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和政治论文_吕新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学和政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政治,文学,海明威,胡适,思想政治教育,士族,门阀。

文学和政治论文文献综述

吕新峰[1](2019)在《东晋门阀政治下的“儒玄双修”及其文学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以琅邪王氏、陈郡谢氏为代表的东晋士族群体中,"儒玄双修"的思想倾向非常鲜明且有明显的分流,儒主政事齐家,玄主穷理游娱。士族在选择中也有所侧重,王氏家族偏儒而谢氏家族偏玄,王氏家族儒雅而谢氏家族飘逸。以此作用于文学,也体现出东晋前期诗教略兴但风雅不继、中后期既以玄言说理为盛又以山水为美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韩延波[2](2019)在《从政治到文学:《将仲子》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诗经》的阐释历来有两种,即政治与文学。前者以《毛诗》为代表,后者由朱熹发其端。朱熹对"政治比附说"反驳力度最大的莫过于其"淫诗"论,集中体现于《郑风》等篇目之中。而《将仲子》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通过对《将仲子》解读流变的梳理,对理解《诗经》阐释的发展历程有着典型意义和价值。(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22期)

彭静[3](2019)在《利用红色经典文学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红色经典教育是我国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所在。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红色经典文化的浸透,是无法向前发展的,就像现在一直提倡的"不忘初心"中的初心是什么,其中一大部分指的就是我国优秀的红色经典文化,它在我们的思想政治课中一直存在,并且逐渐改革完善其中的教学内容,但是宗旨不会变,我们的初心就是要学好中华文化,传承红色经典。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加强高校学生红色经典的教育势在必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化学生对红色经典的认识,完善红色经典教育机制,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7期)

凌建辉[4](2019)在《从文学到政治——20世纪30年代胡适的民间文学想象》一文中研究指出1935年,停刊十年的《歌谣》在胡适的主持下复刊,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续接起歌谣研究会初创时的传统。在一众民俗学研究者当中,胡适意识到民间歌谣的新文学价值,于民间文学研究话语转型之际,始终如一坚持歌谣成为新诗借鉴的可能,并且将民间文学推到白话文学的正宗地位,而这一切都与胡适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对于民间的启蒙构想息息相关,作为民间文学一隅的民歌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文学形态,从而负担起了政治意义。(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33期)

王书菲,董德,王洪军[5](2019)在《运用红色文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红色文学作为素材融入思政课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叁个维度,探讨运用红色文学,在保证思政课政治性和学理性的同时,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教育》期刊2019年05期)

魏斌宏[6](2019)在《超越政治现实的艺术诉求——观照梁实秋文学理想的一个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实秋的文学理想是建筑于"人性"文学基础之上的,是一套具有浓郁精英意识和高蹈姿态的话语体系。将其置于那个复杂政治纠葛的时代之中,尤其是当其面对与政治现实紧密相连的诸如文学与阶级、文学与革命、文学与大众、文学与政策等问题时,难免显得左支右绌,力不从心。但从长远来看,也恰恰在这些问题上,从另一个维度彰显了其维护文学独立性及超越性的理想特质。(本文来源于《天水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黎韬[7](2019)在《战争、新闻与文学——论20世纪20年代海明威政治伦理体系的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明威政治观是海明威研究的热点之一。从海明威的成长环境、战争经历、新闻工作和文学创作的活动与成果出发,分析和探讨海明威政治伦理体系在20世纪20年代的重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海明威实现了从热血青年的盲目爱国向反帝反战实用主义政治观的转变。(本文来源于《新乡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潘熹[8](2019)在《蔡仪《文学概论》政治功利主义再检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蔡仪的《文学概论》明确提出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观点。从历史发展和宏观理论的视野来看,文艺既不是简单地服务于政治的工具,也不是单纯地脱离政治的审美幻象。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相生的关联,一种反思重塑的良性历史的建立。(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期刊2019年20期)

毛郭平[9](2019)在《政治维度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强调政治优先性,中国学者也试图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观。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文艺理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参照。结合中国文学批评实践,中国文学批评建构了"想象政治类型""文化政治类型""公共言说类型"和"同质同构类型"四种有关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理论模型。西方学者则倾向于探讨文学中的政治以及文学如何发挥政治效能。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政治维度的研究应坚持美学的、历史的原则和方法。(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瞿玮,陈芸[10](2019)在《习近平文学情怀背景下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文艺座谈会,充分显示了习近平对文艺工作的支持和其文学情怀。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了强调,提了要求。文学情怀就是一种人文情怀,通过感受习近平的文学情怀,深刻感悟总书记对人民、对国家的思考,对我们个人的发展意义重大。在习近平文学情怀的背景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从中获取思考,探索工作新路径,正确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成长,实现人生价值。(本文来源于《青年与社会》期刊2019年30期)

文学和政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诗经》的阐释历来有两种,即政治与文学。前者以《毛诗》为代表,后者由朱熹发其端。朱熹对"政治比附说"反驳力度最大的莫过于其"淫诗"论,集中体现于《郑风》等篇目之中。而《将仲子》便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通过对《将仲子》解读流变的梳理,对理解《诗经》阐释的发展历程有着典型意义和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学和政治论文参考文献

[1].吕新峰.东晋门阀政治下的“儒玄双修”及其文学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韩延波.从政治到文学:《将仲子》解读[J].大众文艺.2019

[3].彭静.利用红色经典文学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J].智库时代.2019

[4].凌建辉.从文学到政治——20世纪30年代胡适的民间文学想象[J].名作欣赏.2019

[5].王书菲,董德,王洪军.运用红色文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J].中国冶金教育.2019

[6].魏斌宏.超越政治现实的艺术诉求——观照梁实秋文学理想的一个维度[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9

[7].王黎韬.战争、新闻与文学——论20世纪20年代海明威政治伦理体系的重建[J].新乡学院学报.2019

[8].潘熹.蔡仪《文学概论》政治功利主义再检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

[9].毛郭平.政治维度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10].瞿玮,陈芸.习近平文学情怀背景下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青年与社会.2019

论文知识图

师范教育教学计划(5)师范教育教学计划(6)师范教育教学计划(7)师范教育教学计划(4)师范教育教学计划(8)师范教育教学计划(1)

标签:;  ;  ;  ;  ;  ;  ;  

文学和政治论文_吕新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