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大众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化,高校,民族文化,抗日战争,互联网,启蒙运动,空间。
文化大众化论文文献综述
徐慧玲[1](2019)在《新媒体时代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进高校的传播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分析了新媒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对在高校中传播传统文化工作进行了思考,并给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进校园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19年17期)
麻钱钱,卢丽刚,韩玲[2](2019)在《“互联网+”语境下高校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互联网+"语境下,高校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呈现出新态势:更加注重内涵的挖掘、跨界的融合和传播的实效。"互联网+"大数据的诞生和迅猛发展为高校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迎来新机遇:超越时空的即时传播、打破限制的双向交流、规避趋同的个性定制和告别单一的多元融合。"互联网+"不仅能够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还能提供一种全新的思维理念模式。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这一特点,依托红色文化自身优势,探寻有效促进高校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的新策略,以切实推动高校红色文化大众化进程。(本文来源于《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熊永茹[3](2019)在《民族文化大众化与文化空间的拓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不断的进行经济上的合作以及文化上的交流,通过交流不仅仅可以提高我国经济生产力,还可以让我国了解到各种各个国家的发展状况,这对我国来说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我国更多的人都注意到民族文化大众化与文化空间拓展之间的联系。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第一个方面就是借助传统节日拓展文化空间形态,第二个方面就是建设城市公园转换文化空间结构,第叁个方面就是创作壁画彰显文化空间艺术,第四个方面就是开放公共场馆引导文化空间消费。(本文来源于《北极光》期刊2019年05期)
陶喜红,姜楠[4](2019)在《民族文化大众化与文化空间的拓展——以法国文化传播实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国民众的文化情结与法国的文化政策息息相关,尤其是"文化民主化"政策。从节日盛会、城市公园、街头壁画、博物馆和实体书店等五个方面的具体实践来看,民族文化大众化催生了一定的文化空间,而文化空间的拓展又进一步为民族文化大众化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两者相互支撑。法国以"文化普及"和"让文化贴近人民生活"等理念指导和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是实现法国文化大众化的重要原因,其做法值得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李晗[5](2019)在《弹幕文化大众化的伦理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弹幕因其交互性、时间轴和单向表达的特征,成为网络视频技术的"新宠",受众的情感表达和审美会因为这些特性而形成娱乐化、浅层化、非理性化的特点。弹幕视频构建了大众的共享体验,但其本身发源于某一特定群体,群体规范建立于亚文化基础之上,弹幕文化大众化的同时,也产生了亚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本文通过分析冲突的现象和原因,从深层次反思弹幕文化大众化带来的伦理问题。(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05期)
李皓[6](2018)在《精英文化大众化趋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挑战和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大众化使得文化的发展在速度、规模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并引起文化的功能、结构、内容、目标、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相应变化。它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闲暇活动,改变了当代高校文化环境,为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审视文化大众化与高校党建工作的关系,如若能卓有成效地提升大学生党员的道德理性,并正确地引导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将有助于高校党建工作,并且能够担负起启迪大学生党员心灵、提升大学生党员道德良知的义务,使大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本文来源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张超[7](2018)在《基于文化属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众化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落脚点在大众化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众化,要正确理解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文化的人民性、文化的阶级性和文化的滞后性等文化属性,有针对性地布局和实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众化迈出坚实步伐。(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8年16期)
张夏钰[8](2018)在《精英文化大众化的典范:央视《朗读者》节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当今文化格局构建中,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并存的局面将长久存在着。然而,依照目前的形势来看,精英文化日渐处于边缘地带,尤其是语言文字文化与传统文化遭遇的冷落令人惋惜。在此情形下,精英文化大众化未尝不是重振精英文化的一条道路,也就是在保留精英文化内核的前提下将精英文化以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走向大众,被大众接受与喜爱,融入到社会生活中。电视作为强势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是精英文化走向大众的绝佳选择,一批以优秀文化为传播内容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央视的《朗读者》便是其中代表之一。《朗读者》在播出后,引发了一次朗读文学经典的热潮,使久遇冷落的朗读与经典文学再次回归大众视野。而且这次热潮并不仅仅停留在媒体传播与观众热议的层面,实体“朗读亭”的设置使得朗读与文学渗入到广大人群之中,成为生活场景之一。《朗读者》的受捧成为一道醒目的文化风景、一种引人深思的文化现象。它向我们证明了诚挚、深沉、经典的内容,始终是不会过时的,经典文学永远拥有直抵人心的伟大力量,是精英文化大众化的一次成功尝试。文章包括绪论和结语共六个部分。绪论是对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与《朗读者》的研究背景以及目前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阐述文章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是精英文化大众化的背景分析,主要包括精英文化的生存现状、精英文化日渐式微的原因以及精英文化大众化的探索——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叁个小节。第叁章是对研究对象《朗读者》节目的全方位解读,从节目的产生背景与宗旨入手,然后详细分析它的节目要素,最后是透视节目整体流程。第四章是深入分析《朗读者》节目所拥有的差异化创新之处,从它的节目模式、嘉宾构成、突破传统朗读以及创新的互动方式四个方面进行切入。第五章是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朗读者》节目为参考,阐释其具体的大众化路径,以期为日后精英文化更好地走近大众提供借鉴。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对未来做出展望。(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18-06-25)
