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汽车悬置零部件技术领域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件本体(1),支撑板件本体(1)设置为截面呈几字形结构,支撑板件本体(1)一侧贴合在轮罩前延伸板(2)上,支撑板件本体(1)贴合在轮罩前延伸板(2)上的一侧同时与轮罩前延伸板(2)焊接连接,支撑板件本体(1)另一侧通过连接螺栓(3)与悬置本体(4)的悬置支架(5)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实现汽车悬置与轮罩前延伸板的连接,使悬置接附点的动刚度Y向大幅提升,使悬置接附点的动刚度大幅提升,从而全面提高整车NVH性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件本体(1),支撑板件本体(1)设置为截面呈几字形结构,支撑板件本体(1)一侧贴合在轮罩前延伸板(2)上,支撑板件本体(1)贴合在轮罩前延伸板(2)上的一侧同时与轮罩前延伸板(2)焊接连接,支撑板件本体(1)另一侧通过连接螺栓(3)与悬置本体(4)的悬置支架(5)活动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件本体(1),支撑板件本体(1)设置为截面呈几字形结构,支撑板件本体(1)一侧贴合在轮罩前延伸板(2)上,支撑板件本体(1)贴合在轮罩前延伸板(2)上的一侧同时与轮罩前延伸板(2)焊接连接,支撑板件本体(1)另一侧通过连接螺栓(3)与悬置本体(4)的悬置支架(5)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的支撑板件本体(1)包括本体上端面(6)、本体左侧面(7)、本体右侧面(8)、左侧面延伸面(9)、右侧面延伸面(10),本体上端面(6)、本体左侧面(7)、本体右侧面(8)、左侧面延伸面(9)、右侧面延伸面(1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本体上端面(6)、本体左侧面(7)、本体右侧面(8)、左侧面延伸面(9)、右侧面延伸面(10)截面呈几字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件本体(1)的本体上端面(6)靠近轮罩前延伸板(2)一侧还设置向上翻起的上端面延伸面(11),上端面延伸面(11)与左侧面延伸面(9)、右侧面延伸面(10)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件本体(1)通过连接螺栓(3)与悬置本体(4)的悬置支架(5)活动连接时,连接螺栓(3)设置为能够穿过本体左侧面(7)上的左通孔和本体右侧面(8)上的右通孔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件本体(1)一侧贴合在轮罩前延伸板(2)上时,支撑板件本体(1)的本体上端面(6)位于轮罩前延伸板(2)上的凸起部件(12)上端面位置,支撑板件本体(1)的本体左侧面(7)位于轮罩前延伸板(2)上的凸起部件(12)左侧面位置,本体右侧面(8)位于轮罩前延伸板(2)上的凸起部件(12)右侧面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的支撑板件本体(1)一侧贴合在轮罩前延伸板(2)上时,支撑板件本体(1)的左侧面延伸面(9)部分部位与凸起部件(12)左侧面焊接连接,左侧面延伸面(9)部分部位与轮罩前延伸板(2)的前延伸板前端面(13)左侧部位焊接连接,支撑板件本体(1)的右侧面延伸面(10)部分部位与凸起部件(12)右侧面焊接连接,右侧面延伸面(10)部分部位与轮罩前延伸板(2)的前延伸板前端面(13)右侧部位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的支撑板件本体(1)一侧贴合在轮罩前延伸板(2)上时,支撑板件本体(1)的本体上端面(6)靠近轮罩前延伸板(2)一侧的向上翻起的上端面延伸面(11)与轮罩前延伸板(2)的前延伸板前端面(13)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件本体(1)贴合在轮罩前延伸板(2)上的一侧与轮罩前延伸板(2)焊接连接时,支撑板件本体(1)的左侧面延伸面(9)、右侧面延伸面(10)分别与轮罩前延伸板(2)通过焊点点焊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悬置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动力总成是汽车主要振动源,汽车悬置不仅支撑动力总成,还要确保不放大振动传递量。