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滨海断裂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滨海,联测,海陆,地壳,珠江口,层析,结构。
滨海断裂带论文文献综述
郭晓然,谢志招,闫培,李普春,王笋[1](2019)在《福建—台湾海峡深部地壳结构探测与滨海断裂带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2年实施的漳浦—下洋—武平人工地震爆破探测数据以及2015年实施的陆海联测HX07的数据,用射线追踪和正演走时拟合方法,获得了福建南部—台湾海峡的初步二维纵波速度模型。剖面显示:滨海断裂带表现为宽约20 km的切穿地壳的破碎低速带,与其两侧的地壳结构存在较大的横向差异,莫霍面在滨海断裂带处发生较大的突变,其深度由左侧的30 km左右抬升至右侧的28.8 km左右,上下地壳厚度比亦由靠陆一侧的1:1降至向海一侧的0.5:1;上述特征表明滨海断裂带是华南地块正常型陆壳与海区减薄型陆壳的分界断裂。地壳速度在海陆过渡带偏高,康拉德面和莫霍面在此处也有显着抬升,推测其可能是在地壳的伸展拉张及太平洋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的俯冲的共同作用下,深部软流圈物质沿着长乐—诏安深大断裂上侵形成的。(本文来源于《华南地震》期刊2019年02期)
熊成,曹敬贺,孙金龙,夏少红,万奎元[2](2018)在《珠江口外海域滨海断裂带沿构造走向的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珠江口外海域滨海断裂带是南海北部陆缘重要的控震和发震构造,其研究关系到区域防震抗震、地壳稳定性评价及对南海构造演化的认识.为探明滨海断裂带沿构造走向上的变化特征,对2015年珠江口海陆联测数据进行了处理,使用射线追踪、走时模拟等方法,获得了珠江口西侧的地壳纵波速度结构模型和滨海断裂带在珠江口地区的发育位置和构造形态等信息.结果显示,珠江口西侧滨海断裂带总体倾向SE,向下可能延伸至莫霍面;沉积层在断裂带陆侧较薄,在滨海断裂带处突然增厚;断裂带内地壳速度为5.3~6.7 km/s,相对两侧地壳表现出低速特征;莫霍面的埋深由断裂带陆侧的28.5 km抬升至其海侧的24.5 km;海陆两侧的地壳结构具有明显的非均一性.对比前人在珠江口东侧的研究成果,珠江口外滨海断裂带总体形态特征相似,但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自东向西,断裂带内部的结构形态从简单变得复杂,逐渐发育明显的阶梯状断层;北界断裂从断距很大的陡崖式正断层逐渐转变为断距较小的低角度正断层,且北界断裂的位置向北错动了一段距离,断裂带内的低速异常则逐渐变弱.本研究不但可以加深对滨海断裂带浅、深部结构的认识,而且还能为研究南海北部陆缘的发震构造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闫培,刘善虎,张艺峰,王笋,姚道平[3](2017)在《单道地震在“地学长江计划”安徽实验和台湾海峡滨海断裂带探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道反射地震指的是一点激发一道接收,是一种基于水声学原理的连续走航式探测水下中浅部地层结构和构造的地球物理方法。本文介绍了单道反射地震在2015年"地学长江计划"安徽实验前期第四系沉积层勘查和2017年台湾海峡滨海断裂带探测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1."地学长江计划"安徽实验2015年10月,在中国地震局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福建省地震局等多家单位联合在长江马鞍山—(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二)——专题61: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专题62:油藏地球物理》期刊2017-10-15)
曹敬贺,夏少红,孙金龙,徐辉龙[4](2014)在《珠江口海域滨海断裂带的地震学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北部陆缘属张裂型大陆边缘,位于华南地块向南海海盆的衔接地带,不仅保留了晚中生代西太平洋向欧亚大陆俯冲产生的强烈的构造变形和岩浆活动信息,而且与南海扩张具有相同的力学性质,记录下了新生代陆缘张裂到南海海底扩张的演化过程。该区的重要构造——滨海断裂带位于南海北部陆缘海陆过渡区域,是南海北部陆缘地震带重要的控震构造和发震断裂,华南沿海所有≥7.0级地震全部都(本文来源于《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27:海洋地球物理论文集》期刊2014-10-20)
