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TLIF腰椎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所述融合器主体具有前端、后端、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融合器主体的中部镂空设置,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前端为锥状结构,其由从上表面、下表面往前端延伸的第一曲面以及从左侧面、右侧面往前端延伸的第二曲面构成,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后端上设置有与融合器把持器匹配的把持结构以及凸出于所述融合器后端的敲击部,在植入后使用2次打入器敲击该敲击部可实现融合器位置的最终调整,使之更加符合椎体终板的解剖和稳定的支撑,促进融合。
主设计要求
1.一种TLIF腰椎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所述融合器主体具有前端、后端、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融合器主体的中部镂空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前端为锥状结构,其由从上表面、下表面往前端延伸的第一曲面以及从左侧面、右侧面往前端延伸的第二曲面构成,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后端上设置有与融合器把持器匹配的把持结构以及凸出于融合器主体后端的敲击部。
设计方案
1.一种TLIF腰椎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所述融合器主体具有前端、后端、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融合器主体的中部镂空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前端为锥状结构,其由从上表面、下表面往前端延伸的第一曲面以及从左侧面、右侧面往前端延伸的第二曲面构成,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后端上设置有与融合器把持器匹配的把持结构以及凸出于融合器主体后端的敲击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LIF腰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后端上的把持结构包括位于融合器主体后端端面中部的把持螺纹槽和位于融合器主体后端其中一侧边上的侧方槽,所述敲击部位于与侧方槽相对的另一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LIF腰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敲击部为融合器主体后端端面上往外凸出的凸台,该凸台的外侧面由融合器主体与其相连的左侧面往后端方向延伸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LIF腰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为非平行面设置,其具有一夹角,该夹角的角度为6°,其由左侧面往右侧面方向收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LIF腰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前端的中部上都设置有一显影针,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后端靠近左、右两侧上各设置有一显影针,所有显影针均从融合器主体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LIF腰椎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主体的上表面、下表面均为齿面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TLIF腰椎融合器。
背景技术
现有腰椎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以及继发的下腰椎不稳和腰椎滑脱,使腰椎在生理载荷下出现异常活动,引起骨与韧带代偿增生、椎间隙狭窄、关节退变和椎管狭窄等病理改变,导致腰疼和下肢疼痛麻木等一系列阳性体征出现,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腰椎融合术式治疗下腰椎不稳和腰椎滑脱的经典方法之一,可以恢复脊柱的生理弧度,重建腰椎稳定性,纠正异常负荷方式,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其主要手术方式为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LIF)手术。后路腰椎椎体融合术根据减压的部位和范围,需要行半椎板开窗,板椎板切除或者全椎板切除术以及椎管和侧隐窝扩大加压术,行腰椎后正中切口,显露后,将神经根和硬膜囊牵向一侧,显露椎间盘,切除椎间盘,植入融合器,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PLIF)手术中可能存在神经根和硬膜囊损伤。
为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已经有采用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TLIF)手术,以从患者背部椎管更侧面的中线切口入路,能大大降低手术中肌肉剥离数量,避免对神经根和硬膜囊损伤,可简化手术步骤、减少手术时间和降低患者痛苦的优势,但传统的直型TLIF融合器经椎间孔入路斜打至椎间盘,无法调整融合器的朝向,导致最终的支撑位置不贴合终板,稳定性差,且由于最终位置成角于椎体前沿,导致无法使用带有前凸角的融合器以满足腰椎的生理前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TLIF腰椎融合器,该TLIF腰椎融合器的后端具有敲击部,在植入后使用2次打入器敲击该敲击部可实现融合器位置的最终调整,使之更加符合椎体终板的解剖和稳定的支撑,促进融合。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TLIF腰椎融合器,包括融合器主体,所述融合器主体具有前端、后端、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融合器主体的中部镂空设置,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前端为锥状结构,其由从上表面、下表面往前端延伸的第一曲面以及从左侧面、右侧面往前端延伸的第二曲面构成,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后端上设置有与融合器把持器匹配的把持结构以及凸出于所述融合器后端的敲击部。
