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农用车辆上的智能识别模组论文和设计-周才致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农用车辆上的智能识别模组,包括:用于与车辆外壳内的方向盘模块相连的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升降滑动设置的推拉滑动支架,推拉滑动支架上设有用于对周围环境进行识别的识别模块总成,识别模块总成与农用车辆的控制系统相连。推拉滑动支架连接有第一驱动模块,第一驱动模块与控制系统相连,以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驱动推拉滑动支架相对安装座上升以使识别模块总成伸出至车辆外壳的上方以避免被雨水或泥浆泼溅,或相对安装座下降以使识别模块总成缩回至车辆外壳内。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识别模组便于信息识别探测设备的收集和保护,提高智能识别模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可解决雨水或泥浆污染引起的信息识别出错率高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应用于农用车辆上的智能识别模组,农用车辆(10)包括车辆外壳(11)及设置于所述车辆外壳(11)内且部分延伸出所述车辆外壳(11)的方向盘模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识别模组包括:用于与位于所述车辆外壳(11)内的所述方向盘模块(12)相连的安装座(20),所述安装座(20)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升降滑动设置的推拉滑动支架(30),所述推拉滑动支架(30)上设有用于对所述农用车辆(10)周围的环境进行识别的识别模块总成(40),所述识别模块总成(40)与所述农用车辆(10)的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推拉滑动支架(30)连接有第一驱动模块(50),所述第一驱动模块(50)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以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驱动所述推拉滑动支架(30)相对所述安装座(20)上升以使所述识别模块总成(40)伸出至所述车辆外壳(11)的上方以避免被雨水或泥浆泼溅,或相对所述安装座(20)下降以使所述识别模块总成(40)缩回至所述车辆外壳(11)内。

设计方案

1.一种应用于农用车辆上的智能识别模组,农用车辆(10)包括车辆外壳(11)及设置于所述车辆外壳(11)内且部分延伸出所述车辆外壳(11)的方向盘模块(12),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识别模组包括:

用于与位于所述车辆外壳(11)内的所述方向盘模块(12)相连的安装座(20),所述安装座(20)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升降滑动设置的推拉滑动支架(30),所述推拉滑动支架(30)上设有用于对所述农用车辆(10)周围的环境进行识别的识别模块总成(40),所述识别模块总成(40)与所述农用车辆(10)的控制系统相连;

所述推拉滑动支架(30)连接有第一驱动模块(50),所述第一驱动模块(50)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以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驱动所述推拉滑动支架(30)相对所述安装座(20)上升以使所述识别模块总成(40)伸出至所述车辆外壳(11)的上方以避免被雨水或泥浆泼溅,或相对所述安装座(20)下降以使所述识别模块总成(40)缩回至所述车辆外壳(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农用车辆上的智能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座(20)包括安装支架(21),所述安装支架(21)上竖直设有用于对所述推拉滑动支架(30)的升降滑移进行导向的导轨(22);

所述推拉滑动支架(30)滑动穿设于所述导轨(22)上;

所述第一驱动模块(50)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农用车辆上的智能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模块(50)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21)上的驱动丝杆(51)、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21)上且与所述驱动丝杆(51)的端部相连的第一驱动电机(52);

所述推拉滑动支架(30)装设于所述驱动丝杆(51)上;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2)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以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驱动所述驱动丝杆(51)转动进而使所述推拉滑动支架(30)上升或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农用车辆上的智能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分别相连的电磁制动器(61)和驱动按钮或驱动开关;

所述电磁制动器(61)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2)相连,以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2)进行制动以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52)停止驱动所述驱动丝杆(5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农用车辆上的智能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支架(21)呈“H”型;

所述导轨(22)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导轨(22)分设于所述安装支架(21)的两条竖直安装臂上,且各所述导轨(2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设置的所述竖直安装臂固定;

所述推拉滑动支架(30)同时穿设于两根所述导轨(22)上;

所述驱动丝杆(51)转动设置于其中一条所述竖直安装臂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农用车辆上的智能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拉滑动支架(30)包括分别穿设于两根所述导轨(22)上的两组安装板组(31)、位于两组所述安装板组(31)间且分别与两组所述安装板组(31)固定的安装台(32);

所述识别模块总成(40)安装于所述安装台(32)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农用车辆上的智能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向盘模块(12)包括位于所述车辆外壳(11)内且顶端伸出所述车辆外壳(11)的方向盘安装杆(121);

所述安装座(20)还包括与所述方向盘安装杆(121)固定的安装支座(23);

