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表面光接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接枝,表面,甲基丙烯酸,乙烯,吡咯烷酮,光化学,胶乳。
表面光接枝论文文献综述
祁源,王印典,赵长稳,马育红,杨万泰[1](2018)在《含氟聚合物表面光接枝改性及其与EVA热熔胶粘接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氟聚合物由于良好的耐候性、抗紫外辐射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是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关键组成材料.但由于含氟聚合物表面能低,普遍存在与封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胶膜粘接性差的缺点.本文利用紫外光接枝技术对含氟聚合物膜进行表面改性,将丙烯酸丁酯-叁羟甲基丙烷叁丙烯酸酯共聚物(PBA-TMPTA)接枝在含氟聚合物表面;研究了辐照时间、单体组成和单体浓度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对接枝前后膜表面的化学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紫外光接枝反应能够成功地在含氟聚合物膜表面引入接枝层.PBA-TMPTA共聚物改性后的含氟聚合物与EVA胶膜层压粘接后剥离强度可达未改性膜的15倍以上(17.6N/cm),而接枝含有羟基和羧基官能团的共聚物并不能改善其粘接性能.通过模型实验推断合成PBA-TMPTA过程中未反应的双键参与了粘接界面的化学反应而形成了界面间的共价键,因此界面粘接性能的改善主要是由于化学键作用而非物理作用.(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8年34期)
谷庆阳,贾志谦[2](2013)在《膜表面光接枝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膜表面的光接枝可用来改善膜的表面性质,或者赋予膜表面新的功能,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可制备抗污膜、抗菌膜、环境响应膜和生物医用膜等。通过改变接枝方法(气相接枝法、液相接枝法)、引发剂、单体、溶剂、气氛、反应温度、紫外光照时间等因素,可以有效控制接枝链的长短和分布。文中介绍了膜表面光接枝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光接枝的方法、主要影响因素(引发剂、单体、溶剂、氧气、温度、光照时间等),以及主要应用。(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3年05期)
金银山,任元林,董二莹[3](2012)在《表面光接枝改性技术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并总结了光接枝改性技术的原理、实施方法、影响因素及其应用。(本文来源于《山东纺织科技》期刊2012年06期)
康慧[4](2011)在《聚合物膜表面光引发剂单体接枝聚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光接枝改性法在聚合物材料表面固定相关生物大分子是一条赋予材料某些特殊生物功能的重要途径。多功能型的光引发剂在实现引发接枝聚合的同时可以对表面进行特定功能改性,为表面功能改性提供了新的思路。本论文中采用了可聚合性的BP类光引发剂BPMA(4-甲基丙烯酸二苯甲酮酯)与DMABP(4,4'-对甲基丙烯酸二苯甲酮酯),其一端带有BP光活性基团,另一端带有双键,可以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这种光引发剂单体应用于光接枝体系中的好处有:1.自身的BP基团光照下令表面产生自由基引发接枝聚合反应;2.引发剂本身可以聚合接枝固定在膜表面对膜产生一定的改性效果,同时带入了较多的BP结构;3.接枝链上的BP结构在光照下又可以光偶合固定功能大分子,对膜进行进一步的功能改性。为了在单体接枝过程中不消耗单体中的BP结构,得到较高的接枝率,采用两步法表面接枝聚合技术:通过热活化断裂脱除偶合的半频哪醇(BPOH)基团产生表面自由基,引发BPMA与DMABP在CPP表面进行接枝聚合。引发剂单体上带有的BP基团没有参与聚合反应,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因为一步法反应步骤简单,调控方便,一步法接枝技术也被采用。在UV光照下,利用光活性单体本身的BP结构产生表面自由基,引发BPMA和DMABP在表面接枝聚合。在这里光引发剂单体本身既充当引发剂又充当单体,聚合物链形成支化交联结构,没有参与反应的BP单元可以用于后续光偶合大分子改性。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改性后的接枝膜均在UV光辐照下将疏水聚合物-聚苯乙烯(PSt)、亲水聚合物-聚乙二醇(PEG)及生物大分子-牛血清白蛋白(BSA)偶合固定在膜表面。可以发现固定PSt后,表面疏水性增强,固定PEG和BSA后,表面亲水性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1-06-03)
