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热带气旋论文_冯锡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登陆热带气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旋,热带,粤东,暴雨,揭阳,气候学,登陆点。

登陆热带气旋论文文献综述

冯锡斌[1](2019)在《登陆我国热带气旋降水分布的演变及其环境场影响的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下文简称为TC)是复杂激烈的天气系统之一,其带来的大风和强降水等,常给登陆地区带来严重的气象灾害。西北太平洋是全球TC活动最为活跃的海域,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侵袭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本文以登陆我国TC为研究对象,利用十年(2005-2014)热带降水测量任务卫星(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资料,探究登陆我国TC降水的时空分布演变特征及其垂直结构的变化,并着重从天气尺度环境影响的角度出发,分析在中层干环境场或者TC本身强度较弱的情况下,TC仍能产生强降水的机理,以及环境场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基于TRMM资料的观测分析表明,TC外核区的降水受环境场的影响最为显着,尤其是强度较弱的TC。登陆后虽然TC的强度在减弱,但是弱TC的降水强度与强TC降水强度相近,并未有明显的减弱趋势。在天气尺度环境场的配置作用下,TC外核区对流强度随登陆有增强趋势,甚至发展出深对流,并拥有最大的对流降水面积比例及对流降水贡献比例。结合天气学的机理分析表明,TC登陆我国时,受副热带高压干暖气流及大陆上空干空气的影响,TC环流将与环境场发生相互作用,干空气会被逐渐卷入并切断TC南侧的中层水汽供应,使得TC登陆时的降水面积减小。干空气主要影响TC外核区的降水分布,而内核区(眼墙区与主雨带)仍能产生强降水。当多天气系统呈现出“两高夹一低”的配置时,环境干空气的影响最为显着。一方面TC将更大程度处于被干空气包围的干环境中,另一方面,TC将受到逐渐增强、并指向东南方向的环境场垂直风切变(vertical wind shear,下文简称VWS)的影响。随着VWS的增强,TC移动产生的边界层摩擦辐合上升被增强的VWS上风切方向的下沉异常抵消,使得强降水呈非对称分布且主要聚集在VWS的下风切方向。TC登陆后的降水,还会受到热力作用的影响。在有利的环境场配置作用下,登陆弱TC虽然降水面积较小,但仍能产生强降水。研究表明,这类TC常登陆我国广东海南沿岸,并处于这样的环境场中:副热带高压较强,呈稳定的块状分布;南亚高压中心偏北,使得TC中心位于南亚高压南侧高空东风急流入口区的右侧。通过高层强辐散及其抽吸作用,中高层垂直上升运动增强,对流发展旺盛,最终使得弱TC产生强降水。同时,高层强东风急流的存在增大了TC环境场的VWS。一方面,使得TC在垂直方向上向下风切方向倾斜,另一方面,VWS激发的次级环流上升运动得到进一步增强,使强降水最终聚集在下风切方向的有限区域内。(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15)