龙华山,向才富,牛嘉玉,魏立春[5](2014)在《歧口凹陷滨海断裂带热流体活动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热流体能够影响沉积盆地内物质组分的重新分配,如矿物的溶解和油气相态的变化,以及输导系统的热异常,通常沿断裂分布。滨海断裂带为控制烃源岩展布的断裂之一,同时也是流体热异常活动的场所。利用有机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气体地球化学、成岩矿物及地层水化学特征等对研究区内流体的热活动进行了研究,为油气沿断裂发生运移和聚集提供了证据,进一步指明了油气勘探的有利方向。热流体沿断裂上涌发生热对流对局部温度场的改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镜质体反射率异常反映局部烃源岩受局部温度场的变化发生热演化异常;②成岩期形成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大于其最大埋深时的温度;③黏土矿物出现同一深度段多类型和同一类型多层段的演化异常;④储层碎屑矿物颗粒的热蚀变。热流体对物质场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热流体带来了深部幔源的无机CO_2于浅层富集成藏;②大量高于卤水矿化度的深部流体渗入发生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导致储层中存在高矿化度的地层水;③储层早成岩期胶结于孔隙的碳酸盐类等矿物溶蚀形成多个次生孔隙带,进一步证实了水-岩相互作用,次生孔隙的发育来源于碳酸盐类矿物的溶解和重新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储层的物性;④热流体携带的大量物质发生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导致靠近断裂带的岩石中所含微量元素异常。上述证据均指示了烃类流体能够沿断裂和渗透性砂岩储层发生运移,并可能聚集成藏形成大油气田。(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曹敬贺,孙金龙,徐辉龙,夏少红[6](2014)在《珠江口海域滨海断裂带的地震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10年珠江口外海陆地震联测数据,探测到滨海断裂带在担杆岛外12km处发育,断裂带主体倾向东南、宽约20km,沉积层在断裂带内迅速增厚引起陆上固定地震台站的Pg震相在对应断裂带位置的走时明显滞后.通过震相分析和走时正演拟合,获得了滨海断裂带两侧由浅至深的纵波速度结构模型,断裂带内部沉积层速度为1.8~3.5km/s,上地壳速度5.2~6.1km/s,下地壳速度为6.3~6.6km/s,莫霍面的埋深由滨海断裂带陆侧的29km抬升至其海侧的27km.滨海断裂带两侧的地壳结构特征明显不同,证实了该断裂带是华南陆区正常型陆壳与南海减薄型陆壳分界断裂的性质.在华南沿海和海陆过渡带的下地壳顶部探测到厚约3km、层速度为5.5~5.9km/s的低速层,往海域逐渐减薄尖灭.壳内低速层是地壳中的力学软弱带,与近似正交的NEE向滨海断裂带和NW向断裂带共同组构成了该区地震活动的孕震构造.(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徐辉龙,叶春明,丘学林,孙金龙,夏少红[7](2010)在《南海北部滨海断裂带的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及其发震构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滨海断裂带为华南亚板块与南海亚板块的分界断裂,是南海北部陆缘的重要控震构造和发震构造。为了探明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特别是滨海断裂带两侧的深部地壳结构变化特征,在南海北部进行了一系列的海陆地震联测的实验,根据海陆联合深地震探测的结果,南海北部以滨海断裂带为界,断裂带西北部为华南亚板块的典型陆壳,地壳厚30km,上地壳下部存在一层速度为5.5~5.9km.s-1、厚度为3.0~4.0km的低速层,埋深约10~18km;断裂带东南部为南海亚板块减薄型陆壳,厚25~28km,上地壳下部的低速层逐渐减薄并最后尖灭。滨海断裂带为一个上下连续倾向SE的低速破碎带,宽度6~10km。滨海断裂带与上地壳下部的低速层的交接构造部位形成南海北部的重要应力集中带和应变能积聚带,是地震孕育、发生的深部动力学条件。滨海断裂带的发震构造属NEE向与NW向相交切的断裂构造型式,以NEE向的滨海断裂带为主,NW向断裂带为辅。(本文来源于《华南地震》期刊2010年S1期)
朱嘉,蔡锋,许江,张异彪[8](2008)在《闽东滨海断裂带活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2006年在福建近海开展的多道地震的勘探成果,结合该区历史沉积资料,探讨闽东滨海海底断裂构造的分布特征,推断其新近活动时期为中新世晚期—上新世初期,并以遥感卫片为辅助手段,分析沿岸线性构造与滨海断裂之间的关系.航天遥感技术和卫片的采用,扩大了观察地质构造的视域和深度,弥补了野外地质观察的局限性,而物探、钻孔等工程和探测技术在本文中则为了解海底断层结构、规模提供了重要佐证,判断该断裂已达大断裂的规模.(本文来源于《台湾海峡》期刊2008年03期)
任镇寰,孙崇赤,黄剑涛,廖桂金,刘天佑[9](2008)在《滨海断裂带珠江口段的重磁资料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重磁资料系统处理、研究、解释,确认滨海断裂带珠江口段的存在,且是一条规模巨大特征明显的断裂带,深度在30 km以上,呈NEE向展布,是由滨岸断裂带和滨海断裂带界限的高重力地质块体带,重力、航磁梯度带或灰度带图像反映清楚。在浅部,它与NW和NE向断裂互有切割,不过,NW向断裂切割滨海断裂带和NE向断裂带的频度更高,图像更清晰。在10 km以深,NE、NW向断裂基本上消失,阻截在滨海断裂带内,某些资料认为,NE向莲花山断裂带往西南入海(本区)转为NEE走向,从重磁资料分析,这些NEE走向断裂其实是滨海断裂带的一部分。莲花山断裂带进入本区后,仍以NE45°左右方向,经深圳、香港,至万山群岛被滨海断裂带截断,图像清楚,不存在NE向转NEE向现象。滨海断裂带是一条活动性较强的断裂带,在珠江口段,强势不改,它与NW、NE向断裂交汇并相互切割,具备5级以上地震构造条件,尤其是与形成时代新、活动性较强的NW向断裂交切部位(如镇海湾、广海湾、崖门、澳门、担杆列岛地区)。但是,NW向断裂在本区较浅,不如粤闽、粤桂交界地区深(≥30 km),所以本研究区(段)地震强度应低于后者。(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08年03期)
