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菌性肠炎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头孢,肠炎,细菌性,小儿,细菌,疗效,氨苄西林。
细菌性肠炎病论文文献综述
李娇,罗光亮,黄文娴,张俊绮[1](2019)在《捏脊摩腹联合藿香散敷脐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50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捏脊摩腹联合藿香散敷脐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中医儿科收治的细菌性肠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对症处理、口服补液治疗的基础上予头孢克肟干混悬剂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捏脊、摩腹联合藿香散敷脐治疗,2组连续治疗3 d后,统计治疗前后的大便次数,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降钙素原(PCT)水平,住院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的大便次数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少,且治疗组减少更显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CRP、ESR、PCT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ESR下降更显着(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为9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捏脊摩腹联合藿香散敷脐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疗效显着,不但缩短了病程及住院时间,而且使用方便,小儿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医儿科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马俊华[2](2019)在《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效果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肠炎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2例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纳入本次研究,按照使用头孢克肟和头孢克洛的用药区别,将52例患儿分为人数均等的研究组(使用孢克肟治疗)和对照组(使用头孢克洛治疗),各26例。连续用药3 d后,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无用药不良反应。同时,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3.1%,其差异显着(P<0.05)。结论头孢克肟用于治疗小儿急性细菌肠炎,效果佳,而且用药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32期)
邵清明[3](2019)在《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免疫增强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分析在小儿细菌性肠炎疾病治疗过程中,采取头孢曲松钠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细菌性肠炎患儿中抽选88例,盲抽法分为两组,接受头孢曲松钠治疗的患儿列为实验组,共45例,接受常规治疗的患儿列为对照组,共43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儿的免疫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CD4~+、CD8~+、CD4~+/CD8~+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CD4~+、CD8~+、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儿退热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细菌性肠炎疾病治疗过程中采取头孢曲松钠治疗能够有效增强患儿免疫力,减少细菌感染,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1期)
梁伟彬,刘远锋[4](2019)在《头孢曲松对小儿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头孢曲松对小儿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细菌性肠炎患儿148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苄西林-舒巴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19、CD8、CD4/CD8)及炎症因子即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8(IL-8)、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95%明显高于对照组为85.14%(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D3、CD4、CD19、CD8、CD4/CD8、IL-17、IL-8、IL-6、IL-4和IFN-γ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CD3、CD4、IL-4水平测得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而CD19、IL-8和IL-6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IL-4水平测得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CD19、IL-8和IL-6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曲松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了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抗感染药学》期刊2019年10期)
蒋国民,邓时铭,邹利,程小飞,李传武[5](2019)在《湘华鲮一种急性细菌性肠炎的病原分离及组织病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鉴定人工养殖的湘华鲮出现大量由急性肠炎引起死亡的病原,本研究取病鱼腹水和肠道粘液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获得菌株XHL-03。经人工感染试验验证,人工感染的湘华鲮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初步确定其为该病致病菌株。经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16S r 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聚类和血清凝集试验检测,结果显示致病菌株XHL-03为非O1/非O139型霍乱弧菌,其对诺氟沙星、头孢曲松、新霉素等10种药物高度敏感。病理切片显示,感染病原的湘华鲮肝胰脏细胞出现坏死,有急性胰腺炎和肠炎综合症状。本研究为湘华鲮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炎的临床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许曙光[6](2019)在《蛋鸡细菌性肠炎的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菌性肠炎是蛋鸡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感染鸡主要表现消化道方面的症状,如鸡群生产性能变差,饲料消化吸收不良,产蛋率下降,死亡率升高。鸡场一旦发生本病,短时间内会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蛋鸡细菌性肠炎的常见感染性病原、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笔者认为本病临床治疗必须要以预防为主,需要对鸡体内的肠道菌群进行调理,保障饮水安全,合理选用肠道保健药物;抗生素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只适用于雏鸡和青年鸡,产蛋鸡群需进行无抗治疗。(本文来源于《养殖与饲料》期刊2019年09期)
郑倩[7](2019)在《双歧杆菌叁联活菌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细菌性肠炎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叁联活菌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肠炎患者6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单一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叁联活菌胶囊+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55%,高于对照组的74. 19%(P <0. 05);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排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双歧杆菌叁联活菌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细菌性肠炎患者,可促进患者病情好转,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黄琴燕[8](2019)在《鸡细菌性肠炎的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鸡细菌性肠炎主要由细菌性病原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等感染所引起,病鸡主要表现消化道症状,后期也可出现全身症状。定期清理水线,加强鸡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可有效预防鸡细菌性肠炎的发生。治疗鸡细菌性肠炎首选抗生素,但对于产蛋鸡和临出栏的肉鸡需进行无抗治疗,防止出现药物残留。(本文来源于《养殖与饲料》期刊2019年08期)
刘雪根[9](2019)在《盐酸小檗碱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吉水县妇幼保健院2016—2017年收治的细菌性肠炎患儿46例,依照患儿入院时间予以排序,并采用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小檗碱治疗,两组患儿均以5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脱水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脱水消失时间、腹泻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较快消除症状,且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多尔吉·德玛,柏洁,刘云琴[10](2019)在《头孢克洛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头孢克洛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11月间收治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头孢克洛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头孢克肟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白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TNF-α、IL-8、PCT等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TNF-α、IL-8、PCT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头孢克肟较头孢克洛临床疗效更为显着,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并能有效控制血清炎性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57期)
细菌性肠炎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肠炎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2例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纳入本次研究,按照使用头孢克肟和头孢克洛的用药区别,将52例患儿分为人数均等的研究组(使用孢克肟治疗)和对照组(使用头孢克洛治疗),各26例。连续用药3 d后,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无用药不良反应。同时,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3.1%,其差异显着(P<0.05)。结论头孢克肟用于治疗小儿急性细菌肠炎,效果佳,而且用药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菌性肠炎病论文参考文献
[1].李娇,罗光亮,黄文娴,张俊绮.捏脊摩腹联合藿香散敷脐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50例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9
[2].马俊华.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效果探讨[J].智慧健康.2019
[3].邵清明.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免疫增强效果评价[J].人人健康.2019
[4].梁伟彬,刘远锋.头孢曲松对小儿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T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19
[5].蒋国民,邓时铭,邹利,程小飞,李传武.湘华鲮一种急性细菌性肠炎的病原分离及组织病理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9
[6].许曙光.蛋鸡细菌性肠炎的防治[J].养殖与饲料.2019
[7].郑倩.双歧杆菌叁联活菌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细菌性肠炎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8].黄琴燕.鸡细菌性肠炎的防治[J].养殖与饲料.2019
[9].刘雪根.盐酸小檗碱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10].多尔吉·德玛,柏洁,刘云琴.头孢克洛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