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散量论文_闫景东,李楠,席晓彤,苑晓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蒸发散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蒸发皿,蒸发量,石羊,冠县,塔克拉玛干,作物,河流。

蒸发散量论文文献综述

闫景东,李楠,席晓彤,苑晓磊[1](2018)在《山东冠县参考作物蒸散量与蒸发皿蒸发量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指导冠县农业生产及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1961-2017年冠县气象局逐日蒸发皿蒸发量、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等气象要素,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相关性方法分析冠县蒸发皿蒸发量与参考蒸散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参考蒸散量日均值为3mm,蒸发量日均值为5mm,蒸发量大于蒸散量的值;月蒸散量平均值为93mm,月蒸发量平均值为156mm,均表现为下降趋势。蒸散量春夏秋冬值分别为340、440、238、1034mm;蒸发量春夏秋冬分别为609、659、354、169mm;蒸散量年平均值为1 110mm,蒸发量年平均值为1 893mm,两者均表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冠县处于鲁西平原地区,受地形的影响较小,蒸散量与蒸发量两者表现为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李德,孙义,史锡军,孟永军[2](2018)在《淮北平原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蒸发悖论”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61—2015年安徽省淮北平原17个国家气象站点逐日气象数据,采用采用FAO 1998年推荐的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ET_0值,在此基础上利用线性倾向性估计、相关分析和Mann-Kendal检验方法,研究了过去55年间淮北平原17个代表站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淮北平原年ET_0呈现明显下降趋势(-17.7mm/10a),年ET_0在1972年发生突变,1982年开始显着减少。在空间上,年ET_0减少趋势基本呈现"中部多、东部和西部少"的态势。但在站点尺度上,亳州、宿州和蚌埠3站年ET_0无显着性变化趋势。(2)淮北平原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约每10年升高0.2℃、0.4℃;年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平均风速和降水日数存在显着减少(下降)趋势,每10年减少或下降量分别为97.9h、0.3℃、0.2m·s~(-1)和1.5d。但突变分析表明55年间仅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发生突变现象,突变开始分别在1993年和1997年前后。(3)相关性分析表明年日照、气温日较差是年ET_0减少的最重要因子;但相对湿度、最高温度、风速、降水量与降水日数对年ET_0变化也有重要影响。综合分析认为,淮北平原年平均气温显着升高、ET_0明显减少,淮北平原存在"蒸发悖论"规律;但年平均气温与年ET_0之间仅呈弱相关关系,影响ET_0变化的重要气象因素为日照和日较差,但在站点尺度上也存在着地域性差异。(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6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期刊2018-10-24)

