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液体燃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燃料,液体,甲醇,促进剂,性能,能源,催化剂。
液体燃料论文文献综述
王霜,翟玉玲,李法社,罗会龙,陈勇[1](2019)在《16种生物柴油的液体燃料特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点火与燃烧性能、润滑性能等液体燃料特性对其商业化推广应用及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16种生物柴油和0~#柴油为研究对象,对其液体燃料特性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6种生物柴油比0~#柴油的密度高2.86%~11.69%,亚麻籽油生物柴油和蓖麻籽油生物柴油的密度不符合我国生物柴油国家标准;16种生物柴油运动黏度均符合我国生物柴油国家标准,且均高于0~#柴油;花生油生物柴油和棕榈油生物柴油冷滤点高于0~#柴油,其余生物柴油均低于0~#柴油;16种生物柴油十六烷值均大于0~#柴油,热值均低于0~#柴油,葵花籽油生物柴油、菜籽油生物柴油和玉米油生物柴油十六烷值不符合我国生物柴油国家标准;16种生物柴油中除棕榈油生物柴油馏程低于0~#柴油外,其余均高于0~#柴油,且亚麻籽油生物柴油和蓖麻籽油生物柴油馏程不符合我国生物柴油国家标准;16种生物柴油中蓖麻籽油生物柴油残炭含量和灰分含量不符合我国生物柴油国家标准,大豆油生物柴油、棉籽油生物柴油、橡胶籽油生物柴油和蓖麻籽油生物柴油机械杂质含量不符合我国生物柴油国家标准;16种生物柴油的磨斑直径均低于0~#柴油,且差别不大。(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9年12期)
刘亮[2](2019)在《甲醇 应对能源安全的又一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截至2018年底,我国甲醇有效产能逾8300万吨,约占世界甲醇总产能的59%。那么,我们如何高效、经济地使用甲醇燃料?纵观中国经济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已经到达了前所未有的数量级,但是,能源安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金秋时节,在(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报》期刊2019-10-22)
邓京波[3](2019)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开发由阳光和空气制液体燃料的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采用太阳能装置从阳光和空气生产液体燃料的新技术。这些燃料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CO_2与之前为生产这些燃料而从空气中提取的CO_2一样多。直接从环境空气中提取CO_2和水,并利用太阳能使其反应生成合成气,随后将其加工成煤油、甲醇或其他烃类。ETH可再生能源载体系的教授Aldo Steinfeld及其研究小组开发了该技术。位(本文来源于《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单译,李德豹,刘思乐,尚冬梅,吴静[4](2019)在《蒸氨法Cu基催化剂的制备及生物质液体燃料合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蒸氨法制备了不同Cu负载量的Cu/SiO_2催化剂,对生物质平台化合物5-羟甲基糠醛进行常压气相催化加氢反应,合成新能源液体燃料2,5-二甲基呋喃。利用XRD、BET和TPR测试技术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u负载量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组分Cu高度分散于载体内,形成了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适宜孔结构的层状硅酸铜结构,Cu与载体SiO_2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适宜的Cu负载量为25%。在反应温度为230℃、原料液空速为1. 1 h~(-1)、氢/醛摩尔比为90∶1的条件下,5-羟甲基糠醛的转化率可达100%,2,5-二甲基呋喃的选择性达94. 6%。(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王强,张永召,袁志丹[5](2019)在《使用LS-DYNA的ICFD进行液体燃料发动机的晃动流固耦合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的不断提高,所携带液体燃料的重量占火箭总体质量越来越大,某些型号甚至达到了90%以上。使得充液晃动对于整个航天器的影响已经不可忽视。传统的防晃板设计多采用实验方法或保守的静力仿真分析,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航天器贮箱,利用LS-DYNA中的ICFD双向流固耦合功能对贮箱液体晃动及水平环防晃板的防晃效果进行研究。模拟在一定简谐激励下,水平环对液体晃动防晃影响。在流固耦合仿真的过程中,通过一个模型可以同时获得液体叁维晃动及防晃板的变形信息,包括液体在晃动过程中的质心变化信息,防晃板的应力、变形信息,可用于指导防晃板的设计。结果表明:使用LS-DYNA的ICFD双向流固耦合功能可以对航天器贮箱的防晃板设计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8-17)
吴鹏斌,诸林,吕利平,郝强,张凡[6](2019)在《化学链燃烧耦合甲烷重整制液体燃料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能量的高效利用,提出了化学链燃烧耦合甲烷重整制液体燃料工艺,并利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工艺模拟。研究了重整单元进料甲烷/二氧化碳/水蒸气的摩尔比(M/C/S)、反应温度(T)以及费托合成气相循环比(R)对CO2转化率、合成气氢碳比、能量效率、费托合成火用损等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并以能量效率最高为目标,对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当M/C/S=3/1/2、T=800℃、R=0. 9时,生成的合成气氢碳比为2. 1,系统的总能量效率和液体燃料生产效率最高,分别为57. 0%和50. 0%,系统能源节约率为9. 0%。(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06期)
