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辽宁省丹东市人民医院118000)
【摘要】目的对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31例患者为胃肠淋巴瘤,其中小肠有9例,胃有17例,全结肠有2例,回盲肠有2例,直肠1例。其中肌层有10例,全层有13例,黏膜下层有8例。根据临床的分期,I1期患者有8例,I2期患者有10例,II1期患者有13例。结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在临床上的表现缺乏一定的特异性,对其进行内镜病理活检能够有效地对患者进行确诊。然而改善预后的关键是对患者进行及早地诊断和及时地治疗。
【关键词】内镜病理活检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113-02
在结外淋巴瘤中,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发生比例非常高[1]。由于其在临床上没有特异性,很容易被误诊而致使患者治疗得到延误[2]。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预后,为此,本院在2010年12月~2013年5月期间,对收治的31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此次研究的31例原发性胃肠道恶心淋巴瘤患者,都是我院在2010年12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其中男性患者为21例,女性患者为10例;患者的年龄在3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3±4.1)岁;患者的病程在1.6周~1.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2.3±4.1)周。
1.2临床表现呕血患者5例,上腹不适患者3例,黑便患者2例,便血患者3例,腹痛患者10例,腹部包块患者5例,腹泻患者3例。
1.3诊断标准患者全身浅表淋巴结没有出现肿大情况,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和分类都表现正常[3]。对患者进行胸片检查,没有出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情况,对患者进行手术时,除胃肠道区域的淋巴结受到关联外,其他没有出现肿物,患者的肝脾肿大。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4]。
2结果
病变部位:31例患者为胃肠淋巴瘤,其中小肠有9例,胃有17例,全结肠有2例,回盲肠有2例,直肠1例。
检出的方法:有17例患者是进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患者为胃占性的病变;2例患者进行钡餐灌肠诊断,发现为回盲肠出现病变。其他患者都是采用腹部B检查和胃镜以及肠镜检查。
病变侵犯组织的结构:其中肌层有10例,全层有13例,黏膜下层有8例。根据临床的分期,I1期患者有8例,I2期患者有10例,II1期患者有13例。
治疗方式:单化疗治疗患者有5例,手术治疗患者有3例,手术联合化疗患者有20例,内科保守治疗3例。
患者的转归情况(表1)
表1患者的转归情况
例数死亡存活失访生存期
3132621.5个月~5.9年
3讨论
3.1临床表现
在临床上不同疾病相似症状:患者都表现出上腹部疼痛和上腹不适的情况[5]。但是,这两种症状在一般的消化道疾病中也非常常见,比如胃炎、胆囊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如果以上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并且治疗效果不好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明确的诊断,以免耽误患者的治疗。在临床上,胃癌和胃淋巴瘤都是恶性肿瘤,但是对其治疗的方法并不一致,然而在临床上,胃肠道淋巴瘤的常见并发症为消化道出血。小肠淋巴瘤是导致产生不满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其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肠梗阻和腹部包块。
3.2检查方法
此次主要检测的方法为上消化道钡餐检测和B超以及钡餐灌肠、CT检测。有17例患者是进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发现患者为胃占性的病变;2例患者进行钡餐灌肠诊断,发现为回盲肠出现病变。其他患者都是采用腹部B检查。
3.3影响预后因素
对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预后有影响的主要因素为:患者在临床的分期和治疗的方法以及肿块的大小等[6]。根据免疫分型证实胃肠恶性淋巴瘤绝大多数起源于B细胞,在此次的31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为B细胞性,占90.3%,少数为T细胞性,占9.7%。其中死亡的3例患者中,其中就有1例患者由于病变非常广泛,进而累及到全结肠合并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对患者进行全结肠手术,但是患者没有度过围手术期,最终死亡。另外2例患者由于年龄的原因,对患者进行评估之后,对患者保守治疗,在治疗的2个月之内,患者发生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在这31例患者中,其中有26例患者存活,有2例患者失访。这些存活的患者,都是进行手术治疗或者单化疗或者手术联合化疗进行治疗,患者的生存期在1.5个月~5.9年。
总之,对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及早地诊断和进行及时的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对患者进行及时地治疗,进而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王志学,吴涛,韩大正,宋华勇,赵学礼.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多层螺旋CT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v.20;No.11108:587-589.
[2]颜月萍,蔡香然.15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CT表现和误诊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2,v.33;No.15806:629-632.
[3]吴攀伟,张鹏天,师卫华,张兆国,刘维海.针刺低张双对比造影对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影像诊断作用分析[J].湖南中医杂志,2013,v.29;No.16802:70-71.
[4]杨道华,孙玮玮,邱承敏,柳堤,张鸣,何佩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40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v.507:2149-2151.
[5]孙姚,万娟,李媛媛,李国华.原发性胃淋巴瘤与原发性大肠淋巴瘤临床特点的差异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v.16;No.11305:449-451.
[6]王丽,陈玥,潘鑫艳,黎贵芸,徐文漭,李涛,杨举伦.Ig/TCR基因重排分析联合EBER原位杂交检测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v.2706:580-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