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时空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时空,特征,因素,探测器,齐齐哈尔市,中亚,经济地理学。
时空特征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李年华[1](2020)在《牢记重要时间,掌握阶段特征,强化时空观念——2019年全国Ⅰ卷高考试题对高考备考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全国Ⅰ卷高考历史试题对高考备考的启示:牢记重要时间,掌握阶段特征,强化时空观念。(本文来源于《试题与研究》期刊2020年01期)
王银银,陆林,王芳[2](2020)在《入皖自驾旅游流时空特征及空间格局演化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线上自驾游游记抽取游客行程信息,探索入皖自驾旅游流的时空特征和空间格局演化机制。研究表明:①入皖自驾旅游流规模逐年波动上升,时空集聚特征明显,客源空间格局呈正相关分布;空间使用引力场主要来自于500km范围,次级引力场存在且主要来自我国主要城市群的节点城市。②入皖自驾旅游流城市间、景区间流动网络的核心节点分别为黄山市和宏村,城市与景区间空间格局均呈"南强北弱"分布。③自驾旅游流网络空间演化过程向复杂性、结构性方向发展,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能阐释自驾旅游流的空间格局演化机制。最后,对安徽自驾游发展及区域合作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资源开发与市场》期刊2020年01期)
李险峰,朱海霞,李秀芬,王萍,姜丽霞[3](2019)在《1961—2018年黑龙江省干湿气候的时空格局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粮仓和东北亚生态屏障,旱涝对该区域农业生产及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为明确区域气候干湿状况的时空格局特征,根据黑龙江省62个气象站点1961—2018年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I_(SP)),利用气候趋势、Mexican Hat小波分析、经验正交函数(EOF)等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近60年的气候干湿时空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8年,黑龙江省年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I_(SP12))值在波动中呈微弱的增加态势,气候状况总体表现为湿润化趋势;季节尺度上,春季、秋季、冬季的气候均呈湿润化趋势,其中春季和冬季湿润化趋势较明显,均通过了0.01水平显着性检验,夏季总体呈不显着的干旱化趋势。年尺度I_(SP12)存在7 a主周期、28 a次周期,春季I_(SP3)(3个月尺度的I_(SP)值)存在24 a主周期,夏季I_(SP3)存在7 a主周期,秋季I_(SP3)存在7 a主周期、3 a次周期,冬季I_(SP3)存在28 a主周期、2 a次周期。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黑龙江省年和季节气候在其主周期内均将处于湿润期。年气候干湿状况的空间变化具有3种典型模态,4个季节则均具备2种典型模态,年和四季的第一典型模态对应的典型场分布均为正值,具有全局一致型的空间变化特征,年季节尺度的气候整体干湿变化基本同步。松嫩和叁江两大平原区是区域气候干湿变化的敏感区域。(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王伟,阿里木·赛买提,吉力力·阿不都外力[4](2019)在《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的中亚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被是联结大气圈、土壤圈、水圈和生物圈的重要纽带,因此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在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IMMS/NDVI和CRU等多种数据集,采用趋势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中亚地区1991—2015年间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NDVI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因子探测、风险探测以及交互作用分析。结果表明,近25 a来,中亚地区植被变化整体上保持平稳波动,哈萨克丘陵中低海拔区域NDVI呈极显着上升;咸海盆地西南部受干涸湖盆盐尘近距离扩散影响,NDVI则呈极显着下降;由于中亚各国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矛盾,锡尔河中游和下游的NDVI变化趋势相反;哈萨克斯坦北部旱地由于存在先弃耕后复垦的现象,NDVI下降趋势较大,但结果并不显着(P> 0. 1);根据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结果,水分因素主导着中亚地区植被的生长格局,气温与NDVI变化呈显着负相关,此外不同地形、高程、土壤类型、土地覆被类型之间,NDVI的时空变化差异也十分显着;在交互因子作用方面,双因子交互作用有助于增强对NDVI空间分布以及时空变化的解释力,潜在蒸散发与高程的协同作用对NDVI空间分布的解释力达到64%以上。(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遥感》期刊2019年04期)