整车NVH分析中,噪声振动传递路径对NVH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白车身接附点局部动刚度考察的是在关注的频率范围内该点局部区域的刚度水平,刚度过低必然影响隔振效果并引起更大的噪声,因此,该性能指标对整车NVH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动力总成悬置接附点动刚度的高低对衰减发动机的振动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技术中,汽车悬置支架坐落在车身纵梁,悬置接附点动刚度只是通过纵梁及悬置支架加强板结构来提升,动刚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实现汽车悬置与轮罩前延伸板的连接,使悬置接附点的动刚度Y向大幅提升,使悬置接附点的动刚度大幅提升,从而全面提高整车NVH性能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件本体,支撑板件本体设置为截面呈几字形结构,支撑板件本体一侧贴合在轮罩前延伸板上,支撑板件本体贴合在轮罩前延伸板上的一侧同时与轮罩前延伸板焊接连接,支撑板件本体另一侧通过连接螺栓与悬置本体的悬置支架活动连接。
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的支撑板件本体包括本体上端面、本体左侧面、本体右侧面、左侧面延伸面、右侧面延伸面,本体上端面、本体左侧面、本体右侧面、左侧面延伸面、右侧面延伸面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本体上端面、本体左侧面、本体右侧面、左侧面延伸面、右侧面延伸面截面呈几字形结构。
所述的支撑板件本体的本体上端面靠近轮罩前延伸板一侧还设置向上翻起的上端面延伸面,上端面延伸面与左侧面延伸面、右侧面延伸面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的支撑板件本体通过连接螺栓与悬置本体的悬置支架活动连接时,连接螺栓设置为能够穿过本体左侧面上的左通孔和本体右侧面上的右通孔的结构。
所述的支撑板件本体一侧贴合在轮罩前延伸板上时,支撑板件本体的本体上端面位于轮罩前延伸板上的凸起部件上端面位置,支撑板件本体的本体左侧面位于轮罩前延伸板上的凸起部件左侧面位置,本体右侧面位于轮罩前延伸板上的凸起部件右侧面位置。
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的支撑板件本体一侧贴合在轮罩前延伸板上时,支撑板件本体的左侧面延伸面部分部位与凸起部件左侧面焊接连接,左侧面延伸面部分部位与轮罩前延伸板的前延伸板前端面左侧部位焊接连接,支撑板件本体的右侧面延伸面部分部位与凸起部件右侧面焊接连接,右侧面延伸面部分部位与轮罩前延伸板的前延伸板前端面右侧部位焊接连接。
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的支撑板件本体一侧贴合在轮罩前延伸板上时,支撑板件本体的本体上端面靠近轮罩前延伸板一侧的向上翻起的上端面延伸面与轮罩前延伸板的前延伸板前端面焊接连接。
所述支撑板件本体贴合在轮罩前延伸板上的一侧与轮罩前延伸板焊接连接时,支撑板件本体的左侧面延伸面、右侧面延伸面分别与轮罩前延伸板通过焊点点焊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在悬置本体和轮罩前延伸板上之间设置支撑板件本体,支撑板件本体设置在轮罩前延伸板上,并且支撑板件本体与轮罩前延伸板焊接连接,实现支撑板件本体的固定,而支撑板件本体与悬置本体的悬置支架通过连接螺栓活动连接,这样,悬置与支撑板件本体之间为活动连接结构,保障悬置工作不受影响。而支撑板件本体设置在悬置接附点位置,能够有效提高悬置接附点动刚度,使悬置接附点的动刚度Y向(汽车左车门到右车门方向)大幅提升,整车NVH性能得到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实现汽车悬置与轮罩前延伸板的连接,使悬置接附点的动刚度Y向大幅提升,使悬置接附点的动刚度大幅提升,从而全面提高整车NVH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的支撑板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的部分部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支撑板件本体;2、轮罩前延伸板;3、连接螺栓;4、悬置本体;5、悬置支架;6、本体上端面;7、本体左侧面;8、本体右侧面;9、左侧面延伸面;10、右侧面延伸面;11、上端面延伸面;12、凸起部件;13、前延伸板前端面;14、焊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板件本体1,支撑板件本体1设置为截面呈几字形结构,支撑板件本体1一侧贴合在轮罩前延伸板2上,支撑板件本体1贴合在轮罩前延伸板2上的一侧同时与轮罩前延伸板2焊接连接,支撑板件本体1另一侧通过连接螺栓3与悬置本体4的悬置支架5活动连接。上述结构,在悬置本体和轮罩前延伸板2上之间设置支撑板件本体,支撑板件本体设置在轮罩前延伸板上,并且支撑板件本体与轮罩前延伸板焊接连接,实现支撑板件本体的固定,而支撑板件本体与悬置本体的悬置支架通过连接螺栓活动连接,这样,悬置与支撑板件本体之间为活动连接结构,保障悬置工作不受影响。而支撑板件本体设置在悬置接附点位置,能够有效提高悬置接附点动刚度,使悬置接附点的动刚度Y向(汽车左车门到右车门方向)大幅提升,整车NVH性能得到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实现汽车悬置与轮罩前延伸板的连接,使悬置接附点的动刚度Y向大幅提升,使悬置接附点的动刚度大幅提升,从而全面提高整车NVH性能。