张东,林芳妮,何如意,李霞,周伟隆[2](2019)在《珠江口以西登陆热带气旋引发粤东暴雨的成因和预报着眼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台风年鉴资料、雨量站观测资料及ERA-interim 1°×1°分析资料等,对1980—2015年在广东珠江口以西(徐闻-珠海)登陆且继续偏西(北)行但引发距离登陆点较远的粤东地区出现暴雨("西登东雨")的一类严重不对称热带气旋暴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珠江口以西登陆的热带气旋中有近一半会给粤东地区带来暴雨;其登陆点位置远近与粤东暴雨发生与否没有直接联系,即登陆点越靠近(珠江口)并不一定使粤东更易出现暴雨;其登陆强度越强也不一定使粤东出现暴雨可能性越大,但使粤东出现特别弱降水(<10 mm)的热带气旋多集中在(强)热带风暴级别。进一步分析引发粤东暴雨的天气形势及要素特征表明,热带气旋东侧的低空东南急流、偏东急流和偏南急流以及边界层的辐合线(台风槽)是引发粤东出现暴雨的重要原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西南侧和"方头"副高西侧是粤东暴雨的有利形势;相似的低层风场和中层形势场背景下,700~500 hPa的湿度条件会明显影响到粤东出现暴雨的可能性的大小。(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丁晨晨,任福民,邱文玉,李国平,吴立广[3](2019)在《基于路径相似的登陆热带气旋降水之动力-统计集合预报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值天气预报(NWP)过去几十年在热带气旋(TC)预报方面的最大进步是越来越准确的路径预报。对于登陆TC降水的预报,目前以数值模式为代表的技术手段预报能力还十分有限。围绕动力-统计结合之方法研究,初步发展了登陆热带气旋降水(LTP)预报的一种新方法:基于路径相似的登陆热带气旋降水之动力统计集合预报(LTP_DSEF)模型。该方法主要分为五步:TC路径预报、相似路径TC识别、其他特征相似性的判别、TC降水集合预报和最佳预报方案选择;涉及两个关键技术:TC降水分离的客观天气图分析法(OSAT)和TC路径相似面积指数(TSAI)。LTP DSEF模型对2012-2016年影响华南地区出现最大日降水量≥100 mm的21个TC的定量降水预报(QPF)试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对登陆TC过程降水的预报结果优于动力模式。登陆TC过程降水≥50 mm情况下,建模样本和独立样本平均TS评分均高于动力模式(EC、GFS、T639)相应的最好表现。对LTP_DSEF模型叁个最佳方案的参数取值分析显示,起报时刻参数设定为最临近影响时刻即TC对陆地产生降水的前一天12:00 UTC、集合参数取最大值时预报效果稳定趋好。(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9年01期)

郝全成,杜尧东,汪明圣[4](2018)在《1951—2017年双夏期间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统计分析了1951—2017年双夏期间(7月10—25日)登陆广东32个热带气旋的特征,结果显示:登陆热带气旋的日变化较大,最多有5个;近67年约1/3年份有热带气旋登陆,2/3年份无热带气旋登陆,登陆热带气旋的年际差异明显,最多的有3个(1980年)。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最多为7个、50年代最少为2个;热带气旋登陆强度以强热带风暴最多有12个,强台风和超强台风最少均为1个,其余等级的大致相当;热带气旋登陆粤东的占比16%,珠叁角和粤西分别为44%和40%,1992年以来10个热带气旋全部在粤西和珠叁角登陆。(本文来源于《广东气象》期刊2018年06期)