王文将,潘梦雅,李玉娇,秦才东,张千峰[7](2019)在《木质素准液体燃料在柴油机上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木质素准液体燃料是一种很有代用前景的燃料,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准液体燃料。本文中将木质素与纯柴油以及适量的乳化剂混合后通过均质机均质,得到木质素准液体燃料。而后在S195单缸柴油机上对两种不同燃料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得出柴油机燃用木质素准液体燃料和纯柴油的负荷特性和排放特性曲线,同时对木质素准液体燃料和纯柴油的油耗率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能够替代柴油做功;使用木质素准液体燃料作为代用燃料的输出功率与使用纯柴油几乎相同,且在1600 r/min时较纯柴油有明显的节油效果,所排出的二氧化碳(CO_2)、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含量均降低。(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11期)
王复龙[8](2019)在《基于磷化铁促进剂的高效直接液体燃料电池催化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纳米结构的Pd(Pt)催化剂是直接液体燃料电池中最有效的阳极催化剂。然而这些催化剂存在成本高、抗CO中毒能力弱和纳米粒子易团聚等问题,严重阻碍其商业化进程。因此开发具有良好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纳米粒子分散性良好的低成本阳极催化剂,对直接液体燃料电池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旨在构筑新型高效、稳定的直接液体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通过乙二醇还原法制备纳米级过渡金属磷化铁负载Pt(Pd)的复合催化剂。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和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技术对复合催化剂的电催化特性进行系统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固相反应方法制备了表面缺陷丰富、比表面积大的花瓣状Fe2P,通过金属-载体间耦合作用固定Pt纳米晶,提高了催化剂对醇类电氧化的性能。金属-载体间的耦合作用,也增强Pt-Fe2P之间的电子作用;根据d-带理论,Pt表面的电子富集有效降低对CO等毒性中间体的吸附能力。利用Fe2P花瓣状结构和表面缺陷,增加Pt锚定点和提高Pt纳米粒子分散性,增大催化剂和反应物的有效接触,提高催化剂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电荷转移速率,进而改善醇类电氧化的催化性能。(2)采用简单的乙二醇还原法制备了以FeP载体为核,PtRu纳米粒子为壳的复合催化剂。PtRu/FeP(l:l)催化剂在醇类氧化反应显示出较好的催化稳定性、动力学速度快和电荷转移电阻小等特点,归因于催化剂的核壳结构、PtRu纳米粒子高分散度、较强的电子效应(d-带理论)和双功能机理。与PtRu/C-H和PtRu/C-JM催化剂相比,PtRu/FeP(l:l)催化剂对甲醇和乙醇电氧化的质量活性和比活性得到显着提高。(3)我们以Pd-FeP为前驱体,采用简单的退火处理合成PdO-Pd/FeP复合催化剂,考察了 Pd-FeP体系在不同退火温度处理时生成的PdO对甲酸电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为250℃时,PdO-Pd/FeP-250催化剂对甲酸电氧化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最好。由于PdO-Pd/FeP-250催化剂具有新的活性表面、FeP与Pd间的电子作用以及FeP对活性氧的吸附可以有效地促进毒性中间体的氧化。(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6-01)
燕腾飞,张环平,孔永平,陈荣霞,李法香[9](2019)在《醇基液体燃料热值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GB16663-1996中没有对水、烃类等的含量做出规定,而一级醇基液体燃料的低热值指标为21MJ/kg,即使是纯甲醇也难以达到此指标,因此,必须加入高热值的烃类或其他物质才能达到一级指标。(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9年05期)
孔永平,燕腾飞,张环平,陈荣霞,李法香[10](2019)在《醇基液体燃料在锅炉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锅炉中使用醇基液体燃料、煤、天然气等燃料的热值、成本、排放量的对比,突显出了醇基液体燃料在锅炉中的使用优势。(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9年04期)
液体燃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截至2018年底,我国甲醇有效产能逾8300万吨,约占世界甲醇总产能的59%。那么,我们如何高效、经济地使用甲醇燃料?纵观中国经济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已经到达了前所未有的数量级,但是,能源安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金秋时节,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体燃料论文参考文献
[1].王霜,翟玉玲,李法社,罗会龙,陈勇.16种生物柴油的液体燃料特性试验研究[J].中国油脂.2019
[2].刘亮.甲醇应对能源安全的又一选择[N].中国石油报.2019
[3].邓京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开发由阳光和空气制液体燃料的技术[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9
[4].单译,李德豹,刘思乐,尚冬梅,吴静.蒸氨法Cu基催化剂的制备及生物质液体燃料合成的研究[J].现代化工.2019
[5].王强,张永召,袁志丹.使用LS-DYNA的ICFD进行液体燃料发动机的晃动流固耦合模拟[C].第十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2019
[6].吴鹏斌,诸林,吕利平,郝强,张凡.化学链燃烧耦合甲烷重整制液体燃料工艺[J].应用化工.2019
[7].王文将,潘梦雅,李玉娇,秦才东,张千峰.木质素准液体燃料在柴油机上的试验研究[J].广州化工.2019
[8].王复龙.基于磷化铁促进剂的高效直接液体燃料电池催化剂[D].扬州大学.2019
[9].燕腾飞,张环平,孔永平,陈荣霞,李法香.醇基液体燃料热值的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
[10].孔永平,燕腾飞,张环平,陈荣霞,李法香.醇基液体燃料在锅炉中的应用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