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足于生活写作,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论文文献综述)
石迎春[1](2021)在《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缺乏“过程”的教育,具有极强的“结果导向”;二是对“归纳教学”重视不够,忽视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学习。小学数学学科,学习内容具有“先验性、抽象性”,儿童掌握这种先于经验、脱离具体情境、经过多次抽象之后的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儿童学习的心理机制要求儿童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应浓缩再现人类数学发展的过程,要经历动手操作、实践探索,要亲历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有过程的归纳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旨在回应上述的诉求,变革儿童的学习方式、促进儿童知识的理解与智慧的生成。“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已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立足实际,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以归纳性教学理论的生成路径为指引,从“宏观的理论阐释——中观的模式建构——微观的教学实践”三个层面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做纵深的探查与研究。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构建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探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本研究围绕三个研究问题:1.什么是“有过程的归纳教学”?2.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是什么?3.如何修订和完善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具体展开了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本研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立论基础进行分析,并基于对国内外关于“过程及过程教学”“归纳及归纳教学”文献的分析,在结合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内涵、典型特征及其条件系统进行了阐述。之后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通过三轮的教学迭代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进行了回应,并对典型特征及其实现条件进行了完善。其次,本研究以“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为指引,利用视频图像分析法对小学数学10节典型的“关注过程、注重归纳”的教学课例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注重过程的归纳式教学”课堂样态是怎样的,之后确定了“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建构的五个核心要素:“类特征”的学习主题、“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探究性”的操作活动、“贯穿性”的归纳建构、“嵌入式”的学习评价,并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初步构建了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Mode of Procedural Inductive Teaching,以下简称“P-I”教学模式)原型,并从指导思想、功能目标、操作流程和实现条件四个方面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初步构建的“P-I”教学模式具体的操作流程主要有:确立学习目标——设置问题情境——探索新知、建构意义——归纳新知——应用巩固这五个环节。最后,将“P-I”教学模式的原型与小学数学学科的典型案例结合进行具象化,展开了三轮的教学迭代。一方面是将教学理念转化成了实践,另一方面是对教学模式进行检验和修正,同时也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意义、价值、内涵等进行回应。第一轮教学研究是尝试和探索阶段,按照之前构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的考察。通过第一轮的教学实践,本研究对“P-I”教学模式原型的操作流程进行了优化,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了“P-I”教学模式的变式。第二轮是调整和改进的阶段,在第一轮的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对“P-I”教学模式进行中观的调整。进一步将教学模式的原型及其变式的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并增加了“P-I”教学模式的师生行为指南。第三轮是提升和应用的阶段,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对教学模式的细节进行打造,最终将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优化为:“确立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探索新知、建构意义”、“回顾反思”、“应用巩固,拓展延伸”五个环节,并将学生的学习评价嵌入到整个模式之中。至此,经过三轮的教学迭代,本研究构建了与“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相互匹配的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P-I”教学模式原型、变式及其师生行为指南。本研究最终构建了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P-I”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1.立足我国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尝试给出来自实践的探索;2.“P-I”教学模式很好地将“过程教育”与“归纳教学”思想结合起来;3.将“P-I”教学模式做变式的处理,以此来增加模式的灵活性;4.将学生的学习评价嵌入到整个模式之中。另外,本研究在教学实践研究中,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进行了提炼。“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策略主要有:“聚焦‘核心内容’,确定类特征学习主题”“整体分析学习内容、把握知识本质”“剖析学生前概念、定位学习起点”“形成以‘单元’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实施策略主要有:“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实现多种形式的对话”“经历多种思维的沉思,实现新知的归纳”“对归纳的结论进行辨思,处理好‘或然与必然’的关系”“介入真实情境和任务,实行多元性教育评价”。
段雨滢[2](2021)在《论主题舞谱的科学原理及作为教育手段的功能》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文化形势之下,创造性显得尤为重要,习总书记多次强调,“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在他看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1)因此,科学地培育赋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是时代所需。主题舞谱作为突出动作主要元素的舞谱体系,它自产生之初便是为了将其应用于全年龄段的教育中,通过简洁、开放的符号,以科学的手段来发展学生和舞谱初学者的动作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境外,其创造性的价值受到广泛关注,将主题舞谱应用于中小学教育、现代舞教学、舞蹈创编、成人舞蹈教学等教育领域中,也被应用于医学康复训练和其他领域中。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加拿大、墨西哥等北美洲国家,日本、中国台湾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公立和私立教育部门都有所教授,尤其是美国哥伦布市的公立学校系统中,主题舞谱已经作为K12舞蹈基准在多所K12学校进行教授;在英国、美国、墨西哥也分别建立了舞蹈语言研究中心来发展主题舞谱;中国台湾将主题舞谱与创造性舞蹈相结合被用于舞蹈教育中等。多国和地区已经看到主题舞谱创造性的特点,在教育领域进行使用和发展。然而,2016年主题舞谱才出现在中国大陆人的视野中,时间较晚,虽然近几年在北京、南京、上海有所教授,但目前正处于引入阶段,对主题舞谱的研究也处于初始阶段。本文将主题舞谱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手段,认为其能够科学地提升读者动作探索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本文首先,通过梳理主题舞谱的概念、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阐述主题舞谱的基本原理,分析认为主题舞谱具有简化结构舞谱的基本要素、注重主要含义的基本谱架、关注主要元素的动作意义的特征;其次,通过符号学、人体动作科学、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原理来分析主题舞谱,认为它是具有科学性、开放性、创造性、元素性、系统性、逻辑性的舞谱体系;最后,根据主题舞谱的特性,将其与中国教育现状相结合,认为主题舞谱能够使学生从宏观角度对动作产生科学地认知;能够通过动作元素的知识扩散结构,对动作进行创造性的开发;还能够以全面的、融合的且富有逻辑性的创编过程,为舞蹈创编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揭开舞蹈创编的神秘面纱。
