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磁电阻效应论文_瞿航

导读:本文包含了巨磁电阻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磁电,效应,传感器,诺贝尔奖,可调,各向异性,磁阻。

巨磁电阻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瞿航[1](2018)在《聚氨酯基磁流变胶巨磁电阻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巨磁电阻效应是指材料的电阻值在外磁场下发生显着改变的物理现象,被广泛应用于硬盘技术、磁场传感和电压隔离等领域。近年来,磁流变材料的巨磁电阻效应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兴趣。外部磁场通过改变其内部导电微粒的间距,进而影响磁流变材料的电导率。相比磁流变液和磁流变弹性体,磁流变胶的巨磁电阻效应研究因材料发现得更晚而有待深入。本文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导电磁流变胶的制备方法和评价体系。通过搭建电阻测试系统,探究了磁流变胶的巨磁电阻原理和巨磁电阻效应的影响因子。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阐述基于自旋电子学的巨磁电阻材料研究现状及物理机理,介绍磁流变材料巨磁电阻效应的研究现状,然后从磁流变材料的分类和特性出发,论述了选择磁流变胶为本实验研究载体的原因。(2)建立磁流变胶巨磁电阻效应的唯象模型。探讨磁流变胶的原料选择、合成方式及制备工艺,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对其基础性能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分析,最后搭建了磁流变胶磁电阻性能测试系统。(3)分析磁流变材料的巨磁电阻效应指标参数,讨论基体粘度和羰基铁粉质量分数对巨磁电阻性能的影响。实验得到,在蓖麻油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20:1,羰基铁粉质量分数为60%时磁流变胶的巨磁电阻效应性能最佳:灵敏度为4.7%/mT,巨磁电阻效应达到4111.29%。(4)为了提高磁流变胶磁电阻性能,分别探究传统导电填料炭黑和纳米导电材料碳纳米管对巨磁电阻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炭黑对材料性能的增强主要体现在巨磁电阻效应值和灵敏度方面,在填充量为6wt%时巨磁电阻效应达到50992.82%,灵敏度达到50.99%/mT。而碳纳米管的优势在于低掺杂量就能很好的提高磁流变胶的导电性,并且巨磁电阻效应和灵敏度也有着近一倍的提升。(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4-01)

