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两相多孔介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孔,介质,两相,孔隙,多相,临界,弹性。
两相多孔介质论文文献综述
包汉营,陈文化[1](2019)在《移动的隧道轴向激励作用下两相多孔介质动力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移动的隧道轴向激励作用下饱和土体的动力响应,建立了隧道-饱和土体的动力分析模型;利用波函数展开法、镜像原理等,推导了频域内隧道轴向激励作用下饱和土体动力响应的解析解,并给出了饱和土体临界速度的经验公式;通过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了时-空域内饱和土体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轴向激励作用下,饱和土体临界速度只与土体的剪切模量和密度有关,且数值接近土体剪切波速的1.1倍;速度小于临界速度时,各响应数值随着剪切模量以及孔隙率的增大而减小,轴向位移随着隧道埋深的增大有小幅度减小,当隧道埋深超过半径的10倍时,轴向位移趋于稳定;速度大于临界速度时,各响应数值随着剪切模量以及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角度对径向位移、轴向位移影响很小,对环向位移的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7期)
刘静,李悦静,郑黎明,蒲春生[2](2019)在《油水两相渗流多孔介质弹性波传播动力学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弹性波在储层渗流场中的传播与衰减规律是研究波场强化采油动力学机理的重要基础.基于等效流体理论和饱和静态流体弹性波传播Biot理论,建立油水两非混相流体渗流条件下储层多孔介质中弹性波传播的动力学模型,通过算例求解与分析,发现含油水两相渗流储层多孔介质中同时存在着3种纵波P1、P2、P3和1种横波S;受频率和含水饱和度的影响,各波波速和品质因子呈现出不同变化规律,4种体波波速与频率、饱和度正相关,P1、P2波品质因子与饱和度正相关,P3和S波品质因子与饱和度负相关;最后,通过与传统静态弹性波模型结果对比,进一步分析了宏观渗流场对弹性波传播特征的影响规律,为揭示低频人工地震波辅助强化采油技术的动力学机理和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震,闫晓,肖泽军,王雄,陈炳德[3](2019)在《含内热源有序饱和多孔介质通道内蒸汽-水两相流型可视化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均一球体形成多孔介质通道,通过高速摄像系统获得了多孔介质通道内两相流动影像数据,识别出多孔介质通道内蒸汽-水两相流动流型存在形式,幵研究了部分参数对流型转变的影响觃律。结果表明,多孔介质通道内的汽-液两相流型有泡状流、泡状-弹状混合流、弹状流、弹状-环状混合流以及环状流5种;随着入口过冷度的增加,泡状流向过渡流转变以及过渡流向环状流转变时所对应的汽相表观速度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随着压力的升高,泡状流向过渡流转变以及过渡流向环状流转变时所对应的汽相表观速度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本文来源于《核动力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包汉营,陈文化[4](2018)在《衬砌隧道中移动轴向激励作用下两相多孔介质动力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衬砌隧道中地铁振动在饱和地层中的传播情况,采用移动轴向激励模拟技术,建立了隧道-衬砌-两相介质的动力分析模型;利用波函数展开法、傅里叶变换法等,推导了频域内衬砌隧道移动轴向激励作用下两相多孔介质动力响应的解析解,并给出了两相多孔介质临界速度的经验公式;通过离散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了时-空域内两相介质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无衬砌隧道中移动的轴向常激励作用下,两相介质临界速度只与介质的剪切模量和密度有关,且数值接近其剪切波速的1.1倍;对于衬砌隧道,介质的临界速度随着衬砌剪切模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衬砌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衬砌对振动向介质中的传播有一定的削弱作用,衬砌剪切模量与介质剪切模量相差越大,削弱越明显;动力响应频率越接近激振频率,其幅值越大,所对应的临界速度越小。(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8年10期)
陈军强,孙叁祥,张占东,邵振宇[5](2018)在《多孔介质孔隙率对气液两相流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Ansys/Fluent软件对速分球曝气生物滤池内一组速分球的气液两相流动进行叁维数值模拟,模拟采用双流体的Mixture模型和多孔介质的渗流模型。模拟获得速分球生物滤池系统中速分球内基质的不同孔隙率对速分流场的影响,以及渗流对基质内部流场的影响。根据模拟结果对比分析基于渗流理论的不同孔隙率的多孔介质对气液两相速分流场速度场的影响,以确定最适合微生物生长的基质孔隙率。研究表明,速分球基质孔隙率为0.6时,最适合生物膜的生长。(本文来源于《工业用水与废水》期刊2018年01期)
王仕越,谢荣建,张添,芮骥才,鲁得浦[6](2017)在《基于多孔介质中两相流体流动特性的气液分离装置设计及可视化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两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特性,设计了一种能够应用于冷却回路中的气液两相分离装置。基于多孔介质中流体压降以及气体在多孔介质中由于阻滞效应而发生的速度变化理论,结合CFD软件仿真模拟,得到了分离装置内部多孔介质优化参数,并对相分离效果进行了预测。同时通过特殊设计的分离器外壳结合高速影像装置,在流体回路试验台上实现了气液分离的可视化观测,验证了装置的分离效果。(本文来源于《低温与超导》期刊2017年10期)
