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电机驱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合动力汽车,双电机系统,工作模式,控制策略
双电机驱动论文文献综述
伍庆龙,张天强,杨钫[1](2019)在《混合动力汽车双电机驱动系统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田雅阁混合动力轿车和荣威e550轿车自上市以来,以良好的整车性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搭载高效率的双电机驱动系统使得这两款车表现出了较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本文以混合动力双电机系统构型为切入点,对本田i-MMD系统和荣威EDU系统进行了方案描述,重点分析了双电机系统的工作模式及控制原理,同时对双电机系统起步控制和换挡协调控制过程进行了说明。(本文来源于《汽车文摘》期刊2019年12期)
牛俊平[2](2019)在《双电机驱动的带式输送机变频控制装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双电机驱动的带式输送机采用传统的控制方式,电机启动电流过大、各电机的输出功率不平衡、双电机无法协调同步控制等问题,提出了采用一整流、两逆变组合式双机驱动变频控制装置,并利用仿真分析软件对控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传统控制方式相比,采用该控制装置能够将将启动电流降低53.12%,启动时间缩短56.25%,其工作时的电磁转矩降低约63.2%.该装置已在正利煤业有限公司得到应用,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装置能有效改善双机驱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提升其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山西焦煤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张毅敏,方子帆[3](2019)在《双电机驱动俯仰装置PID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俯仰装置双电机驱动控制的同步控制和精度问题,基于PID控制理论,建立俯仰装置的主令模式、主从模式和交叉耦合模式的双电机叁种控制方法。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俯仰装置的数字化虚拟样机,进行了俯仰机构运动学仿真,验证了俯仰机构运动特性;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俯仰装置的叁种控制模型。联合俯仰装置数字化虚拟样机与控制模型对叁种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交叉耦合模式最优。通过实物样机试验研究表明:主从模式和交叉耦合模式两种控制策略均能满足装置的功能要求。(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牛红宾[4](2019)在《不同载荷对双电机驱动系统动态特性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采煤机截割部双电机动态力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并应用Matlab对双电机在不同负载情况下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建双电机仿真模型能够反映实际运性情况,等效连接刚度对滚筒转速的影响起到主要作用,系统等效刚度越小,弹性缓冲作用越明显,但刚度太小会影响系统稳定性;等效连接刚度的变化对滚筒转速影响较小,适当增大等效连接刚度值可以有效改善双电机同步运性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王丽军[5](2019)在《带式输送机组合式变频双电机驱动系统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些大型煤矿因采用大运量、长运距的双电机驱动带式输送机,而带来运输过程中的启停负荷、输送带张力、电机功率等变化幅度大等特点。采用PLC控制器对高压变频传动过程进行控制,以此保证煤矿带式输送机正常高效安全运行。通过对设计的带式输送机组合式变频双电机驱动系统进行测试,得到主电机和从电机具有基本相同的技术参数,对于实现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张亮[6](2019)在《采煤机截割部双电机驱动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Pro/E建立采煤机截割部双电机仿真模型,并应用ADAMS分别对双电机空载启动和阶跃载荷状态下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能够充分反映双电机系统运行情况,双电机驱动系统中,弹性扭矩轴对系统刚度影响较大,对采煤机截割部的传动具有缓冲功能;当两台电机机械特性存在差异时,对电机同步性影响不大,且增大两电机间的连接刚度,可以缩短两台电机达到同步运行时间,改善系统平稳性。(本文来源于《现代机械》期刊2019年03期)
曹培[7](2019)在《双电机驱动弛张筛动态特性及控制策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电机驱动的弛张筛中激振电机安装在固定筛框上,固定筛框和浮动筛框的振幅和相位会根据来料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双筛框的振动相位差很难保持成理想的180°,导致聚氨酯筛板在运动过程中达不到物料抛射所需的最优加速度值,煤炭颗粒间的碰撞概率也比较低,使筛分效率受到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双电机驱动的弛张筛原理模型及其控制系统。与普通弛张筛相比,双电机驱动的弛张筛原理模型中的双筛框由双电机分别驱动,控制系统和两台激振电机相连接。通过改变弛张筛激振电机的转速和相位,使双筛框的振动相位差达到180°,降低了固定筛框上的激振力,实现弛张筛理想的动态特性。本文首先建立了双电机驱动的弛张筛原理样机的力学模型,用牛顿第二定律法和拉格朗日法建立振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分析,获得固定筛框和浮动筛框沿x和z向的振动位移和振动相位角。通过微分方程的解可得双筛框振动相位差角与双激振电机偏心块的相位差角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出双激振电机偏心块相位差的控制目标。利用解析法建立激振电机主轴在变角速度情况下的运动方程,得出激振电机在一个周期同步运转状态下的平均振动阻尼矩即激振电机的外负载特性。在Solidworks中搭建双电机驱动的弛张筛原理的叁维模型,在多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中添加对应的约束,驱动和弹簧刚度阻尼,研究双电机驱动的弛张筛从启动到平稳运行过程中加速度、位移、双筛框振动相位差的变化情况和双电机驱动弛张筛的振动特性,证明了双电机驱动弛张筛结构的合理性,并为弛张筛虚拟样机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在恒压频比调速控制中,分析激振电机基频以下恒压频比和基频以上恒压变频的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方式以及对应的机械特性。根据激振电机的负载特性在Simlink中搭建基于恒压频比的异步电机机电耦合数学模型,双激振电机之间采取基于交叉耦合的转速同步控制算法,可知双电机从启动到平稳运行阶段转速的跟随性能良好。