刘杨[9](2018)在《抗日战争时期文化大众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的碰撞发展不亚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文化大众化,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趋势,在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清末产生萌芽,到五四时期正式形成,经历了左翼文化时期文艺“大众化”和“化大众”的争论以及叁十年代各种文化思潮的洗礼,文化大众化历经十几年的发展最终于抗日战争时期成熟完善。文化大众化在抗日战争时期发展成熟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二十世纪叁十年代中期,新启蒙运动应时而生。从批判封建专制、继承五四传统到进行抗日救亡的号召,新启蒙运动开展了一系列建设新文化的活动,文化大众化作为其中的内容之一,被众多新启蒙运动参与者们认同提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无数文人走出城市,走入农村,走出沿海,走向西部,文化大众化开始从单纯的口号走向具体的实践。这一时期,抗日文化得到大发展,文化大众化得到大进步,新民主主义文化也逐步形成。1940年,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叁大特征:科学性、民族性、大众性。两年后,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更深入地对新民主主义文化进行了阐述,尤其是对大众化进行了解释和发挥。文化大众化至此达到了一个成熟完善的地步。文化是时代的写照,社会发展也呼唤与之适应的文化的形成。抗战文化服务于抗战并推动抗战的发展胜利,大众化作为抗战文化的特征之一,在抗战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大众化作为中国文化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代表了文化从旧的贵族式的少数人手里转入了新的平民式的多数人的手中,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历史的必然。从内容上讲,本文以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为中心,时间线前延至1936年新启蒙运动开始,后至抗战结束。全文主要围绕两个要点:新启蒙运动和新民主主义文化,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文化大众化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文化大众化自清末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二部分,主要以新启蒙运动为中心,叙述其兴起背景、大众化理念及抗战所引发的文化变动。重点在于对于新启蒙运动文化大众化的叙述和分析。第叁部分,主要叙述自抗战全面爆发后,文化大众化从言人人殊到新民主主义文化下的总结归纳,突出表现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大众化理论作为抗战时期的理论价值和意义。第四部分,将新启蒙运动文化与新民主主义文化进行对比,尤其是文化大众化的观点和实践的对比,突出历史时代对文化大众化的影响。第五部分,总结纵论大时代与文化大众化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杨尚勤,何芸,郝保权[10](2017)在《文化大众化对我国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影响及应对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强主导价值观的传播是每一个主权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文化大众化作为现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它的发展进程对我国社会主导价值观的传播具有深远影响。文化大众化一方面有利于扩展主导价值观的传播渠道、扩大传播受众、丰富传播内容,另一方面也有其在工具属性上的局限性。因此,我国主导价值观传播工作,应当在文化大众化发展的客观趋势中坚持将文化的主流性与多样性统一于主导价值观的包容性,实现将文化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统一于主导价值观的层次性,明确将文化的精英化与大众化统一于主导价值观的实践性。(本文来源于《陕西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文化大众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互联网+"语境下,高校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呈现出新态势:更加注重内涵的挖掘、跨界的融合和传播的实效。"互联网+"大数据的诞生和迅猛发展为高校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迎来新机遇:超越时空的即时传播、打破限制的双向交流、规避趋同的个性定制和告别单一的多元融合。"互联网+"不仅能够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还能提供一种全新的思维理念模式。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这一特点,依托红色文化自身优势,探寻有效促进高校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的新策略,以切实推动高校红色文化大众化进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大众化论文参考文献
[1].徐慧玲.新媒体时代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进高校的传播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
[2].麻钱钱,卢丽刚,韩玲.“互联网+”语境下高校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策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
[3].熊永茹.民族文化大众化与文化空间的拓展[J].北极光.2019
[4].陶喜红,姜楠.民族文化大众化与文化空间的拓展——以法国文化传播实践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5].李晗.弹幕文化大众化的伦理反思[J].新闻研究导刊.2019
[6].李皓.精英文化大众化趋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挑战和对策[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
[7].张超.基于文化属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众化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
[8].张夏钰.精英文化大众化的典范:央视《朗读者》节目研究[D].宁波大学.2018
[9].刘杨.抗日战争时期文化大众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10].杨尚勤,何芸,郝保权.文化大众化对我国主导价值观传播的影响及应对原则[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