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互补原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原理,水电,风电,方法,量子力学,认识论,技术。
互补原理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佟超,王守纪[1](2018)在《互补原理视域下中小学学生评价的反思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补原理是由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所提出,玻尔一直致力于将其作为一种广泛适用于各学科领域的思维框架推广开来。经过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现阶段的中小学学生评价工作中,仍面临着诸如评价标准单一化、如何正确对待师生之间评价关系、评价模式应用僵化等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反思与优化。互补原理为教育工作者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对我国中小学学生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8年30期)
韩松俊,张宝忠[2](2018)在《基于Penman方法和互补原理的蒸散发研究历程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Penman方法和互补原理是蒸散发研究的两种主要理论方法,本文梳理了这两类方法的发展历程,对比了其概念和方法上的差异,讨论融合这两类方法的可能和前景。Penman方法从田间尺度蒸散发过程出发,从针对均一下垫面发展到强调空间变异规律和植物生理生态行为对蒸散发的控制机制。互补原理从区域尺度蒸散发过程出发,从传统的线性互补关系发展到基于非线性函数的广义互补原理。Penman方法和互补原理分别侧重蒸散发的陆面过程和大气过程,未来需要融合这两类方法以提升对蒸散发的认识和研究水平。(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徐野,许鹏,鲁昌兵[3](2015)在《关于对应原理和互补原理的一点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对玻尔对应原理和互补原理的提出和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阐述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经典力学之间的对应互补关系,最后探讨了对应互补原理与中国阴阳模式之间的联系。(本文来源于《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十一)——地球物理应用前沿》期刊2015-10-01)
林方直[4](2015)在《互补原理与文学人物互补及作者分身》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力学与数学都有互相补充原理;儒家积极担当社会任务和道家消极逃避社会任务,两者间有互相补充现象;古代文化史上有些—对人物,其性格素质互相补充;表现主义戏剧的人物之间存在互补现象;佛可以一身分作叁身或多身;文学作者可以把自身多样的性格素质分配给作品中的两人或多人;小说《花月痕》的作者是这样做的;曹雪芹设置自身可能的两种人生和品格,把它分配给林黛玉和薛宝钗、贾宝玉和甄宝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王志佳[5](2014)在《从“爱玻之争”看互补原理对现代认识论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因斯坦与玻尔围绕量子力学的理论自洽性、完备性及其诠释之争堪称现代科学史上一场影响深远的学术论辩。论争的主题首先是波函数的几率诠释和测不准关系(不确定性原理),后来发展成"EPR佯谬"及贝尔不等式。加深互补哲学的理论研究可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观,为辽宁科技工作者实现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启示。(本文来源于《沈阳干部学刊》期刊2014年05期)
赵霞[6](2014)在《韩礼德的“并协与互补原理”与中国古代辩证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提出的语言系统的并协与互补原理,是21世纪西方功能主义思潮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从语言哲学的视角可以看出,语言系统的并协与互补原理与中国古代辩证法有诸多相通之处,它既体现了韩礼德语言哲学中的辩证统一思想,又是中国古代辩证法值得在语言学研究领域推广的佐证。(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4年10期)
金光辉[7](2014)在《以互补原理的两个维度再审视技术传习的目的与手段之争》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传习是目的还是手段之争是体育教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以互补原理来考查这一争论是一种新的尝试。互补思想具有一种特殊的逻辑关系,通常包含两个研究维度。以此考查体育教学会得出两种完全相反的教学思想,即纯粹的技术传习和纯粹的增强体质。前者早有技术健身教学论为代表,后者至今无人认领。体育教学根本分歧的存在基础是养生保健体育观和功利主义教育理念,由于固有价值观难以改变,这种分歧还将长期存在下去。参与论争须表明立场,虽极难改变固有理念,但对于明辨问题原委很有帮助。(本文来源于《体育与科学》期刊2014年05期)
吴昌银[8](2014)在《锚杆和锚索在边坡治理中支护互补原理及其施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锚杆和锚索都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它们的作用是稳固施工中的地质结构,承担地质结构失稳后带来的预应力。本文说明锚杆和锚索在边坡治理中支护互补原理及其施工方法。(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4年09期)
李宏伟[9](2014)在《区域电网风水互补原理及实施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地区水电和风电典型出力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电力电量平衡计算,得出风水互补的结论。提出了风电-水电集控优化调度的调控方式,同时在云南电网的范围内对风电、火电、水电之间调节速度进行分析,定性地解决了风电功率变化是否超过电网水火电出力的调节速度问题,为风电-水电集控优化调度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云南电力技术》期刊2014年04期)
宋旸[10](2014)在《互补原理的哲学意义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于互补原理的哲学意义进行了简单的叙述,而后与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4年17期)
互补原理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Penman方法和互补原理是蒸散发研究的两种主要理论方法,本文梳理了这两类方法的发展历程,对比了其概念和方法上的差异,讨论融合这两类方法的可能和前景。Penman方法从田间尺度蒸散发过程出发,从针对均一下垫面发展到强调空间变异规律和植物生理生态行为对蒸散发的控制机制。互补原理从区域尺度蒸散发过程出发,从传统的线性互补关系发展到基于非线性函数的广义互补原理。Penman方法和互补原理分别侧重蒸散发的陆面过程和大气过程,未来需要融合这两类方法以提升对蒸散发的认识和研究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互补原理论文参考文献
[1].佟超,王守纪.互补原理视域下中小学学生评价的反思与优化[J].教学与管理.2018
[2].韩松俊,张宝忠.基于Penman方法和互补原理的蒸散发研究历程与展望[J].水利学报.2018
[3].徐野,许鹏,鲁昌兵.关于对应原理和互补原理的一点认识[C].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十一)——地球物理应用前沿.2015
[4].林方直.互补原理与文学人物互补及作者分身[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5].王志佳.从“爱玻之争”看互补原理对现代认识论的贡献[J].沈阳干部学刊.2014
[6].赵霞.韩礼德的“并协与互补原理”与中国古代辩证法[J].江西社会科学.2014
[7].金光辉.以互补原理的两个维度再审视技术传习的目的与手段之争[J].体育与科学.2014
[8].吴昌银.锚杆和锚索在边坡治理中支护互补原理及其施工应用[J].四川水泥.2014
[9].李宏伟.区域电网风水互补原理及实施方案研究[J].云南电力技术.2014
[10].宋旸.互补原理的哲学意义讨论[J].才智.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