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二次开发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成药,中药,体系,发明奖,河滩,药理学,组分。
二次开发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莉,李西营[1](2015)在《中小学教材二次开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心理学角度讲,教材二次开发能力是指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及时洞察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形式思维,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生成与反思的能力。教材二次开发能力在从目标课程到实施课程的转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思维品质为理论依据,结合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制定了由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系列不同表现水平构成的教师教材二次开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科学、客观评价教材二次开发能力,有针对性开展教师培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课程.教材.教法》期刊2015年10期)
徐亚静[2](2015)在《为中药插上科技的翅膀》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药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中药产业是我国独具特色和少数具有国际优势的产业之一。中医药现代化战略的实施强有力地推动了中药产业发展,中药工业产值从1996年的234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5600多亿元。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中药科技基础相对薄弱,中成药(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报》期刊2015-01-15)
高亮,冯磊[3](2015)在《古老中药步入新科技时代》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是古老的,但科技水平是现代的。”1月9日,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揭晓,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领衔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一等奖。 两大因素五大瓶颈 制约中(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期刊2015-01-14)
张伯礼,程翼宇,瞿海斌,刘洋,范骁辉[4](2015)在《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我校牵头组织完成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天津市高校首次获得这个奖项,也是我校首次牵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殊荣。该项目是我校科技转化,服务社会的一个重大成果,彰显了我校科技实力。为加强宣传与交流,特刊发此文予以介绍。该项目针对影响中药品种做大做强的共性问题,率先提出了名优中药二次开发策略,完成了"天津市现代中药大品种群系统开发项目"。项目历时8年,课题组完成了32个中成药品种二次开发,用实践证明中成药二次开发是一条投入少、见效快、创新驱动中药产业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提升品种的科技内涵带动产业发展的二次开发策略卓见成效——32个中成药,年销售额过亿元品种由3个增加到12个,2013年销售额达50亿元,是开发前的4.2倍,累计销售额超过200亿元,初步构建了天津市中药大品种集群。该成果在全国19个省市推广,培育了中药大品种群,全国过亿元品种达到350个,增长了3倍,过10亿元品种达到30余个,总销售额达1 200亿元,显着提升了优质品种集中度。该项目采取产学研合作、企业具体实施的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积极性,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展深入合作,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主要取得7个方面科技创新,从解决中成药品种个性化难题起步,聚焦于突破中成药二次开发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开辟了中药制药技术升级路径,并无缝连接实施成果转化,对中药产业提质增效发挥了引领支撑作用。项目具有原创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19项发明专利及7项软件着作权,提高国家药品标准8项;发表论文150篇,SCI收录91篇,此项目是中药研究领域产学研结合的典范,对促进我国中医药的发展,推进中药产业技术升级换代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期刊2015年01期)
张璐[5](2015)在《本市17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张璐)昨天在京召开的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本市共有17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自然科学奖1项、技术发明奖3项、科技进步奖13项,涉及新材料、生物医药、化学工程等多个领域。特别是中医药大学张伯礼院士主持完成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本文来源于《天津日报》期刊2015-01-10)
