无显着差异,并且长翅和短翅型品系在-20℃极端低温下暴露10 min后其死亡率也无显着差异且均显着高于自然种群。3个品系(种群)成虫的过冷却点无显着差异,但5龄若虫的过冷却点表现为短翅型品系显着高于自然种群,而与长翅型品系无显着差异。【结论】经连续定向选育的灰飞虱长、短翅型品系对低温和高温的适应力基本相当,且低于自然种群。在高温条件下灰飞虱短翅型品系的发育速率低于长翅型品系。(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朱立飞[5](2019)在《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蛋白P9-1调控病毒在灰飞虱中增殖扩散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病毒病是对水稻生产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其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和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是对水稻危害最为严重的两种病毒,两者均通过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传播。植物病毒与介体昆虫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分析介体传毒机制,控制病毒传播的主要手段。RBSDV的非结构蛋白P9-1在病毒侵染过程中形成病毒原质结构(毒质,viroplasm),可能对病毒的复制和侵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灰飞虱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为实验材料,以RBSDV的P9-1为诱饵蛋白筛选灰飞虱的cD NA文库,并对筛选到的可能参与介体传毒的26S蛋白蛋白酶体亚基Rpn8进行功能验证,对Rpn8发挥作用的分子机理进行初步分析。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P9-1定位于细胞质。通过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P9-1定位于细胞质,且呈毒质形式存在。(2)RBSDV的病毒蛋白P9-1与灰飞虱26S蛋白酶体亚基Rpn8互作。病毒与介体昆虫蛋白的互作研究是了解介体传毒机制的主要方法,因此,我们以P9-1为诱饵蛋白钓取灰飞虱的cD NA文库,并获得了包括Rpn8在内的11个可能与P9-1互作的蛋白。有研究表明,26S蛋白酶体参与调控病毒在介体灰飞虱中的传播,而Rpn8是26S蛋白酶体的一个亚基,所以,我们以Rpn8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以及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实验证明了Rpn8确实与P9-1互作。(3)Rpn8负调控灰飞虱中RBSDV的积累。为检测Rpn8是否参与调控病毒传播,体外合成ds Rpn8并饲喂带毒灰飞虱以下调Rpn8的表达。发现灰飞虱体内RBSDV的外壳蛋白编码基因CP的表达水平升高,说明灰飞虱体内的病毒积累量增加。将Rpn8 RNAi转基因水稻接种带RBSDV的灰飞虱,发现转基因水稻的感病率高于野生型。表明Rpn8下调表达有利于灰飞虱中RBSDV的积累与传播。(4)RBSDV抑制灰飞虱26S蛋白酶体功能。qRT-PCR实验结果表明带RBSDV的灰飞虱中Rpn8的表达量显着低于无毒灰飞虱;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带毒灰飞虱中泛素化蛋白积累量高于无毒灰飞虱,说明RBSDV可能通过降低Rpn8的表达从而影响灰飞虱26S蛋白酶体的功能。(5)灰飞虱26S蛋白酶体亚基Rpn8与Rpn7互作。酵母双杂交(Y2H)实验、荧光素酶互补实验(LCI)以及体外免疫共沉淀(pull-down)实验表明Rpn8与灰飞虱中26S蛋白酶体另一个亚基Rpn7互作,且P9-1与Rpn7不互作。(6)Rpn8亦与RSV的P2蛋白互作。qRT-PCR结果显示,带RSV的灰飞虱中Rpn8的表达量亦低于无毒灰飞虱,说明RSV可能通过降低Rpn8的表达调控26S蛋白酶体功能。Rpn8的下调促进灰飞虱中RSV的积累并且Rpn8 RNAi转基因水稻对RSV的感病率增加,说明Rpn8负调控灰飞虱中RSV的积累与传播。之后我们通过Y2H实验发现Rpn8与RSV的P2蛋白互作,LCI和Co-IP实验进一步证明两者互作。以上结果表明RSV通过干扰灰飞虱26S蛋白酶体功能促进病毒积累的作用机制与RBSDV相类似。综上所述,RBSDV可能通过降低Rpn8的表达从而调控灰飞虱26S蛋白酶体功能,促进病毒在灰飞虱中的积累。已知26S蛋白酶体各组分间的互作决定其功能发挥,而本研究证明灰飞虱中Rpn8与Rpn7互作、病毒蛋白P9-1与Rpn8互作,而P9-1与Rpn7不互作。因此我们推测RBSDV还可能通过P9-1影响Rpn8与Rpn7的互作抑制灰飞虱26S蛋白酶体功能,从而促进其在灰飞虱体内的积累,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郑庆伟[6](2019)在《南京农业大学发现灰飞虱巧搭桥梁传播水稻条纹病毒》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的生长会受到各种外界生物的侵染,作为危害作物的第二大病害——植物病毒一旦感染农作物,其品质和产量都会受到极大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颗粒无收。不起眼的昆虫往往是病毒病害在农作物产地暴发流行的罪魁祸首,目前所已知的病毒中,超过75%都是依赖昆虫进行传播。昆虫在发病的农作物上取食汁液时病毒就被携带进昆虫体内,随后被媒介昆虫大面积传播。因此,为控制并降低病毒病害的(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09期)