李鸽[3](2020)在《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文中提出随着心理学、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对创新思维研究的重心发生了转移,视角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为人们理解、探索和研究创新思维扩大了科学的维度和视野。对人的心-脑问题的研究是当今科学技术领域的前沿问题,站在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前沿对创新思维展开研究是创新时代的重要问题。基于客观的立场在脑科学、心理学两个领域对创新思维发生机制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揭示创新思维的产生、形成和运行规律,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和科学的认识。创新思维是人的脑生理和心理最佳状态的反映,它是由脑的自然本性所驱动,也需要心理的自觉性来表现。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在分子层面、突触层面、细胞层面和网络层面进行的局部运动和各层面之间紧密合作的系统运动体现了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逻辑规律。而创新思维的心理是在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协调作用下所体现的,其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逻辑规律。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特创新思维潜力的个体,只有通过反思、调整自身的脑生理、心理才能建立自己独特的创新思维特征,实现自己独特的创造才能。结合脑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研究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机制是为了深化人们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解。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并不是自我封闭隔离的系统,也不是处在一种对外部世界的表征,它更多的指向于嵌入现实世界的行动。创新思维在发生之中蕴含着对世界可能性的思索,当创新思维自然、自觉的发生时,这种对未来可能性世界图景的构建早已镶嵌在创新思维的发生过程之中。若不站在人类自我生存的意义角度在创新思维的发生阶段去反思创新思维对未来世界的重构的意义,无异于自毁人类的未来与前途。人们对人类生存意义的反思决定了创新思维的方向。可以说创新思维对改造世界的反思实际是人类对自我与客观相统一的真、善、美的价值理念的反思,因而有利于创新思维更加有效的发挥其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新思维以脑生理和心理的系统为基础,通过对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重构,最终通向了一个自我实现的思维世界的重构之路。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机制让人的创新思维从自发走向了自觉,是自然秩序与心灵秩序的统一。创新思维体现了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由意志,让人的创新思维从潜能走向现实,不仅完善了思维活动,创造了人类的自然世界和精神文化世界,也完善了人的自我世界。本文结合国内外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认知心理学、思维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进行了探索,重点研究创新思维脑生理和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以及其系统机制对可能性世界的重构问题。全文共分为六个基本的组成部分:第一部分:追踪创新思维研究的历史发展走向和主要观点。从创新思维的历史发展视角梳理国内外研究前史和当代界定,深入考察了哲学、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等学科领域对创新思维研究的新成就,力图从历史发展的路径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探索。从不同的历史阶段详细的研究了创新思维的脑机制和心理机制问题,并对创新思维研究的心理学主要流派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当前需要对脑生理和心理的研究来推动创新思维研究的发展。此外还论述了开展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从创新思维的概念、特征和本质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述。从对创新思维相关和相混淆的概念的辨析中深刻论述了创新思维的开拓性、阶段性、综合性和可塑性的特征,提出了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和出新与超越的统一的实践智慧的核心本质。第三部分:论述了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借鉴神经科学、物理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神经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按照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在分子层次、突触层次、细胞层次和网络层次四个水平对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呈现出一个关于创新思维的脑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动态图景。对不同层面的解释描绘了脑与创新思维之间的复杂联系,体现了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活动是一个既存在局部精细加工,又存在各个组织之间紧密合作的复杂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思维在脑生理的研究上面临的困境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第四部分:探讨了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基于普通心理学的视角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个方面系统的对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主要提出了:创新思维作为一种个体心理活动是处在不稳定—稳定的连续统一体之中。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情绪情感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感性动力,意志对创新思维提供的持续动力作用。心理过程是一个富于变化、不断建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是创新思维的形成中最不稳定的状态,但它也为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创新思维的心理状态中的注意力、灵感、心境和激情相对于心理过程较为稳定,但相对于心理特征具有灵活、动态的特点,因此心理状态是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创新思维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等,是心理活动最稳固的部分。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中表现出来的,反之也对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提供了动力,并赋予其独特的个体特征。第五部分:从心灵哲学视域中探索创新思维发生机制中的心-脑关系,进而从协同学的角度阐释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并论述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的自组织演化规律,进一步揭示了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的发生机制的内涵。第六部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的协同发生机制进行了评价与展望。主要对脑生理和心理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的重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机制进行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主要的努力方向。以上几个部分存在着内在的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了本研究的有机整体。