季丹丹[3](2018)在《基于蒸发皿数据折算系数的绍兴地区蒸散量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绍兴站1981—2010年的气候数据,发现蒸散量与小型蒸发有很好的正相关性,且线性关系明显,适于研究适用于当地的折算系数。计算验证表明,利用折算系数与小型蒸发测定的蒸散量与参考作物蒸散量的相关系数达到90%,且误差较小,适于在当地推广,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王琳,徐涵秋[4](2016)在《城市蒸发散量与相关生态要素的定量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福州城区为例,使用2003,2013年的Landsat卫星影像获得了研究区蒸发散量、建筑用地和植被信息,查明了研究区蒸发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上述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州研究区2013年的区域蒸发散量比2003年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其降幅达30.62%.回归分析表明,蒸发散量与建筑用地呈很强的线性负相关关系,而与植被则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显然福州城市的扩展、建筑用地的增加和植被的减少是导致研究区ET降低的最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王子申,蔡焕杰,虞连玉,王晓文,石小虎[5](2016)在《基于SIMDualKc模型估算西北旱区冬小麦蒸散量及土壤蒸发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西北旱区冬小麦蒸散和土壤蒸发规律,以及土壤蒸发比例与其影响因子的关系,利用2 a冬小麦小区控水试验实测数据,对SIMDual Kc模型进行了参数校正和验证,对比大型称重式蒸渗仪的实测蒸散量值(或水量平衡法计算值)与模型模拟值。用建立的模型模拟精度评价标准对模拟值和实测值的误差进行评价。用经参数校验的模型模拟冬小麦农田土壤蒸发,并与微型蒸渗仪的实测值进行对比。基于通径分析方法研究气象因子(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相对湿度、2 m处风速、太阳辐射量)和作物因子(地面覆盖度)与土壤蒸发比例的关系。结果表明,该研究建立的模型模拟精度评价标准能够较为全面地评价模型精度;SIMDual Kc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西北旱区不同灌溉制度下冬小麦蒸散量和土壤蒸发量的变化过程,且在模拟长时段累积值时具有较高精度;拔节-灌浆期是冬小麦的需水关键期,冬小麦全生育期土壤蒸发比例呈现出生长中期<生长后期<快速生长后期<生长初期的规律;灌水仅在短时间内影响土壤蒸发,地面覆盖度是影响土壤蒸发的最主要因子;在实测数据不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将地面覆盖度和蒸散量作为输入变量,用该研究确定的土壤蒸发比例与地面覆盖度的回归模型计算土壤蒸发量,该模型在计算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农田土壤蒸发量时表现出较高的计算精度,决定系数在0.721~0.902之间,可以作为计算土壤蒸发量的简便方法。研究可为西北旱区冬小麦农田节水和灌溉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李海涛,陈伟涛,陈邦松,邹毅,李文鹏[6](2015)在《基于恒定蒸发比的区域蒸散量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蒸散量是水资源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区域蒸散量计算一直是水文地质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区域蒸散量计算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根据前人的研究,日净辐射通量与蒸散量之间的比值恒定。将该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西北黑河流域。通过计算蒸发比,进而得到日内的蒸散量。同时,利用传统蒸散量计算公式——penman-monteith公式和张掖地区高台气象的监测数据,进行了蒸散量计算。对比分析了基于恒定蒸发比和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的蒸散量计算结果,并通过插值技术计算年度区域蒸散量。根据实际应用研究,该方法可为区域蒸散量计算提供方法借鉴。(本文来源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2015年06期)

赵福年,赵铭,王莺,张鹏飞[7](2014)在《石羊河流域1960~2009年参考蒸散量与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站点1960~2009年逐日气象资料为基础,从估算模型和统计角度计算分析了该流域参考蒸散量及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原因。结果表明:过去50 a石羊河流域蒸散发呈增加趋势,个别站点达极显着水平(p<0.01),1960~2009年和1970~2009年不同时段的选择对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估算模型理论分析认为桑斯威特法计算的参考蒸散量变率主要由气温决定,蒸发皿蒸发量和彭曼蒙蒂斯公式计算的参考蒸散量变化则由辐射、气温、风速及空气饱和差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统计相关分析和突变检验的分析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并得出过去50 a石羊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和彭曼蒙蒂斯公式计算的参考蒸散量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空气饱和差。(本文来源于《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期刊2014-11-03)

赵福年,赵铭,王莺,张鹏飞[8](2014)在《石羊河流域1960~2009年参考蒸散量与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石羊河流域5个气象站点1960~2009年逐日气象资料为基础,从估算模型和统计角度计算分析了该流域参考蒸散量及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原因。结果表明:过去50 a石羊河流域蒸散发呈增加趋势,个别站点达极显着水平(p<0.01),1960~2009年和1970~2009年不同时段的选择对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估算模型理论分析认为桑斯威特法计算的参考蒸散量变率主要由气温决定,蒸发皿蒸发量和彭曼蒙蒂斯公式计算的参考蒸散量变化则是辐射、气温、风速及空气饱和差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相关分析和突变检验的分析结果验证了上述结论,并得出过去50 a石羊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和彭曼蒙蒂斯公式计算的参考蒸散量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是空气饱和差。(本文来源于《干旱气象》期刊2014年04期)

王文玉,张强,王胜,王兴[9](2013)在《半干旱地区近50年生长季蒸发皿和实际蒸散量的变化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对气候的变化及植被的生长极为重要。本文着重研究了半干旱定西地区1960‐2012年蒸发皿蒸散量变化趋势,并利用2008‐2012年蒸渗仪观测的实际蒸散资料,建立了其与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估算并分析了1960‐2012年实际蒸散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与中国大多数地区不同的是,半干旱定西地区蒸发皿蒸散量在1960‐2012年呈上升趋势,这与该地区气温升高、相对湿度减小的趋势有关。而实际蒸散量呈弱的上升趋势,变化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区降水减少,土壤湿度减小有关。(本文来源于《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8第四届研究生年会》期刊2013-10-22)

