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地震定位与震源机制联合反演算法的优化加速 ——在水力压裂监测中的应用

微地震定位与震源机制联合反演算法的优化加速 ——在水力压裂监测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在页岩气开发中,通过水力压裂产生人工裂缝,以提高这些低渗透、致密储层中的油气的开采效率。对水压裂效果的评估一般是通过监测所产生的微地震来实现的,微地震监测是目前储层压裂中最精确、最及时、信息最丰富的监测手段之一。通过微地震定位技术,以及事件震源机制的反演结果,能够较好地对工区裂缝发育情况和应力分布状态做出合理的解释,以达到评价压裂效果,指导压裂施工的目的。根据井中微地震监测与地面微地震监测的特点,本文选取地面监测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地面采集信号能量弱,事件拾取难度大的特点,本文采用基于震源空间位置(x,y,z)和震源机制(走向,倾角,滑动角)的六参数联合反演算法(Joint Source Scanning Algorithm,简称JSSA),能够同时反演微地震事件的震源位置和震源机制信息。对比传统的震源扫描算法(Source Scanning Algorithm,简称SSA),JSSA算法除了能够得到震源机制信息,还能够识别到更多的微地震事件,且得到的定位精度更好。但由于JSSA算法需要进行六参数的联合反演,计算量巨大,计算效率较低。对比不同的扫描方式,最终采用多次扫描的加速方式进行联合反演。通过对不同震源深度,不同信噪比水平,不同震源位置以及不同震源机制的理论合成数据测试,验证了优化加速后JSSA算法本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昭通页岩气示范工区的YSH1-1井和长宁-威远页岩气示范工区的威H3-1井的的实际数据进行联合反演,根据微地震事件的空间分布,由震源机制信息计算的P轴的分布统计,结合其他地质资料,对不同裂缝的触发机制进行解释分析,进而评价压裂效果,指导压裂施工。通过两口页岩气井实际数据的应用,验证了优化加速后JSSA算法的适用性和反演结果的合理性。另外,针对威H3-1井工区应力状态复杂的情况,结合天然地震中区域应力反演的方法,将微地震事件分布的空间网格化,计算统计每个子区域的最大应力方法,能够得到较好的工区应力状态分布结果。最后,本研究对优化加速后JSSA算法的理论测试结果和实际应用进行了总结分析,说明了方法本身有较好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适用性。能够普遍应用于压裂生产的微地震监测工作中,对压裂效果的评价分析和压裂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采用多次扫描的加速方式,能够在确保精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JSSA算法的计算效率,该方法为本研究的核心技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的及意义
  •     1.1.1 微地震监测技术
  •     1.1.2 微地震监测定位与震源机制
  •     1.1.3 压裂效果的评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震源扫描算法与地面监测系统的优化设计
  •   2.1 引言
  •   2.2 震源扫描算法
  •   2.3 等效均匀速度模型建立
  •   2.4 地面监测系统的优化设计
  •     2.4.1 布设方式分析
  •     2.4.2 基于实际噪声的实际监测系统的定位分析
  •     2.4.3 误差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微地震定位与震源机制联合反演算法的优化加速
  •   3.1 引言
  •   3.2 联合反演算法方法原理
  •   3.3 联合反演算法的优化加速
  •     3.3.1 合成剪切源的地震记录
  •     3.3.2 多次扫描的加速方式
  •     3.3.3 联合反演算法与震源扫描算法对比
  •     3.3.4 多次扫描的联合反演算法得到的震源机制对比
  •   3.4 小结
  • 第4章 JSSA算法的精度和稳定性测试
  •   4.1 点震源反演的精度和稳定性
  •   4.2 列震源反演的精度和稳定性
  •     4.2.1 滑动角变化的列震源
  •     4.2.2 走向变化的列震源
  •     4.2.3 倾角变化的列震源
  •   4.3 测试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YSH1-1 井实际资料的应用
  •   5.1 YSH1-1 井的工区背景
  •   5.2 YSH1-1 井数据预处理
  •   5.3 YSH1-1 井联合反演结果分析
  •     5.3.1 空间定位结果分析
  •     5.3.2 震源机制结果分析
  •   5.4 YSH1-1 井的综合解释分析
  •     5.4.1 综合天然地震事件分析
  •     5.4.2 微地震事件随时间的变化
  •     5.4.3 天然裂缝的解释分析
  •     5.4.4 结合压裂曲线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威H3-1 井实际资料的应用
  •   6.1 威H3-1 井的工区背景
  •   6.2 威H3-1 井反演参数选取
  •   6.3 威H3-1 井联合反演结果分析
  •     6.3.1 空间定位结果分析
  •     6.3.2 震源机制结果分析
  •   6.4 区域应力反演与分析
  •     6.4.1 区域应力反演原理
  •     6.4.2 区域应力反演理论测试
  •     6.4.3 区域应力反演的实际应用
  •   6.5 威H3-1 井的综合解释分析
  •     6.5.1 综合天然地震事件分析
  •     6.5.2 各个压裂段的分析
  •     6.5.3 天然裂缝的解释分析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余洋洋