孙学成[2](2017)在《基于巨磁电阻效应的生物传感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巨磁电阻(GMR)效应由Albert Fert和Peter Grunberg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现以来,由于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很快吸引了全球各国学者的关注。基于巨磁电阻效应的GMR磁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相应快、小型化、价格便宜等优点,使得它在磁存储、磁场检测、压力感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近些年,GMR传感器结合免疫磁珠技术,衍生出一种新的生物传感器-GMR生物传感器。但当前的GMR生物传感器,由于生物标志物需要修饰在传感器表面,各种化学溶液会造成传感器的污染和破坏,影响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所以需要进一步的拓展新的检测方法以避免传感器被破坏污染。此外,伴随着微流控技术的发展,基于GMR传感器的微流控生物检测系统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这些基于GMR传感器的微流控技术,基本是还是功能单一的检测系统,在检测前期往往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而检测过程需要不少的人工操作,这不可避免会增加检测误差、样品的消耗和增加检测时间,而基于GMR传感器的多功能化的生物微系统仍然研究的比较少。基于此,本论文致力于研究基于GMR传感器新的检测方法以及集成化的微流控生物检测系统。本论文主要工作为,基于GMR传感器的磁珠检测理论,基于GMR传感器的分离式检测方法并应用于生物标志物和致病菌的检测,基于MEMS微磁器件的磁珠操控系统以及基于GMR传感器的集成磁珠操控和检测的微流控检测系统。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总结如下:1.基于单畴的自旋阀GMR理论模型和静磁学理论研究了超顺磁珠产生的杂散磁场对单畴GMR传感器的电阻值的影响。并基于计算的结果,设计了应用于生物磁珠检测的GMR传感器。2.设计了基于GMR传感器的分离式生物检测方法。首先对直径1μm超顺磁珠进行了定量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当GMR传感器的保护膜为100 nm的时,最低可以检测磁珠为0.1μg/mL,当保护膜降低至20 nm的时候可以最低检测到0.01μg/m L。然后利用基于GMR传感器的分离式检测方法对前列腺标志物PSA抗原以及大肠杆菌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对PSA抗原的标志物检测极限可以达到0.1 ng/mL,达到临床要求的4 ng/mL的指标;并对致病菌大肠杆菌O157:H7进行检测,最低检测极限可以达到100 CFU/mL,达到了较高的灵敏度。该检测方法能够避免生物溶液直接接触传感器的,并有很好稳定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3.基于微线圈的磁珠操控系统。设计了基于平面微螺旋线圈磁珠捕获系统,并对M-280的磁珠以及磁珠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了捕获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激励电流为500 mA的时候磁珠在5μL/min的流速下,对磁珠的捕获率可以到达72%。此外还发现,磁珠的捕获效率随着磁珠浓度上升而上升。但对磁珠标记的细菌的捕获则随着细菌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这主要是高浓度的细菌在溶液的分散性比低浓度的较差,影响了磁珠对细菌的免疫标记效率。4.设计了基于MEMS叁维微线圈和软磁材料的磁珠微分离系统。利用了MagNet软件对软磁磁针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显示,软磁线可以增加对磁珠的磁场力。实验结果显示微磁分离系统对磁珠的分离效率可以达到92.4%(激励电流为200 mA,磁珠的流速为5μL/min)。并发现,磁珠的分离效率随激励电流增加而增加,随着磁珠流速的增加而降低。此外,当磁珠浓度范围在0.1~10μg/mL,分离效率和磁珠的浓度不具有直接的相关关系。然后研究了微磁分离器对修饰有磁珠的大肠杆菌的分离。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激励电流下,对偶联有磁珠细菌的捕获难于对纯磁珠的捕获,这主要是磁珠修饰细菌后,增加了磁珠在溶液内的有效受力体积,使得他们受到流体的拖曳力增加,但是细菌不具有磁性,无法通过磁场力得到补偿。微磁分离系统对浓度为100 CFU/mL细菌的分离效率可以达到78.4%(流速0.5μL/min,激励电流为300mA),并且随着细菌浓度的提高,细菌的分离效率略微降低。5.设计了基于GMR传感器和微磁分离系统的集成微流控系统。利用PDMS工艺,实现了微磁分离系统和磁珠检测系统的集成。实验结果表明,集成化的GMR微流控系统成功的实现了对大肠杆菌的分离和检测,并且检测下限达到为300 CFU/mL。该集成微流控系统具有时间短(45 mins)、检测样品数量少、操作方便、人工操作少的优点,极有可能将来应用于临床检测。(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7-11-01)