张可心[4](2020)在《批判性英语阅读教学对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该思维不仅能揭示事物的本质还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建树性的设想和意见。与一般性思维相比,其特点是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进程的飞跃性、思维效果的整体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将思维品质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之一。创造性思维作为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学校英语学科思维品质培养的重点之一。批判性阅读教学是获得语言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批判性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依据加涅信息加工理论和吉尔福德智力结构理论,建构符合高中生水平的批判性阅读教学模式,将创造性思维划分为能力(独创力、流畅力、变通力)和个性倾向(好奇心、求知欲、挑战性)两个维度。借助创造性思维调查问卷,并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实证研究,调查分析了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现有水平,探讨了批判性英语阅读教学对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从创造性思维调查问卷数据来看,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现状不够理想,整体水平较低(34.13%)。平均分显示,学生创造性思维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求知欲(10.4)>挑战性(9.7)>变通力(9.5)>流畅力(9.1)>好奇心(8.5)>独创力(8.4)。另外,创造性思维还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从两个维度的总分来看,创造性思维个性倾向优于创造性思维能力;(2)从平均分来看,男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水平略高于女生,但是性别差异不显着(P>0.05);(3)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试卷(TTCT)得分结果看出,批判性阅读教学试验结束后,实验班平均分明显高于实验前的平均分,同时高于对照班实验后的平均分,且差异显着(P<0.05),说明批判性阅读教学总体上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4)从课堂观察结果可见,随着教学实验的进行,批判性阅读教学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影响效果日渐显现。一方面,该阅读教学模式尤其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力和变通力,并促进了学生思维好奇心和挑战性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思维的独创力和求知欲的提升效果不如其他四个方面显着。本研究为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发展了提供合理的建议,也希望为以后的批判性英语阅读教学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赵鑫愉[6](2020)在《唤醒教育视域中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价值要素及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基于唤醒教育理论,以初中现代散文为视角,提出唤醒教育视域中,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价值要素及其内在关系,并探索具体、可行的实现路径,致力于实现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应然价值。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同时本论文对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价值及实现策略进行文献综述。除却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依据与初中生学习心理特征。本文的研究依据为唤醒教育理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从心理上、思维上概括初中生学习心理特征。其中,心理上:初中生自我认识能力较差、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重视他人评价;思维上:具有较低层次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显着发展、独立探究意识增强。第二部分为唤醒教育视域中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价值要素及其内在关系。唤醒教育视域中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价值要素是:基于自我意识的觉醒,增强初中生散文学习的期待;思维品质由感性向理性思维提升;基于生命意识的觉醒,由情感体验转向精神共鸣;提高审美情趣的层次和养成水平;基于创新意识的觉醒,提升创新意识水平和能力。各价值要素的内在关系为:增强学习期待是前提;提升思维品质是关键;由情感体验转向精神共鸣是内涵体现;提高审美情趣是必要条件;创新水平的提升是实现途径。第三部分为当前初中现代散文教学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本论文总结了当前初中现代散文教学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初中生情感动机没有被充分激活;教师缺少对其思维品质养成的的有效指导;其难以获得深刻的精神共鸣;教师未能将审美情趣作为目的之一融入到其散文学习中;其难以提升创新能力。其中,教师的教学是主要原因,包括六个方面:教师未充分认识初中生散文学习的独立地位和情感;初中生的元认知能力缺失教师的指导;教师未能充分注意到现代散文教学的生命意识;教师对审美教育缺失正确理解;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不足使教学模式单一化程式化;教师忽略了创新能力对于现代散文学习的重要意义。第四部分为基于唤醒教育理论,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价值实践路径。唤醒教育视域中,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价值的实践路径,路径包括五个方面:唤醒自我意识,激发初中生散文学习期待;发展与提升初中生的思维品质;唤醒生命意识,启发初中生对生命地积极思考;培养初中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唤醒创新力量,提升初中生现代散文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高顾楠[7](2020)在《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审美鉴赏与创造”成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素养而展开的文学教育无疑是我国文学教育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改革,它将美的鉴赏与美的创造表达相结合,这是对以往单向度感知、理解、鉴赏文学教育的超越,这使得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长期以来,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两大文体作为写作训练的重点,文学类文本的写作功能被淡化甚至忽视,文学类文本写作一直被排斥在高中写作教学之外。