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抑制萌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抑制,种子,脱落酸,出苗率,白粉病,菌丝,连作。
抑制萌发论文文献综述
金莉,吕剑,郁继华,金宁,颉建明[1](2019)在《外源硅对连作基质浸提液抑制黄瓜种子萌发的缓解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该试验以‘新春4号’黄瓜为试材,研究在连作基质浸提液(基质∶水=1∶6)处理下,外源添加4 mmol·L~(-1) Na_2SiO_3·9H_2O对黄瓜种子萌发、膜脂过氧化、抗氧化酶活性及淀粉转化的影响,以揭示外源硅对连作基质浸提液抑制黄瓜种子萌发的缓解效应及其生理生化机制,为生产中解决黄瓜基质栽培连作障碍问题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连作基质浸提液处理显着抑制了黄瓜种子的萌发,使得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淀粉水解酶活性降低,淀粉含量升高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同时AMY和BMY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2)添加外源硅处理后,可有效缓解连作基质浸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生长的抑制,降低MDA和Pro含量,提高抗氧化酶和淀粉水解酶活性,且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AMY和BMY基因表达水平上调。研究表明,1∶6浓度的连作基质浸提液可显着抑制黄瓜种子萌发,使淀粉转化受阻,基因表达水平下调;外源添加4 mmol·L~(-1) Na_2SiO_3·9H_2O可提高受胁迫黄瓜种子芽苗中淀粉的转化速率,维护黄瓜种子萌发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缓解连作基质浸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造成的伤害。(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李冠军[2](2019)在《ACS5参与调节NaCl抑制种子萌发机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植株是否能够正常进行生长发育。种子萌发受到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其中,高盐胁迫作为非生物胁迫之一能显着的抑制种子萌发,从而影响农作物产量。外援施加植物激素乙烯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并可以缓解NaCl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1-cyclopropanecarboxylic acid,ACC)是乙烯合成的前体物质,它和NaCl通过调节COP1在细胞核中的积累,影响HY5蛋白的稳定和对ABI5的调控作用,从而调控种子萌发。但是在种子萌发过程中ACC含量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机制以及对种子萌发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还鲜有报道。ACS(ACC synthase)是ACC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拟南芥种ACS家族有12个成员,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时空特异性,其中ACS5在种子萌发阶段表达量最高,且能够受盐胁迫诱导,但具体ACS5与盐胁迫以及萌发之间的关系及机制还尚未知晓。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在盐胁迫条件下,突变体acs5-1种子萌发较WT提前,因此本课题主要探究ACS5如何参与NaCl抑制种子萌发过程。首先在拟南芥种质资源购得功能缺失型突变体acs5-1和acs5-2种子,并创制了ACS5回补株系(ACS5/acs5-1~(#1)、ACS5/acs5-1~(#2))、超表达转基因株系(ACS5-OE)以及ProACS5::GUS转基因株系。在NaCl处理条件下,观察ACS5的组织化学定位,发现ACS5在种子萌发阶段有大量表达,且NaCl胁迫诱导ACS5在种子萌发前期大量积累。暗示ACS5参与NaCl抑制种子萌发过程。进一步观察表型发现:正常生长条件下,WT、acs5-1和acs5-2种子萌发时间无明显差别;但NaCl处理条件下,与WT相比,acs5-1、acs5-2和ACS5-OE萌发时间提前且萌发率升高,ACS5/acs5-1~(#1)、ACS5/acs5-1~(#2)与WT表现出的相同的表型,初步说明ACS5突变后缓解了NaCl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ACC的合成前体甲硫氨酸(Methionine,Met)和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的积累对种子萌发有正调控作用。