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不应期论文_董腾飞,潘松,吴松,郝珠珠,赵伟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效不应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不应期,心房,肺静脉,利多,迷走神经,房室,阈值。

有效不应期论文文献综述

董腾飞,潘松,吴松,郝珠珠,赵伟杰[1](2019)在《应用于纳米刀的心脏有效不应期实时检测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纳米刀手术过程中心脏有效不应期实时检测困难这一问题,首先设计了一套高实时性、高准确率、低计算量的R波检测算法,然后结合固定延时的方法,实现心脏有效不应期的检测。本算法在传统R波时域分析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低阈值归零步骤、非标准R波过滤步骤以及利用移动窗口平均法设计的噪声识别步骤,然后从幅值和微分值两个角度设立动态阈值,实现R波实时检测功能。从QT数据库中抽取67组数据进行仿真,平均阳性预测度99.88%,平均延时13.02ms;将该算法移植到心电信号采集分析系统中,使用心电信号模拟发生器和临床心电进行验证,能够准确识别出R波并检测心脏有效不应期,有效解决了术中实时识别困难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程新春,张玲,周贤惠,李耀东,张疆华[2](2018)在《增龄对房颤犬心房有效不应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增龄对房颤犬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比格犬,按年龄及是否采用起搏器造成房颤模型分为老龄房颤组、成年房颤组、老龄窦律组及成年窦律组。在基础刺激分别为400、350、300及250ms时测定左房AERP及AERP频率自适应性。关闭起搏器或通过期前程序刺激和高频刺激进行诱发测定房颤持续时间。结果成年房颤组较成年窦律组AERP呈缩短趋势,除400ms周长外,随着Sl刺激周长的缩短,AERP缩短越发明显(P<0.05);老龄房颤组较老龄窦律组左房的AERP逐渐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础S1起搏时老龄房颤组AERP均较成年房颤组延长(P<0.05)。老龄房颤组在300、250ms周长起搏时左房AERP频率自适应性较成年窦律组、成年房颤组、老龄窦律组差值更加明显(P<0.05)。老龄房颤组负荷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增龄性房颤时AERP延长、AERP频率自适应性不良可导致房颤的易感性和持续性增加。(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薛利,蔡衡,聂晶,李洪仕,万征[3](2017)在《环肺静脉隔离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有效不应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环肺静脉隔离术(CPVI)前后心房各部位有效不应期(ERP)的变化。方法入选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入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首次射频消融术(RFCA)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30例。CARTO 3系统以FAM模式完成右心房(RA)、左心房(LA)电解剖模型构建。并于上腔静脉(SVC)、中位右心房(MRA)、右心耳(RAA)、左心房前壁(LA-A)、左心房顶部(LA-R)、左心房后壁(LA-P)、左心耳(LAA)、左上肺静脉(LSPV)、左下肺静脉(LIPV)、右上肺静脉(RSPV)、右下肺静脉(RIPV)、冠状静脉窦近端(CSp)、冠状静脉窦远端(CSd)定位取点。所有患者均完成双侧CPVI,并达到肺静脉(PV)-LA双向传导阻滞。于CPVI术前、术后应用心房S1S2程序刺激分别测定心房各部位ERP。并计算右心房(RA,包括SVC、MRA、RAA、CSp)、左心房(LA,包括LA-A、LA-R、LA-P、LAA、CSd)、肺静脉(PV,包括LSPV、LIPV、RSPV、RIPV)的ERP。观察CPVI术前、术后心房电生理特性的改变。结果 (1)CPVI术前心房各部位ERP比较:RAA(197.4±28.6)ms最小(P<0.01);其次为PV,分别为LSPV(213.0±47.5)ms、LIPV(208.9±45.9)ms、RSPV(209.3±43.6)ms、RIPV(213.5±48.1)ms和LAA(218.1±27.7)ms。LA、RA及PV比较:PV ERP(211.2±35.2)ms最短,其次为RA ERP(227.0±23.7)ms及LA ERP(241.0±21.5)ms(P<0.05)。(2)CPVI术前、术后各部位比较:RAA[(197.4±28.6)ms比(208.6±32.2)ms,P=0.003],CSp[(234.7±29.1)ms比(246.9±29.7)ms,P=0.007],LA-R[(242.9±28.9)ms比(258.3±26.9)ms,P=0.003],LA-P[(252.2±28.5)ms比(261.1±30.2)ms,P=0.039],CSd[(238.6±28.3)ms比(250.3±23.6)ms,P=0.009]。LA、RA及PV比较:RA[(227.0±23.7)ms比(235.9±21.7)ms,P=0.002),LA[(241.0±21.5)ms比(249.7±19.9)ms,P=0.001),术后ERP均较术前延长。(3)术前共诱发房性心律失常90例次,以RAA(17)、LAA(12)及PV(36)诱发次数多,上述部位ERP均较短。术后共诱发房性心律失常8例次,位于RAA(4)、LAA(3)及SVC(1)。结论 (1)阵发性房颤患者心房各部位ERP比较,以PV、LAA与RAA最短;该部位程序刺激易诱发房性心律失常;(2)阵发性房颤患者ERP比较:PV的ERP最短,其次为RA和LA;PV与LA之间存在较大的ERP梯度变化;(3)CPVI使RA、LA的ERP延长;(4)CPVI使心房内程序刺激诱发房性心律失常的诱发率明显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期刊2017年07期)

