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喷气燃料腐蚀与防治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孙小荣,王宏跃,陆文懿[1](2021)在《油库环境污染及其综合防治策略》文中指出油库作为接收、存储和供应原油产品的关键枢纽,运行过程中尚存诸多环境问题。本文总结了油库目前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成因,包括挥发性有机物造成大气污染,漏油导致土壤、地下水污染,以及含油废水对地表水的污染。针对这些污染问题,提出有效的污染防治策略,为油库管理和污染防控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王雨墨,胡杰,李旺,周代军,姜海斌,李维嘉,于达,宫敬[2](2020)在《航空煤油储运过程中质量保障有关问题探讨》文中提出航空煤油从生产到使用需要经过较多储存与运输环节,作为喷气式飞行器燃料,国家标准对其质量指标要求很高,各航空煤油生产、运输主体都非常重视检测油品质量变化情况。介绍了航空煤油从生产到使用的典型储存、运输过程,列举了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航空煤油质量安全事故,综述了航空煤油储存、运输环节中可能面临的质量问题,包括外来污染物、顺序输送混油、油品自身质量衰减等,总结了航空煤油储存、运输各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措施,以期为致力于保障航空煤油质量、降低航空煤油运输成本的工程人员及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图2,参56)
韩佳奇[3](2019)在《常减压蒸馏装置含碳元素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炼油工业污染问题严峻,作为龙头工艺的常减压蒸馏装置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同样不可小觑,其中产生的大气含碳污染物CO、CH4等,石油污水中的含碳污染物油类等,严重危害环境。本论文围绕着常减压蒸馏过程中的碳元素流动及含碳元素污染物的问题,采用碳元素流优化模型对碳素污染物的产生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首先对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工艺和排污点进行了现场调研,对装置产生的废气、废水等处理方式进行了整理,对常减压蒸馏工艺的碳元素溯源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常减压蒸馏系统,将该工艺过程分为电脱盐、初馏塔、常压塔、减压塔、常压炉、减压炉等不同模块,对每个模块的碳元素流动、循环等规律进行研究,构建了常减压蒸馏系统碳元素的流动数学模型,同时确立了碳元素的直收率、回收率、环境效率、初级含碳废弃物、二级含碳废弃物、最终含碳废弃物等参数指标。并分析了上述各个效率对最终含碳废弃物的排放量的影响。将碳元素流优化模型应用于国内两家不同类型的炼厂,通过具体的计算表明:在燃料-润滑油型常减压工艺炼厂中,碳元素直收率、回收率、环境效率每增加1%时,最终含碳废弃物的排放量分别减少28.23%、1.24%、1.22%。在燃料-化工型常减压工艺炼厂中,碳元素直收率、回收率、环境效率每增加1%时,最终含碳废弃物的排放量分别减少38%、0.36%、1.24%。最后对两家炼厂常减压蒸馏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优化回收过程、产品泵改造、常压炉对流室改造、控制常压塔塔顶温度、塔顶气量、炉管中注汽、提高炉口温度、加热炉改进等管控对策。
牛明明,熊云,孙新枫[4](2019)在《喷气燃料中微生物污染及检测方法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污染会降低燃料品质、影响燃料供给系统正常工作、增加燃料腐蚀性,是影响燃料储存和飞机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从喷气燃料中的特征微生物、微生物污染的危害和喷气燃料中微生物检测方法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几年喷气燃料中微生物污染问题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步研究的重点方向。
崔艳雨,王宁[5](2017)在《航空油料系统微生物污染研究现状》文中提出微生物污染对航空油料系统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会堵塞燃油泵,造成发动机燃油系统故障,严重时甚至导致机场所有飞机停飞。通过总结国内外航空油料系统微生物污染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微生物在航空油料系统中的生长繁殖环境及条件,分别从对油品质量指标的影响、对设备设施的干扰以及使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3个方面论述了微生物污染对航空油料的危害,总结了航空油料微生物污染的检测方法,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微生物污染的具体措施,对航空油料系统的安全维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鹏,熊云,陈然[6](2017)在《喷气燃料中微生物污染危害研究概述》文中指出喷气燃料中存在大量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存在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微生物污染能够引起燃油过滤器阻塞,导致腐蚀,增加飞机、储罐的维修成本。随着飞机中各种设备仪器精密程度的不断提高,飞机对于喷气燃料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喷气燃料中微生物污染对于飞机飞行安全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由于喷气燃料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数量的微生物,了解微生物来源、明白其危害,降低其污染程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微生物的来源,论证了其大量生长繁殖的可能性,并从微生物污染对喷气燃料性质的影响来说明了其危害性,最后简单介绍了喷气燃料微生物污染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引起油料工作者的重视。