检测萌发阶段的Met含量,发现acs5-1中Met和SAM的含量明显高于WT。推测这可能是盐胁迫下acs5突变体萌发较WT提前的原因之一。同时检测ACC含量,发现:与WT相比,在正常生长条件下,acs5-1中ACC含量无显着变化;但在NaCl处理条件下两天内,acs5-1中的ACC含量明显升高。为了探索ACC含量升高的原因,检测种子萌发时期,突变体acs5-1中在NaCl处理时其它ACS家族成员活性的变化,发现:在acs5-1萌发的第二天和第叁天,能够与ACS5形成非活性二聚体的ACS2和ACS7转录水平较WT有显着升高。构建携带GFP标签的ACS2和ACS7载体都分别转入WT和acs5-1中,免疫印迹研究结果显示:在NaCl处理条件下,acs5-1萌发种子中ACS2和ACS7蛋白较WT中有明显积累。进一步杂交获得acs2-1 acs5-1双突变体,观察在NaCl处理条件下的表型发现,acs2-1 acs5-1双突变体的萌发时间较WT推迟明显且萌发率显着下降,说明: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当acs5突变体中ACS2含量降低时,盐处理条件下,与WT相比,萌发时间会由原来的提前变为推迟。综上所述:NaCl处理条件下,acs5萌发较WT提前,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acs5突变体中Met和SAM的积累高于WT;二是ACS5通过影响ACS2的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来影响acs5突变体中ACC含量,从而缓解NaCl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9-06-01)
刘静,李保华[3](2019)在《花期使用杀菌剂及杀螨剂对苹果和海棠花粉萌发的抑制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筛选在苹果花期使用的杀菌剂和杀螨剂,对苹果花期病害和螨类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离体花粉萌发率为指标,测试了螺螨酯、咯菌腈、代森锰锌、硫酸铜、多抗霉素等15种药剂对花粉萌发的影响。15种测试药剂对花粉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螺螨酯对苹果、海棠花粉萌发的抑制率最低;其次为咯菌腈、代森锰锌、喹啉铜等。其中吡唑醚菌酯、福美双、克菌丹等对花粉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大。因此,在苹果开花期可考虑用螺螨酯防治红蜘蛛,喷施咯菌腈和代森锰锌防治真菌病害,喷施喹啉铜防治细菌病害。(本文来源于《烟台果树》期刊2019年02期)
刘洪杰,王鹏飞,李建平,杨欣[4](2019)在《微波辐射抑制草种萌发杂草预控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家用微波炉为微波发生器,试验研究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草种掩埋深度对草种萌发抑制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 250 W微波辐射90 s可以抑制88%杂草种子萌发,而1 000 W微波辐射需要180 s,微波辐射功率小于1 000 W,对杂草种子萌发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于土壤的蓄热效应以及草种掩埋深度对杂草种子萌发出苗的综合影响,杂草种子掩埋深度在4~6 cm,杂草种子发芽出土率低,抑制效果明显。(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机化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何秀龙[5](2019)在《香豆素抑制黑麦草种子萌发及生长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香豆素(coumarin)是一种重要的化感物质,在芸香科和伞形科等很多高等植物以及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广泛分布。其生物活性多样,在各个领域均有广泛研究。在医学、植保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植保领域,目前在作为杀虫、杀菌剂方面已取得应用,在除草方面目前主要还是停留在研究其生物活性方面,大多数研究表明香豆素对多种杂草有良好的抑制活性,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靶标尚未清楚。本文在研究香豆素对多种杂草种子萌发抑制活性的基础上,选用其抑制活性最好的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为对象,研究其抑制黑麦草种子萌发及生长的机制,为香豆素类化合物作为新型的除草剂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1.