朱嘉[10](2007)在《闽东滨海断裂带活动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质构造是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断层是岩层或岩体顺破裂而发生明显位移的构造。断层在地壳中广泛发育,是地壳中最重要的构造之一。断层常常构成一定地区的构造格架。一些区域性巨型断层不仅控制或影响区域地质构造的结构和发展,而且常常控制和影响区域成矿作用,并以其为背景形成区域成矿带。一些中小型断层直接决定了某些矿体的形态和产状,对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等矿藏的分布、储聚和运移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现代活动性断层更直接影响水工建筑和工程活动,所以断层的研究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2006年在福建近海开展的多道地震的勘探成果,结合该区历史沉积资料,探讨闽东滨海海底断裂构造的分布特征,通过对地震采集资料的解译,推断其新近活动时期为中新世晚期~上新世初期,并以遥感卫片为辅助手段,分析沿岸线性构造与滨海断裂之间的关系。航天遥感技术和卫片的采用,扩大了观察地质构造的视域和深度,弥补了野外地质观察的局限性,而物探、钻孔等工程和探测技术在本文中则为了解海底断层结构、规模提供了重要佐证,判断该断裂已达大断裂的规模。(本文来源于《国家海洋局第叁海洋研究所》期刊2007-07-01)
滨海断裂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珠江口外海域滨海断裂带是南海北部陆缘重要的控震和发震构造,其研究关系到区域防震抗震、地壳稳定性评价及对南海构造演化的认识.为探明滨海断裂带沿构造走向上的变化特征,对2015年珠江口海陆联测数据进行了处理,使用射线追踪、走时模拟等方法,获得了珠江口西侧的地壳纵波速度结构模型和滨海断裂带在珠江口地区的发育位置和构造形态等信息.结果显示,珠江口西侧滨海断裂带总体倾向SE,向下可能延伸至莫霍面;沉积层在断裂带陆侧较薄,在滨海断裂带处突然增厚;断裂带内地壳速度为5.3~6.7 km/s,相对两侧地壳表现出低速特征;莫霍面的埋深由断裂带陆侧的28.5 km抬升至其海侧的24.5 km;海陆两侧的地壳结构具有明显的非均一性.对比前人在珠江口东侧的研究成果,珠江口外滨海断裂带总体形态特征相似,但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自东向西,断裂带内部的结构形态从简单变得复杂,逐渐发育明显的阶梯状断层;北界断裂从断距很大的陡崖式正断层逐渐转变为断距较小的低角度正断层,且北界断裂的位置向北错动了一段距离,断裂带内的低速异常则逐渐变弱.本研究不但可以加深对滨海断裂带浅、深部结构的认识,而且还能为研究南海北部陆缘的发震构造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滨海断裂带论文参考文献
[1].郭晓然,谢志招,闫培,李普春,王笋.福建—台湾海峡深部地壳结构探测与滨海断裂带性质研究[J].华南地震.2019
[2].熊成,曹敬贺,孙金龙,夏少红,万奎元.珠江口外海域滨海断裂带沿构造走向的变化特征[J].地球科学.2018
[3].闫培,刘善虎,张艺峰,王笋,姚道平.单道地震在“地学长江计划”安徽实验和台湾海峡滨海断裂带探测中的应用研究[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叁十二)——专题61:工程地球物理技术进展与应用、专题62:油藏地球物理.2017
[4].曹敬贺,夏少红,孙金龙,徐辉龙.珠江口海域滨海断裂带的地震学特征研究[C].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27:海洋地球物理论文集.2014
[5].龙华山,向才富,牛嘉玉,魏立春.歧口凹陷滨海断裂带热流体活动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石油学报.2014
[6].曹敬贺,孙金龙,徐辉龙,夏少红.珠江口海域滨海断裂带的地震学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14
[7].徐辉龙,叶春明,丘学林,孙金龙,夏少红.南海北部滨海断裂带的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及其发震构造研究[J].华南地震.2010
[8].朱嘉,蔡锋,许江,张异彪.闽东滨海断裂带活动特征研究[J].台湾海峡.2008
[9].任镇寰,孙崇赤,黄剑涛,廖桂金,刘天佑.滨海断裂带珠江口段的重磁资料解释[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
[10].朱嘉.闽东滨海断裂带活动特征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叁海洋研究所.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