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的支撑板件本体1包括本体上端面6、本体左侧面7、本体右侧面8、左侧面延伸面9、右侧面延伸面10,本体上端面6、本体左侧面7、本体右侧面8、左侧面延伸面9、右侧面延伸面1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本体上端面6、本体左侧面7、本体右侧面8、左侧面延伸面9、右侧面延伸面10截面呈几字形结构。上述结构,通过支撑板件本体的各部件,在进行设置时,能够实现可靠支撑和限位,从而能够方便可靠连接,焊接简单,位置找准方便快捷,支撑板件本体1设置时,焊接在轮罩前延伸板内侧位置,实现焊接,支撑板件本体1和悬置通过悬置支架连接,支撑板件本体1起到支撑悬置Y向作用,提升整车的NVH性能。
所述的支撑板件本体1的本体上端面6靠近轮罩前延伸板2一侧还设置向上翻起的上端面延伸面11,上端面延伸面11与左侧面延伸面9、右侧面延伸面10为一体式结构。上述结构,通过上端面延伸面能够可靠实现支撑板件本体与轮罩前延伸面的可靠连接。而支撑板件本体为一体式加工结构,加工简单,成本低,不会增加整车成本。
所述的支撑板件本体1通过连接螺栓3与悬置本体4的悬置支架5活动连接时,连接螺栓3设置为能够穿过本体左侧面7上的左通孔和本体右侧面8上的右通孔的结构。所述的支撑板件本体1一侧贴合在轮罩前延伸板2上时,支撑板件本体1的本体上端面6位于轮罩前延伸板2上的凸起部件12上端面位置,支撑板件本体1的本体左侧面7位于轮罩前延伸板2上的凸起部件12左侧面位置,本体右侧面8位于轮罩前延伸板2上的凸起部件12右侧面位置。
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的支撑板件本体1一侧贴合在轮罩前延伸板2上时,支撑板件本体1的左侧面延伸面9部分部位与凸起部件12左侧面焊接连接,左侧面延伸面9部分部位与轮罩前延伸板2的前延伸板前端面13左侧部位焊接连接,支撑板件本体1的右侧面延伸面10部分部位与凸起部件12右侧面焊接连接,右侧面延伸面10部分部位与轮罩前延伸板2的前延伸板前端面13右侧部位焊接连接。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的支撑板件本体1一侧贴合在轮罩前延伸板2上时,支撑板件本体1的本体上端面6靠近轮罩前延伸板2一侧的向上翻起的上端面延伸面11与轮罩前延伸板2的前延伸板前端面13焊接连接。
所述支撑板件本体1贴合在轮罩前延伸板2上的一侧与轮罩前延伸板2焊接连接时,支撑板件本体1的左侧面延伸面9、右侧面延伸面10分别与轮罩前延伸板2通过焊点点焊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在悬置本体和轮罩前延伸板上之间设置支撑板件本体,支撑板件本体设置在轮罩前延伸板上,并且支撑板件本体与轮罩前延伸板焊接连接,实现支撑板件本体的固定,而支撑板件本体与悬置本体的悬置支架通过连接螺栓活动连接,这样,悬置与支撑板件本体之间为活动连接结构,保障悬置工作不受影响。而支撑板件本体设置在悬置接附点位置,能够有效提高悬置接附点动刚度,使悬置接附点的动刚度Y向(汽车左车门到右车门方向)大幅提升,整车NVH性能得到提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提升悬置动刚度的支撑结构,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实现汽车悬置与轮罩前延伸板的连接,使悬置接附点的动刚度Y向大幅提升,使悬置接附点的动刚度大幅提升,从而全面提高整车NVH性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59482.9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776142U
授权时间:20191213
主分类号:B60K5/12
专利分类号:B60K5/12
范畴分类:申请人: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21301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湖路9号
发明人:张艳青;程龙;徐作文;孙石磊
第一发明人:张艳青
当前权利人: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代理人:蒋兵魁
代理机构:34107
代理机构编号: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刚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