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号传导论文-Upendra,Raj,Bhattarai

光信号传导论文-Upendra,Raj,Bhattarai

导读:本文包含了光信号传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树顶病,舞毒蛾,LdMNPV,行为调控

光信号传导论文文献综述

Upendra,Raj,Bhattarai[1](2018)在《节律与光信号传导在杆状病毒对鳞翅目幼虫行为调控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针对杆状病毒感染幼虫后引起行为变化的“树顶病”探讨了相关基因通路对其的调控作用。通过对感染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MNPV)的舞毒蛾叁龄幼虫转录组数据分析和生测实验发现,光感知神经受体与其它相关功能基因在昆虫受病毒感染后行为变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所有的参与基因都受神经感知受体与丝氨酸蛋白酶的互作调控。转录组基因表达谱数据显示,昼夜周期节律和光转导信号途径在LdMNPV感染舞毒蛾幼虫后对行为调控中起重要作用。昼夜节律基因(per和tim)从“树顶病”症状出现之前、到症状出现直至染病最后阶段表现出非常不同的表达模式。RT-PCR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通路对行为的调控作用。光照诱导实验也进一步验证了光信号传导对“树顶病”的正向调控作用。随后我们利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处理受感染出现“树顶病”症状的舞毒蛾幼虫,包括白光、蓝光、长波紫外光(UVA)和短波紫外光(UVB)。结果表明,感病幼虫只对从顶部照下的光产生诱导上爬反应,对底部光源没有反应。与完全黑暗的环境相比较,来自顶部的蓝光、白光和UVA光引起“树顶病”,最终导致感染的幼虫在较高的位置死亡。其中对蓝光的反应最为强烈,显着高于白光(P<0.01)。当光波长降低至UVA时染病昆虫诱导爬高行为减弱,波长缩短至UVB时,没有任何行为诱导反应。本研究首次探讨了杆状病毒感染鳞翅目幼虫诱发“树顶病”的相关分子通路调控机制,发现昼夜周期节律和光信号传导途径对NPV诱导的“树顶病”起重要调控作用,而光信号传导调控中,蓝光是诱发“树顶病”的最敏感光波。(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丁超,张树伟,王新胜,吴霞,杨帆[2](2015)在《植物光信号传导途径中重要调控基因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植物发育过程中,光是重要的环境信号。在植物光信号传导途径中存在一类重要的光信号调控因子,该类因子与其他植物主要的光信号调控蛋白一起,构成了植物的光信号反应的网络途径,从而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一起协同调控植物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简述了近年来在光信号传导途径中重要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以促进人们对植物光信号传导途径调控植物重要发育过程的进一步了解。(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2期)

杨立文,付建新,亓帅,戴思兰[3](2015)在《高等植物开花时间的蓝光调控:隐花色素介导的光信号传导》一文中研究指出外界光环境的变化为研究植物开花时间的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蓝光能够促进成花转变,植物主要通过隐花色素感受外界蓝光信号从而触发光反应。植物体隐花色素的主要功能是通过调控泛素化连接酶Constitutive photomorpho-genesis 1(COP1)和CRY-interacting b HLH1(CIB1)蛋白的活性来实现对光诱导基因的表达调控,从而控制植物的成花转变。本文通过追踪国内外关于隐花色素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发现,目前的研究人员已经从10余个物种中分离到了隐花色素的同源基因,并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隐花色素基因主要由N端的PHR结构域和C端的CCT结构域组成,通过调节光周期途径影响植物的开花时间。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隐花色素主要通过3条信号传导途径实现对光周期途径的调控。这些关于隐花色素基因家族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和互作关系,并通过转基因技术调节植物开花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5年02期)

梁卫红,李莉,彭威风,刘婧,杨慧[4](2012)在《水稻光敏色素相互作用因子基因OsPIL11的表达模式及其在光信号传导中作用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OsPIL11基因(6个潜在的PIF转录因子之一)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OsPIL11在水稻中的表达具有器官特异性,并且受叶片发育、脱落酸、茉莉酮酸和水杨酸调控。为了进一步分析OsPIL11在植物光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构建了OsPIL11基因的过量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化至烟草。通过比较转基因和野生型烟草植株幼苗在红光和远红光下的光形态建成特征,发现红光下生长的OsPIL11转基因烟草下胚轴较短、真叶和子叶较大;然而在远红光下,转基因和野生型烟草植株的表型没有差异。这些结果表明,OsPIL11参与红光诱导的幼苗去黄化反应,但是不参与远红光诱导的幼苗去黄化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水稻科学》期刊2012年03期)

唐唯其[5](2008)在《植物光信号传导途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贯穿植物的一生。对模式植物拟南芥的研究已经阐明了光受体及光信号传导途径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部分调节机制。然而这类信息在其他物种中还知之甚少。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植物的光信号传导途径和光周期反应的调控网络进行了分析。利用拟南芥中Gene ontology(GO)注释获得了160个目的基因,涉及红光、远红外光反应,蓝紫光反应,光形态建成和生物钟节律等几个方面。选取其中构成调控网络的20个基因家族或子家族共46个关键基因,利用白杨、葡萄、苜蓿和水稻完整基因组数据库,在它们的全基因组水平上鉴定光受体和光信号传导途径相关的候选基因。结果鉴定了49个白杨的相关候选基因,37个葡萄的相关候选基因,27个苜蓿的相关候选基因及36个水稻的相关候选基因。有一些拟南芥光敏色素、隐花色素信号传导途径相关的基因在其他四个物种的蛋白质数据库中未能匹配到同源序列。构建了19个系统发育树,并对这些基因家族的进化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根据鉴定出的光信号传导调控网络的关键成分,提出了4个物种中的“感光—光信号传导—下游生理反应”的光信号传导途径。结果表明,通过模式植物和其他植物之间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有助于阐明其他物种中的生理和新陈代谢机制。(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08-04-01)

光信号传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植物发育过程中,光是重要的环境信号。在植物光信号传导途径中存在一类重要的光信号调控因子,该类因子与其他植物主要的光信号调控蛋白一起,构成了植物的光信号反应的网络途径,从而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一起协同调控植物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简述了近年来在光信号传导途径中重要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以促进人们对植物光信号传导途径调控植物重要发育过程的进一步了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信号传导论文参考文献

[1].Upendra,Raj,Bhattarai.节律与光信号传导在杆状病毒对鳞翅目幼虫行为调控中的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2].丁超,张树伟,王新胜,吴霞,杨帆.植物光信号传导途径中重要调控基因概述[J].山西农业科学.2015

[3].杨立文,付建新,亓帅,戴思兰.高等植物开花时间的蓝光调控:隐花色素介导的光信号传导[J].分子植物育种.2015

[4].梁卫红,李莉,彭威风,刘婧,杨慧.水稻光敏色素相互作用因子基因OsPIL11的表达模式及其在光信号传导中作用的初步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2012

[5].唐唯其.植物光信号传导途径的生物信息学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8

标签:;  ;  ;  ;  

光信号传导论文-Upendra,Raj,Bhattarai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