笔者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初步探寻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的奥妙,也希望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能够在当前高中写作教学中获得合法地位之后,在实践中不断走向成熟,发挥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作用。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笔者运用文献研究法,重点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意义,并就研究方法作了概述。正文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运用文献研究法,明确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的定义、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基本特点与操作流程,为实践分析和理性思考奠定基础。第二章运用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模型建构法,总结并归纳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的基本特点、实施策略和评价机制。诗歌写作教学重在对学生诗情的激发,以及诗歌陌生化表达方式;小小说写作教学从突破小说三要素的限制,从叙事学的角度进行指导;剧本写作教学则侧重剧本语言的品味与创编。第三章通过思辩总结法,对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进行理性思考,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通过对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的研究,结合理性思考,笔者发现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对学生、教师和写作教学体系的发展都有较大的价值。对学生来说,能够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文学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与发展;对教师而言,能够敦促教师提升自身文学素养,转变写作教学方式;对写作教学体系来说,能够突破写作知识教学和写作能力提升分离的状况。但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由于研究的浅表化,仍存在不少缺憾与不足,如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表达欠缺自主性,教师高估学生的接受能力等。针对以上缺憾与不足,笔者提出了对应的改进措施。通过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和“发表意识”明确“为谁写”的问题;通过建构写作支架和语言体系,提高学生表达的自主性;通过师生的合作学习生成高效课堂。
黄玉[8](2020)在《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教育是培养人的主导力量。由此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小说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部分。独创的艺术形式,语言、结构、选材独具匠心;独特的人物形象,塑造符合时代特点的典型的具有个性和共性的人物;虚构的内容情节,以生活为原型创造超越生活的情节,这些都是小说本身富含创造力的表现。但是在当下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却往往忽略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论文立足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探讨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以期望在具体的实践中具有一点借鉴作用。本论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与文献综述,对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方法等进行阐释并分析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相关文献以了解前人的研究状况。第二部分是关于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概述。首先对小说、思维、创造性思维进行概念界定,其次从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创新发展、知识学习、智能开发三方面论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最后从教师、学生、教育三方面论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可行性。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了解当下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四部分探究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具体策略。根据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详细提出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具体策略。提升教师创新意识,增强教学能力;改变课堂传统模式,遵循有效路径;利用小说文体特点,培养创造思维;巧用小说教学方法,提高创造能力。第五部分根据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分析并设计《狼》和《变色龙》的创新案例再进行教学反思。
闫琴琴[9](2020)在《高中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对于学生的培养不再只注重知识技能的训练,而是逐步深入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之上。想象力作为创新能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变得尤为重要。反观当前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现状,部分教师追求知识化、技能化教学,缺乏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自觉意识。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部分问题:学生未能很好地把审美材料转化为审美表象,导致其想象基础积累相对薄弱;教师未能很好地调动学生想象兴趣,导致学生想象主动性相对缺乏;教师未能很好地抓住散文特征激活学生审美情感,导致学生想象个性相对缺失。基于以上问题,论文以萨特的文学想象理论、朱迪思·朗格的想象教学理论、刘勰的艺术想象等理论为指导,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提出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教学策略:首先是通过观察阅读积累表象知识,丰富学生想象基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广泛阅读采集新鲜的想象素材,储存丰厚的表象知识。其次是激发多元想象构建散文课堂,提高学生想象主动性。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文本知识间的联系,以调动学生想象兴趣;巧用多媒体手段,创设良好的想象氛围,以延伸学生想象空间;组织多元想象活动,创新多元想象形式,以激活学生创造意识。最后是依托文体特征挖掘想象美点,培养学生想象个性。从散文的“真实性”和“有限虚构”的特征出发,激发学生展开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通过重现文本画面,抓住文本“形象”,多角度探寻作品“神韵”;通过还原文本情境,书写个性化想象,构建广阔的想象天地。
