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气泡振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泡,液体,形状,包膜,低阶,黏性,水净化。
气泡振动论文文献综述
荣国强,张友飞,邢耀文,桂夏辉[1](2019)在《振动模式对低阶煤颗粒气泡脱附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自主开发设计的浮选颗粒气泡粘脱附测试系统研究颗粒气泡脱附性能,通过调整颗粒气泡气絮体的振动振幅定量评价气絮体的稳定性。试验表明,临界脱附振幅越大,气絮体越稳定。基于此考察了4种振动模式(正弦定频,叁角定频,半正弦及方波)对低阶煤颗粒气泡脱附的影响,振动频率恒定为20Hz。结果表明:颗粒气泡临界脱附振幅按半正弦、正弦定频、叁角定频及方波的顺序逐渐减小,方波最不利于颗粒气泡气絮体上浮。方波振动下因运动突变产生的瞬时冲量是气絮体失稳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9期)
张鹏利,林书玉[2](2019)在《泡群中气泡的非线性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在实际空化过程中,空化现象是大量空化气泡的群体效应,由于气泡自身的振动会在液体中形成次级声辐射,使得气泡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气泡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每个气泡的振动特性影响将都不能忽略[1]。随着声波的调制,气泡均会聚合成一些稳定的特殊结构,如"Bubble grapes","Cone-like bubble strcture","Acoustic lichtenberg(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1)
范雨喆,李海森,徐超,陈宝伟,杜伟东[3](2019)在《气泡线性振动时近海面气泡群的声散射》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中的不同成因的气泡群是常见的水下声学目标及声呐混响源,因此对水下气泡群进行声学建模意义重大。利用有效媒质理论描述气泡群内部的相速度及声衰减变化,并考虑到海洋中气泡群往往产生于不同界面附近,进一步利用球面波迭加原理描述海面对气泡群散射声波的再辐射,导出了平海面作用下气泡群声散射截面的一般表达式,建立了其声散射模型,研究了单一尺寸及混合尺寸气泡群的声学特性。数值分析表明,气泡群的谐振频率会随其半径或孔隙率增加而降低;由于海面的存在,气泡群声散射截面会随频率进行周期性变化,且随气泡群远离海面,这一变化逐渐加剧。此外,若气泡的黏滞阻尼项在全部阻尼项中占比较高,气泡群声散射强度会在谐振频率附近存在起伏振荡。该模型可为近海面鱼群、气泡羽流及海底泄漏的甲烷气体的声学建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声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侯代兵,王开宝,宋春雷,秦庆坤,郭文琦[4](2019)在《关于振动影响微细气泡效果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泡大小是影响臭氧利用率的重要参考指标,为了探究振动频率对气泡大小的影响,我们自主设计并搭建了一种能够改变振动频率,并且能够十分简易地测量到气泡大小的实验装置.本文讲述了该实验装置的设计方式和主要结构,以及在应用过程中的实验步骤和通过实验得出的实验数据并且想出了一种能够直接测量气泡尺寸的方法.得出结论:振动频率越大,气泡的尺寸越小(即臭氧在水中的利用率越高).(本文来源于《吉林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筠乔,贺冬冬,龚晓波,黄华雄[5](2018)在《造影剂包膜微气泡在电场中的形状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包膜气泡的界面稳定性与医疗应用密切相关。在造影剂中,需要维持包膜的界面稳定以延长造影时间;在药物运输中,通过激发界面的不稳定可以击碎气泡而实现定点释放药物。在上述的医疗应用中,需要明确包膜气泡的固有频率以便控制其界面的稳定性。本工作通过数学建模提出通过振动的电场测量包膜气泡形状模态固有频率的可行性。基于Leaky Dielectric模型耦合流场和电场,电场在包膜气泡的界面施加Maxwell应力,与水动力和膜的粘弹性应力构成了界面的动力学条件。模型中考虑了由于界面电流的跳跃条件和膜的变形而导致的电荷运动。包膜气泡的形状振动方程通过将界面形状和控制方程基于Legendre多项式摄动展开得到。气泡的形状由施加的电场强度和电场变化频率、界面电荷的分布情况、气泡内外流体的介电常数和导电系数、气泡包膜的弹性模量和弯曲模量等参数决定(Liuetal.,J.Fluid Mech.2018)。结果分析,首先通过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在恒定电场中的椭球形状,与文献中实验(Kummrow&Helfrich,Phys.Rev.A,1991)在相同条件下得到的变形量和时间尺度吻合,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接着,施加振动的电场,通过调制电场的频率,得到在特定的频率下形状振动振幅的最大化,从而得到气泡该阶形状模态的固有频率,一般气泡的结果与文献(Lamb,1932)的经典公式计算结果一致,包膜气泡的结果与文献中(Liu et al.,J.Fluid Mech.2012)推导的计算公式吻合。(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25)