邵辉琳,程晓敏,冯历萍,王鹏[5](2010)在《聚偏氟乙烯膜表面光接枝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接枝单体、苯丙酮(BP)为光引发剂,采用紫外光照射的方法对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滤膜进行接枝改性,研究紫外接枝过程中溶剂、氧气、光照时间和单体浓度对PVDF膜光接枝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是溶剂的最佳选择,反应需要在无氧下进行,当单体浓度为0.1 mol.L-1、照射时间为45 m in时膜光接枝效果最佳.采用全反射红外光谱(ATR-IR)、表面水接触角分析膜的表面性质及变化.结果表明,MBA接枝到膜的表面,明显提高了膜的亲水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吴珊珊,程晓敏,汪乐春,唐根[6](2009)在《聚丙烯膜表面光接枝MBA的合成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性体系中,以二苯甲酮(BP)为引发剂,在商业聚丙烯(PP)微孔滤膜表面紫外光接枝了功能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考察了紫外光照时间、单体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FTIR和对水接触角的测量研究了膜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光照时间为90 min、单体浓度为0.1 mol.L-1时,接枝率达到最大值;FTIR的结果证明,MBA被成功接枝到了PP膜的表面,对水接触角随着接枝率的增加而减小,接枝改性后膜表面的亲水性有了很大提高.(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刘莲英,邓建平,杨万泰[7](2009)在《表面光接枝聚合反应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性能对高分子材料应用至关重要,但多数聚烯烃材料表面惰性,需对表面进行改性或功能化.紫外光引发表面光接枝聚合反应具有诸多优势,因而获得广泛应用.作者以本实验室近年的研究为基础,结合这一领域国际上的部分重要研究成果,概述了实施表面光接枝聚合反应的一些新方法:控制/活性表面光接枝聚合、自引发光接枝聚合、暗区表面光接枝聚合、表面光接枝-交联聚合以及表面小分子光化学反应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B辑:化学)》期刊2009年07期)
曹征,雷景新,杨坚[8](2008)在《HDPE粉料表面光接枝乙烯基吡咯烷酮及其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紫外线(UV)引发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在高密度聚乙烯(HDPE)粉料表面进行接枝反应,制得了NVP接枝HDPE材料,研究了反应时间对接枝率、接枝物亲水性能及其粘接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紫外线能有效引发NVP在HDPE粉料表面的接枝聚合,随辐照时间延长,接枝率升高;接枝改性后HDPE与水的接触角下降,亲水性增强;HDPE/钢材的粘接强度大幅度提高,可高于HDPE材料的本体强度。(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08年02期)
王勤[9](2007)在《乳胶粒表面光接枝/交联及几种功能材料的制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材料以其特有的优异性能成为下一代信息技术、能源技术和生物医学等技术的重要基础。随着纳米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功能性的纳米材料,尤其是表面功能化的纳米材料受到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本文通过纳米乳胶粒子表面光接枝/交联方法得到具有引发功能的纳米胶粒,并利用胶粒引发剂引发接枝聚合制备复合核-壳粒子、设计、构造具有团簇结构的超吸水/(吸油)树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紫外光代替γ-射线引发橡胶胶粒进行光交联反应,采用间歇和连续法实现了乳胶粒的全硫化。与辐射交联橡胶相比,紫外光交联方法所得产物的凝胶含量稍低,但仍可达到90%以上,可满足生产需求,即无需隔离剂可直接喷雾干燥成粉,且操作简便、快捷,设备成本低、能耗低。2、通过紫外光引发交联反应后的偶合终止反应,将BP或ITX分解产生的半频哪醇基团(“休眠”基)固定在胶粒表面,制得了胶粒引发剂,红外和紫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分析验证了表面“休眠”基团的存在;探讨了提高休眠基团偶合量的方法,光反应过程加入PMPTA可有效提高表面偶合休眠基团量。