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构化论文_段亚洲,余德平,邱吉尔,郭达,姚进

导读:本文包含了织构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流体,疏水,机械,摩擦,离子束。

织构化论文文献综述

段亚洲,余德平,邱吉尔,郭达,姚进[1](2019)在《织构化热处理对钢轨钢耐磨性和寿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减小钢轨钢表面因离散硬化产生的硬化区与基材边界处的硬度突变,从而消除磨损过程中硬化区与基材边界处因材质不连续而产生的早期碎裂现象,进一步提高钢轨钢的耐磨性和寿命。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流等离子体束离散硬化的表面织构化热处理方法。与之前的离散圆点状硬化不同,通过调节等离子体束在试样表面的运动速度,改变试样表面的加热时间,在硬化区与基材之间人为地附加了一个过渡区。为了揭示织构化热处理对钢轨钢滚滑性能的影响,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磨损试验。磨损后的试样经切割、打磨、抛光和腐蚀,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进行了观察,以分析试样的磨损过程和织构化热处理提高试样耐磨性的机理。结果由于附加过渡区的存在,相变区的一边被拉长,形状变为泪滴状。硬化区到基材的硬度变化率由3500 HV/mm降低至200 HV/mm,在圆点状硬化中可观察到的硬度突变消失。同时,在磨损实验中,泪滴状硬化试样的磨损量较圆点状硬化试样降低了27%,边界碎裂消失。结论具有附加过渡区的试样比圆点状硬化的试样具有更好的耐磨性和抗塑性变形能力,该方法对提高钢轨钢的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徐晓伟,郭鹏,李晓伟,崔平,汪爱英[2](2019)在《织构化Ti/Al共掺杂类金刚石薄膜摩擦学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类金刚石(DLC)薄膜由于具有优越的摩擦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保护涂层。而金属掺杂和表面织构化作为改善摩擦副摩擦学性能的重要手段,对于进一步提高DLC的摩擦学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两步工艺,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以及线性离子束复合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具有不同面密度(0-40%)的Ti/Al共掺杂类金刚石(Ti/Al-DLC)薄膜,研究了不同织构密度对Ti/Al-DLC薄膜在干燥条件下的摩擦学行为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表面形貌,化学状态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表面织构化对Ti/Al-DLC薄膜的化学键态和力学性能没有影响。当织构密度为5%时,薄膜表现出稳定的摩擦趋势,与无织构样品相比,稳态摩擦系数降低了17.8%,同时磨损率降低了约44%,表现出优异的抗磨损能力。这是由磨削引起的较低石墨化和微凹坑的磨粒捕获效率的协同效应所致。(本文来源于《TFC'19第十五届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9-11-15)

Xiao,YANG,Xu-dong,PENG,Xiang-kai,MENG,Jin-bo,JIANG,Yu-ming,WANG[3](2019)在《叁角形织构化机械密封的热弹流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提高机械密封的摩擦学特性和密封性能,建立叁维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模型来研究叁角形织构对机械密封性能的影响,并针对航空轴向柱塞泵机械密封的实际工况,对织构的形状、排布和深度进行优化。创新点:1.建立机械密封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模型,揭示叁角形织构在混合和全膜润滑条件下的减磨减漏机理。2.以低摩擦和低泄露为目标,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优化叁角形织构的形状和排布方式。方法:1.通过理论推导,建立机械密封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模型,并与热流体动力润滑模型和流体动力润滑模型进行对比,发现热弹性流体动力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图6~10);2.通过数值模拟,优化叁角形织构的形状、排布以及深度(图14~22)。3.通过实验研究,测得织构端面温度,验证热弹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图25)。结论:1.由于机械密封的热力变形,密封端面形成收敛性间隙,因此更有利于减少泄漏;2.与同向排布相比,相向排布的叁角形织构能产生更强的流体动压效应,且内外径织构数目越多、数目差距越小时,动压效应越强;3.直角叁角形织构的动压效应强于等边叁角形织构,并且在一定工况下能产生足够的液膜承载力使密封端面开启。(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期刊2019年11期)

王睿哲,朱丽娜,岳文,付志强,康嘉杰[4](2019)在《激光表面织构化与固体润滑技术复合处理改善表面摩擦学性能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表面织构化技术(LST)具有加工速度快、对环境无污染并且可以实现加工图案尺寸和形状的精确控制等优点,可以有效改善表面的摩擦学性能。通过将激光表面织构化技术与固体润滑复合处理,可以起到"1+1>2"的协同作用,从而使得基体材料的表面摩擦学性能达到进一步的优化。对国内外LST与不同的固体润滑技术复合处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系统归纳了表面织构的几何形状、尺寸、密度等对不同固体润滑材料寿命的影响,分析了二者协同润滑效应的机理,并对LST与固体润滑技术复合处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10期)