成旭东,封亮,顾俊菲,张明华,贾晓斌[6](2014)在《基于组分结构的中成药二次开发组方研究技术体系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处方是中医药临床辨证施治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中成药二次开发的基础。对处方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了解其药效物质基础、药理作用机制,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目前,尚未有关于中成药二次开发中处方基础研究的方法与体系的系统论述。该文围绕如何构建有效的组方研究技术体系,以中药"组分结构理论"为基本指导思想,提出"处方分析、物质基础筛选、物质基础解析以及物质基础优化与验证"4步处方研究技术体系,系统分析了中药组方饮片、组分、成分3个层次上符合整体药效的物质基础的研究方法,并引入了组方优化、重构的理念。该技术体系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新的技术与方法探寻符合中医药整体观的组方物质基础、处方重构研究思路,为中药复方二次开发以及产业提升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4年21期)
成旭东,封亮,张明华,顾俊菲,贾晓斌[7](2014)在《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的中成药二次开发产业提升技术体系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成药的二次开发目的在于提高现有中成药产品内在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运用于临床实践,切实解决患者疾苦。中成药二次开发产业化提升涉及到中药生产整个过程中从药材、提取、分离、制剂、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只有实现全过程工艺优化,质量把控,整体提升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中成药二次开发产品质量提升,从而提升中药产业的整体质量。因此,该文在基于"组分结构理论"及"多维结构过程动态质量控制技术体系",从中药系统性和整体性出发,论述影响产品质量的全过程,提出构建中成药二次开发产业提升技术体系,为提高中药二次开发产品的质量与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4年20期)
成旭东,封亮,贾晓斌,丁淑敏[8](2014)在《金复康口服液二次开发总体研究思路与技术体系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已上市中成药大多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和应用基础,但基础研究不足,物质基础不清,工艺水平落后,产品价值难以体现,质量控制指标选择不明,产品质量水平难以保持。中成药金复康口服液是临床中成药的典型代表。以金复康口服液作为模型药物,以中药整体观和系统论为指导,构建现代中药二次开发研究思路和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基础研究——明晰组分结构和作用机制"、"工艺提升——优化工艺提高质量"、"拓展产业——形成产业链"3个内容层次。该研究思路和技术体系立足现代中药物质基础与开发,以中药组分结构为向导,以临床需求为依归,为中药二次开发提供策略和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4年05期)
张伯礼,范骁辉,刘洋,瞿海斌,张俊华[9](2013)在《中成药二次开发战略及其核心技术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成药二次开发是一条投入少、见效快、创新驱动中药产业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该文围绕做大做强现代中药品种的目标,提出中成药二次开发理论及方法,简述为"1个目标、3项分析、5个明确及7方面提升";进而研究论述了中药大品种培育模式、制药技术升级改造路径及核心技术体系的构建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3年22期)
李烜,师永民,唐亮田,杨成[10](2013)在《多层系断块油藏二次开发地下认识体系重构——以沾化凹陷河滩油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沾化凹陷河滩油田含油层系多、非均质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及地面系统老化严重的问题,遵循老油田二次开发理念,以重构地下新的认识体系为目标,应用叁维地震资料、取芯资料和测井资料,开展断块油藏精细构造研究和精细储层研究。在此基础上,综合应用监测资料、历史注采状况、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方法,准确评价和量化剩余油潜力。采取边认识边调整的思路,油田开发效果取得初步改善,明确了二次开发必须具备的物质基础,并编制了二次开发实施方案,为全面改善油藏开发效果,大幅度提高油田采收率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二次开发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医药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中药产业是我国独具特色和少数具有国际优势的产业之一。中医药现代化战略的实施强有力地推动了中药产业发展,中药工业产值从1996年的234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5600多亿元。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中药科技基础相对薄弱,中成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次开发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张莉,李西营.中小学教材二次开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5
[2].徐亚静.为中药插上科技的翅膀[N].中国医药报.2015
[3].高亮,冯磊.古老中药步入新科技时代[N].中国中医药报.2015
[4].张伯礼,程翼宇,瞿海斌,刘洋,范骁辉.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J].天津中医药.2015
[5].张璐.本市17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奖[N].天津日报.2015
[6].成旭东,封亮,顾俊菲,张明华,贾晓斌.基于组分结构的中成药二次开发组方研究技术体系构建[J].中国中药杂志.2014
[7].成旭东,封亮,张明华,顾俊菲,贾晓斌.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的中成药二次开发产业提升技术体系的构建[J].中国中药杂志.2014
[8].成旭东,封亮,贾晓斌,丁淑敏.金复康口服液二次开发总体研究思路与技术体系框架[J].中国中药杂志.2014
[9].张伯礼,范骁辉,刘洋,瞿海斌,张俊华.中成药二次开发战略及其核心技术体系[J].中国中药杂志.2013
[10].李烜,师永民,唐亮田,杨成.多层系断块油藏二次开发地下认识体系重构——以沾化凹陷河滩油田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