生物活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香豆素对黑麦草种子萌发、胚根及胚芽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对黑麦草种子萌发抑制中浓度(IC_(50))为67.69 mg/L;采用水培及茎叶喷雾法研究香豆素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茎叶喷雾法对黑麦草生长无显着影响;而水培法处理浓度为10 mg/L时即显着抑制黑麦草根、茎的生长,进一步测定水培处理后黑麦草根活力,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及处理时间的延长,黑麦草根活力显着下降。表明香豆素主要作用于黑麦草根部,通过抑制黑麦草的根活力进一步抑制黑麦草的生长。2.测定50、100 mg/L香豆素溶液处理后黑麦草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蛋白、总淀粉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情况;表明香豆素对黑麦草种子中可溶性蛋白无显着影响;而处理60 h后,100 mg/L香豆素显着抑制了淀粉的分解及可溶性糖的合成;进一步测定不同浓度处理后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α-淀粉酶活性受到显着抑制。表明香豆素通过抑制α-淀粉酶活性,影响种子萌发过程的物质及能量代谢,进而抑制种子萌发。3.测定50、100 mg/L香豆素处理后的黑麦草种子萌发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浓度梯度下活性氧过氧化氢(H_2O_2)、超氧阴离子(O~(2-))含量以及膜脂过氧化指标丙二醛(MDA)、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处理浓度为100 mg/L时在各个时间点均显着抑制了CAT活力,而处理60 h后SOD、POD活力显着上升;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活性氧、丙二醛及过氧化脂质含量显着上升。表明黑麦草种子在经受香豆素溶液处理60 h后,其内部的保护酶系统被破坏,导致活性氧的积累造成了细胞的氧化损伤进而抑制黑麦草种子的萌发。4.种子萌发过程中激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香豆素对黑麦草种子萌发过程中脱落酸(ABA)含量无显着影响,浓度为100 mg/L时则显着抑制了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酸(GA_3)的合成;表明香豆素处理影响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激素代谢。5.采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香豆素处理后的黑麦草种子进行转录组测序,组装后共获得41,683条Unigene。其中长度在1kb以上的Unigene有17,306条。对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包括与NR、Swiss-Prot、KEGG、COG、KOG、GO和Pfam数据库的比对,共获得27,919条Unigene的注释结果。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100 mg/L处理24 h后有1814条差异表达基因,50、100 mg/L处理48 h后分别有3675、1848条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在BP大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为代谢过程、细胞过程、单一生物过程、刺激反应;在CC大类中,细胞、细胞组分、膜、膜组分、细胞器最具代表性;在MF大类中,结合、催化活性、转运蛋白活性、抗氧化活性的活动最具代表性;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显着富集的通路有TCA循环、氧化磷酸化、核糖体、蛋白酶体及碳代谢等。进一步分析得出,α-淀粉酶、SOD、POD、CAT等相关基因在香豆素处理24 h、48 h后表现出上下调,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验证香豆素抑制黑麦草种子萌发的分子机制。(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8)
车传亮,胡益敏,丁珊珊,肖玉梅,李佳奇[6](2019)在《新型Pyrabactin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种子萌发抑制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开发结构更为稳定的脱落酸脱落酸(ABA)类似物,以Pyrabactin和2',3'-benzo-iso-ABA(iso-Ph ABA)为先导,利用类同合成的策略设计了一类新型的磺酰胺类化合物.以1-四氢萘酮为原料,经过羰基α位的甲基化、苄位氧化、羰基腙化和磺酰胺化四步,合成了13个结构新颖的磺酰胺类化合物,并对磺酰胺化的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优化.抑制种子萌发的生测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0μmol·L-1时,目标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其中有5个化合物对拟南芥和莴苣种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大于50%和40%.该结果对于新型脱落酸类合成植物激素的创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02期)