李金玲[10](2020)在《宁鸿彬“五步阅读教学法”及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部编本教材在全国中小学范围内全面投入使用,为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倡议,部编本语文教材建立了由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迎来了崭新的局面。阅读能力包括认读、理解、鉴赏、评价、应用等,这些能力都要依靠有逻辑的思维才能实现,因此思维能力是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宁鸿彬,1936年生,思维派语文教育名家,1955年走上教师岗位,1986年被评为全国着名特级教师。1978年,宁鸿彬老师为了更好的落实教育方针,走上了一条为期17年的从学“教”到教“学”的语文教学改革之路,“面向未来培养新型人才”是宁鸿彬老师改革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宁鸿彬老师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基于此,宁鸿彬老师在教学改革中提出了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五步阅读教学法”。“五步阅读教学法”包括“通读、质疑、理解、概括、实践”五个基本步骤,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五步阅读教学法”自提出以来经历了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在不断的完善中逐渐走向成熟。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主要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宁鸿彬老师“五步阅读教学法”形成的三个发展阶段和意义,探究“五步阅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阅读教学实践、阅读教学效率以及探索阅读教学规律三方面的积极意义;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宁鸿彬老师“五步阅读教学法”的内涵,学习宁鸿彬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方法和经验;第四部分通过分析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新的教学理念,探讨宁鸿彬“五步阅读教学法”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阅读教学目标、阅读教学过程及阅读教学方法上的启示。探究宁鸿彬“五步阅读教学法”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启示,能够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初中生在阅读学习中拓展思路、发散思维、自主探究,从而促进阅读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够促使教师对现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从而思考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优化教学环节的方法;能够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规律的总结提供理论依据,推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二、立足于生活写作,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立足于生活写作,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召唤“过程的、归纳的”教学 |
(二)教育改革诉求“注重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
(三)知识的“先验性”和儿童学习心理机制呼唤“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
(四)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
二、研究问题 |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阐释 |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构建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修正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四、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过程”及“过程教学”的研究 |
(一)“过程教育”涵义及价值 |
(二)课程中的“过程目标” |
(三)关于“过程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二、关于“归纳”及“归纳教学”的研究 |
(一)“归纳推理”涵义及价值 |
(二)数学课程中的“推理能力” |
(三)关于“归纳式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三、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 |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 |
(二)几种典型的教学模式 |
(三)教学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四、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阶段 |
(三)研究框架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一)研究的学校 |
(二)研究的学科 |
(三)典型课例的选取 |
(四)实践研究的教师和学生 |
三、研究方法的确定 |
(一)文献分析 |
(二)视频图像分析 |
(三)课堂观察 |
(四)访谈 |
(五)作品分析 |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一)教学模式理论阐释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二)教学模式原型构建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三)教学模式实践修订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五、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
第四章 “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理论阐释 |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立论基础 |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基础 |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现实基础 |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基本内涵 |
(一)归纳式教学 |
(二)过程性教学 |
(三)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
三、“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典型特征 |
(一)情境性 |
(二)过程性 |
(三)建构性 |
四、“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条件系统 |
(一)教学的情境性条件 |
(二)教学的过程性条件 |
(三)教学的建构性条件 |
五、小结 |
第五章 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构建 |
一、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 |
(一)教学内容 |
(二)教学结构 |
(三)教学方式 |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的核心要素 |
(一)“类特征”的学习主题 |
(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
(三)“探究性”的操作活动 |
(四)“贯穿性”的归纳建构 |
(五)“嵌入式”的学习评价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的设计 |
(一)指导思想 |
(二)功能目标 |
(三)操作流程 |
(四)实现条件 |
四、小结 |
第六章 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迭代 |
一、模式的第一轮运用:宏观的尝试和探索 |
(一)第一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
(二)第一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
(三)第一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
(四)第一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
二、模式的第二轮运用:中观的调整与改进 |
(一)第二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
(二)第二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
(三)第二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
(四)第二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
三、模式的第三轮运用:微观的提升与应用 |
(一)第三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