陈文杰,孟祥铠,王玉明,梁杨杨,彭旭东[5](2019)在《机械密封织构化表面粗糙度效应的有限元模型与摩擦学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粗糙度效应对机械密封织构化端面承载能力、摩擦学特性以及密封性能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机械密封的混合润滑模型,针对确定性非高斯随机分布粗糙表面,考虑润滑液膜的宏微观空化作用和粗糙峰的接触,研究了圆孔型织构化机械密封的摩擦学性能和密封性能.结果表明:平衡状态下处于全膜润滑区间的非高斯型粗糙织构表面,在研究范围内均方根值越大的表面其减摩效果越好,且泄漏率越大,从混合润滑区到全膜润滑区转变的速度也随之增大;非高斯表面的偏态值和峰态值对密封表面的承载能力,润滑性能以及密封性能有影响,但无明显规律;在混合润滑区,圆孔织构具有增摩效果,而在全膜润滑区表现出减摩效果.(本文来源于《摩擦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霞,李昱鹏,李晓宇,雷明凯[6](2019)在《等离子体纳米织构化聚丙烯表面的超疏水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等离子体纳米织构化方法可在聚合物表面制备纳米结构,与等离子体聚合沉积具有低表面能的氟碳聚合物薄膜相结合,是制备超疏水聚合物表面的有效方法之一。外界因素作用对超疏水稳定性的影响是制约超疏水表面应用的主要因素。采用等离子体纳米织构化方法对聚丙烯表面进行改性,制备出具有纳米柱结构的超疏水表面,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的水滴蒸发过程和在不同初始速度下的水滴撞击过程。在温度30℃和60℃下水滴蒸发过程中的浸润状态变化相似,当液滴体积从4.0μL减小到0.7μL时,水滴从低黏附性Cassie态转变为高黏附性Wenzel态。水滴以1.24 m/s速度撞击到水平聚丙烯表面时液滴完全回弹,当水滴速度为1.39 m/s时,水滴发生部分回弹,表面黏滞0.2μL小液滴,水滴撞击到弯曲表面上发生小液滴黏滞的临界速度增加到2.79 m/s。小液滴在表面经自然振荡作用发生去润湿过程,黏滞液滴可以从高黏附性Wenzel态恢复至低黏附性Cassie态,使超疏水表面依旧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09期)

刘强,刘思思,刘金刚,唐志成,武云文[7](2019)在《激光微织构化铝合金表面的摩擦磨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脉冲Nd∶YAG激光器在铝合金试件表面加工出具有规则形貌的圆形凹坑阵列,借助HSR-2M型高速往复摩擦磨损实验机,在滑动速度为0.15m/s、载荷10N的条件下,考察了乏油条件下圆形凹坑表面微织构的几何参数对"球-面"摩擦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激光加工对铝合金表面显微硬度的影响,并采用超景深显微系统对试件及对偶摩擦副表面的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光加工提高了铝合金基底的显微硬度;在乏油条件下,微织构化铝合金表面的平均摩擦系数与无织构表面相比明显减小,且波动稳定;经磨痕形貌分析可知,微织构化铝合金表面磨损程度减轻,当微凹坑直径为60μm,即面密度为4.91%时,微织构化铝合金表面具有最佳的减摩、抗磨性能。(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刘晓杰,金康宁,单斌,陈平[8](2019)在《织构化冲压模具的应力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形状织构化模具在冲压后的应力大小和分布情况,从织构化模具应力集中角度,为改善模具寿命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SolidWorks建立冲压模具叁维模型,并且在模具的凹模圆角区域设置叁角形、圆形以及二者复合图形,来模拟模具表面的叁角形微织构、圆形微织构和复合织构。利用HyperMesh进行网格划分,并在ABAQUS中对冲压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表面微织构对冲压模具凹模应力的影响。结果加工织构的模具,在织构周围出现了应力集中,应力集中主要存在于模具表层很小的范围内,没有延伸至深处。当摩擦系数为0.1时,叁角形和圆形复合织构化模具最大应力为1520MPa,相对于单一的叁角形织构化模具,最大应力减小了3.5%,相对于圆形织构化模具,最大应力增加了13.6%。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织构化模具在织构处的最大应力均表现出减小的趋势,而单一的叁角形和圆形织构化模具在摩擦系数较大时,板料会发生断裂。织构化模具最大应力数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叁角形织构化模具>叁角形和圆形复合织构化模具>圆形织构化模具。结论表面织构化会造成模具在织构处的应力集中,而且不同形状的织构产生应力集中的程度不同。因此,考虑从改善摩擦学性能的角度提高冲压成形件的成形质量时,需要兼顾考虑模具因表面微织构而产生应力集中,影响其寿命的问题。(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王秀英,李思远,戴庆文,黄巍,王晓雷[9](2019)在《织构化机械密封的润滑与泄漏特性协调优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机械密封的润滑和泄漏特性,研究发现,同时改善两特性的表面织构往往伴有较复杂的设计准则,而形式相对简单的织构设计在改善润滑性能的同时,往往导致泄漏增加。对互相矛盾的多个性能指标进行协调优化是表面织构技术在机械密封领域面临的挑战。优化算法是一种客观获得问题最优解的有效手段。鉴于此,介绍了基于单目标优化算法的表面织构形状优化研究现状,总结了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机械密封润滑特性和泄漏特性协调优化研究的主要进展,并聚焦于同时以承载力和泄漏率为指标的螺旋槽参数和自由织构形状优化,最后分析了协调优化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以期进一步推进表面织构技术在密封领域的应用。(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纪敬虎,董保栋,陈天阳,田朋霖,符永宏[10](2019)在《交叉沟槽织构化粗糙表面流体润滑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粗糙度对交叉沟槽织构化表面流体动力润滑性能的影响。方法基于质量守恒空化边界条件和平均流量模型的Reynolds方程,建立计入表面粗糙度效应的交叉沟槽织构化表面流体动力润滑理论模型,采用多重网格法进行数值求解,获得润滑油膜的压力分布和承载能力,分析粗糙度对交叉沟槽织构化表面流体润滑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油膜承载能力随着沟槽宽度的增大而增大,表面粗糙度对油膜承载能力的影响随着沟槽宽度的增大而增大。存在最佳的沟槽深度和间距使得交叉沟槽所产生的流体动力润滑效应达到最强,表面粗糙度对油膜承载能力的影响在最佳沟槽深度附近最大,粗糙度对油膜承载能力的影响随着沟槽间距的增加而增大。油膜承载能力随着交叉角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粗糙度对油膜承载能力的影响随着交叉角度的增加而增大。交叉沟槽的重迭系数对油膜平均压力几乎没有任何影响,粗糙度对油膜承载能力也几乎不受重迭系数的影响。结论在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交叉沟槽织构流体动力润滑性能时,不能忽略粗糙度的影响,表面粗糙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交叉沟槽所产生的流体动力润滑效应,降低了油膜承载能力。(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织构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类金刚石(DLC)薄膜由于具有优越的摩擦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保护涂层。而金属掺杂和表面织构化作为改善摩擦副摩擦学性能的重要手段,对于进一步提高DLC的摩擦学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两步工艺,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以及线性离子束复合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具有不同面密度(0-40%)的Ti/Al共掺杂类金刚石(Ti/Al-DLC)薄膜,研究了不同织构密度对Ti/Al-DLC薄膜在干燥条件下的摩擦学行为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表面形貌,化学状态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表面织构化对Ti/Al-DLC薄膜的化学键态和力学性能没有影响。当织构密度为5%时,薄膜表现出稳定的摩擦趋势,与无织构样品相比,稳态摩擦系数降低了17.8%,同时磨损率降低了约44%,表现出优异的抗磨损能力。这是由磨削引起的较低石墨化和微凹坑的磨粒捕获效率的协同效应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织构化论文参考文献