郭米香,刘海燕,吕晓梅,邹天才[7](2018)在《贵州石笔木种子萌发的内源抑制物质及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石笔木Tutcheria kweichowensis Chang et Y.K.Li为常绿乔木,树形美观,材质优良,平均果重65.6g,果仁含脂肪61.7%、纯蛋白20.19%,果肉富含茶多酚、VE、VC、总糖等,是重要速生经济林木。自然分布于28°N的贵州高原亚地区(ⅢD10d)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繁殖率低、Meta-种群生态特征明显,已成为珍稀濒危植物。利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和甲醇为浸提溶剂,采用系统分离法得到种子、种皮、胚乳各有机相的浸提液,对浸提液中的物质进行浓缩后,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分析其抑制物质成分及含量。用不同部位、溶剂、温度和浓度处理的浸提液浸种白菜种子,检测其抑制物质的生理活性及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贵州石笔木种子内源抑制物质主要存在于种皮和胚乳中,在种皮和胚乳中的含量分别为有机酸类80.49%、95.95%(油酸C_(18)H_(34)O_2、亚油酸C_(18)H_(32)O_2、十六烷酸C_(16)H_(32)O_2、乙酸C_2H_4O_2、十八烷酸C_(18)H_(36)O_2、2-甲基丁酸C_5H_(10)O_2、2-甲基巴豆酸C_5H_8O_2),烯类10.37%、1.59%(叁十碳六烯C_(30)H_(50)),醛类2.92%和0.26%(5-(羟甲基)糠醛C_6H_6O_3、糠醛C_5H_4O_2、乙醇醛C_2H_4O_2),酯类2.83%、0.68%(2-羟基-γ-丁内酯C_4H_6O_3、单乙酸甘油酯C_5H_(10)O_4、亚油酸甲酯C_(19)H_(34)O_2、油酸甲酯C_(19)H_(36)O_2、甘油二乙酸酯C_7H_(12)O_5),醇类2.34%、0.67%(丙酮醇C_3H_6O_2、糠醇C_5H_6O_2、1,3-丁二醇C_4H_(10)O_2),酚类1.03%、0.84%(苯酚C_6H_6O)。(2)种皮中酸类有机化合物相对含量总数为80.49%,胚乳中酸类有机化合物相对含量总数为95.95%,但由于胚乳中含有的油酸和亚油酸偏高,而使烯类、酯类、醇类、醛类、酚类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偏低,因此,在贵州石笔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皮中抑制物质起到的影响作用较大。(3)种皮浸提液抑制作用最大,种子浸提液次之,胚乳浸提液的抑制作用最小,具有显着差异(P<0.01,P<0.05)。(4)各个处理的浸提液均显着抑制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 Rupr.种子的发芽率、主根长和幼苗高,浸提液抑制物活性表现为醇溶剂大于水溶剂,并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浸提温度的升高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在30℃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5%、81.1%、27.74%。(5)浸种的初始温度为100℃时,抑制物质活性达到最大值,白菜种子萌发率显着低于60℃~90℃处理的白菜种子(P<0.01,P<0.05)。在贵州石笔木种子播种前,可用初始温度为100℃的水中进行多次浸种,使种子内源抑制物质更多的溶于水中,可有效降低其自身萌发过程中的抑制作用,更好的促进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期刊2018-10-10)
宋培玲,燕孟娇,张键,皇甫海燕,郝丽芬[8](2018)在《不同杀菌剂对油菜黑胫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出有效防治油菜黑胫病的化学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抑制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油菜黑胫病病原菌(Leptosphaeria biglobosa)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6种杀菌剂在试验浓度下对油菜黑胫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相对抑制率与药剂浓度呈正相关。