顾吉林,赵莹[5](2019)在《大连市2016—2017年PM_(2.5)质量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及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16—2017年大连市9个国控自动空气质量监测站的PM_(2.5)质量浓度逐小时监测数据,整理、筛选得到52 029个有效样本数据,探讨PM_(2.5)质量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其年、季节、月份、日均值变化规律,进行PM_(2.5)质量浓度与SO2和CO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较2016年PM_(2.5)质量浓度有所下降,1a中浓度由高到低的季节依次是冬、春、秋、夏.PM_(2.5)质量浓度月均值呈V型分布,2016年和2017年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2月和3月,最小值均出现在8月.日变化呈多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早高峰8:00前后及夜间22:00.各站点月均值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均呈V型分布.位于工业区的站点PM_(2.5)质量浓度都相对高于居民区,位于海边和郊区的居民区PM_(2.5)质量浓度相对低于市中心的居民区.PM_(2.5)质量浓度与SO_2和CO均呈现极显着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是0.584和0.730,说明工厂废气排放及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高枫,李少英,吴志峰,吕帝江,黄冠平[6](2019)在《广州市主城区共享单车骑行目的地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已有共享单车骑行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关注起点,大多忽略目的地,在探讨其影响因素的时间差异及交互作用方面较少。以广州市主城区为例,引入地理探测器,精细分析目的地分布影响因素的时间差异,并进行交互探测。研究发现:①早高峰到达量大于晚高峰,早高峰目的地多分布在CBD,信息产业园和职住平衡地区,晚高峰多分布在地铁3号线体育西至华师站沿线和高密度住宅区。②服务设施类是影响最显着的类别,其次是交通可达、土地利用和自然环境类别,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因子依次是住宅、餐饮、公司、购物设施分布、路网密度、距地铁站口距离和POI多样性。③各因子影响力存在明显时间差异,所有建成环境因子在早晚高峰时段影响力均大于其他时段,其中公司企业分布因子的影响力在早高峰时段迅速增强。④因子间均为双因子增强关系,其中服务设施分布类别中因子交互作用最显着,服务设施分布与交通可达类别的因子交互作用次之。(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石国宁,张涛,王无为[7](2020)在《中国非洲猪瘟疫情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采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对中国2018年8月-2019年4月的非洲猪瘟疫情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上,疫情流行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中2018年10月和2019年1月-2月为疫情高峰期;空间上,疫情高发区域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总体发病率的空间分布形态呈现聚集性,其中,高发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低发冷点区域集中于南方地区2)疫情的时空变化受到自然气象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气象因素中风速和气压两因素影响作用最为显着。社会经济因素中,我国生猪养殖业空间格局决定了疫情总体分布格局,而生猪的空间流通模式则加速了疫情扩散和传播。(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20年03期)
周海兵,罗津[8](2019)在《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江西省567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运用EXCEL、SPSS20.0和ArcGIS10.5分析其类型结构特征、空间分布类型、市域分布特征、空间聚集分布特征、时间演变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结构类型上主要以传统技艺类、民俗类、传统舞蹈类为主;数量上主要分布于赣南、赣北地区;空间分布类型趋于集中分布,有1个极核密度区、1个高度密度区、3个次级密度区;各市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由分散式团状向非均衡扩散式演化并趋于稳定;经济水平越高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也越多,且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分布于丘陵地区,邻近河流水系。(本文来源于《江西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鲁帅,宋戈,杨一佳[9](2019)在《基于改进蒙特卡洛模拟的耕地生态安全时空特征研究——以齐齐哈尔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中高维指标权重赋值难,及由此导致的评价结果不确定性的问题,以齐齐哈尔市为例,通过引入蒙特卡洛模拟,采用叁角分布模型对蒙特卡洛模拟中权重值域不合理问题进行了改进,构建了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Python语言编程实现了模拟计算过程,从时空角度分析了区域耕地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1)近15年齐齐哈尔市耕地生态安全值从0.333增长至0.641,呈现"缓和下降—快速增长—平稳上升"的阶段性发展特点,耕地生态安全状态呈逐渐改善趋势;(2)依据各区县耕地生态安全值时空变化特征可以将齐齐哈尔市划分为耕地生态安全良好区、缓和区与风险区叁类,其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聚集特征;(3)改进的蒙特卡洛模拟优化了权重值域分布,可以量化因权重差异导致的最终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得评价结果更客观、可靠.