(二)第三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
(三)第三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
(四)第三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
四、三轮教学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一)三轮迭代教学研究概述 |
(二)对三轮迭代教学研究的评鉴 |
(三)对“P-I”教学模式的讨论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对研究问题的回应 |
(一)什么是“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的修订与完善 |
二、研究结论 |
(一)“P-I”教学模式阐释 |
(二)“P-I”教学模式的特色与创新 |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策略 |
(四)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反思 |
(二)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论主题舞谱的科学原理及作为教育手段的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经验总结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第一章 主题舞谱概述 |
第一节 主题舞谱相关概念 |
一 拉班舞谱 |
二 主题舞谱 |
第二节 主题舞谱的产生、发展与应用 |
一 主题舞谱的产生与发展 |
二 主题舞谱的传播与运用 |
第三节 主题舞谱的特征 |
一 注重主要含义的基本谱架 |
二 简化结构舞谱的基本要素 |
三 关注主要元素的动作意义 |
第二章 主题舞谱的科学原理分析 |
第一节 主题舞谱依据的符号学原理 |
一 符号绘制依据的符号三分法 |
二 符号性质依据的语言语法原理 |
第二节 主题舞谱依据的人体动作科学原理 |
一 人体解剖学为主题舞谱提供科学的基本概念 |
二 人体运动动力学为主题舞谱提供动作意义 |
第三节 主题舞谱依据的认知心理学原理 |
一 直接知觉与建构性知觉结合决定主题舞谱的综合性 |
二 选择性注意决定主题舞谱的主要性 |
三 扩散激活模型决定主题舞谱的创造性 |
第四节 主题舞谱依据的教育学原理 |
一 进步主义教育决定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决定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
第三章 主题舞谱作为教育手段的功能 |
第一节 科学的动作认知 |
一 主题舞谱动作认知的科学性 |
二 主题舞谱的动作认知是局部与整体认知的统一 |
三 主题舞谱动作认知的开放性 |
第二节 创造性的动作开发 |
一 以开放性概念开发肢体动作 |
二 以限定性即兴方法丰富肢体动作 |
第三节 逻辑性的创编方法 |
一 全面性的创编动机 |
二 逻辑性的动作发展 |
三 融合性的舞段形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小结 |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1.3.1 研究的创新点 |
1.3.2 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创新思维的概述 |
2.1 创新思维的概念辨析 |
2.1.1 创新与创造 |
2.1.2 思维、精神、意识 |
2.1.3 创造力与创新思维 |
2.1.4 思维与创新思维 |
2.2 创新思维的特征 |
2.2.1 开拓性 |
2.2.2 阶段性 |
2.2.3 综合性 |
2.2.4 可塑性 |
2.3 创新思维的本质 |
2.3.1 创新思维是一种实践智慧 |
2.3.2 创新思维是建构与反思的统一 |
2.3.3 创新思维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
2.3.4 创新思维是出新与超越的统一 |
第三章 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然发生的基础 |
3.1 分子层面:创新思维的驱动机制 |
3.1.1 神经递质—创新思维的信息传递分子使者 |
3.1.2 基因—创新思维的信息遗传载体 |
3.2 突触层面:创新思维的信息决策中心 |
3.2.1 电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
3.2.2 化学突触信息传递活动 |
3.3 细胞层面:创新思维最基本的结构功能单位 |
3.3.1 神经元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核心细胞 |
3.3.2 胶质细胞是创新思维活动中的支持细胞 |
3.4 网络层面:创新思维的全脑整合区 |
3.4.1 皮层的形态学特征与创新思维 |
3.4.2 神经回路与创新思维 |
3.4.3 皮层的表征区域与创新思维 |
3.4.4 皮层区域联合系统与创新思维 |
3.4.5 大脑左右半球与创新思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自觉发生的基础 |
4.1 心理过程:创新思维形成层次 |
4.1.1 认知过程对外源信息的创造性重构 |
4.1.2 情绪情感是创新思维的感性驱动力 |
4.1.3 意志是创新思维的持续驱动力 |
4.2 心理状态:创新思维的调控层次 |
4.2.1 注意是调控创新思维的关键 |
4.2.2 灵感是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 |
4.2.3 积极的心境和激情是诱发创新思维发生的源泉 |
4.3 心理特征:创新思维的动力层次 |
4.3.1 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动能之源 |
4.3.2 人格是创新思维的助燃之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理论来源与内涵 |
5.1 从心灵哲学探索创新思维的心-脑复杂关系 |
5.1.1 心理属性不存在论的激进观点 |
5.1.2 心理属性的还原论观点 |
5.1.3 心理属性的突现论观点 |
5.1.4 解释主义的观点 |
5.2 从协同学揭示创新思维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 |
5.2.1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原理 |
5.2.2 脑生理与心理的协同创新机制 |
5.3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内涵 |
5.3.1 创新思维的脑生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然发生基础 |
5.3.2 创新思维的心理机制是创新思维的自觉发生基础 |
5.3.3 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共同的解释对象 |
5.3.4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遵循自组织的演化规律 |
5.3.5 脑生理和心理的协同作为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促进了创新思维的发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评价与展望 |
6.1 通向重构之路的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 |
6.1.1 对自然世界的重构 |
6.1.2 对人文世界的重构 |
6.1.3 对自我思维世界的重构 |
6.2 创新思维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的未来展望 |
6.2.1 加强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
6.2.2 实施创新思维的本土化的研究 |
6.2.3 深化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的生命历程研究 |
6.2.4 建构创新思维的脑和心理与教育实践的桥梁 |
6.2.5 强化哲学解释学维度的创新思维研究 |
6.2.6 开展营养健康学与创新思维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批判性英语阅读教学对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创造性思维 |
2.1.2 批判性阅读教学 |
2.2 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国内外研究 |
2.3 批判性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 |
2.4 创造性思维研究简评 |
2.5 理论基础 |
2.5.1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2.5.2 吉尔福德智力结构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数据收集与整理 |
3.5 批判性阅读教学实验 |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讨论 |
4.1 数据分析 |