韩思奇,李福新[3](2017)在《利用巨磁电阻效应开展设计性物理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巨磁阻效应的作用原理,根据巨磁电阻的阻值与外界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关系测量巨磁阻相关特性,利用巨磁阻效应制备的传感器灵敏度高且简便的特点,设计在物理实验教学的系列实验。(本文来源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邹志理[4](2016)在《基于巨磁电阻效应的线性可调传感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磁传感器的需求与日俱增,其中高灵敏度磁阻传感器具有探测灵敏度高、体积小、重量轻、易于集成等优势,在弱磁信号探测中具有其他类传感器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本文以具有高灵敏度的自旋阀型磁传感器为研究核心,在传统自旋阀型传感器薄膜单元基础上重点开展了正交双钉扎自旋阀传感器研究。利用双钉扎自旋阀结构的线性可调特性,通过微加工技术,制备出了线性区域可调的自旋阀线性传感器。本文针对传统双钉扎自旋阀薄膜实现交换偏置场正交需对薄膜进行两次退火,采用原位旋转制备磁场沉积薄膜的方法,简化了制备难度,提高了器件稳定性。在研究中我们首先开展了顶钉扎和底钉扎结构薄膜性能研究,发现溅射气体流量和CoFe厚度可以改变交换偏置效应,制备出了交换偏置场高达250 Oe的顶钉扎结构薄膜和交换偏置场高达180 Oe的底钉扎薄膜。在此基础上,利用磁场旋转夹具,研究了溅射气体流量、溅射功率、CoFe厚度和Ir Mn厚度对钉扎结构薄膜的交换偏置场和矫顽力的影响。同时研究了自由层和被钉扎层CoFe厚度、IrMn厚度、Cu层的溅射功率及厚度对传统自旋阀薄膜磁阻曲线的影响,制备出了高磁阻,低矫顽力、高交换偏置场的传统自旋阀薄膜。基于对传统自旋阀的研究,双钉扎自旋阀薄膜参考层的CoFe厚度、溅射气体流量和溅射功率会对参考层的交换偏置场产生影响,通过这叁个因素共同调节,实现了双钉扎自旋阀薄膜的灵敏度在0.07%/Oe和0.3%/Oe之间的调节。且在此范围内,交换偏置场达到200 Oe,线性区间的最大值达到80 Oe,最小也优于50 Oe。最后,基于我们研制的双钉扎自旋阀薄膜,利用微细加工技术,制备出了基于四端惠斯通电桥的磁阻传感器,其线性区间为40 Oe,灵敏度达到0.61mV/V/Oe,偏置点降低至40 Oe,线性拟合度达到98.35%。(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6-03-18)

吴春姬,纪红,徐智博,张剑楠,王文全[5](2015)在《巨磁电阻效应实验仪》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制了巨磁电阻效应实验仪,测量了不同外磁场和工作电压下巨磁阻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变化.研究了巨磁阻传感器敏感轴与外磁场间夹角与传感器输出电压间关系,传感器输出电压的与偏离角度成余弦关系.(本文来源于《物理实验》期刊2015年03期)

杜伟伟[6](2014)在《基于巨磁电阻效应的自旋阀传感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不断发展,巨磁电阻(GMR)传感器作为一种非接入式探测电流的重要元器件,在要求更高的自动保护功能和更高级的智能控制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自旋阀效应的传感器具有小体积、高灵敏度、优良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线性度等优点,使得其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为实现高稳定及一致性的自旋阀传感单元,传感单元的各层薄膜最好一次镀制完成,但由于传感单元线性化处理的要求,使得自旋阀传感单元一次镀制并不易实现。因此,本论文主要围绕该难点,从自旋阀单元结构入手,实现线性化自旋阀传感单元一次镀制完成,在此基础上开展传感器工艺设计及性能研究的。论文以一次镀制实现自旋阀单元自由层和被钉扎层磁矩相互垂直,进而实现自旋阀传感单元线性化为研究核心,首先提出了以Si/Cu/IrMn/NiFe/IrMn/Cu/NiFe多层膜实现90度自偏置的复合自由层结构,通过对各层薄膜的厚度、溅射气压、功率的优化,找到了复合自由层与钉扎层一次制备且相互垂直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复合自由层/隔离层/被钉扎层/钉扎层整体结构的自旋阀,经测试,获得良好的线性性能。其次,通过研究复合自由层及隔离层中Cu层厚度对自旋阀偏置点的影响,以及以人工反铁磁层代替常规钉扎层结构,减弱钉扎层对自由层磁矩的耦合作用,减小了自旋阀传感器的非零偏置,满足应用的要求。最后,采用光刻技术设计加工了惠斯通电桥自旋阀磁阻传感器,经过流片得到自旋阀传感器样品,实现对63-103Oe磁场的线性测量。测量的结果显示,传感器有良好的线性度和0.45mV/Oe的灵敏度。(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4-02)

梁志强,庄明伟,韩立铭,尹妍妍[7](2014)在《基于巨磁电阻效应的杨氏模量测量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巨磁电阻传感器、磁钢片及电位差计组成的实验装置,可精确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将该装置应用于杨氏模量实验并与光杠杆测量方法比较可知,应用巨磁电阻传感器的测量方法简单,测量过程便捷,测量精度较高.(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期刊2014年02期)

