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42例临床分析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42例临床分析

屈兰军(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张滩镇中心卫生院外科主治医师陕西安康725007)

【中图分类号】R57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13-01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在临床上发生率较高,处理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我院外科自1998年3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32例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39岁。腹部手术类型:阑尾穿孔并发症弥漫性腹膜炎行阑尾切除术后18例,肠坏死肠切除肠吻合术后7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2例,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松解术后5例。本组中符合早期炎性肠梗阻21例;符合麻痹性肠梗阻8例;另有3例为机械性肠梗阻。3例机械性肠梗阻中1例为肠切除肠吻合术后发生内疝所致;1例为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松解术后发生肠扭转、肠绞窄所致;1例为阑尾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行阑尾切除术关腹时误将回肠缝合于腹膜所致。

1.2处理方法

21例早期炎性肠梗阻及8例麻痹性肠梗阻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法:

1.2.1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可减轻梗阻肠管的扩张和水肿,有利于肠梗阻的缓解。

1.2.2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根据呕吐情况、缺水情况、血液浓缩程度、尿量及比重、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结果进行治疗。

1.2.3生长抑素:可减少消化液分泌,减轻消化液积聚,减轻肠管扩张及肠壁水肿。

1.2.4糖皮质激素:有利于肠管炎症及水肿的消退。

1.2.5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体质及禁食时间长短给予胃肠外营养,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1.2.6使用抗肠道细菌的抗生素可防止感染,减少毒素吸收。

3例机械性肠梗阻根据不同情况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因肠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后发生内疝患者行内疝肠管复位、肠系膜缺损修补术;1例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松解术后发生肠扭转、肠绞窄患者行肠切除肠吻合术;1例阑尾炎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行阑尾切除术关腹时误将回肠缝合于腹膜患者行回肠与腹膜粘连分解术。

1.3结果

32例患者全部治愈。21例早期炎性肠梗阻及8例麻痹性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9.5天,无一例发生肠绞窄。3例机械性肠梗阻行手术治疗,手术后肠梗阻症状得到缓解,平均住院时间为15.5天。

2讨论

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是指术后30天内肠蠕动恢复后再次出现腹痛、呕吐及影像学检查存在肠梗阻证据的特殊类型肠梗阻。它可以是由于手术操作范围广,创伤重或已有感染,特别是曾进行手术的病例,腹腔内有广泛粘连,剥离后肠浆膜层有炎性渗出,肠袢相互黏连造成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也可以是由于肠道神经肌肉麻痹所致的麻痹性肠梗阻,还可以是腹内疝、肠扭转、吻合口狭窄、肠壁血肿等机械因素造成的机械性肠梗阻。

本组32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较轻,叩诊多为实音,肠鸣音稀少或消失,全腹CT显示肠壁水肿、增厚黏连、肠管扩张不明显,符合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8例患者无阵发性绞痛等肠蠕动亢进表现,而为肠蠕动减弱或消失,腹胀显著,X线显示大、小肠管均充气扩张,符合麻痹性肠梗阻的诊断。3例患者有典型的腹痛、呕吐、早期腹胀不显著,听诊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X线检查梗阻以上肠管胀气明显,符合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

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2.1于腹部术后早期出现肠梗阻症状,有短暂排气或少量排便显示肠蠕动恢复,但很快再次出现肠梗阻症状。本组32例患者全部于腹部术后有短暂排气后,在术后2周内很快再次出现肠梗阻症状。

2.2多数属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小部分为麻痹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可取的满意效果。但尚有少数存在其他原因导致的机械性肠梗阻,需手术治疗。本组32例患者中符合早期炎性肠梗阻者21例,占65.62%;符合麻痹性肠梗阻者8例,占25%。两种类型共占90.62%的患者经非手术治疗痊愈。只有3例存在机械性肠梗阻,根据不同情况行手术治疗,仅占9.38%。

由于腹部手术后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腹腔内粘连,而腹腔内粘连有其发生、发展、吸收、部分以至完全消退的程度,故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中必然有一部分随粘连的消退而痊愈。如果对此无明确认识,一味强调早期手术治疗,势必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手术。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如果没有全身中毒症状或急腹症体征,可首先考虑非手术治疗。本组32例患者中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及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经保守治疗痊愈,肠梗阻症状缓解时间较短,平均治愈时间9.5天,无一例发生肠绞窄,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也不可将术后早期出现的肠梗阻一概列入非手术治疗范围。如果手术治疗期间出现腹痛、腹胀加剧、出现腹部剧烈绞痛等机械性肠梗阻表现,或X线显示梗阻近端小肠扩张加重,或提示完全梗阻,以及怀疑有绞窄性肠梗阻时均宜随时手术治疗,以免发生肠坏死、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本组3例患者在非手术治疗期间由于出现上述情况证实存在机械性梗阻因素,及时根据不同情况行手术治疗后肠梗阻症状才得以缓解。

另外为减少腹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发生,只要是进入腹腔的手术,都应该从减轻肠粘连的范围及程度着手做预防工作。手术操作中尽量减少出血以及由此导致的结扎,可使用可吸收线缝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分离。除次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应严格按照手术操作规则,仔细操作,避免人为因素造成机械性肠梗阻。

总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及麻痹性肠梗阻采取以非手术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案,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从而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少数存在机械性肠梗阻的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标签:;  ;  ;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42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