所述安装支架(21)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支座(23)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农用车辆上的智能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识别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推拉滑动支架(30)上的旋转支台(70)、与所述旋转支台(70)相连以驱动所述旋转支台(70)绕竖直轴转动的第二驱动模块;

所述识别模块总成(40)固定设置于所述旋转支台(70)上;

所述第二驱动模块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农用车辆上的智能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推拉滑动支架(30)上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

所述旋转支台(70)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于农用车辆上的智能识别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外壳(11)上开设有供所述识别模块总成(40)伸出所述车辆外壳(11)外的升降口(110);

所述智能识别模组还包括与所述旋转支台(70)固定的封盖,所述封盖位于所述识别模块总成(40)的上方,且所述封盖的外形与所述升降口的形状匹配,以在所述识别模块总成(40)缩回至所述车辆外壳(11)内后封堵所述升降口(110)。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装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应用于农用车辆上的智能识别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的盛行,自动驾驶将会走入千家万户,除了道路上的汽车,在农田工作的农用车辆也将会步入自动驾驶的潮流当中。

为了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就必须要有视觉识别模块(如摄像头)、雷达测距模块(如激光雷达或毫米波雷达)等信息识别探测设备。该些信息识别探测设备应用在汽车上时,由于道路环境较为简单,摄像头与雷达等可直接分布在汽车四周,方便驾驶员或计算机处理各项信息。不同的是,拖拉机、收割机、旋耕机等农用车辆工作环境复杂,经常会发生雨水、泥浆等物质粘附在摄像头或雷达等信息识别探测设备上,造成计算机识别错误,进而影响信息识别探测设备在农用车辆上的应用,降低农用车辆的人工智能化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农用车辆上的智能识别模组,以解决雨水泥浆等物质影响信息识别探测设备在农用车辆上的正常使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农用车辆上的智能识别模组,农用车辆包括车辆外壳及设置于车辆外壳内且部分延伸出车辆外壳的方向盘模块,智能识别模组包括:用于与位于车辆外壳内的方向盘模块相连的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升降滑动设置的推拉滑动支架,推拉滑动支架上设有用于对农用车辆周围的环境进行识别的识别模块总成,识别模块总成与农用车辆的控制系统相连;推拉滑动支架连接有第一驱动模块,第一驱动模块与控制系统相连,以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驱动推拉滑动支架相对安装座上升以使识别模块总成伸出至车辆外壳的上方以避免被雨水或泥浆泼溅,或相对安装座下降以使识别模块总成缩回至车辆外壳内。

进一步地,安装座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上竖直设有用于对推拉滑动支架的升降滑移进行导向的导轨;推拉滑动支架滑动穿设于导轨上;第一驱动模块设置于安装支架上。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竖直设置于安装支架上的驱动丝杆、固定设置于安装支架上且与驱动丝杆的端部相连的第一驱动电机;推拉滑动支架装设于驱动丝杆上;第一驱动电机与控制系统相连,以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驱动驱动丝杆转动进而使推拉滑动支架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分别相连的电磁制动器和驱动按钮或驱动开关;电磁制动器与第一驱动电机相连,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对第一驱动电机进行制动以使第一驱动电机停止驱动驱动丝杆。

进一步地,安装支架呈“H”型;导轨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导轨分设于安装支架的两条竖直安装臂上,且各导轨的两端分别与对应设置的竖直安装臂固定;推拉滑动支架同时穿设于两根导轨上;驱动丝杆转动设置于其中一条竖直安装臂上。

进一步地,推拉滑动支架包括分别穿设于两根导轨上的两组安装板组、位于两组安装板组间且分别与两组安装板组固定的安装台;识别模块总成安装于安装台上。

进一步地,方向盘模块包括位于车辆外壳内且顶端伸出车辆外壳的方向盘安装杆;安装座还包括与方向盘安装杆固定的安装支座;安装支架固定连接于安装支座上。

进一步地,智能识别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推拉滑动支架上的旋转支台、与旋转支台相连以驱动旋转支台绕竖直轴转动的第二驱动模块;识别模块总成固定设置于旋转支台上;第二驱动模块与控制系统相连。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设置于推拉滑动支架上的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与控制系统相连;旋转支台连接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