3、以表面带有半频哪醇休眠基团的丁腈胶粒(NBR)作为引发剂,以苯乙烯(St)、丙烯酰胺(AM)、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单体,通过胶粒表面引发的接枝聚合制备了具有多层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胶粒表面接枝聚合的接枝效率远高于一般热引发或辐射引发体系,可达到90%以上,且不受反应时间和橡胶/单体比例的影响;接枝链的生长方向与所用单体的性质有关:由亲油性单体St生成的接枝链向NBR胶粒内部生长,亲水性单体生成的接枝链向外部生长。4、利用所得胶粒引发剂,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通过胶粒引发剂引发交联剂反应构建团簇网络结构、然后引发胶粒表面接枝聚合的方法,设计、制备了一种具有团簇结构的新型超吸水树脂。该树脂以预交联的胶粒团簇为中心,胶粒表面接枝毛发状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胶粒团簇和毛发状接枝链共同构成吸水单元,吸水单元之间通过少量的化学交联和大量接枝链-接枝链缠结以及接枝链-团簇网络缠结构成凝胶网络。这种独特的凝胶结构,赋予了凝胶超高的吸水性能,其对去离子水的吸收倍率达10000倍以上,对自来水和0.9%氯化钠溶液的吸收倍率分别达500倍和250倍。5、利用所得胶粒引发剂,以丙烯酸十八酯(S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n-BA)为单体,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设计、制备了一种具有团簇结构的新型超吸油树脂。吸油树脂内的接枝链由PSA/PMMA或PSA/PBA构成,长接枝链可提高树脂的吸油倍率。树脂吸油倍率随长链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含量增加而增加,对甲苯的吸收倍率可以达到80倍。(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07-11-26)
卢光,余和平,曾宗强,吕明哲,王启方[10](2007)在《利用表面光接枝法改善天然胶乳胶膜的亲水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表面接枝技术,通过紫外光辐照,在光敏剂二苯甲酮的引发作用下,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接枝到天然胶乳胶膜表面。表面接枝改性后的胶膜样品用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技术(FTIR-ATR)及表面接触角测定仪进行表征。FTIR-ATR 谱图清楚地表明 MMA(本文来源于《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期刊2007-10-01)
表面光接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膜表面的光接枝可用来改善膜的表面性质,或者赋予膜表面新的功能,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可制备抗污膜、抗菌膜、环境响应膜和生物医用膜等。通过改变接枝方法(气相接枝法、液相接枝法)、引发剂、单体、溶剂、气氛、反应温度、紫外光照时间等因素,可以有效控制接枝链的长短和分布。文中介绍了膜表面光接枝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光接枝的方法、主要影响因素(引发剂、单体、溶剂、氧气、温度、光照时间等),以及主要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面光接枝论文参考文献
[1].祁源,王印典,赵长稳,马育红,杨万泰.含氟聚合物表面光接枝改性及其与EVA热熔胶粘接性能[J].科学通报.2018
[2].谷庆阳,贾志谦.膜表面光接枝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
[3].金银山,任元林,董二莹.表面光接枝改性技术研究及应用[J].山东纺织科技.2012
[4].康慧.聚合物膜表面光引发剂单体接枝聚合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
[5].邵辉琳,程晓敏,冯历萍,王鹏.聚偏氟乙烯膜表面光接枝改性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6].吴珊珊,程晓敏,汪乐春,唐根.聚丙烯膜表面光接枝MBA的合成及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7].刘莲英,邓建平,杨万泰.表面光接枝聚合反应新进展[J].中国科学(B辑:化学).2009
[8].曹征,雷景新,杨坚.HDPE粉料表面光接枝乙烯基吡咯烷酮及其性能的研究[J].塑料工业.2008
[9].王勤.乳胶粒表面光接枝/交联及几种功能材料的制备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
[10].卢光,余和平,曾宗强,吕明哲,王启方.利用表面光接枝法改善天然胶乳胶膜的亲水性能[C].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