李双[6](2018)在《振动液体内气泡产生与分布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振动液体内产生气泡的现象与自然界和工业界的许多领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于振动液体内气泡相关现象的研究也在不断达到新的高度。一直以来,振动液体内气泡动力学以及振动液体表面波的研究是这个领域内的热点,而气泡的形成研究大多局限在静止液面上液滴冲击的相关现象之中,而对于振动液体气泡产生的过程以及气泡尺寸数量分布的情况较少有研究涉及到。本文设计了振动液体内自发形成气泡的相关实验,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振动液体内气泡产生的过程以及液体内气泡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记录,进而分析了对实验中液体内气泡产生的途径与机理,并对这个现象和静止液面情况下液滴冲击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研究。本文还对振动液体内气泡的尺寸数量分布的所具有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有助于振动液体内气液现象的进一步探索。论文的主要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液滴冲击以及振动液体表面波和内部气泡运动相关现象的研究状况,论述了国内外学者在这些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概括了国内外研究中这些现象的特点和机理,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内容。第二章,提出了研究振动液体内气泡产生与分布现象的实验研究方案,依据现有的实验条件,设计搭建了用于完成本课题研究的实验装置系统;确定了实验研究的方法和采用的技术,设计了实验的过程和设置,获取了预期所要得到的实验结果。第叁章,对实验获取的数据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在振动水中产生气泡所要达到的临界条件,发现了振动要素对气泡产生条件的影响。并且对振动液体内气泡尺寸数量分布曲线以及索特平均直径随时间变化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振动的要素以及液体的粘度等性质对于液体内气泡分布的影响。对气泡分布的曲线进行了拟合,发现了振动水中气泡分布的规律。第四章,研究了振动液体表面气泡产生现象。根据拍摄得到的振动液体表面气泡产生动态过程图像,对气泡产生的来源进行了分类和归纳。对各种气泡产生类型的动态过程和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且与静止液面上液滴冲击的现象进行了比较,发现了振动液面下气泡产生所具有的独特现象。分析了不同方式下产生的气泡尺寸特点,对液体内气泡分布的规律进行了一定的解释。第五章,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进行总结,并对本课题后续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工作和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9-25)
赵旭山,曹润,胡元太[7](2018)在《粘性流域内气泡的球对称耦联振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球形粘性域气泡的球对称耦联振动问题,建立了考虑粘性效应的气泡的球对称振动方程,并将外边界域约束简化为弹性薄膜,由此我们分析了气泡在初始激励下的涨缩振动及其引起的流场变化。结果显示粘滞力会束缚气泡振动幅值并使得气泡振动的周期减小。此外,液体密度的增大会减小气泡振动幅值,但却会增长其振动周期。(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8-08-23)
张舍,莫润阳,王成会[8](2018)在《导电流体中气泡径向振动行为的磁场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液态金属中气泡行为是磁流体力学的重要方面。为对磁场条件下导电流体中气泡动力学行为作全面理解,基于磁流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磁场条件下导电流体中气泡径向振动的无量纲化动力学方程,数值研究了磁场对导电流体中气泡径向非线性振动稳定性、泡内温度、泡内气压及液体空化阈值的影响。结果显示:磁场增强了气泡非线性振动的稳定性,随着磁场增强且当作用在泡上的电磁力与惯性力数量级可比时,气泡运动为稳定的周期性振动;同时,磁场引起泡内温度、泡内压力及液体空化阈值变化。研究表明,可用磁场调节和控制液态金属中气泡的运动使其满足工程应用需求。(本文来源于《声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徐贞[9](2018)在《黏性对含气泡液体中声波传播和气泡振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声波在含气泡液体内的传播是声空化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当驱动声场的强度足够大时会引起空化现象。因此,对于声波在含气泡液体中传播的研究,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显得至关重要。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本文从声波在含气泡液体中的线性传播入手做了以下工作:首先,综述了声波在含气泡液体中线性传播以及气泡动力学理论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简单阐述了水中气泡间的声相互作用理论。其次,推导了线性小振幅声波在理想流体以及有效介质中传播的波动方程。本文将含气泡的黏性液体看作是一种均匀的有效介质,利用微扰法并经过线性化近似,在忽略二阶以上微量的条件下,推导出了声波在含气泡黏性液体中的声波动方程。在推导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液体自身黏性对线性声波传播的影响,并将在理想流体与有效介质中得到的声波动方程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对线性声传播产生影响的因素。然后,重点研究了线性声波在含气泡黏性流体中的传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气泡共振会引起声波的共振吸收。