丁绍祥,张宏考,王智杰[4](2017)在《利多卡因能相对延长心肌有效不应期吗?》一文中研究指出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是抑制晚钠电流(I_(Na-L)),其缩短动作电位时程(APD)被认为是通过相对延长有效不应期(ERP),使更多的异位激动落在该期而失去作用,从而作为抗心律失常的一部分。然而,I_(Na-L)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其通道不失活,且心肌复极到-60 mV左右,内向整流K+通道开放,加速复极完成。外向阳离子流的增大削弱I_(Na-L)的影响致其作用并不明显。故利多卡因缩短APD更多的是缩短ERP,使ERP在APD中所占的比值下降并成为其致心律失常的基础,而不是相对延长ERP。其抗心律失常的主要作用在于抑制I_(Na-L)且恢复损伤细胞内外极性,提高心肌兴奋阈值,降低其兴奋性。(本文来源于《医学争鸣》期刊2017年01期)

赵凤,陈丽娜,李忠杰[5](2016)在《希浦系统有效不应期长于房室结快径路有效不应期掩盖典型的“跳跃”现象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性,42岁,阵发性心悸、胸闷数年,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行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图1采用基础周期为700ms的S_1S_2期前刺激,S_1-S_2间期450-420ms时S_2-R间期逐渐延长经房室结顺传心室,P_2-R间期190ms;S_1-S_2间期缩短至410ms至350ms时R_2波开始脱落;S_1-S_2间期缩短至340ms时心房激动又顺传心室,P_2-R间期延长至360ms;S_1-S_2间期缩短至320ms时P_2-R间期延长诱发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心率140次/min,(本文来源于《心电与循环》期刊2016年03期)

林明宽,梁柳丹,刘浩[6](2015)在《肺静脉有效不应期与心房颤动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关于AF的机制有很多学说,研究证实肺静脉有效不应期(EPR)的缩短能促进AF的发生和维持。现就肺静脉ERP与AF的关系及其促发AF的机制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心脏杂志》期刊2015年01期)

王茂林,宣玲,唐碧,吴士礼,周丽平[7](2014)在《环孢素A对心房颤动大鼠心房有效不应期及血清中MMP-2、TIMP-2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对心房颤动(AF)大鼠心房有效不应期(ERP)、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F组、AFCsA处理组。除对照组外,采用乙酰胆碱-氯化钙药物经尾静脉注射法构建AF大鼠模型;对照组静脉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AF CsA处理组饮食加5 mg·kg-1·d-1CsA;对照组和AF组每天胃内注入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心电图检测AF持续时间;测定心房ERP;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MMP-2及TIMP-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F组心房ERP明显缩短(P<0.01),血清中MMP-2水平明显增高,TIMP-2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AF组比较,AF CsA处理组AF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心房ERP明显延长(P<0.01),血清中MMP-2水平明显降低,TIMP-2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CsA具有抗AF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延长心房ERP从而改善大鼠心房电重构,以及调控MMP-2及TIMP-2表达而改善大鼠心房结构重构。(本文来源于《蚌埠医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徐振兴,钟敬泉[8](2013)在《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预测室上速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房颤的发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成功对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的旁路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慢径进行消融治疗后,患者的房颤发生率仍然高于普通人群。然而目前还没有对室上速患者射频消融后房颤发生的预测指标。该研究评估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dERP)是否可以作为室上速患者消融治疗后房颤发生的预测指标。方法509名室上速患者在进行电生理检查的过程中分别在高位右房(HRA)、低位右房(LRA)、(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3-08-22)