氟硅唑、戊唑醇、咪鲜胺对黑胫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其中戊唑醇对分生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强,EC_(50)为0.68μg/mL,氟硅唑和咪鲜胺次之,EC_(50)分别为1.90,5.55μg/mL;氟硅唑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_(50)为0.11μg/mL。戊唑醇、咪鲜胺次之,EC_(50)分别为0.33,0.67μg/mL。戊唑醇、氟硅唑、咪鲜胺对油菜黑胫病的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刘彩云,许瑞瑞,刘春香[9](2019)在《生防菌株LB-1对烟草白粉病的抑制效果及对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检测近缘毛壳菌(Chaetomium subaffine) LB-1对烟草白粉病的抑制效果。【方法】以中烟90为供试烟草品种,分析了LB-1对烟草白粉病的抑制效果及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LB-1菌悬液叶面处理对供试烟草盆栽苗和离体叶段白粉病的发生无明显影响,但LB-1发酵液叶面喷施盆栽苗和浸蘸处理离体叶段均能显着抑制烟草白粉病的发生,防效和抑制率分别为44.90%和53.11%;显微镜检发现,LB-1发酵液能够引起白粉病菌孢子的皱缩和畸形。【结论】近缘毛壳菌株LB-1可用于防治烟草白粉病。(本文来源于《中国烟草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胡海超[10](2018)在《γ射线辐照抑制鲜核桃萌发的呼吸代谢生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鲜核桃以其营养丰富、口感好和抗氧化能力强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鲜核桃因其采后含水量和酶活性较高、呼吸代谢较旺盛等特性,在常温放置期间很快发芽,严重影响其贮藏品质。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适宜剂量的~(60)Cογ辐照处理可抑制鲜核桃的采后萌发,而种子的萌发与呼吸代谢密切相关。试验以‘辽核2号’鲜核桃为试材,研究0.300kGy ~(60)Cογ辐照对(25±1)℃沙藏期间鲜核桃呼吸代谢途径关键指标的影响,进一步探究辐照抑制鲜核桃采后萌发的呼吸代谢途径生理机制,为鲜核桃辐照保鲜提供理论依据。获得主要结论如下:(1)0.300kGy辐照处理显着抑制了鲜核桃沙藏期间的胚萌发和发芽后胚的伸长,24d时,对照和辐照鲜核桃的发芽率分别为83%和3%,表明0.300kGy剂量的辐照处理对鲜核桃具有显着抑芽效果。(2)呼吸强度是植物体生命活动强弱的重要指标。~(60)Cογ辐照提高了鲜核桃沙藏初期的呼吸强度,但是抑制了其中后期呼吸强度的升高。(3)对鲜核桃呼吸末端氧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辐照抑制了种仁和胚中AAO和CCO活性,也抑制了种仁中的PPO活性,降低了氧化还原中电子的传递速率,抑制了呼吸代谢的增强,进而抑制了鲜核桃的采后萌发。(4)EMP-TCA循环是呼吸代谢途径的主要通路,PPP途径是呼吸代谢的支路,其中EMP-TCA的效率远高于PPP途径。研究对NADK活性和NAD(H)、NADP(H)含量的变化测定结果表明,辐照增强了鲜核桃沙藏期间的PPP途径,但是减弱了EMP-TCA循环途径,导致了呼吸强度的下降,最终抑制了萌发。(5)PPP途径是种子萌发的关键呼吸代谢途径,本研究对PPP途径的关键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测定结果表明,辐照提高了鲜核桃种仁和胚中G6PDH和6PGDH活性,导致了PPP途径的增强。(6)乙醛酸循环是油料种子萌发过程中油脂转化为糖类的唯一途径。研究对乙醛酸循环关键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水平测定结果表明,辐照显着抑制了鲜核桃种仁和胚中ICL酶活性在沙藏后期的升高,抑制了乙醛酸循环的效率,导致其呼吸代谢底物供给不足,进而影响了呼吸代谢和采后萌发。综上所述,辐照通过增强PPP途径,减弱EMP-TCA途径和乙醛酸循环,降低呼吸末端氧化酶活性和呼吸电子传递速率,最终降低了沙藏期间核桃呼吸代谢速率进而影响萌发。(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抑制萌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植株是否能够正常进行生长发育。种子萌发受到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其中,高盐胁迫作为非生物胁迫之一能显着的抑制种子萌发,从而影响农作物产量。外援施加植物激素乙烯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并可以缓解NaCl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1-cyclopropanecarboxylic acid,ACC)是乙烯合成的前体物质,它和NaCl通过调节COP1在细胞核中的积累,影响HY5蛋白的稳定和对ABI5的调控作用,从而调控种子萌发。