4.1.1 创造性思维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1.2 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试(TTCT)数据分析 |
4.1.3 课堂观察数据分析 |
4.2 结果讨论 |
4.2.1 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现状研究 |
4.2.2 批判性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
4.2.3 批判性阅读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个性倾向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5.2 对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建议 |
5.3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高中生创造性思维调查问卷 |
附录Ⅱ.课堂观察问题反馈 |
附录Ⅲ.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试 |
(6)唤醒教育视域中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价值要素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五)小结 |
一、研究依据与初中生学习心理特征 |
(一)研究依据 |
1.唤醒教育理论 |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 |
3.“语文核心素养” |
(二)初中生学习心理特征 |
1.心理特点 |
2.思维特点 |
(三)小结 |
二、唤醒教育视域中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价值要素及其内在关系 |
(一)初中现代散文篇目构成类别统计及分析 |
1.初中现代散文篇目构成类别统计 |
2.唤醒教育视域中初中现代散文篇目分析 |
(二)唤醒教育视域中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价值要素 |
1.基于自我意识的觉醒——增强初中生散文学习的期待 |
2.基于自我意识的觉醒——初中生的思维品质由感性向理性提升 |
3.基于生命意识的觉醒——初中生由情感的体验转向精神共鸣 |
4.基于生命意识的觉醒——提高初中生审美情趣层次和养成水平 |
5.基于创新意识的觉醒——提升初中生的创新意识水平和能力 |
(三)唤醒教育视域中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价值要素的内在关系 |
1.学习期待的增强是价值要素的前提 |
2.思维品质的提升是价值实现的关键 |
3.由情感的体验转向精神共鸣是价值的内涵体现 |
4.审美情趣层次和水平的提高是价值的必要条件 |
5.创新意识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是价值实现的途径 |
(四)小结 |
三、当前初中现代散文教学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一)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现状调查 |
1.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现状的问卷设计 |
2.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现状的教师访谈设计 |
(二)当前初中现代散文教学出现的问题 |
1.初中生现代散文学习的情感动机没有被充分激活 |
2.教师缺少对初中生思维品质养成的有效指导 |
3.初中生难以在现代散文中获得深刻的精神共鸣 |
4.教师未能将审美情趣作为目的之一融入到初中生散文学习中 |
5.初中生难以在现代散文学习中提升创新能力 |
(三)当前初中现代散文教学问题存在的归因 |
1.教师未充分认识初中生散文学习的独立地位和情感 |
2.初中生的元认知能力缺失教师的指导 |
3.教师未能充分注意到现代散文教学的生命意识 |
4.教师对现代散文的审美教育缺失正确理解 |
5.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不足使教学模式单一化程式化 |
6.教师忽略了创新能力对于现代散文学习的重要意义 |
(四)小结 |
四、基于唤醒教育理论,初中现代散文教学价值实践路径 |
(一)唤醒自我意识,激发初中生散文学习期待 |
1.导入现代散文写作背景,唤起初中生的阅读动机 |
2.勾勒散文生活情景,引起初中生情感意义的融入 |
3.把握散文关键节点,促进初中生理性思考和判断 |
4.强化散文经验意识,增进初中生对生活的多元感受 |
(二)唤醒自我意识,发展与提升初中生的思维品质 |
1.重视生活体验,将初中生的形象思维推进到应然水平 |
2.梯级设问,初中生感性思维与逻辑思维融合思考 |
3.对比阅读,初步唤醒初中生简单的思辨性思维 |
4.关注生成,唤醒初中生思维的创造性意识 |
(三)唤醒生命意识,启发初中生对生命地积极思考 |
1.挖掘散文的情感,多角度丰富初中生的情感世界 |
2.研讨散文的思想,初中生深度品味思想内涵 |
3.体悟散文的精神,初中生多元解读人生意义 |
(四)唤醒生命意识,培养初中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
1.创设趣味活动,较为深入地理解散文文化中美的意蕴 |
2.解读散文审美层次,提高初中生的个性化审美解读能力 |
3.注重生活体验,引导初中生发现、感受、表达、评价生活中的美 |
(五)唤醒创新力量,提升初中生散文创新意识和能力 |
1.加强语言积累,促进初中生对语言现象进行总结与评价 |
2.着眼散文留白,引导初中生捕捉多维度的创作灵感 |
3.延伸散文内蕴,给予初中生个性化表达的空间与机会 |
(六)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的学理研究 |
第一节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概述 |
一、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的含义 |
二、相关写作教学的概念辨析 |
第二节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的研究基础 |
一、理论基础 |
二、实践基础 |
第三节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的主要特点和操作流程 |
一、主要特点 |
二、操作流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的实践分析 |
第一节 高中语文诗歌写作教学的实践分析 |
一、诗歌写作教学的基本特点 |
二、诗歌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三、诗歌写作教学的评价机制 |
第二节 高中语文小小说写作教学的实践分析 |
一、小小说写作教学的基本特点 |
二、小小说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三、小小说写作教学的评价机制 |
第三节 高中语文剧本写作教学的实践分析 |
一、剧本写作教学的基本特点 |
二、剧本写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三、剧本写作教学的评价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的理性思考 |
第一节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的意义 |
一、有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 |
二、有利于教师的素养提升 |
三、有利于完善写作教学体系 |
第二节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的缺憾 |
一、课堂体验感差,学生缺乏文学写作动力 |
二、教师主导教学,学生欠缺表达自主性 |
三、表达策略欠佳,教师高估学生接受能力 |
第三节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的改进 |
一、增强激发写作动力的意识 |
二、借助媒介提高表达自主性 |
三、通过合作建构高效课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研究成果 |
后记 |
(8)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与文献综述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目标 |
第一章 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小说 |
二、思维 |
三、创造性思维 |
第二节 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 |
一、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创新发展 |
二、创造性思维有利于知识学习 |
三、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智能开发 |
第三节 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可行性 |
一、小说文本具有丰富的创造性 |
二、教师具有基础的创新素养 |
三、初中生创造性思维逐渐发展 |
四、时代呼唤创造教育 |