王照玉[7](2019)在《商河县夏玉米灰飞虱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灰飞虱是传播玉米粗缩病的最主要媒介,常造成玉米毁灭性的打击,一旦发生非常难以控制。商河县是玉米种植大县,因此,本文对灰飞虱在商河县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以便为生产应用提供支撑。(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杜若诗[8](2019)在《叁氟苯嘧啶对灰飞虱的亚致死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属于同翅目(Homoptera)飞虱科(Delphacidae),是我国及东南亚稻区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随着杜邦研发的新型介离子类药剂叁氟苯嘧啶的应用,其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影响亟待评价。因此本研究在室内条件下分别使用稻苗浸渍法和点滴法测定了叁氟苯嘧啶对山东6个地区灰飞虱种群的毒力,阐明了亚致死剂量(LD_(10)、LD_(20)和LD_(30))叁氟苯嘧啶对其体内酯酶(ES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的影响,研究了亚致死剂量胁迫下灰飞虱F_0代雌虫繁殖力、寿命的变化并建立了F_1代种群生命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稻苗浸渍法结果表明,6个灰飞虱种群3龄若虫和成虫对叁氟苯嘧啶的敏感性最高分别为0.7758、0.7517 mg/L,最低分别为1.6435、1.0757 mg/L。点滴法测定结果表明,叁氟苯嘧啶对6个灰飞虱种群3龄若虫的LD_(50)值范围在3.4866×10~(-4)-7.4412×10~(-4)μg/头之间;对成虫的毒力范围在1.9472×10~(-4)-4.1956×10~(-4)μg/头之间。结果表明,叁氟苯嘧啶对山东省6个灰飞虱种群均表现出较好的室内活性。在叁氟苯嘧啶亚致死剂量(LD_(10)、LD_(20)和LD_(30))处理下,灰飞虱体内3种解毒酶活性均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其中EST和GST酶活力出现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表现出抑制作用;而MFO酶活力在处理后24h和48h出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表现出明显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MFO可能为灰飞虱对叁氟苯嘧啶解毒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并且有可能在其后续抗性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叁氟苯嘧啶对灰飞虱亚致死试验的结果表明,叁个处理的灰飞虱F_0代雌虫产卵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6.78%、14.50%和30.26%。叁氟苯嘧啶处理后F_1代的发育历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延长,且繁殖力(Fd)分别降低了6.9%、18.1%和28.0%。此外,预测的后代数(N)和种群趋势指数(I)均低于对照组,且叁个处理组灰飞虱的种群相对适合度分别仅为0.82、0.73、0.57,表明叁氟苯嘧啶亚致死剂量可有效抑制灰飞虱种群的增长。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叁氟苯嘧啶防治灰飞虱不仅有较好的室内活性,还会造成亚致死效应如世代周期延长,解毒酶活性发生变化,雌虫繁殖力降低,寿命延长,种群增长减缓等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01)