由于受到气泡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声波的共振吸收频率与气泡的共振频率并不相同,共振吸收频率的半宽度也因此增大。在低频非共振区,通过调查液体黏性、表面张力系数、气泡含量等因素对声传播的影响发现,声衰减系数随着液体黏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表面张力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声衰减系数与液体黏度以及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均成线性关系,在低频非共振区表面张力系数对声衰减系数的影响很小。声速均会随着液体黏度以及表面张力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且声速与表面张力系数之间呈线性关系,但黏度对声速影响很小,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气泡的存在大大改变了声波的传播参数,气泡含量的增加使得声衰减系数增大,声速减小。此外我们把黏性对声波影响的方式分为两种,其一,通过气泡振动方程施加影响,其二,通过声波的波动方程施加影响,接着研究与分析了黏性在这两种方式中分别起的作用,并给出了某些近似理论大致成立的条件。最后,考虑到气泡之间的声相互作用以及液体黏性对气泡振动过程的影响,在假设液体不可压缩的条件下,重点研究了声波在含气泡液体中传播时某单个气泡的非线性振动。研究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液体的黏性会抑制气泡的空化过程,具体表现为,液体的黏度越大越难发生空化,当液体的黏度达到某一程度后,气泡将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周期性的小振幅振动。当气泡的体积含量非常小时,含气泡液体中单个气泡的振动与理想液体中单个气泡的振动情况类似,当液体中气泡的体积分数较大时,不同的气泡含量会导致不同的振动过程。将这一研究结果与相关教材理论对比发现有很好的吻合。本文在一定近似条件下,通过对线性声波在含气泡的黏性液体中传播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发现了液体黏性对声传播以及气泡振动的具体影响,对声传播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有进一步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马艳,林书玉,徐洁[10](2018)在《声场中空化气泡的耦合振动及形状不稳定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了两个具有非球形扰动的气泡所组成系统的能量,并基于Lagrange方程得到了有声相互作用的非球形气泡的动力学方程和形状稳定性方程,研究了声场中非球形气泡间相互作用力对非球形气泡的形状不稳定性和气泡形状模态振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声场中具有非球形扰动的气泡之间的耦合方式有两种:形状耦合模式和径向耦合模式,气泡之间的耦合方式取决于气泡形状扰动模态.由形状耦合及径向耦合产生的气泡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能够改变单个气泡的形状不稳定及形状模态振幅,具体影响因素取决于声场驱动条件、气泡形状模态、相邻气泡的初始半径.(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气泡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0引言在实际空化过程中,空化现象是大量空化气泡的群体效应,由于气泡自身的振动会在液体中形成次级声辐射,使得气泡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气泡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每个气泡的振动特性影响将都不能忽略[1]。随着声波的调制,气泡均会聚合成一些稳定的特殊结构,如"Bubble grapes","Cone-like bubble strcture","Acoustic lichtenberg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泡振动论文参考文献
[1].荣国强,张友飞,邢耀文,桂夏辉.振动模式对低阶煤颗粒气泡脱附行为的影响[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9
[2].张鹏利,林书玉.泡群中气泡的非线性振动[C].2019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2019
[3].范雨喆,李海森,徐超,陈宝伟,杜伟东.气泡线性振动时近海面气泡群的声散射[J].声学学报.2019
[4].侯代兵,王开宝,宋春雷,秦庆坤,郭文琦.关于振动影响微细气泡效果的实验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9
[5].刘筠乔,贺冬冬,龚晓波,黄华雄.造影剂包膜微气泡在电场中的形状振动[C].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8
[6].李双.振动液体内气泡产生与分布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8
[7].赵旭山,曹润,胡元太.粘性流域内气泡的球对称耦联振动分析[C].2018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8
[8].张舍,莫润阳,王成会.导电流体中气泡径向振动行为的磁场控制[J].声学学报.2018
[9].徐贞.黏性对含气泡液体中声波传播和气泡振动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8
[10].马艳,林书玉,徐洁.声场中空化气泡的耦合振动及形状不稳定性的研究[J].物理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