运用改进的蒙特卡洛模拟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齐齐哈尔市耕地生态安全状况,对齐齐哈尔市耕地资源利用、因地制宜地兼顾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陈桃,包安明,郭浩,郑国雄,袁野[10](2019)在《中亚跨境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时空特征分析——以阿姆河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脆弱性(EVI)的定量评估和长期分析,对于了解区域生态环境动态变化与指导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极为重要。但以往研究很少对跨境流域这一特殊单元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以阿姆河流域为例,选择反映研究区植被、水文、气候、地形、土壤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11个指标,通过共线性诊断分析,构建了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利用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对1990-2015年研究区EVI进行了定量评价及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大部分区域处于重度脆弱状态,研究时段内重度脆弱性比例的平均值为46.40%;极度脆弱性占比在过去25年内呈增加趋势,从1990年的2.58%增加至2015年的16.97%,增幅为14.39%。(2)生态脆弱性在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之间差异巨大,其中草地的EVI值变化最大,裸地的生态环境最为脆弱,林地的生态脆弱性最小;研究区生态脆弱程度整体表现为裸地>灌丛>草地>耕地>城市用地>林地的规律。(3)EVI与地形因子的关系表明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区域主要位于低海拔地势平坦与高海拔坡度大的地区,而低脆弱性主要分布在海拔2500~3500 m或坡度15~25°的区间上。(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时空特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线上自驾游游记抽取游客行程信息,探索入皖自驾旅游流的时空特征和空间格局演化机制。研究表明:①入皖自驾旅游流规模逐年波动上升,时空集聚特征明显,客源空间格局呈正相关分布;空间使用引力场主要来自于500km范围,次级引力场存在且主要来自我国主要城市群的节点城市。②入皖自驾旅游流城市间、景区间流动网络的核心节点分别为黄山市和宏村,城市与景区间空间格局均呈"南强北弱"分布。③自驾旅游流网络空间演化过程向复杂性、结构性方向发展,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能阐释自驾旅游流的空间格局演化机制。最后,对安徽自驾游发展及区域合作提出相关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时空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李年华.牢记重要时间,掌握阶段特征,强化时空观念——2019年全国Ⅰ卷高考试题对高考备考的启示[J].试题与研究.2020
[2].王银银,陆林,王芳.入皖自驾旅游流时空特征及空间格局演化机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
[3].李险峰,朱海霞,李秀芬,王萍,姜丽霞.1961—2018年黑龙江省干湿气候的时空格局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
[4].王伟,阿里木·赛买提,吉力力·阿不都外力.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的中亚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2019
[5].顾吉林,赵莹.大连市2016—2017年PM_(2.5)质量浓度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及相关性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高枫,李少英,吴志峰,吕帝江,黄冠平.广州市主城区共享单车骑行目的地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19
[7].石国宁,张涛,王无为.中国非洲猪瘟疫情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
[8].周海兵,罗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江西科学.2019
[9].鲁帅,宋戈,杨一佳.基于改进蒙特卡洛模拟的耕地生态安全时空特征研究——以齐齐哈尔市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陈桃,包安明,郭浩,郑国雄,袁野.中亚跨境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及其时空特征分析——以阿姆河流域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