蒋思源,李睿,夏豪,李朋,程俊[9](2013)在《经皮刺激迷走神经左侧耳支拮抗快速心房起搏对肺静脉及心房有效不应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皮刺激迷走神经左侧耳支(TVNS)拮抗快速心房起搏对肺静脉及心房有效不应期的影响。方法 14只成年犬,麻醉后双侧第4肋间开胸,心房快速起搏6 h诱导心房急性电重构。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TVNS组(n=7)。TVNS组在心房快速起搏时同时给予20%阈强度的TVNS,TVNS引起窦性心率减慢的最低电压为阈强度电压。在基础状态和每小时末测定心房和肺静脉各部位的有效不应期(ERP)。结果对照组中,心房快速起搏6 h导致各部位ERP逐渐降低,ERP离散度变大。TVNS组中,给予TVNS后抑制了心房快速起搏6 h所导致的ERP、ERP离散度的变化。结论 TVNS可拮抗快速心房起搏对肺静脉及心房有效不应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期刊2013年03期)

杨丽红,乔鹏,徐金义,吴志红,李涵[10](2013)在《不同基础起搏频率与房室结有效不应期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基础起搏频率对房室结有效不应期的影响。方法对56例既往有晕厥史患者进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时,应用不同基础起搏频率(按起搏频率分3组:A组90~100次/min,B组100~110次/min,C组110~120次/min)分别测出房室结前向传导有效不应期(AVNERP)并进行比较。结果随着基础起搏频率的加快房室结前向传导有效不应期逐渐延长,当起搏频率大于100次/min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起搏频率的增加房室结有效不应期随之延长,故在描写房室结有效不应期时应注明起搏频率,以达到规范化,为临床医生诊断治疗提供可靠资料。(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3年10期)

有效不应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增龄对房颤犬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的影响。方法 24只健康比格犬,按年龄及是否采用起搏器造成房颤模型分为老龄房颤组、成年房颤组、老龄窦律组及成年窦律组。在基础刺激分别为400、350、300及250ms时测定左房AERP及AERP频率自适应性。关闭起搏器或通过期前程序刺激和高频刺激进行诱发测定房颤持续时间。结果成年房颤组较成年窦律组AERP呈缩短趋势,除400ms周长外,随着Sl刺激周长的缩短,AERP缩短越发明显(P<0.05);老龄房颤组较老龄窦律组左房的AERP逐渐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基础S1起搏时老龄房颤组AERP均较成年房颤组延长(P<0.05)。老龄房颤组在300、250ms周长起搏时左房AERP频率自适应性较成年窦律组、成年房颤组、老龄窦律组差值更加明显(P<0.05)。老龄房颤组负荷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增龄性房颤时AERP延长、AERP频率自适应性不良可导致房颤的易感性和持续性增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效不应期论文参考文献

[1].董腾飞,潘松,吴松,郝珠珠,赵伟杰.应用于纳米刀的心脏有效不应期实时检测算法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19

[2].程新春,张玲,周贤惠,李耀东,张疆华.增龄对房颤犬心房有效不应期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8

[3].薛利,蔡衡,聂晶,李洪仕,万征.环肺静脉隔离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有效不应期的影响[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7

[4].丁绍祥,张宏考,王智杰.利多卡因能相对延长心肌有效不应期吗?[J].医学争鸣.2017

[5].赵凤,陈丽娜,李忠杰.希浦系统有效不应期长于房室结快径路有效不应期掩盖典型的“跳跃”现象1例[J].心电与循环.2016

[6].林明宽,梁柳丹,刘浩.肺静脉有效不应期与心房颤动的关系[J].心脏杂志.2015

[7].王茂林,宣玲,唐碧,吴士礼,周丽平.环孢素A对心房颤动大鼠心房有效不应期及血清中MMP-2、TIMP-2水平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

[8].徐振兴,钟敬泉.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预测室上速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房颤的发生[C].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2013

[9].蒋思源,李睿,夏豪,李朋,程俊.经皮刺激迷走神经左侧耳支拮抗快速心房起搏对肺静脉及心房有效不应期的影响[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3

[10].杨丽红,乔鹏,徐金义,吴志红,李涵.不同基础起搏频率与房室结有效不应期的相关性[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

论文知识图

一AOGP消融前,刺激SVC一AoGP或同?心肌不应期内高频刺激(HF)s示意图"心房...检测与应用-图17-30 房室旁路裂隙现象(APE...检测与应用-图17-30 房室旁路裂隙现象(APE...裂隙现象-图4-11 裂隙现象实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与应用-图17-30 房室旁路裂隙现象(APE...

标签:;  ;  ;  ;  ;  ;  ;  

有效不应期论文_董腾飞,潘松,吴松,郝珠珠,赵伟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