[1].段亚洲,余德平,邱吉尔,郭达,姚进.织构化热处理对钢轨钢耐磨性和寿命的影响[J].表面技术.2019

[2].徐晓伟,郭鹏,李晓伟,崔平,汪爱英.织构化Ti/Al共掺杂类金刚石薄膜摩擦学性能的研究[C].TFC'19第十五届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9

[3].Xiao,YANG,Xu-dong,PENG,Xiang-kai,MENG,Jin-bo,JIANG,Yu-ming,WANG.叁角形织构化机械密封的热弹流分析(英文)[J].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A(AppliedPhysics&Engineering).2019

[4].王睿哲,朱丽娜,岳文,付志强,康嘉杰.激光表面织构化与固体润滑技术复合处理改善表面摩擦学性能的研究现状[J].材料保护.2019

[5].陈文杰,孟祥铠,王玉明,梁杨杨,彭旭东.机械密封织构化表面粗糙度效应的有限元模型与摩擦学特性分析[J].摩擦学学报.2019

[6].刘霞,李昱鹏,李晓宇,雷明凯.等离子体纳米织构化聚丙烯表面的超疏水稳定性研究[J].材料保护.2019

[7].刘强,刘思思,刘金刚,唐志成,武云文.激光微织构化铝合金表面的摩擦磨损研究[J].有色金属工程.2019

[8].刘晓杰,金康宁,单斌,陈平.织构化冲压模具的应力数值模拟分析[J].表面技术.2019

[9].王秀英,李思远,戴庆文,黄巍,王晓雷.织构化机械密封的润滑与泄漏特性协调优化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2019

[10].纪敬虎,董保栋,陈天阳,田朋霖,符永宏.交叉沟槽织构化粗糙表面流体润滑数值分析[J].表面技术.2019

论文知识图

(K0.45Na0.55)NbO3织构化陶瓷的...一12符合人体工学的床垫化合物的生长取向(a)随机,(b)c轴...丝网印刷KBIN陶瓷的示意图和SP∥,SP⊥...苯甲酸铜在空气中的微分热重-差热曲线不同升温速率下YBCO晶化膜的织构.(a...

标签:;  ;  ;  ;  ;  ;  ;  

织构化论文_段亚洲,余德平,邱吉尔,郭达,姚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