朱建军,王立[7](2016)在《喷气燃料中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概述》文中指出喷气燃料在加注到飞机油箱中待使用之前都会受到不可避免的污染,其污染物主要包含固体杂质、水、表面活性剂以及微生物。这些污染物会影响燃料的质量,给飞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对其的监测与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龙泉芝,熊云,倪康康,林志翔[8](2015)在《Amorphotheca resinae对喷气燃料影响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一组油-水体系中接种喷气燃料特征真菌Amorphotheca resinae进行培养,另一组油-水体系作为空白对照,研究Amorphotheca resinae大量繁殖后对喷气燃料理化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喷气燃料的外观、颗粒度、水分离指数、酸值等受Amorphotheca resinae影响明显,密度、水反应、闪点、冰点等受影响较小。同时,该真菌的存在加剧了油罐的腐蚀,特别是界面生物膜的腐蚀更为严重。
龙泉芝,熊云,刘晓,和倩倩[9](2015)在《环境因素对枝孢霉菌生长特性的影响》文中认为考察了温度、pH、Fe3+质量浓度等主要环境因素对喷气燃料中特征微生物——枝孢霉菌生长的影响,为喷气燃料中枝孢霉菌的防治提供科学指导。在500 nm波长处,测定了不同浓度枝孢霉菌菌液的OD值,得出其浓度与OD值线性相关,且相关性大于99%。经生长特性试验,表明枝孢霉菌在2440℃生命力较强,在32℃生长最为旺盛,低温和高温枝孢霉菌几乎停滞生长,高温对真菌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p H为311,随着pH增大,生长速度先加快随后减慢,最适宜生长的p H为9;Fe3+质量浓度为0200 mg/L,随着Fe3+质量浓度增大,枝孢霉菌生长趋于旺盛,即Fe3+能促进枝孢霉菌的生长。所以,监测和控制储罐中温度和pH,减少储罐和管道腐蚀,是预防和控制喷气燃料中枝孢霉菌污染的有效措施。
仇义霞,柳华,邓川,胡晓佳,夏祖西[10](2015)在《喷气燃料中微生物污染检测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微生物污染对喷气燃料质量的影响极大,受污染的航空喷气燃料会导致飞机油箱金属部件受到腐蚀,飞机燃油系统仪表失灵,发动机过滤器堵塞等事故,影响飞行安全。对现有运用广泛的微生物污染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各方法的优劣,提出使用各方法的建议。及时发现微生物污染问题,并提出处理建议,保证航空飞行安全。
二、喷气燃料腐蚀与防治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喷气燃料腐蚀与防治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油库环境污染及其综合防治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油库环境污染与成因 |
1.1 油品散逸污染大气环境 |
1.2 油品溢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
1.2.1 设备腐蚀 |
1.2.2 人为失误 |
1.3 含油污水污染地表水体 |
1.3.1 油罐清洗水 |
1.3.2 罐底切水 |
1.3.3 油库初期雨水 |
2 油库环境保护策略 |
2.1 油气挥发的防治策略 |
2.2 漏油污染防治策略 |
2.2.1 管道防腐 |
2.2.2 完善管理制度 |
2.2.3 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 |
2.3 水污染的防治策略 |
3 结论 |
(2)航空煤油储运过程中质量保障有关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航空煤油储运过程与事故案例 |
1.1 储运过程 |
1.2 事故案例 |
1.2.1 管道运输中的油品污染 |
1.2.2 储存中的油品污染 |
1.2.3 飞机油箱中的质量变化 |
2 航空煤油污染分类与来源 |
2.1 水分 |
2.2 微生物污染 |
2.3 固体颗粒物及表面活性物质 |
2.4 顺序输送混油污染 |
2.5 自身质量指标衰减变化 |
3 结论及展望 |
(3)常减压蒸馏装置含碳元素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元素流分析 |
1.2.1 采用元素流分析方法的意义 |
1.2.2 元素流分析的原理 |
1.2.3 国外元素流分析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元素流分析研究进展 |
1.3 研究意义、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路线 |
1.3.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常减压蒸馏过程中碳元素流分析方法 |
2.1 装置工艺原理 |
2.2 工艺系统划分 |
2.3 含碳元素污染物产排污节点 |
2.4 常减压蒸馏装置碳元素溯源分析 |
2.4.1 汽油馏分碳元素分析 |
2.4.2 中间馏分(煤油、柴油)和减压馏分碳元素分析 |
2.5 生产工艺碳元素流分析 |
2.6 工艺生产过程中的碳元素流模型 |
2.7 小结 |
第3章 燃料-润滑油型常减压工艺碳元素流动分析 |
3.1 工艺特点 |
3.2 数据来源 |
3.2.1 采样方案 |
3.2.2 采样方法 |
3.3 常减压蒸馏工艺油品的评价 |
3.3.1 试验条件 |
3.3.2 原油性质 |
3.3.3 原油宽馏分性质分析 |
3.3.4 塔顶瓦斯气性质分析 |
3.3.5 喷气燃料馏分性质分析 |
3.3.6 柴油馏分性质分析 |
3.3.7 润滑油性质分析 |
3.3.8 催化裂解原料性质分析 |
3.3.9 减五线、渣油性质分析 |
3.4 碳元素流数学模型建立及分析 |
3.4.1 常减压蒸馏系统碳元素流核算指标以及流程图 |
3.4.2 常减压蒸馏系统碳元素流优化模型分析 |
3.5 常减压蒸馏系统污染物的排放及管控对策 |