顾成林[5](2018)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时空变化特征及ENSO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的热带气旋资料为基础,探究1951-2015年65年间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ENSO对登陆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可能作用机理;最后对全球变暖背景下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对中国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研究的意义在于能够为局地气候预测、预报奠定基础,可为沿海地区应对台风变化、制定防灾减灾规划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1951-2015年65年间登陆中国热带气旋频数、登陆强度、气旋能量指数(ACE)、生命史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从长期变化趋势看,登陆频数有微弱上升趋势,但未通过0.05显着水平检验,登陆频数呈现4-8年为周期的高频震荡,1988年发生突变;登陆强度呈减弱趋势,但未通过0.05的显着水平检验,登陆强度呈现2-4年为周期的高频震荡,在1966年、1987年出现两次突变;气旋能量指数呈显着减弱趋势,表现为2-4年为周期的高频震荡,在1972、1984年发生两次突变;生命史呈显着的增强趋势,表现为2-4年为周期的高频震荡,生命史在1985年、1998年发生两次突变。(2)通过对登陆频数、登陆强度、气旋能量指数(ACE)、生命史与Ni?o 3.4区海表温度相关分析发现:登陆频数与Ni?o 3.4区海表温度呈显着负相关,气旋生命史与Ni?o 3.4区海表温度存在显着的正相关,登陆强度、气旋能量指数与Ni?o 3.4区海表温度没有发现显着相关。通过滑动相关分析发现:登陆频数与Ni?o 3.4区海表温度滑动相关系数几乎都为负值,显着负相关集中发生在1990年代,在1970年、1987年、2000年前后发生突变;登陆强度与Ni?o 3.4区海表温度滑动相关系数正与负交替出现,阶段性非常明显,在1999年前后发生突变;气旋能量指数与ENSO 3.4区海表温度滑动相关系数,1951至1990年代末期都是正值,2000年代初期至2015年都是负值,在1967年、1994年前后发生突变;生命史与Ni?o 3.4区海表温度滑动相关系数,1950年代末期至2000年代初期都是正值,2000年代末期都是负值,在1965年、1982年、1996年前后发生突变。(3)热带气旋生成位置主要分布在菲律宾群岛以东130-140°E,10-15°N范围内,和中国南海东北部。厄尔尼诺年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的生成位置向东南移动,拉尼娜年向东北方向移动。源地频数EOF的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与多年空间分布特征基本相同,从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来看,集中分布的变化趋势经历了加强-减弱的变化过程。从第二模态的空间分布来看,在西北太平洋与中国南海源地频数在纬向上出现了相反的空间分布特征,从第二模态的时间系数看,相反分布的变化趋势经历了加强-减弱-加强-减弱的变化过程,在1980年发生突变。(4)登陆热带气旋一个主要路径是由热带太平洋向西到菲律宾海和中国南海,另一个从热带太平洋向西北到达韩国、日本,影响东亚大陆海岸附近区域。厄尔尼诺年影响中国大陆海岸线附近的热带气旋频数偏少,而影响日本的频数增多。拉尼娜年影响日本及周边海域、中国黄海、渤海、南海的热带气旋的频数增加,而台湾省的频数减少。路径频数EOF的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与多年空间分布特征基本相同,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来看,集中分布的变化趋势经历了加强-减弱-加强-减弱的变化过程,在1986年、和1996年发生突变。第二模态的空间分布在经向上呈正-负相反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系数在2000年发生突变,表明相反分布的变化趋势在2000年以后开始减弱。(5)观测强度高值区域位于台湾岛的东南部海域、次高值区为中国南海。厄尔尼诺年在中国华南沿海、日本海东北部,菲律宾东、西部海域观测强度有增加趋势,减少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朝鲜半岛和菲律宾东、西部海域。拉尼娜年中国沿海地区观测强度呈下降趋势,而在菲律宾出现了增强的趋势。观测强度EOF的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与多年空间分布特征基本相同,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来看,集中分布的变化趋势经历了加强-减弱-加强的变化过程,在1972年、1982年发生突变。第二模态的空间分布在经向上呈正-负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系数在1977年前后发生突变。(6)在厄尔尼诺年,120oE附近的南海区域对应的夏季季风西南气流的异常加强。同时,对应的亚洲大陆异常下沉运动,加强了Hadly环流在此的下沉运动,中纬度大陆上存在反气旋异常,使得热带气旋路径更多产生折向,远离中纬度大陆。有更少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拉尼娜年反之。(7)西北太平洋局地环流的改变,使厄尔尼诺年西北太平洋的东南部的海温增加、对流增强、中层相对湿度增加、风垂直切变减弱、低层涡度增加和高层散度增加,这种大尺度环流的调整为热带气旋生成位置的东南移动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生成位置的东南移动使登陆热带气旋活动有着更长的移动距离进而使生命史增长。在拉尼娜年,副热带高压减弱,并且位置向东移动,这样的环境有利于产生更多的热带气旋在拉尼娜年登陆中国。(8)1951-201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四个参数(生成频数、超强台风频数、年均最大强度、年平均强度)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从长期变化趋势看,西北太平洋生成频数、超强台风频数没有明显的上升或者下降趋势,生成频数在1957年发生突变;平均强度与最大强度呈显着的减弱趋势,平均强度在1972年发生突变、最大强度在1968年发生突变。(9)从热带气旋生命史的四个阶段,路径频数,观测强度线性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来看,线性变化呈上升趋势的位置均向东亚大陆靠近。换句话说,TC从生成到消亡的整个活动过程向东亚大陆靠近,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登陆的频次、强度极有可能加强。也就是说,在整个东亚大陆受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潜在威胁会进一步加剧。产生这样结果极有可能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西太平洋与中东太平洋纬向温度梯度加大,从而导致walker环流的加强,正在加强的walker环流能够加强热带西北太平洋风垂直切变与相对涡度的变化,从而影响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8-11-01)