搭建双电机驱动的弛张筛原理样机及dSPACE半实物仿真平台,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双筛框激振电机的偏心块在一个周期内的四种运转状态,提出了基于交叉耦合的转速同步和改进的基于点动的Bang-Bang的相位补偿控制算法。根据双电机驱动的弛张筛原理样机的筛体结构参数以及振动微分方程的解可得:双激振电机偏心块的相位差在170°时双筛框的振动相位差可以达到理想的180°。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得,双激振电机偏心块的相位差与双筛框的振动相位差满足了控制要求,证明了控制策略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谢斌,张楠,李明生,武仲斌,宋正河[8](2019)在《电动拖拉机双电机驱动单元控制系统设计与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电动拖拉机双电机驱动系统的模式管理需求,设计了一种双电机驱动单元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器DMU(Drive Manage Unit).基于ISO 11783协议制定了整车控制网路结构,并以此确定了DMU子CAN总线各节点,设计各节点传输报文ID和PGN.在驱动单元中,通过控制驱动箱齿轮啮合状态和电磁离合器通断电来实现双电机动力分离和耦合,完成工作模式配置. DMU采用MC9S12XEP100为核心,完成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搭建双电机驱动系统实验平台,进行了犁耕作业、旋耕作业和子CAN总线数据分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驱动管理单元可以实现控制电机1和电机2的转速转矩模式,电机1在46.5 N·m恒转矩模式下,随转速变化的最大偏差为0.7 N·m,符合犁耕作业要求;电机2收到540 r/min指令后,随负载变化输出转速范围在540±62 r/min,满足PTO在恒转速下工作;总线上传输信息正确.(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杜振东[9](2019)在《双电机驱动同步伸缩臂结构研究与参数化设计分析系统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擦窗机是用于高层建筑外墙维护清理和吊装重物的非标设备,因其具有安全性高,经济效益好,功能完善等特点,目前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应用。擦窗机的设计安装与楼体外形和维护的设备有关,所以,不同形状的建筑物和应用场景就需要设计与之相匹配的擦窗机,这样就造成擦窗机设计的多样性。不过,擦窗机外形看似不同,但其组成部分却几乎相同,尤其是伸缩臂结构,90%以上的零件都可通用,这就为擦窗机参数化提供了可能,为此,本文针对擦窗机双电机驱动同步伸缩臂开发一款辅助设计与分析系统软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自主设计双电机驱动同步伸缩臂并对其结构研究。根据擦窗机工作要求和设计原则,对同步伸缩臂进行方案选择,原理分析,在不同工况下进行受力分析,推导出伸缩力计算公式,进而得到零部件选型的计算方法。其次,重点开发双电机驱动同步伸缩臂辅助设计软件。基于SolidWorks二次开发技术,对设计的同步伸缩臂上的零件进行分析,理清需要参数化的零件尺寸与其他零件的尺寸关系,然后将关联尺寸进行公式化,并建立双电机零部件数据库,再结合擦窗机以往设计经验,将擦窗机设计过程程序化,可自动生成Excel设计文件、叁维模型和对应的工程图。最后,开发一款双电机驱动同步伸缩臂辅助分析系统。基于ANSYS二次开发技术,采用C#语言调用APDL文件的方法,开发双电机驱动同步伸缩臂辅助分析系统,实现读取双电机驱动同步伸缩臂辅助设计系统生成的Excel设计文件,进行参数建模和静力学分析,用户根据分析结果可调整设计参数,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双电机驱动同步伸缩臂辅助设计与分析系统软件实现伸缩臂的结构设计、参数化建模和静力学分析,极大缩短产品设计分析周期,提高产品开发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10)
严运兵,章健宇,许小伟,黄梁[10](2019)在《双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能量回收最大化为目标,提出一种双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模糊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再生制动原理,考虑ECE法规、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电机、电池功率等约束,利用模糊控制理论确定电机制动所占比例,在保证制动方向稳定的前提下,合理分配前、后轴制动力,协调机电复合制动力。利用MATLAB/Simulink对控制策略进行不同工况下的仿真和硬件在环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可实现机电复合制动系统的协调工作,有效延长续驶里程。(本文来源于《汽车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双电机驱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双电机驱动的带式输送机采用传统的控制方式,电机启动电流过大、各电机的输出功率不平衡、双电机无法协调同步控制等问题,提出了采用一整流、两逆变组合式双机驱动变频控制装置,并利用仿真分析软件对控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传统控制方式相比,采用该控制装置能够将将启动电流降低53.12%,启动时间缩短56.25%,其工作时的电磁转矩降低约63.2%.该装置已在正利煤业有限公司得到应用,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装置能有效改善双机驱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提升其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电机驱动论文参考文献
[1].伍庆龙,张天强,杨钫.混合动力汽车双电机驱动系统技术分析[J].汽车文摘.2019
[2].牛俊平.双电机驱动的带式输送机变频控制装置研究[J].山西焦煤科技.2019
[3].张毅敏,方子帆.双电机驱动俯仰装置PID控制方法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9
[4].牛红宾.不同载荷对双电机驱动系统动态特性影响的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19
[5].王丽军.带式输送机组合式变频双电机驱动系统研究与应用[J].机电工程技术.2019
[6].张亮.采煤机截割部双电机驱动系统研究[J].现代机械.2019
[7].曹培.双电机驱动弛张筛动态特性及控制策略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8].谢斌,张楠,李明生,武仲斌,宋正河.电动拖拉机双电机驱动单元控制系统设计与实验[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杜振东.双电机驱动同步伸缩臂结构研究与参数化设计分析系统开发[D].长安大学.2019
[10].严运兵,章健宇,许小伟,黄梁.双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J].汽车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