张凯伦[9](2019)在《溴氰虫酰胺对灰飞虱的亚致死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山东不同地区灰飞虱种群对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水平差异以及溴氰虫酰胺对灰飞虱的亚致死效应,我们在室内分别采用稻苗浸渍法和点滴法测定了溴氰虫酰胺对泰安、莱芜、鱼台(分别采自小麦和水稻)、济南和济阳6个灰飞虱种群3龄若虫和成虫的毒力,同时测定了亚致死剂量(LD_(10)、LD_(20)和LD_(30))溴氰虫酰胺对灰飞虱成虫体内的酯酶(ESTs)、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多功能氧化酶(MFO)活性的影响,并观察了受亚致死剂量(LD_(10)、LD_(20)和LD_(30))的溴氰虫酰胺胁迫后试虫发育历期、产卵量和雌虫寿命等的变化情况,组建了其F_1代种群的生命表。同时为了更好的在田间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害虫防治,我们还比较了溴氰虫酰胺亚致死剂量(LD_(10)、LD_(20)和LD_(30))胁迫后灰飞虱对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和吡蚜酮的敏感性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稻苗浸渍法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对6个灰飞虱种群3龄若虫的LC_(50)值介于8.5193 mg/L~11.0524 mg/L,对成虫的LC_(50)值介于10.4245 mg/L~12.4904 mg/L。点滴法测定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对6个灰飞虱种群3龄若虫的LD_(50)值在0.9239×10~(-3)μg/头~1.1318×10~(-3)μg/头之间,对成虫的LD_(50)值在1.0933×10~(-3)μg/头~1.2619×10~(-3)μg/头之间。结果表明,山东不同地区田间灰飞虱种群对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差异不大,同一地区灰飞虱种群不同虫态对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也无明显差异。2.在溴氰虫酰胺亚致死剂量(LD_(10)、LD_(20)和LD_(30))处理下,灰飞虱体内3种解毒酶活性均被诱导上升,其中GSTs酶活力上升最显着。结果表明,GSTs可能会在灰飞虱对溴氰虫酰胺后续抗性形成中起作用。3.经LD_(10)、LD_(20)和LD_(30)剂量溴氰虫酰胺胁迫后,F_0代灰飞虱单雌产卵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着,分别减少了27.08%、31.67%和35.83%;F_1代灰飞虱的若虫总历期、成虫历期和总历期均显着延长;F_1代雌虫比例(Fr)及孵化率(Ha)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着,但其繁殖力(Fd)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8.31%、32.02%和35.03%,预测的后代数量(N)及种群增长趋势指数(I)也均低于对照组。经溴氰虫酰胺LD_(10)、LD_(20)和LD_(30)浓度处理后,灰飞虱的相对适合度分别为0.69、0.67和0.62。结果表明,在田间施用溴氰虫酰胺防治水稻害虫时,不仅对当代灰飞虱有致死效应,对其后代种群的增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经溴氰虫酰胺亚致死剂量胁迫的种群,对吡虫啉和噻虫嗪的敏感性会升高,并随溴氰虫酰胺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对噻嗪酮的敏感性也有所增加,不同处理后的灰飞虱对噻嗪酮的敏感性表现为:未处理种群<LD_(10)处理种群<LD_(30)处理种群<LD_(20)处理种群;对吡蚜酮的敏感性稍有增加,但差异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01)