郑瑶娜[6](2018)在《热带气旋登陆点对揭阳的风雨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1资料说明本文统计分析了1970-2016年登陆广东、海南、福建的所有热带气旋(TC),数据来自揭阳四个基本站观测和Micaps资料。本文根据热带气旋登陆点将热带气旋分为六路:海南,广东东路(饶平到惠阳),广东中路(深圳至台山,包括香港),广东西路(阳江到雷州半岛),福建南路(漳州到厦门),福建北路(泉州及其以北)。(本文来源于《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8-10-24)

钱晓蕾,余锦华,王晨稀[7](2018)在《东亚高空纬向风的季节内振荡对登陆中国大陆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1979—2015年欧洲长期天气预报中心所提供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资料,分析了7—8月东亚高空纬向风的季节内振荡(ISO)信号特征及其与登陆中国大陆热带气旋(TC)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 hPa纬向风在副热带、中纬度地区季节内振荡显着,尤其是在纬向西风带中,有两个南北分布的大值中心,方差贡献均超过50%。(2)基于东亚高空纬向风的ISO和EOF典型空间模定义的西风指数(EAWI),可以用来描述东亚高空纬向西风在ISO尺度上的经向移动。(3)在西风指数的ISO负位相期间,登陆中国东南沿岸22°N以北的TC增多;反之减少。在西风急流出口南侧的副热带区域,200 hPa ISO纬向风向北移动,使纬向西风位置偏北,出现东风异常,从而使西风减弱;TC引导气流为向西的异常,有利于TC登陆中国大陆偏北沿岸;同时有异常的ISO纬向异常东风切变,有利于TC登陆过程的维持。(4)在西风指数的ISO负位相期间,在对流层高层西风急流出口区向南输送的天气尺度的E矢量,在TC登陆地区,出现异常扰动涡度通量的辐合,引起了该区域的西风减弱。(本文来源于《热带气象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顾成林,康建成,闫国东,陈志伟[8](2018)在《1951-2015年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与ENSO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美国联合台风中心的热带气旋资料为基础,对1951-2015年65年间登陆中国的强热带气旋的变化特征以及与ENSO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1951-2015年登陆频数有着很强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在1988年发生向增多期的越变过程。但是,从长期变化趋势看,1980年代末期至2015年登陆频数呈缓慢下降趋势。登陆强度在1950年代末期至1960年代初期年为快速增强期,强跃变年份在1966年,1960年代末至2015年有一明显下降又回升的趋势;(2)登陆频数与ENSO-3.4区海表温度呈显着负相关,显着负相关集中发生在1990年代,两者滑动相关系数年际变化几乎都为负值,1977年发生强跃变过程,以前为弱的负相关,之后快速过度为较强的负相关;(3)登陆强度与ENSO-3.4区海表温度没有发现显着相关,滑动相关系数的年代际变化表现为正相关与负相关交替出现,阶段性非常明显。显着负相关集中发生在2000年代。1950年代末期至1970年代末期它基本上一直处于较弱的正相关期。1981年发生强跃变过程,由较弱的正相关期跃变为较强的负相关期(4)厄尔尼诺年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的源地向东南移动,拉妮娜年向东北方向移动;(5)在厄尔尼诺年影响中国大陆海岸线附近的热带气旋频数偏少,而影响日本的频数增多。拉妮娜年影响日本及周边海域、中国黄海、渤海、南海的热带气旋的频数增加,而台湾省的频数减少。(本文来源于《灾害学》期刊2018年04期)

张金善,殷成团,张然,熊梦婕,王乃瑞[9](2018)在《中国沿海登陆热带气旋活动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热带气旋是危害中国最严重的天气系统,分析和认识中国沿海登陆热带气旋活动的新特征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依据近70年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登陆中国沿海的热带气旋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发生了明显变化。近年台风登陆频数高于往年平均,其整体强度和最大值均呈增大趋势,年台风强度的不稳定性加剧;研究还发现台风强度越高,其生成地纬度带范围越窄且越靠近赤道;建立了高强度热带气旋(STY和SUPER TY)时间和纬度的关系"φ—m"。检验了台风季长与初旋日呈负相关且不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台风季长符合正态分布并给出概率密度公式。(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6期)