董海鹏,张凤玲[8](2013)在《由“巨磁电阻效应”诺贝尔获奖者引发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与巨磁电阻效应有关的诺贝尔奖获奖情况来看,评奖委员会秉承了其一贯的重理论创新的思想,由此我们再一次的想起了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和中国是否有必要刻意追求诺贝尔奖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3年49期)

朱艳燕[9](2013)在《磁性多层膜的垂直各向异性及巨磁电阻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易磁化轴垂直膜面的磁性薄膜在尺寸降低到亚微米量级时具有优异的磁、热稳定性,而且驱动磁矩翻转的临界电流密度低等优点,在下一代高密度存储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的工作就是围绕着垂直磁各向异性自旋阀性能优化的相关问题展开,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实验研究:第一:研究了[CoFeB/Pt]5多层膜的垂直各向异性(PMA);第二:采用TbFe与[Co/Ni]多层膜的耦合结构,制备出垂直磁化自旋阀。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我们制备了[CoFeB/Pt]5垂直各向异性多层膜结构,通过固定Pt的厚度为1nm、改变CoFeB的厚度及退火温度等因素研究分析多层膜的垂直各向异性和热稳定性,成功地探索出了[CoFeB/Pt]5多层膜的优化生长条件。我们发现,当CoFeB的厚度在0.22-0.40nm范围时可以获得较好的垂直各向异性,说明此时CoFeB与Pt的厚度比恰好;当退火温度小于300℃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CoFeB厚度为0.45nm的多层膜垂直各向异性增大,而CoFeB厚度为0.22nm的多层膜垂直各向异性则不改变,当退火温度高于300℃时,二者均出现了垂直各向异性的降低,通过XRD分析认为是CoFeB/Pt的界面存在着面间扩散和合金效应导致了垂直磁各向异性的降低。关于TbFe与[Co/Ni]N多层膜的耦合结构,我们对TbFe本身磁性与成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然后研究不同厚度的TbFe对[Co/Ni]多层膜耦合作用的差异。同时[Co/Ni]N/TbFe耦合结构的矫顽力可以通过改变TbFe的厚度进行调节,极大拓宽了自由层和参考层的翻转场差。以[Co/Ni]5/TbFe作为参考层、[Co/Ni]3为自由层的自旋阀结构中,TbFe的引入在增大翻转平台的同时并没有降低GMR信号,这对实际应用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富Tb(40W)时,TbFe的引入影响了自由层的垂直各向异性,使得磁矩偏离垂直方向。不过,通过提高缓冲层Cu的厚度,可以有效克服这一问题,并使得磁电阻信号增加到6.4%。(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3-05-01)