第二章 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初中小说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现状调查 |
第二节 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现状原因 |
一、考试功利语境异化,小说教学目标偏移 |
二、传统教学模式固化,小说课堂难以创新 |
三、小说文本特点淹没,入普通记叙文大流 |
四、小说教学方法单一,注重传授缺乏引导 |
第三章 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策略? |
第一节 提升教师创新素质,增强教学能力 |
一、树立小说教学创新意识,提升创新思维理论修养 |
二、明确小说阅读教学目标,勇敢践行小说创新教学 |
第二节 改变课堂传统模式,遵循有效路径 |
一、灵活转变小说阅读教学课堂模式 |
二、有效问题引导贯穿小说阅读教学 |
三、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 |
第三节 利用小说文体特点,培养创造思维 |
一、挖掘艺术形式的独特性,培养发散思维 |
二、探究人物形象的独创性,培养形象思维 |
三、利用故事情节的虚拟性,培养想象思维 |
第四节 巧用小说教学方法,提高创造能力 |
一、小说评点感悟法 |
二、读写有机结合法 |
三、比较鉴赏分析法 |
第四章 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案例分析 |
第一节 《狼》创新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
第二节 《变色龙》创新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高中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的必要性 |
1.1.1 想象力的独特魅力 |
1.1.2 新课标对想象力培养的要求 |
1.1.3 散文阅读教学实践忽视想象力的培养 |
1.2 研究的可能性 |
1.2.1 主观方面 |
1.2.2 客观方面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实践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1.4 研究的方法 |
1.4.1 调查研究法 |
1.4.2 文献研究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2.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想象力培养的研究 |
2.1.2 语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研究 |
2.1.3 散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研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想象力理论的相关研究 |
2.2.2 想象力教学实践的相关研究 |
3.理论及分析 |
3.1 概念界定 |
3.1.1 散文 |
3.1.2 想象 |
3.1.3 想象力培养 |
3.2 理论基础 |
3.2.1 萨特的文学想象理论 |
3.2.2 朱迪思·朗格的想象教学理论 |
3.2.3 刘勰的艺术想象理论 |
4.资料及数据分析 |
4.1 调查问卷的实施 |
4.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2.1 教师调查结果及分析 |
4.2.2 学生调查结果及分析 |
4.3 高中散文阅读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现状反映出来的问题 |
4.3.1 想象基础相对薄弱 |
4.3.2 想象主动性相对缺乏 |
4.3.3 个性化想象相对缺失 |
4.4 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
4.4.1 学生未能很好地把审美材料转化为审美表象 |
4.4.2 教师未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多元想象兴趣 |
4.4.3 教师未能很好地抓住散文特征激活审美情感 |
5.高中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策略 |
5.1 通过观察阅读积累表象知识,丰富学生想象基础 |
5.1.1 留心观察,积累生活体验 |
5.1.2 广泛阅读,积累知识表象 |
5.2 激发多元想象构建散文课堂,提高学生想象主动性 |
5.2.1 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多元想象兴趣 |
5.2.2 营造想象氛围,延伸学生多元想象空间 |
5.2.3 组织想象活动,丰富学生多元想象形式 |
5.3 依托文体特征挖掘想象美点,培养学生想象个性 |
5.3.1 抓住散文“真实性”特点,展开再造性想象 |
5.3.2 抓住散文“有限虚构”特点,展开创造性想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1:高中散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件2:高中散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10)宁鸿彬“五步阅读教学法”及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宁鸿彬“五步阅读教学法”的形成及意义 |
2.1 宁鸿彬“五步阅读教学法”的形成阶段 |
2.1.1 萌芽阶段(1978年秋——1981年夏) |
2.1.2 探索阶段(1981年秋——1989年夏) |
2.1.3 成熟阶段(1989年秋——1995年夏) |
2.2 宁鸿彬“五步阅读教学法”的意义 |
2.2.1 推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
2.2.2 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
2.2.3 探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规律 |
第三章 宁鸿彬“五步阅读教学法”的内涵 |
3.1 通读 |
3.1.1 朗读训练 |
3.1.2 任务驱动阅读 |
3.2 质疑 |
3.2.1 结论求因 |
3.2.2 由此及彼 |
3.2.3 揭示矛盾 |
3.3 理解 |
3.3.1 剖析因果 |
3.3.2 明辨条件 |
3.3.3 比较异同 |
3.4 概括 |
3.4.1 归纳总结 |
3.4.2 概括要点 |
3.5 实践 |
3.5.1 以学生为主体 |
3.5.2 总结实践 |
第四章 宁鸿彬“五步阅读教学法”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
4.1 对阅读教学目标的启示 |
4.1.1 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
4.1.2 重视提升学生质疑能力 |
4.1.3 重视强化学生自学能力 |
4.2 对阅读教学过程的启示 |
4.2.1 运用精讲精练,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
4.2.2 优化教学设计,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
4.2.3 增强应变能力,强化阅读教学水平 |
4.3 对阅读教学方法的启示 |
4.3.1 设置任务,调动学生初读课文的积极性 |
4.3.2 结合情境,提高启发式教学效果 |
4.3.3 设计教学“主问题”,建构有深度的课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四、立足于生活写作,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D]. 石迎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论主题舞谱的科学原理及作为教育手段的功能[D]. 段雨滢.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3]创新思维的脑生理、心理协同发生机制探析[D]. 李鸽. 吉林大学, 2020(01)
- [4]批判性英语阅读教学对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影响的实证研究[D]. 张可心.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唤醒教育视域中初中现代散文教学的价值要素及实践研究[D]. 赵鑫愉.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7]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写作教学研究[D]. 高顾楠. 苏州大学, 2020(03)
- [8]初中小说阅读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探析[D]. 黄玉.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高中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研究[D]. 闫琴琴. 天水师范学院, 2020(06)
- [10]宁鸿彬“五步阅读教学法”及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D]. 李金玲. 延边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