但是在种子萌发过程中ACC含量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机制以及对种子萌发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还鲜有报道。ACS(ACC synthase)是ACC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拟南芥种ACS家族有12个成员,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时空特异性,其中ACS5在种子萌发阶段表达量最高,且能够受盐胁迫诱导,但具体ACS5与盐胁迫以及萌发之间的关系及机制还尚未知晓。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在盐胁迫条件下,突变体acs5-1种子萌发较WT提前,因此本课题主要探究ACS5如何参与NaCl抑制种子萌发过程。首先在拟南芥种质资源购得功能缺失型突变体acs5-1和acs5-2种子,并创制了ACS5回补株系(ACS5/acs5-1~(#1)、ACS5/acs5-1~(#2))、超表达转基因株系(ACS5-OE)以及ProACS5::GUS转基因株系。在NaCl处理条件下,观察ACS5的组织化学定位,发现ACS5在种子萌发阶段有大量表达,且NaCl胁迫诱导ACS5在种子萌发前期大量积累。暗示ACS5参与NaCl抑制种子萌发过程。进一步观察表型发现:正常生长条件下,WT、acs5-1和acs5-2种子萌发时间无明显差别;但NaCl处理条件下,与WT相比,acs5-1、acs5-2和ACS5-OE萌发时间提前且萌发率升高,ACS5/acs5-1~(#1)、ACS5/acs5-1~(#2)与WT表现出的相同的表型,初步说明ACS5突变后缓解了NaCl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ACC的合成前体甲硫氨酸(Methionine,Met)和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的积累对种子萌发有正调控作用。检测萌发阶段的Met含量,发现acs5-1中Met和SAM的含量明显高于WT。推测这可能是盐胁迫下acs5突变体萌发较WT提前的原因之一。同时检测ACC含量,发现:与WT相比,在正常生长条件下,acs5-1中ACC含量无显着变化;但在NaCl处理条件下两天内,acs5-1中的ACC含量明显升高。为了探索ACC含量升高的原因,检测种子萌发时期,突变体acs5-1中在NaCl处理时其它ACS家族成员活性的变化,发现:在acs5-1萌发的第二天和第叁天,能够与ACS5形成非活性二聚体的ACS2和ACS7转录水平较WT有显着升高。构建携带GFP标签的ACS2和ACS7载体都分别转入WT和acs5-1中,免疫印迹研究结果显示:在NaCl处理条件下,acs5-1萌发种子中ACS2和ACS7蛋白较WT中有明显积累。进一步杂交获得acs2-1 acs5-1双突变体,观察在NaCl处理条件下的表型发现,acs2-1 acs5-1双突变体的萌发时间较WT推迟明显且萌发率显着下降,说明: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当acs5突变体中ACS2含量降低时,盐处理条件下,与WT相比,萌发时间会由原来的提前变为推迟。综上所述:NaCl处理条件下,acs5萌发较WT提前,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acs5突变体中Met和SAM的积累高于WT;二是ACS5通过影响ACS2的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来影响acs5突变体中ACC含量,从而缓解NaCl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抑制萌发论文参考文献
[1].金莉,吕剑,郁继华,金宁,颉建明.外源硅对连作基质浸提液抑制黄瓜种子萌发的缓解效应[J].西北植物学报.2019
[2].李冠军.ACS5参与调节NaCl抑制种子萌发机制初探[D].河南大学.2019
[3].刘静,李保华.花期使用杀菌剂及杀螨剂对苹果和海棠花粉萌发的抑制效果[J].烟台果树.2019
[4].刘洪杰,王鹏飞,李建平,杨欣.微波辐射抑制草种萌发杂草预控试验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9
[5].何秀龙.香豆素抑制黑麦草种子萌发及生长的机制[D].西南大学.2019
[6].车传亮,胡益敏,丁珊珊,肖玉梅,李佳奇.新型Pyrabactin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种子萌发抑制活性[J].有机化学.2019
[7].郭米香,刘海燕,吕晓梅,邹天才.贵州石笔木种子萌发的内源抑制物质及作用研究[C].中国植物学会八十五周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93-2018).2018
[8].宋培玲,燕孟娇,张键,皇甫海燕,郝丽芬.不同杀菌剂对油菜黑胫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J].北方农业学报.2018
[9].刘彩云,许瑞瑞,刘春香.生防菌株LB-1对烟草白粉病的抑制效果及对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19
[10].胡海超.γ射线辐照抑制鲜核桃萌发的呼吸代谢生理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