进一步地,车辆外壳上开设有供识别模块总成伸出车辆外壳外的升降口;智能识别模组还包括与旋转支台固定的封盖,封盖位于识别模块总成的上方,且封盖的外形与升降口的形状匹配,以在识别模块总成缩回至车辆外壳内后封堵升降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农用车辆上的智能识别模组将视觉识别模块(如摄像头)、雷达测距模块(如激光雷达或毫米波雷达)等信息识别探测设备集成为识别模块总成,进而便于信息识别探测设备的收集和保护,提高智能识别模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当在农用车辆上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识别模组时,通过控制系统驱动第一驱动模块进而使推拉滑动支架上升,以使安装于推拉滑动支架上的识别模块总成伸出至车辆外壳的上方,进而防止识别模块总成被地面上的雨水或泥浆泼溅,解决雨水或泥浆污染引起的信息识别出错率高的问题,且车辆停止工作后,还可通过控制系统使推拉滑动支架下降,以使识别模块总成缩回至车辆外壳内隐藏和保护,提高智能识别模组的安全性,并可最大程度保证车辆外观的完整性。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智能识别模组的农用车辆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应用于农用车辆上的智能识别模组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农用车辆;11、车辆外壳;110、升降口;12、方向盘模块;121、方向盘安装杆;20、安装座;21、安装支架;22、导轨;23、安装支座;30、推拉滑动支架;31、安装板组;32、安装台;40、识别模块总成;50、第一驱动模块;51、驱动丝杆;52、第一驱动电机;53、联轴器;61、电磁制动器;70、旋转支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农用车辆上的智能识别模组,农用车辆10包括车辆外壳11及设置于车辆外壳11内且部分延伸出车辆外壳11的方向盘模块12,智能识别模组包括:用于与位于车辆外壳11内的方向盘模块12相连的安装座20,安装座20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升降滑动设置的推拉滑动支架30,推拉滑动支架30上设有用于对农用车辆10周围的环境进行识别的识别模块总成40,识别模块总成40与农用车辆10的控制系统相连。推拉滑动支架30连接有第一驱动模块50,第一驱动模块50与控制系统相连,以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驱动推拉滑动支架30相对安装座20上升以使识别模块总成40伸出至车辆外壳11的上方以避免被雨水或泥浆泼溅,或相对安装座20下降以使识别模块总成40缩回至车辆外壳11内。

当在农用车辆上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识别模组时,车辆启动后,控制系统根据预先设定启动驱动模块,驱动模块驱动推拉滑动支架30上升以使识别模块总成40伸出至车辆外壳11的上方以避免被雨水或泥浆泼溅,识别模块总成40开启对车辆周围的环境进行识别;当车辆停止工作后,控制系统再根据预先设定驱使驱动模块使推拉滑动支架30下降以使识别模块总成40缩回至车辆外壳11内。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农用车辆上的智能识别模组将视觉识别模块(如摄像头)、雷达测距模块(如激光雷达或毫米波雷达)等信息识别探测设备集成为识别模块总成40,进而便于信息识别探测设备的收集和保护,提高智能识别模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当在农用车辆上安装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识别模组时,通过控制系统驱动第一驱动模块50进而使推拉滑动支架30上升,以使安装于推拉滑动支架30上的识别模块总成40伸出至车辆外壳11的上方,进而防止识别模块总成40被地面上的雨水或泥浆泼溅,解决雨水或泥浆污染引起的信息识别出错率高的问题,且车辆停止工作后,还可通过控制系统使推拉滑动支架30下降,以使识别模块总成40缩回至车辆外壳11内隐藏和保护,提高智能识别模组的安全性,并可最大程度保证车辆外观的完整性。

可选地,如图3所示,安装座20包括安装支架21,安装支架21上竖直设有用于对推拉滑动支架30的升降滑移进行导向的导轨22。推拉滑动支架30滑动穿设于导轨22上。第一驱动模块50设置于安装支架21上。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模块50包括竖直设置于安装支架21上的驱动丝杆51、固定设置于安装支架21上且与驱动丝杆51的端部相连的第一驱动电机52。推拉滑动支架30装设于驱动丝杆51上。具体地,推拉滑动支架30穿设于驱动丝杆51上且与驱动丝杆51外圆上的外螺纹螺纹连接。第一驱动电机52与控制系统相连,以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驱动驱动丝杆51转动进而使推拉滑动支架30上升或下降。第一驱动电机52驱动时,驱动丝杆51转动,进而带动推拉滑动支架30沿导轨22上升或下降,推拉滑动支架30带动识别模块总成40上升或下降,使识别模块总成40伸出或缩回车辆外壳11内。具体地,关于第一驱动电机52驱动电源的设置方式,既可以是为第一驱动电机52单独设置驱动电源,也可以是将车辆的电池作为第一驱动电机52的驱动电源。更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模块50还包括联轴器53,联轴器53连接于第一驱动电机52的驱动端与驱动丝杆51之间。