范立盛[7](2017)在《两相饱和多孔弹性介质基本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Biot的两相饱和多孔弹性原理,由本构方程与平衡方程解得位移控制方程。根据Helmholtz定理,将点力作用下土体的位移矢量进行分解,得到剪切波及压缩波的位移基本解。用mathematica软件进行编程计算,并绘制出剪切波的位移沿着x、y轴的位移分量图。通过改变点力作用的频率、点力大小及材料密度来研究这些参数对波的位移分量及波场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7年04期)
赵越超,沈子鉴,陈俊霖,汤凌越,刘瑜[8](2016)在《Micro-CT技术在多孔介质两相流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可视化及量化分析技术是开展多孔介质多相渗流实验研究的重要手段,为了探索微焦点X射线CT(Micro-CT)技术在多孔介质两相流动实验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本研究搭建了相应的实验装置并详细介绍了该装置的组成特点及操作方法,在此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利用Micro-CT技术研究多孔介质内部孔隙结构及CO2和盐水混合注入过程的两相流动特性的目的,对开展相关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实验及分析手段。(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郑晓磊,刘志峰,王晓宏,施安峰[9](2015)在《二维非均匀多孔介质中不可压两相驱替的有限分析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油藏数值模拟算法的计算效率,在求解单向稳态渗流的有限分析算法基础上,构建二维非均匀多孔介质中不可压两相渗流的有限分析算法.算法中,网格界面上的平均渗透率不是简单地取为相邻网格渗透率的调和平均值,而是通过奇点邻域解析解积分求得.相比于传统的数值算法,有限分析算法随着网格的加密,能够很快地收敛(仅需将原始网格细分至2×2或3×3),并且其计算精度和收敛性不依赖于介质的非均匀强度,从而计算效率得到提高.(本文来源于《计算物理》期刊2015年05期)
刘振宇,吴慧英[10](2015)在《基于Micro CT多孔介质重构的两相流动孔隙尺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深刻认识多孔介质内流动传输特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及工程价值,本文对复杂多孔介质内的气液两相流动过程进行孔隙尺度模拟。基于二维micro CT扫描图像进行数值重构得到叁维多孔介质物理模型,其孔隙尺寸为微米/毫米量级;基于Shan-Chen多相格子Boltzmann方法 (LBM)建立适用不规则几何边界区域内气液两相流动数值模型。结果表明,气液两相流动受限于多孔介质的复杂孔隙结构,气液表面张力系数对两相流动特性也将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传热传质学专辑》期刊2015-05-09)
两相多孔介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弹性波在储层渗流场中的传播与衰减规律是研究波场强化采油动力学机理的重要基础.基于等效流体理论和饱和静态流体弹性波传播Biot理论,建立油水两非混相流体渗流条件下储层多孔介质中弹性波传播的动力学模型,通过算例求解与分析,发现含油水两相渗流储层多孔介质中同时存在着3种纵波P1、P2、P3和1种横波S;受频率和含水饱和度的影响,各波波速和品质因子呈现出不同变化规律,4种体波波速与频率、饱和度正相关,P1、P2波品质因子与饱和度正相关,P3和S波品质因子与饱和度负相关;最后,通过与传统静态弹性波模型结果对比,进一步分析了宏观渗流场对弹性波传播特征的影响规律,为揭示低频人工地震波辅助强化采油技术的动力学机理和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两相多孔介质论文参考文献
[1].包汉营,陈文化.移动的隧道轴向激励作用下两相多孔介质动力反应[J].振动与冲击.2019
[2].刘静,李悦静,郑黎明,蒲春生.油水两相渗流多孔介质弹性波传播动力学模型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9
[3].张震,闫晓,肖泽军,王雄,陈炳德.含内热源有序饱和多孔介质通道内蒸汽-水两相流型可视化实验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9
[4].包汉营,陈文化.衬砌隧道中移动轴向激励作用下两相多孔介质动力响应[J].岩土力学.2018
[5].陈军强,孙叁祥,张占东,邵振宇.多孔介质孔隙率对气液两相流场的影响[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8
[6].王仕越,谢荣建,张添,芮骥才,鲁得浦.基于多孔介质中两相流体流动特性的气液分离装置设计及可视化验证[J].低温与超导.2017
[7].范立盛.两相饱和多孔弹性介质基本解[J].江西建材.2017
[8].赵越超,沈子鉴,陈俊霖,汤凌越,刘瑜.Micro-CT技术在多孔介质两相流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6
[9].郑晓磊,刘志峰,王晓宏,施安峰.二维非均匀多孔介质中不可压两相驱替的有限分析算法[J].计算物理.2015
[10].刘振宇,吴慧英.基于MicroCT多孔介质重构的两相流动孔隙尺度模拟[C].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传热传质学专辑.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