杨建飞[10](2013)在《二茂铁分子线的电压调控巨磁电阻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对电子器件的各方面研究不断深入,人类即将接近电子逻辑器件设计的尺寸极限。为了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研究用单个分子、超分子或分子簇代替硅基半导体晶体管等固体电子学元件组装逻辑电路,乃至组装完整的分子计算机的分子电子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对分子材料的开发和对分子器件的设计研究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兴趣。实验研究往往需要用到昂贵的实验仪器以及材料,有时候实验的样品也很不容易获得,更有许多实验需要用到高度污染或有剧毒的药品或材料。这些实验如用理论计算模拟来取代,将可以节省研究经费,减少环境污染,并能缩短得到答案和结果的时间。而且实验研究没有理论研究的配合,往往用猜-试-错了-再猜试(Try and error)的步骤,理论计算模拟则可以作为前期评估及将实际研究导入正确的方向。所以,随着计算机功能的急速增强,模拟计算研究工作将越来越重要。1951年,Kealy和Pauson在实验中制备出叁明治结构的二茂铁分子,研究表明它拥有稳定、低毒等重要物理特性,同时这种结构的分子具有较强的磁性,所以自从它出现以来就一直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关注。由于实验上已经可以制备出以有机的Cp环或金属Fe原子结尾的不同长度的分子,并且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无限长分子线C pFe的能带结构具有半金属性质,由此出发,理论上不仅能考察有限长二茂铁分子线的结构特征和磁学性质,同时也可以研究其在两电极系统中的电磁输运性质。二茂铁多层磁性分子为人们对分子层次上的电磁性质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本文应用第一性原理的计算软件Atomistix ToolKit (ATK),从自旋双通道模型出发,研究了一维分子线Fe n Cp m和钴原子链电极组成的两电极体系的巨磁电阻效应,该计算方法基于电子密度泛函理论(DFT)和非平衡格林函数(NEGF)理论。主要讨论了分子体系Fe n Cp m与电极耦合的分子结体系中,末端基团种类的不同以及外加偏压对巨磁电阻GMR的影响,由此出发,可以找寻与Co电极能更好耦合的末端基团和取得较大GMR值的外加偏压值。首先按不同长度截断分子线,生成以金属Fe原子或者Cp环为末端基团的有限分子体系,发现截断后生成的分子体系具有自旋相关的homo-lumo Gap以及磁矩振荡现象,主要归因于皮尔斯相变以及电子在铁原子上的重新分布。然后,通过计算这些有机分子与钴原子链电极构成不同结构的隧道结的自旋极化输运,发现了末端基团和电压控制的GMR效应,其中最大的GMR比率达到2.0×104%。结合自旋双通道模型和分子自旋轨道选择性耦合理论,阐明了电子自旋以及分子和电极之间的耦合作用对GMR比率的影响。即由对称性匹配原则,电极的能级仅和特定自旋方向的分子MPSH能级相耦合,在这个能量窗口下就可以实现理想自旋阀效应,若该能量窗口处在费米面附近,则可获得巨大的GMR数值。同时随着电压的变化,也发现了GMR值由正到负的变化现象。最后计算了不同分子隧道结构的透射谱、透射本征值,阐明了操控GMR的化学裁剪和物理方法,并对其机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此同时,研究CpFeCp分子结的电流如何随电压变化,发现二茂铁分子奇特的负微分电阻效应;然而当把CpFeCp分子旋转90度之后,负微分电阻效应则彻底消失。此外,接触效应对于分子器件的其它性质也有重要的影响,对这些影响的深入了解,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和理论工作。本文的研究为调控分子器件的自旋输运提供了部分理论参考,开启了对分子自旋电子学器件的展望。(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3-05-01)