3.6 小结 |
第4章 燃料-化工型常减压工艺碳元素流动分析 |
4.1 工艺特点 |
4.2 数据来源 |
4.2.1 采样方案 |
4.3 常减压蒸馏工艺油品的评价 |
4.3.1 试验条件 |
4.3.2 原油性质 |
4.3.3 塔顶瓦斯气性质分析 |
4.3.4 原油宽馏分性质分析 |
4.3.5 喷气燃料馏分性质分析 |
4.3.6 柴油馏分性质分析 |
4.3.7 催化裂化原料性质分析 |
4.3.8 渣油馏分性质分析 |
4.4 碳元素流数学模型建立及分析 |
4.4.1 常减压蒸馏系统碳元素流流程图以及核算指标 |
4.4.2 常减压蒸馏系统碳元素流优化模型分析 |
4.5 常减压蒸馏系统污染物的排放及管控对策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常减压系统工艺原则流程图1 |
致谢 |
(4)喷气燃料中微生物污染及检测方法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喷气燃料中的特征微生物 |
2 喷气燃料中微生物的主要危害 |
2.1 降低喷气燃料品质 |
2.2 影响燃料供给系统 |
2.3 增加燃料的腐蚀性 |
3 喷气燃料中微生物的检测 |
3.1 传统平板培养方法 |
3.2 国际民航组织推荐的方法 |
3.3 建立在PCR基础上的16S或18SrRNA测序 |
3.4 LAMP—LFD检测技术 |
3.5 ATP发光法 |
4 展望 |
(5)航空油料系统微生物污染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航空油料系统中的微生物 |
2 主要危害 |
2.1 对油品质量指标的影响 |
2.2 干扰设备设施运行 |
2.3 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
3 检测方法 |
4 防治方法 |
4.1 工艺措施 |
4.2 使用杀菌剂及物理灭菌 |
4.3 做好日常维护 |
5 结束语 |
(6)喷气燃料中微生物污染危害研究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喷气燃料中微生物来源 |
2 喷气燃料中微生物存在大量生长繁殖的可能性 |
2.1 水分 |
2.2 营养物质 |
3 喷气燃料中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危害 |
3.1 影响喷气燃料的燃烧性和低温流动性 |
3.2 影响喷气燃料的洁净度 |
3.2 影响喷气燃料的热安定性和储存安定性 |
3.2 影响喷气燃料的腐蚀性 |
4 喷气燃料中微生物的防治措施 |
5 结束语 |
(7)喷气燃料中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固体杂质的来源及危害 |
2 水分的来源及危害 |
3 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及危害 |
4 微生物的来源及危害 |
5 结论 |
(8)Amorphotheca resinae对喷气燃料影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
1.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试验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理化性能对比试验 |
1.2.2 钢片腐蚀试验 |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1 外观 |
2.2 理化指标 |
2.3 钢片腐蚀 |
3 结论 |
(9)环境因素对枝孢霉菌生长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1.1.1 材料 |
1.1.2 仪器 |
1.2 实验步骤 |
1.2.1 光密度与枝孢霉菌菌液浓度的确定 |
1.2.2 主要环境因素对特征真菌生长的影响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光密度与菌液浓度的关系 |
2.2 环境因素对特征真菌生长的影响 |
2.2.1 温度 |
2.2.2 p H |
2.2.3 Fe3+质量浓度 |
3 结论 |
(10)喷气燃料中微生物污染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生物污染的检测方法 |
1.1 菌落培养法 |
1.2 仪器检测法 |
1.3 间接检测法 |
1.3.1 外观 |
1.3.2 铜片腐蚀 |
1.3.3 固体颗粒物 |
1.3.4 水分 |
1.3.5 p H |
2 结论及建议 |
四、喷气燃料腐蚀与防治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油库环境污染及其综合防治策略[J]. 孙小荣,王宏跃,陆文懿. 广东化工, 2021(02)
- [2]航空煤油储运过程中质量保障有关问题探讨[J]. 王雨墨,胡杰,李旺,周代军,姜海斌,李维嘉,于达,宫敬. 油气储运, 2020(09)
- [3]常减压蒸馏装置含碳元素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D]. 韩佳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4]喷气燃料中微生物污染及检测方法概述[J]. 牛明明,熊云,孙新枫. 当代化工, 2019(02)
- [5]航空油料系统微生物污染研究现状[J]. 崔艳雨,王宁. 油气储运, 2017(06)
- [6]喷气燃料中微生物污染危害研究概述[J]. 李鹏,熊云,陈然. 当代化工, 2017(02)
- [7]喷气燃料中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概述[J]. 朱建军,王立. 化工时刊, 2016(05)
- [8]Amorphotheca resinae对喷气燃料影响试验研究[J]. 龙泉芝,熊云,倪康康,林志翔.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15(05)
- [9]环境因素对枝孢霉菌生长特性的影响[J]. 龙泉芝,熊云,刘晓,和倩倩.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15(01)
- [10]喷气燃料中微生物污染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仇义霞,柳华,邓川,胡晓佳,夏祖西. 广东化工,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