毛兰花,查轩,黄少燕,陈世发,戴金梅[10](2018)在《1951-2016年ENSO事件对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51—2016年登陆中国热带气旋数据资料和1951—2016年ENSO特征值数据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及相关分析法研究了ENSO事件对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影响。结果表明:(1)厄尔尼诺现象登陆中的热带气旋频数少于拉尼娜现象,ENSO事件时期登陆中国热带气旋频数比非ENSO事件时期少且强度明显偏弱;(2)时间跨度上,厄尔尼诺年初旋登陆时间偏晚,拉尼娜年初旋登陆时间最早,中国热带气旋登陆时间集中在7—9月份;(3)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与海平面温度SST距平值、MEI指数均呈现极显着相关关系,与南方涛动指数SOI呈现显着相关关系。ENSO事件的发生都有效的减少了登陆中国热带气旋频数,正常年份应做好热带气旋登陆中国的预报工作,减少灾难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登陆热带气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台风年鉴资料、雨量站观测资料及ERA-interim 1°×1°分析资料等,对1980—2015年在广东珠江口以西(徐闻-珠海)登陆且继续偏西(北)行但引发距离登陆点较远的粤东地区出现暴雨("西登东雨")的一类严重不对称热带气旋暴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珠江口以西登陆的热带气旋中有近一半会给粤东地区带来暴雨;其登陆点位置远近与粤东暴雨发生与否没有直接联系,即登陆点越靠近(珠江口)并不一定使粤东更易出现暴雨;其登陆强度越强也不一定使粤东出现暴雨可能性越大,但使粤东出现特别弱降水(<10 mm)的热带气旋多集中在(强)热带风暴级别。进一步分析引发粤东暴雨的天气形势及要素特征表明,热带气旋东侧的低空东南急流、偏东急流和偏南急流以及边界层的辐合线(台风槽)是引发粤东出现暴雨的重要原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西南侧和"方头"副高西侧是粤东暴雨的有利形势;相似的低层风场和中层形势场背景下,700~500 hPa的湿度条件会明显影响到粤东出现暴雨的可能性的大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登陆热带气旋论文参考文献

[1].冯锡斌.登陆我国热带气旋降水分布的演变及其环境场影响的机理分析[D].南京大学.2019

[2].张东,林芳妮,何如意,李霞,周伟隆.珠江口以西登陆热带气旋引发粤东暴雨的成因和预报着眼点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2019

[3].丁晨晨,任福民,邱文玉,李国平,吴立广.基于路径相似的登陆热带气旋降水之动力-统计集合预报模型[J].气象.2019

[4].郝全成,杜尧东,汪明圣.1951—2017年双夏期间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特征[J].广东气象.2018

[5].顾成林.全球变暖背景下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时空变化特征及ENSO作用机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6].郑瑶娜.热带气旋登陆点对揭阳的风雨影响[C].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8

[7].钱晓蕾,余锦华,王晨稀.东亚高空纬向风的季节内振荡对登陆中国大陆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18

[8].顾成林,康建成,闫国东,陈志伟.1951-2015年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时空变化特征及与ENSO的关系[J].灾害学.2018

[9].张金善,殷成团,张然,熊梦婕,王乃瑞.中国沿海登陆热带气旋活动特征分析[J].水科学进展.2018

[10].毛兰花,查轩,黄少燕,陈世发,戴金梅.1951-2016年ENSO事件对登陆中国热带气旋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8

论文知识图

热带气旋登陆后强度快速减弱阶段,眼...外雨带闪电频次和正地闪比例随时间的...温州地区历年最大风速变化情况季风输送的水汽对登陆热带气旋暴...1949—2009登陆热带气旋年频数...2 2005 年 8 个登陆的热带气旋路径

标签:;  ;  ;  ;  ;  ;  ;  

登陆热带气旋论文_冯锡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