可选地,如图3所示,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图未示)、与控制器分别相连的电磁制动器61和驱动按钮或驱动开关。电磁制动器61与第一驱动电机52相连,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对第一驱动电机52进行制动以使第一驱动电机52停止驱动驱动丝杆51。具体的,可以在车辆上设置用于驱动第一驱动电机52的驱动按钮,也可以在车辆上设置用于驱动第一驱动电机52的驱动按键或者驱动开关,还可以是依靠外设配件或者手机应用程序等方式对第一驱动电机52进行驱动等。

具体地,如图3所示,安装支架21呈“H”型。导轨22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导轨22分设于安装支架21的两条竖直安装臂上,且各导轨2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设置的竖直安装臂固定。进一步地,各安装臂包括竖直设置的竖直板、与竖直板垂直连接且分设于竖直板两端的两块水平板;导轨22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水平板固定;第一驱动电机52固定连接于其中一块水平板上。推拉滑动支架30同时穿设于两根导轨22上,有利于减轻智能识别模组重量的同时,可对推拉滑动支架30的升降滑移进行导向,以使识别模块总成40的升降运行更平稳、检测精度更高。驱动丝杆51转动设置于其中一条竖直安装臂上。

当安装车辆需要检测识别周围环境信息时,控制器驱动第一驱动电机52,第一驱动电机52带动驱动丝杆51转动,驱动丝杆51传动到推拉滑动支架30使之沿两根导轨22同步向上移动,推拉滑动支架30带动识别模块总成40向上移动,使识别模块总成40伸至车辆外壳11的上方,随后控制器使电磁制动器61通电,限制第一驱动电机52的转动,固定识别模块总成40的相对位置。

当安装车辆不需要检测识别周围环境信息时,控制器驱动第一驱动电机52,第一驱动电机52反向转动驱动丝杆51,驱动丝杆51传动到推拉滑动支架30使之沿两根导轨22同步向下移动,推拉滑动支架30带动识别模块总成40向下移动,使识别模块总成40退回至车辆外壳11内,随后控制器使电磁制动器61通电,限制第一驱动电机52的转动,固定识别模块总成40的相对位置,实现识别模块总成40的隐藏与保护。

可选地,如图3所示,推拉滑动支架30包括分别穿设于两根导轨22上的两组安装板组31、位于两组安装板组31间且分别与两组安装板组31固定的安装台32。识别模块总成40安装于安装台32上。

可选地,如图3所示,方向盘模块12包括位于车辆外壳11内且顶端伸出车辆外壳11的方向盘安装杆121。安装座20还包括与方向盘安装杆121固定的安装支座23。安装支架21固定连接于安装支座23上。

可选地,如图3所示,智能识别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推拉滑动支架30上的旋转支台70、与旋转支台70相连以驱动旋转支台70绕竖直轴转动的第二驱动模块(图未示)。识别模块总成40固定设置于旋转支台70上。第二驱动模块与控制系统相连。

具体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设置于推拉滑动支架30上的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与控制系统相连。旋转支台70连接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第二驱动电机用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驱动旋转支台70绕竖直轴转动,进而使识别模块总成40转动,便于调整识别模块总成40相对车辆周围环境的角度,以便符合实际识别需求。

优选地,车辆外壳11上开设有供识别模块总成40伸出车辆外壳11外的升降口110。智能识别模组还包括与旋转支台70固定的封盖(图未示),封盖位于识别模块总成40的上方,且封盖的外形与升降口的形状匹配,以在识别模块总成40缩回至车辆外壳11后封堵升降口110,进而防止杂物进入车辆外壳11内,且识别模块总成40伸出车辆外壳11时,封盖还可有效抵挡太阳、下落的雨水等泼溅在识别模块总成40上。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农用车辆包括但不限于是纯电动拖拉机、无人驾驶拖拉机、收割机、旋耕机等农业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应用于农用车辆上的智能识别模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8700.8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3(湖南)

授权编号:CN209683577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B60R11/00

专利分类号:B60R11/00

范畴分类:32B;32G;

申请人: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路南二段18号管理服务中心办公楼4楼528室

发明人:周才致

第一发明人:周才致

当前权利人: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代理人:罗红枚

代理机构:43211

代理机构编号: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应用于农用车辆上的智能识别模组论文和设计-周才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