叶婉仪[10](2019)在《灰飞虱及扶桑绵粉蚧lncRNA预测及其差异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 200 nt的非编码RNA,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从转录组数据中发现lncRNA的计算流程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1ncRNA被发现和鉴定。本研究采用前期建立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根据1ncRNA特点,分别以灰飞虱(Laoddelphax striatellusFallen)及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基因组为参考,预测得到灰飞虱和扶桑绵粉蚧的lncRNA基因;分析了两种昆虫的lncRNA基因的特点,比较了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灰飞虱带毒和不带毒样本进行了差异表达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LncRNA的挖掘以及在灰飞虱带毒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实验共采用38个灰飞虱转录组,其中包括实验室之前测定并报道的4个灰飞虱转录组和从NCBISRA数据库下载的34个灰飞虱转录组,包括感染与未感染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的不同灰飞虱组织、感染与未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灰飞虱、不同温度处理的样本。据lncRNA特点,以灰飞虱基因组为参考序列,从38个灰飞虱转录组中预测得到4786个lncRNA基因,共有5790个lncRNA转录本。特征分析表明,灰飞虱lncRNA的外显子长度明显低于蛋白编码基因(P<0.05)。在带毒灰飞虱的唾液腺、肠道和卵巢中,分别有3、11、25个lncRNA明显高表达(P<0.05)。选择了不同组织中高表达的6个lnc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了验证,5个lncRNA表达情况与差异表达分析结果相符。2.LncRNA在扶桑棉粉蚧蜡质合成中的差异表达分析概况扶桑绵粉蚧的雌虫可以形成白色蜡质层,蜡质是蚧虫体壁表面的物理保护屏障。为进一步研究lncRNA在蜡质合成中的功能,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技术对表皮组织和去表皮的其他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每个组织共3个重复,利用前述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预测得到5081个lncRNA基因。特征分析表明,与灰飞虱lncRNA不同,扶桑绵粉蚧lncRNA外显子的长度明显高于其蛋白编码基因,表明不同物种间的lncRNA基因的结构保守性低。差异表达分析发现,35个lncRNA基因在表皮组织中高表达,3个lncRNA基因在去表皮组织中高表达(P<0.05)。聚类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其中4个lncRNA在扶桑绵粉蚧的表皮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P<0.05)。lncRNA曾被报道参与调控邻近10Kb左右的蛋白编码基因,但在扶桑绵粉蚧表皮组织高表达的lncRNA中,只有XLOC_000548与蜡质合成相关的far基因邻近,但相距62 Kb以上。由于lncRNA的靶标预测算法尚不成熟,无法准确预测lncRNA的作用靶标,因此lncRNA是否参与蜡质的合成,尚无法确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1-04)

灰飞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氟雷拉纳与毒死蜱、吡虫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单剂及其混剂对灰飞虱雌成虫的毒力,并通过共毒系数法评价复配药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氟雷拉纳和甲维盐对灰飞虱的毒力高,药后96 h,其LD_(50)值分别为0.382和0.201 ng/头;毒死蜱和吡虫啉对试虫的毒力低于氟雷拉纳和甲维盐,其LD_(50)值分别为1.127和1.016 ng/头。此外,氟雷拉纳与毒死蜱混配时表现出良好的增效作用,且配比为3∶2时,共毒系数最高为142;氟雷拉纳与甲维盐混配时,对灰飞虱的增效作用不显着,在配比为4∶1时,共毒系数仅为129;而氟雷拉纳与吡虫啉混配,当配比为2∶3和3∶2时对灰飞虱表现为拮抗作用,但配比为1∶4时表现为增效。以上结果说明,氟雷拉纳与毒死蜱复配对灰飞虱具有增效作用,可为研发田间有效防控该害虫的药剂组合提供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灰飞虱论文参考文献

[1].刘凡奇,万贵钧,曾路影,李春绪,潘卫东.近零磁场下灰飞虱转录表达分析稳定性内参基因筛选[J].中国农业科学.2019

[2].凌汉,李创,唐涛,刘迪,赵春青.氟雷拉纳与叁种杀虫剂对灰飞虱的室内毒力及其联合作用[J].环境昆虫学报.2019

[3].朴君,许春玲,朴敬爱,周益军,李硕.灰飞虱内生病毒HiPV外壳蛋白VP1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J].昆虫学报.2019

[4].田新新,张超,刘向东.灰飞虱长、短翅型品系对高、低温的适应能力差异[J].昆虫学报.2019

[5].朱立飞.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蛋白P9-1调控病毒在灰飞虱中增殖扩散的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

[6].郑庆伟.南京农业大学发现灰飞虱巧搭桥梁传播水稻条纹病毒[J].农药市场信息.2019

[7].王照玉.商河县夏玉米灰飞虱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

[8].杜若诗.叁氟苯嘧啶对灰飞虱的亚致死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2019

[9].张凯伦.溴氰虫酰胺对灰飞虱的亚致死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2019

[10].叶婉仪.灰飞虱及扶桑绵粉蚧lncRNA预测及其差异表达分析[D].浙江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在带毒灰飞虱卵巢内的分布水稻种植和灰飞虱发生简图不同温度下灰飞虱各虫态(龄)的...注射dsRNA后LsST6与RSV在灰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rDNA...1.3RBSDV侵染灰飞虱消化...

标签:;  ;  ;  ;  ;  ;  ;  

灰飞虱论文_刘凡奇,万贵钧,曾路影,李春绪,潘卫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