    导师: 梁春涛

    关键词: 微地震监测,震源定位,震源机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石油天然气工业,矿业工程

    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分类号: P631.4;TE37

    DOI: 10.26986/d.cnki.gcdlc.2019.000009

    总页数: 124

    文件大小: 8257K

    下载量: 183

    相关论文文献

    • [1].辽宁地区近期中小地震震源机制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20(11)
    • [2].基于震源机制的地震区划与地震预测方法讨论[J]. 地震研究 2017(04)
    • [3].山西地区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时空特征分析[J]. 地震 2015(02)
    • [4].赣南地区小震震源机制分析[J]. 华南地震 2010(01)
    • [5].2008年汶川大地震震源机制的时空变化[J]. 地球物理学报 2009(02)
    • [6].2014年云南3次强震前后震源机制一致性时空演化特征[J]. 地震研究 2020(02)
    • [7].寻乌及邻区震源机制和视应力特征[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20(08)
    • [8].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地震重定位及震源机制研究[J]. 地震学报 2020(03)
    • [9].利用单井微地震波形能量反演震源机制[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8(05)
    • [10].营口—海城地区震群的震源机制一致性特征[J]. 地震工程学报 2016(01)
    • [11].2010年以来四川地区中强地震震源机制反演及深度确定[J]. 地球物理学报 2019(01)
    • [12].陕西地区小微震震源机制研究[J]. 地震工程学报 2018(02)
    • [13].含衰减地层微地震震源机制反演及其反演分辨率[J].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8)
    • [14].华北地区地震震源机制分区特征[J]. 地球物理学报 2017(12)
    • [15].一种地方与区域地震震源机制反演技术:广义极性振幅技术(二)——对实际震例的应用[J]. 地球物理学报 2015(10)
    • [16].亚洲地区1918—1970年7级以上强震重新定位与震源机制测量及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17].基于三维应变格林函数反演中小震震源机制[J]. 地震工程学报 2019(06)
    • [18].海城、盖州地区地震震源机制及一致性参数特征研究[J]. 地震 2019(04)
    • [19].2015年新疆皮山6.5级地震序列震源机制特征分析[J]. 中国地震 2018(01)
    • [20].晋冀蒙交界地区应力场时间演化特征[J]. 国际地震动态 2018(08)
    • [21].云南地区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特征[J]. 地震地质 2017(02)
    • [22].华北地区1900—1970年5级以上地震发震位置与震源机制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6(11)
    • [23].小震震源机制与应力场反演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 国际地震动态 2016(02)
    • [24].汶川大地震余震序列震源机制的空间分段特征[J]. 科学通报 2009(16)
    • [25].2016年8月20日唐山震群小震震源机制[J]. 华北地震科学 2020(03)
    • [26].赣北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分析[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7(06)
    • [27].四川康定地区小震群震源机制一致性变化特征[J]. 四川地震 2017(03)
    • [28].地震学百科知识(九)——中国浅源地震震源机制图[J]. 国际地震动态 2014(03)
    • [29].滇中地区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时空分布与强震活动[J]. 地震研究 2011(02)
    • [30].2019四川长宁6.0级地震震源机制中心解及震源区应力场[J]. 国际地震动态 2019(08)

    标签:;  ;  ;  

    微地震定位与震源机制联合反演算法的优化加速 ——在水力压裂监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