进一步的,所述融合器主体后端上的把持结构包括位于融合器主体后端端面中部的把持螺纹槽和位于融合器主体后端其中一侧边上的侧方槽,所述敲击部位于与侧方槽相对的另一侧上。
进一步的,所述敲击部为融合器主体后端端面上往外凸出的凸台,该凸台的外侧面由融合器主体与其相连的左侧面往后端方向延伸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融合器主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为非平行面设置,其具有一夹角,该夹角的角度为6°,其由左侧面往右侧面方向收束。
进一步的,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前端的中部上都设置有一显影针,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后端靠近左、右两侧上各设置有一显影针,所有显影针均从融合器主体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融合器主体的上表面、下表面均为齿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TLIF腰椎融合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TLIF腰椎融合器的后端上设置有可2次敲打的敲击部,可在植入后调整融合器的朝向,使之平行于椎体前沿,更好的支撑椎体,同时可以使用带前凸角的融合器植入,符合脊柱生理解剖,促进融合。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TLIF腰椎融合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示出了TLIF腰椎融合器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TLIF腰椎融合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TLIF腰椎融合器,包括了融合器主体10,该融合器主体呈大致长方体形状,其具有前端100、后端110、上表面120、下表面130以及左侧面140和右侧面150,且该融合器主体10的中部镂空设置,以用于填充移植骨促进融合。
其中,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前端100为锥状结构,其由从上表面、下表面往前端延伸的第一曲面以及从左侧面、右侧面往前端延伸的第二曲面构成大致子弹头的形状。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后端110上设置有与融合器把持器匹配的把持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把持结构包括了位于融合器主体后端110端面中部的把持螺纹槽112和位于融合器主体后端其中一侧边上的侧方槽114,以便于该TLIF腰椎融合器的把持和植入。
该融合器主体的后端110上还设置有凸出于所述融合器后端110的敲击部160,在该融合器主体10植入后,可用2次打入器敲打该敲击部160来调整该融合器主体10的朝向,使之平行于椎体前沿,这可以更好的支撑椎体,同时该融合器主体的前端100为子弹形状的前凸角,更符合脊柱生理解剖,可促进融合。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敲击部160位于与侧方槽114相对的另一侧上,以便于术中对融合器主体10朝向的调整以及便于融合器把持器的把持和植入。
较优的,参考图2,所述敲击部160为融合器主体后端110端面上往外凸出的凸台结构,且该凸台的外侧面由融合器主体10与其相连的左侧面140往后端方向延伸而成,即融合器主体10的左侧面和敲击部160的外侧面之间是一个联系的平面,在该融合器主体10植入时,敲击部160的存在不会影响其植入。
更优的,参考图3,所述融合器主体的上表面120和下表面130之间为非平行面设置,其具有一夹角α,该夹角α的角度为6°,其由左侧面140往右侧面150方向收束,以使该融合器主体10能够更好的支撑椎体。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较佳的,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前端100的中部上都设置有一显影针20,所述融合器主体的后端110靠近左、右两侧上各设置有一显影针20,所有显影针20均从融合器主体10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用于术中和术后透视确定该融合器主体的植入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3,较佳的,所述融合器主体的上表面120、下表面130均为齿面结构,以增加该融合器主体植入后的初始稳定性,使其不易滑移。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2637.9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2(厦门)
授权编号:CN209611434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A61F 2/44
专利分类号:A61F2/44
范畴分类:16E;
申请人: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1000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山边洪东路18号
发明人:徐杰;林院;肖毓华;郑武;田建平;郑益新;王猛;陈荣辉;郑子熙;陈常权
第一发明人:徐杰
当前权利人: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黄斌
代理机构:35218
代理机构编号: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