王永东,李生宇,金小军,徐新文,李从娟[10](2013)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参考作物蒸散量与蒸发皿蒸发量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05-2010年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气象资料计算了极端干旱区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并与气象站蒸发皿蒸发量(Ep)进行了对比分析及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排序。结果表明:极端干旱区ET0最大值出现于7月,最小值则出现在1月;Ep最大值分别出现在6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在年时间尺度上与ET0关系最为紧密的气象因子是Umean,其次是Tmax,而影响Ep气象因子最为紧密的气象因子是Tmax,其次是Umean;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尺度上夏季对影响ET0和Ep的气象因子差异最大。ET0与Ep在春、秋、冬叁个季节都成极显着关系,而在夏季呈显着线性关系,因此在不同时间尺度上二者可以进行互相替换。(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3年02期)

蒸发散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1961—2015年安徽省淮北平原17个国家气象站点逐日气象数据,采用采用FAO 1998年推荐的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ET_0值,在此基础上利用线性倾向性估计、相关分析和Mann-Kendal检验方法,研究了过去55年间淮北平原17个代表站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淮北平原年ET_0呈现明显下降趋势(-17.7mm/10a),年ET_0在1972年发生突变,1982年开始显着减少。在空间上,年ET_0减少趋势基本呈现"中部多、东部和西部少"的态势。但在站点尺度上,亳州、宿州和蚌埠3站年ET_0无显着性变化趋势。(2)淮北平原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约每10年升高0.2℃、0.4℃;年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平均风速和降水日数存在显着减少(下降)趋势,每10年减少或下降量分别为97.9h、0.3℃、0.2m·s~(-1)和1.5d。但突变分析表明55年间仅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发生突变现象,突变开始分别在1993年和1997年前后。(3)相关性分析表明年日照、气温日较差是年ET_0减少的最重要因子;但相对湿度、最高温度、风速、降水量与降水日数对年ET_0变化也有重要影响。综合分析认为,淮北平原年平均气温显着升高、ET_0明显减少,淮北平原存在"蒸发悖论"规律;但年平均气温与年ET_0之间仅呈弱相关关系,影响ET_0变化的重要气象因素为日照和日较差,但在站点尺度上也存在着地域性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蒸发散量论文参考文献

[1].闫景东,李楠,席晓彤,苑晓磊.山东冠县参考作物蒸散量与蒸发皿蒸发量特征分析[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

[2].李德,孙义,史锡军,孟永军.淮北平原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蒸发悖论”成因分析[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6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2018

[3].季丹丹.基于蒸发皿数据折算系数的绍兴地区蒸散量估算[J].浙江农业科学.2018

[4].王琳,徐涵秋.城市蒸发散量与相关生态要素的定量关系[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5].王子申,蔡焕杰,虞连玉,王晓文,石小虎.基于SIMDualKc模型估算西北旱区冬小麦蒸散量及土壤蒸发量[J].农业工程学报.2016

[6].李海涛,陈伟涛,陈邦松,邹毅,李文鹏.基于恒定蒸发比的区域蒸散量计算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5

[7].赵福年,赵铭,王莺,张鹏飞.石羊河流域1960~2009年参考蒸散量与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特征[C].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2014

[8].赵福年,赵铭,王莺,张鹏飞.石羊河流域1960~2009年参考蒸散量与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特征[J].干旱气象.2014

[9].王文玉,张强,王胜,王兴.半干旱地区近50年生长季蒸发皿和实际蒸散量的变化趋势[C].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8第四届研究生年会.2013

[10].王永东,李生宇,金小军,徐新文,李从娟.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参考作物蒸散量与蒸发皿蒸发量的对比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

论文知识图

区域日蒸发散量两层阻抗模型冬季期间天然莿竹林冠层上蒸发散量苦蓝盘之蒸发散量与日射量饱和...冬季期间莿竹林地蒸发散量(ETt...区域日蒸发散量两层阻抗模型冬青菊之蒸发散量与日射量饱和...

标签:;  ;  ;  ;  ;  ;  ;  

蒸发散量论文_闫景东,李楠,席晓彤,苑晓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