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尊重;个性;分层;教学
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得到主动而充分的发展。作为小学教学是最基础的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是最基础的学科,更应该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与提高。总的思想为:以实施课程标准为基本目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针对学生学习上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策略,具体做法为:把全班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A、B、C三组,然后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A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具有一定的知识建构能力。对这些学生应着眼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引导他们形成具有自我个性化的学习方法。课前让他们做好预习,课中让他们多提问。在精练常规题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多练习一些综合运用知识的选作题或富有思考性的题目,教师在课内或课外适当的时机加以辅导。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单独指导,单独增补学习内容,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这样既能启发他们开动脑筋、钻研问题,又能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促进智力的发展。为调动这一类同学的积极性,让他们编制一些数学手抄报或者试卷,提供给本组同学或全班同学练习;定期举行课外作业展览,比一比谁的课外选题多,谁的课外选题好;举办数学解题擂台赛等一系列活动。还将他们作为全体学生的“小老师”,或一对一与其他学生结对,或登台演讲解题思路,或者干脆过一把当老师的隐。这些方法让学习有潜力的学生感到学无止境,兴趣盎然。而且知识的获取大多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所学到知识都是活的知识,是进行未来学习的钥匙与敲门砖,可谓终身受益。
B组是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比较一般的学生,他们在班里是大多数,而且比较听话。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精力理应放在这个层次上(习惯的做法“两头促中间”,往往带来一些误导)。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进度的安排,更多的考虑首先是这一组学生。课标的基本要求,必须使这群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此外,除保证他们学完规定内容外,还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赶上优秀生,也适当给他们补充一、两道练习题,使其加深理解所学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原来数学成绩总在七、八十分左右的一部分同学会赶上来,升到前一组。
C组是学习习惯差,学习能力较弱势,当然学习成绩也不太理想的学生。对这部分学生,要照顾到他们个性的差异,特别要抓好这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我首先鼓励他们增强信心,只要肯学习,一定能把数学学好。在教学中,我经常与他们谈心,时时把这些学生放在心上,结合教科书,注意放慢讲课进度。在解题时,注意他们每一步思考的过程,及时给他们提示和定向。哪一步错了,马上停下来修正,等整道题做完,再叫他们做一遍。平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偏爱”,善于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促使他们愉快地学习。课堂上让他们优先发言,优先板演,课内练习优先面批面改等。极个别学生,要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采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吃小灶,耐心地给他们补课,帮助他们增强信心,使之逐步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总之,对这些学生,只要有爱心、有信心、有耐心,就能让他们喜欢数学,从而转变成“先进生”。
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以上三组的不同方法也不是一阵不变的,有放有扶,有分有合,还多有交叉,组的定位也是动态的,组与组之间,各组内部的生生之间也都是互动的。本文只是从分组的角度见其一斑。笔者通过长期实践,觉得“分层”教学确实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