巨磁电阻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巨磁电阻(GMR)效应由Albert Fert和Peter Grunberg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现以来,由于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很快吸引了全球各国学者的关注。基于巨磁电阻效应的GMR磁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相应快、小型化、价格便宜等优点,使得它在磁存储、磁场检测、压力感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近些年,GMR传感器结合免疫磁珠技术,衍生出一种新的生物传感器-GMR生物传感器。但当前的GMR生物传感器,由于生物标志物需要修饰在传感器表面,各种化学溶液会造成传感器的污染和破坏,影响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所以需要进一步的拓展新的检测方法以避免传感器被破坏污染。此外,伴随着微流控技术的发展,基于GMR传感器的微流控生物检测系统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这些基于GMR传感器的微流控技术,基本是还是功能单一的检测系统,在检测前期往往需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而检测过程需要不少的人工操作,这不可避免会增加检测误差、样品的消耗和增加检测时间,而基于GMR传感器的多功能化的生物微系统仍然研究的比较少。基于此,本论文致力于研究基于GMR传感器新的检测方法以及集成化的微流控生物检测系统。本论文主要工作为,基于GMR传感器的磁珠检测理论,基于GMR传感器的分离式检测方法并应用于生物标志物和致病菌的检测,基于MEMS微磁器件的磁珠操控系统以及基于GMR传感器的集成磁珠操控和检测的微流控检测系统。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总结如下:1.基于单畴的自旋阀GMR理论模型和静磁学理论研究了超顺磁珠产生的杂散磁场对单畴GMR传感器的电阻值的影响。并基于计算的结果,设计了应用于生物磁珠检测的GMR传感器。2.设计了基于GMR传感器的分离式生物检测方法。首先对直径1μm超顺磁珠进行了定量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当GMR传感器的保护膜为100 nm的时,最低可以检测磁珠为0.1μg/mL,当保护膜降低至20 nm的时候可以最低检测到0.01μg/m L。然后利用基于GMR传感器的分离式检测方法对前列腺标志物PSA抗原以及大肠杆菌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对PSA抗原的标志物检测极限可以达到0.1 ng/mL,达到临床要求的4 ng/mL的指标;并对致病菌大肠杆菌O157:H7进行检测,最低检测极限可以达到100 CFU/mL,达到了较高的灵敏度。该检测方法能够避免生物溶液直接接触传感器的,并有很好稳定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3.基于微线圈的磁珠操控系统。设计了基于平面微螺旋线圈磁珠捕获系统,并对M-280的磁珠以及磁珠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了捕获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激励电流为500 mA的时候磁珠在5μL/min的流速下,对磁珠的捕获率可以到达72%。此外还发现,磁珠的捕获效率随着磁珠浓度上升而上升。但对磁珠标记的细菌的捕获则随着细菌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这主要是高浓度的细菌在溶液的分散性比低浓度的较差,影响了磁珠对细菌的免疫标记效率。4.设计了基于MEMS叁维微线圈和软磁材料的磁珠微分离系统。利用了MagNet软件对软磁磁针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显示,软磁线可以增加对磁珠的磁场力。实验结果显示微磁分离系统对磁珠的分离效率可以达到92.4%(激励电流为200 mA,磁珠的流速为5μL/min)。并发现,磁珠的分离效率随激励电流增加而增加,随着磁珠流速的增加而降低。此外,当磁珠浓度范围在0.1~10μg/mL,分离效率和磁珠的浓度不具有直接的相关关系。然后研究了微磁分离器对修饰有磁珠的大肠杆菌的分离。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激励电流下,对偶联有磁珠细菌的捕获难于对纯磁珠的捕获,这主要是磁珠修饰细菌后,增加了磁珠在溶液内的有效受力体积,使得他们受到流体的拖曳力增加,但是细菌不具有磁性,无法通过磁场力得到补偿。微磁分离系统对浓度为100 CFU/mL细菌的分离效率可以达到78.4%(流速0.5μL/min,激励电流为300mA),并且随着细菌浓度的提高,细菌的分离效率略微降低。5.设计了基于GMR传感器和微磁分离系统的集成微流控系统。利用PDMS工艺,实现了微磁分离系统和磁珠检测系统的集成。实验结果表明,集成化的GMR微流控系统成功的实现了对大肠杆菌的分离和检测,并且检测下限达到为300 CFU/mL。该集成微流控系统具有时间短(45 mins)、检测样品数量少、操作方便、人工操作少的优点,极有可能将来应用于临床检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巨磁电阻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瞿航.聚氨酯基磁流变胶巨磁电阻效应的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8

[2].孙学成.基于巨磁电阻效应的生物传感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

[3].韩思奇,李福新.利用巨磁电阻效应开展设计性物理实验[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7

[4].邹志理.基于巨磁电阻效应的线性可调传感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

[5].吴春姬,纪红,徐智博,张剑楠,王文全.巨磁电阻效应实验仪[J].物理实验.2015

[6].杜伟伟.基于巨磁电阻效应的自旋阀传感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

[7].梁志强,庄明伟,韩立铭,尹妍妍.基于巨磁电阻效应的杨氏模量测量装置[J].大学物理.2014

[8].董海鹏,张凤玲.由“巨磁电阻效应”诺贝尔获奖者引发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

[9].朱艳燕.磁性多层膜的垂直各向异性及巨磁电阻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13

[10].杨建飞.二茂铁分子线的电压调控巨磁电阻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3

论文知识图

理想的ABO3钙钛矿结构自旋电子学的发展[4]41994 年 IBM 公司根据巨磁电阻效应:巨磁电阻效应示意图,FM表示...二流体模型解释巨磁电阻效应原...温度为5K时Co16Cu84颗粒膜的巨磁电阻

标签:;  ;  ;  ;  ;  ;  ;  

巨磁电阻效应论文_瞿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